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概述了江苏省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应用现状及特点,从种植效益、茬口条件、秸秆还田、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分析影响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要尽快完善油菜产业政策,分类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创新集成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周年协调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2.
结合陕南油菜生产实际,针对该区长期缺乏油菜全程机械化品种之现状,开展油菜全程机械化品种筛选试验及示范,筛选出适合陕南油菜全程机械化品种,并集成配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云南省罗平县为例,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和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注意事项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地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问题,结果表明,应该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以突出机械化生产技术对油菜种植、生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咸阳市油菜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技术要点及增产增效情况,分析了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推广应用全程机械化为主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广组织化规模化生产,推广产业化开发,推广多功能利用技术等发展建议。油菜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是咸阳市主推技术,是确保咸阳市油菜生产,挖掘油菜增产潜力,改变现有种植结构,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农艺配套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朱国美  石继权  黄福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57-2257,2265
为探索油菜轻简栽培配套农艺技术,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开展了机械化生产及配套农艺技术的试验示范,为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6.
当前,油菜生产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降低油菜生产对劳力的依赖,提高油菜种植比较效益,迫切需要实现油菜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油菜全程机械化包括机械耕地、机械开沟、无人机播种、无人机植保、无人机撒肥、机械收获以及机械烘干等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茬口安排、播期播量确定、整地播种、芽前封闭除草、科学施肥、化除化控、病虫害防治,抗旱防渍、防冻抗灾、机械收获以及烘干贮存等方面技术,有利于扩大油菜种植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油菜生产。  相似文献   

7.
从油菜品种选择、大田准备、封闭除草、机械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收获及收获后菜籽处理与保存等方面,阐述了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以期为汉中以及周边地区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芜湖市油菜机械化发展现状,研究总结了油菜种植和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芜湖地区发展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耒阳市油菜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油菜品种不断优化、全程机械化开始起步和菜籽油供需缺口明显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目前耒阳市油菜产业存在单产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和加工利用落后等问题,并针对当前油菜生产现状,提出了多渠道多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优良品种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提升油菜籽加工产业化程度和拓展油菜产业开发增收能力等有效对策和措施,为耒阳油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油菜品种筛选和机播密度试验,筛选出适合瑞安市种植的油菜品种浙油51、浙油33、浙油18,再用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浙油51试验出合适的种植密度,结合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瑞安市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应用于瑞安市油菜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和油菜成本收益数据,文章对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油菜生产效率的变动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油菜生产效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影响长江流域油菜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深入推进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及技术管理水平对油菜的指导作用将成为未来该区域油菜发展的新动力。而具体到每个省(市),油菜未来可持续性生产发展的侧重点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小麦、油菜耐缺锰能力田间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耐缺锰能力不同的7个油菜品种和2个小麦品种,在水旱轮作的严重缺锰土壤上,进行了2种作物不同品种耐缺锰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缺锰土壤上,油菜的耐缺锰能力明显高于小麦。7个油菜品种中,有5个品种仅在秧田期出现了轻度缺锰症,但持续时间较短,移栽至大田后所有油菜品种均未出现缺锰症,且缺锰处理植株叶色、长势和收获后的籽粒产量与正常供锰处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2个小麦品种则从分蘖期开始出现缺锰症,并一直持续到孕穗期。其中,耐缺锰能力相对较纱的川麦22号发病更为严重。缺锰胁迫使小麦减产30%以上。在水旱轮作的缺锰土壤上,直播油菜相对产量略高于移栽油菜。  相似文献   

13.
陈梅  敖嘉  唐运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45-12348
[目的]为了了解环境介质中同时存在Ca2+和Sr2+2种离子时油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在石英砂和Hoagland营养液培养体系中,用浓度为0、10、20和40 mmol/L SrCl2及浓度为0、5和10 mmol/L Ca(NO3)2处理3叶龄油菜幼苗。在处理0、7、14和21 d后,分别取样测定POD、CAT和SOD的活性。[结果]在相同的Sr2+浓度下,随着Ca2+浓度的增加,POD活性增加,Ca2+明显缓解Sr2+对油菜幼苗的毒害作用。[结论]该研究从抗氧化角度初步阐明油菜具有较高富集Sr2+能力的机理,为利用油菜对锶污染环境进行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重庆油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广泛收集的各方面资料,回顾了重庆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了油菜产业面临的种植效益低、产业化经营弱、品牌建设滞后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了油菜产业发展具备的种植基础、比较优势和种植空间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政策、产业格局、种植结构等方面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建立优质油菜产业化生产基地、推进耕作制度变革、提升生产机械化率、加快农旅融合发展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重庆油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求油菜优质高产栽培途径。[方法]采用土培试验,在油菜盛花期对其茎叶喷施质量分数为1.00%的KC l溶液、质量分数为1.17%的K2SO4溶液和清水,于角果初期和收获期采样,测定油菜光合产物、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1.00%KC l溶液提高了角果初期功能叶叶绿素a含量,叶、茎及花果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并降低了收获期叶、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使籽粒产量平均增加10.20%,籽粒油分、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4.40%、10.60%、11.40%,蛋白质、芥酸和硫苷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5.10%、9.70%、3.70%。喷施K2SO4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与喷施KC l间差异显著。[结论]该试验结果为提高油菜产量及品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六安地区油菜病虫草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建贵  王斌  荣维国  何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6):102-103,124
根据近两年调查搜集的资料,综述了六安地区区油菜病虫草害发生危害与防治情况。油菜病虫害防治重点是茵核病和蚜虫;大田生产中,病虫草害防治整体效果较好,菌核病发生程度与油菜种植方式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17.
油菜高产规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一定条件下,油菜冬前生长愈好,春后产量愈高,这是冬油菜的重要高产规律。回顾这一规律的研究与应用过程: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研究发现规律,通过小区控制试验和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证实,并在指导各地大面积高产实践中加以验证。揭示该规律内部各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内在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收割期对油菜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丰油730、湘杂油7号和中油杂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收割期对油菜种子的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收割期对油菜菜籽产量以及菜籽含油量具有较明显的影响。在保证菜籽产量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适期的晚收对于提高菜籽含油量具有一定的作用。试验结果指出,长沙地区油菜以5月初收割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杂草是限制油菜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养分的合理管理对杂草防控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探究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油菜与杂草生物量及养分竞争的影响,为生态控草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氮(0、90、180和270 kg N·hm-2,分别用N0、N1、N2和N3表示)、磷(0、45、90和135 kg P2O5·hm-2,分别用P0、P1、P2和P3表示)、钾(0、60、120和180 kg K2O·hm-2,分别用K0、K1、K2和K3表示)各4个不同用量梯度田间试验。在油菜成熟期,测定油菜籽产量、油菜和杂草的生物量及相应的养分含量,计算养分积累量,分析油菜与杂草的养分竞争关系及其对肥料用量的响应。【结果】施肥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地上部总生物量和相应的养分积累量,在氮、磷、钾3种养分中,油菜生长和养分吸收对缺磷最敏感。N0、P0和K0处理的油菜籽产量分别为560、227和1 490 k...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4-2013年间Web of Science的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油菜相关论文(以油菜为主题词),分析了这一领域发文量年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力较高的国家/地区、科研机构、期刊、高被引论文等;根据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总结油菜研究前沿;并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权重,对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全世界对油菜研究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总体看,美国、加拿大及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油菜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科研机构发文量较大,但欧洲科研机构发文普遍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刊载油菜研究相关论文的优秀期刊和高被引论文均多来自欧洲国家和美国;油菜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甘蓝型油菜、菜籽油、生物柴油和基因表达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