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以糯米糍等5个品种的荔枝果实为试材,研究经3~5℃冷处理结合护色后,不同贮藏温度(-2~0℃,1~4℃)对荔枝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采后经3~5℃冷处理结合保鲜剂护色后,快速置于-2~0℃条件下贮藏,可有效降低果实水分和糖、酸、VC等营养物质的损耗,保持良好的果皮、果肉色泽及口感,贮藏100~120d,好果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
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生理及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采后生理及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黑宝石李果肉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贮至一个月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0±0.5)℃和(8±0.5)℃处理果皮、果肉无明显冷害症状,综合品质较好,出库后分别有10天与5天的货架期;(5±1)℃处理果实冷害较严重,果肉有水浸斑,口感有水煮(异酸)味,果实商品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气调环境对冷藏和货架期间‘早生新水’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其适宜的气调贮藏技术参数,对其冷藏和货架期间果实失重率、腐烂率、糖、酸、叶绿素含量及果皮色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冷藏60天,货架期3天,对照果实果皮和果心出现褐变,固有风味降低。处理Ⅴ(1%O_2,5%CO_2,94%N_2)的梨果实冷藏和货架期间果皮、果肉和果心严重发黑、果肉呈水渍状,果皮有汁液溢出。适宜比例的O_2和CO_2气体配比组合可抑制冷藏和货架期间果实糖损耗和果实褐变。综合得出,1%CO_2、8%_和92%N_2的气体配比(处理Ⅲ)可显著降低冷藏期间果实带皮硬度的下降速率,抑制果实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的降解,以及果实果皮叶绿素尤其是叶绿素b的降解或氧化,延缓果实褐变,较好地保持果实固有风味;较好地保持货架期间胚乳的完整、色泽和果实固有风味,抑制果肉褐变。1%CO_2、8%O_2和92%N_2的气体配比结合温度为(1±0.5)℃、相对湿度为80%~85%的冷藏参数,可使果实的冷藏期延长至60天,货架期3天。  相似文献   

4.
低浓度二氧化氯处理对香蕉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为试材,研究了二氧化氯处理对香蕉果实贮藏品质及贮藏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每隔3.5天用0.2μL/L ClO2气体处理30min,可以抑制香蕉内源乙烯产生,推迟呼吸跃变高峰,使呼吸强度明显降低。同时降低了果肉MDA含量和果皮细胞膜渗透性,减轻了果皮褐变程度,保持了香蕉果实贮藏品质。但是二氧化氯处理提高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郑抗无籽1号     
《种子世界》2004,(2):48-48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04~110d,果实发育期39d。茎匍匐生长,主蔓6—8节着生第1雌花,以后每间隔5~6节着生1雌花。果实短椭圆形,浅绿色果皮上有深绿色宽条带,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11%,果皮厚度1.2~1.3cm,平均单果重6kg。  相似文献   

6.
《保鲜与加工》2001,1(3):15-15
1 成熟标准  果皮颜色:75%为黄色或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与酸度(TA)比为6.5或稍高。2 质量标准  果实颜色深度及均一性、果实大小、形状、硬度等,无腐烂、冻害、冷害、虫害和疤痕,无异味;口味依赖于SSC和TA比。3 贮藏温度  5~8℃可贮藏2~6周,因品种、成熟度及病害控制等不同适宜温度不同。4 相对湿度  90%~95%为宜。5 呼吸速率  计算热能产生时,表1中数值乘以440得Btu/t·天,乘以122得kcal/t·天。6 乙烯产出速率  20℃情况下,乙烯产出速率小于0.1μL CH/kg·h。7 对外源乙烯的反应  (1…  相似文献   

7.
采用药物消毒处理和0~4℃条件冷藏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采收期(成熟度)的青花梨果实进行保鲜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青花梨在常温下贮藏5天左右就出现腐败和黑心现象,在0~4℃冷库中贮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果实变质(贮藏期为5~20天).冷藏处理不能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改善果实风味,但能明显延缓果实变软.采收期对青花梨的耐贮性影响较大,早期采收的果实较晚期采收的果实耐贮,但过早采收会影响果实风味,降低果实可溶性回形物含量,增加果实硬度.  相似文献   

8.
外源GA3和ABA处理对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长性状一致的成年红肉脐橙为试材,研究了果实转色前外源GA3和ABA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提高了果皮的亮度,但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和单果重;外源ABA提高了果皮的红色度和黄色度,但降低了果皮的亮度和单果重;外源GA3与ABA处理均不利于果实内在品质的提高,从而在果实转色前用外源ABA和GA3处理红肉脐橙果实不利于其综合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太谷和运城地区的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1-MCP处理的酥梨果实在(0±0.5)℃低温条件下长期贮藏后常温20℃货架9d期间的品质和果实虎皮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极显著抑制(运城)和完全控制(太谷)酥梨果实贮藏后货架期间的虎皮病.保持果实良好的外观色泽和内在品质,明显降低酥梨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以及果皮和果肉组织的总酚含量和PPO活性。1-MCP处理可以作为控制砀山酥梨低温贮藏后货架期间果实组织褐变f尤其是虎皮病1和保持良好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建议1-MCP适宜处理浓度为0.5~1.0μL/L。  相似文献   

10.
1-MCP处理对桃冷藏期间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秦王”桃采收后分别用不同浓度1-MCP处理,然后置于(0±1)℃冷库中贮藏。结果表明:1-MCP处理对贮藏期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经处理的果实在贮后20天果皮细胞膜透性开始异常增加。10nL/L和30nL/L1-MCP处理的果实比对照提前5天出现了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500nL/L的处理抑制了果实的呼吸作用,与对照相比大幅度降低了乙烯峰值,在相同贮藏时间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显著降低(p<0.05),表明500nL/L的1-MCP处理能有效地抑制果肉褐变,延长果实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1.
正一、品种特点与主要表现黑津西瓜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杂交小型西瓜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约85天,特早熟,果实发育期26~28天,单株可坐果2~3个,单果重2~3千克,商品瓜亩产达1500~1750千克。果实近圆球形,果皮墨绿底覆深墨绿窄网纹,有蜡粉,表面光滑,有14~16条浅沟。果皮厚约0.5厘米,果肉金黄色,中心折光糖高达12.8%,边缘折光糖9.5%,糖分梯度小,肉质细嫩无渣、松脆多汁,口感极佳。  相似文献   

12.
《保鲜与加工》2001,1(2):23
1 成熟标准 果肉颜色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是衡量果实成熟的主要指标。美国加州樱桃最低成熟标准是整个浆果为红色,SSC 14%~16%,因品种而异。对于品种Brooks、Gernet、Ruby、Tulare和King,赤褐色是最佳采收期。 2 质量标准 樱桃口感与SSC和可滴定酸度(TA)以及二者比值(SSC/TA)有关。果实应无裂果、鸟害斑、皱缩、腐烂、畸形(二连体、刺果)等。另外,果柄颜色、外观也很重要。 3 适宜贮藏温度 (-0.5±0.5)℃。 4 适宜相对湿度 90%~95%。高湿对保持果柄颜色很重要。 5 呼吸速率 计算热能产生时,表中数值乘以440得Btu/t·天,乘以122得kcal/t·天。 6.乙烯产出速率 20℃情况下,小于1μL C2H4/kg·h 7.对外源乙烯的反应 樱桃对外源乙烯反应很弱,乙烯不能加速其后熟。 8.气控措施 以3%~10% O2和10%~15% CO2为宜。 气控可降低呼吸速率,延长保存期。适当提高CO2含量可减少腐烂。带气控包装箱在保鲜应用上很成功。气控贮藏几周后,口味挥发性物质含量降低,虽保鲜果外观美观,口感并不佳。 气控时应注意,O2低于1%会导致果皮内陷、变味;CO2超过30%会导致果皮褐变,并有异味产生。 9.生理及物理性病害 (1)果皮内陷:由于碰撞损伤,果皮下细胞死亡,引起内陷。 (2)青肿伤痕:挤压或碰撞容易引起青肿。 生理及物理性病害影响保存期。损伤后,呼吸升高,保存期缩短。 10.病理性病害 (1)褐腐病:由果仁丛梗孢菌引起,病害发生在果园或采后。应在果实采前或采后采取处理措施。 (2)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引起,该菌在0℃下生长缓慢。 (3)根霉病:由黑根霉菌引起,该菌在5℃下仍可生长。 (4)防止措施:温度处理,如采后快速冷却至保鲜温度,可完全控制根霉病,明显减少灰霉病和褐腐病的发生。装箱时去除病果,并尽量减少损伤,果实采摘前后进行杀菌剂处理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3.
黄冠梨果皮褐斑病与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套袋黄冠梨果皮褐斑病果酚类物质以及相关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果实比较,褐斑严重的果皮和果肉中酚含量、POD和PPO活性较高,但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同时,果皮褐斑区域较正常区域酚含量、POD、PPO和SOD活性较高。正常果实表面喷洒1%CaCl2、0.1mmol/L CPZ、0.1mmol/L TFP、0.5mmol/L SO和0.05mmol/L EB溶液后,均未对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产生明显影响,仅EB诱发褐变,而CaCl2降低了PPO活性,SO、EB和TFP的作用相反,CPZ的作用较小。这说明,果皮发生褐变与PPO活性显著升高有密切关系,Ca^2+-CaM系统和Ca^2+-ATPase参与了褐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Na2S2O5缓释制剂对龙眼冷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剂量Na2S2O5缓释制剂处理结合低温贮藏,能有效地抑制龙眼果实呼吸强度和果皮PPO活性,延缓果实衰老变质,延长贮藏寿命。贮藏60天果皮色泽淡黄,无褐变,好果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海南"保研-7号"红毛丹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5、8、13、21℃)对红毛丹果皮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毛丹在21℃贮藏第7天果皮褐变指数高达0.87,已无商品价值;5℃贮藏能较好地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肉品质,显著抑制红毛丹果实呼吸作用及果皮褐变,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毛颜色,14 d好果率达89%,较好地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降低可滴定酸(TA)含量,保持较高的固酸比和VC含量,抑制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升高。说明5℃为红毛丹果实贮藏适合的温度;8℃贮藏10 d内能够保持果皮和果肉新鲜品质;2℃贮藏7 d果皮颜色迅速褐变,果毛失水严重,出现明显冷害,同时SSC和VC损失增加,固酸比降低,果皮细胞相对电导率明显增加,红毛丹外观品质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16.
常温条件下不同包装方式对杨桃品质及其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常温条件下不同包装对采后杨桃果实品质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包装能降低采后杨桃果实水分散失,较好地保持果实的商业品质,延长货架寿命;微孔袋包装能明显地减缓杨桃果实维生素C的氧化降解,抑制果实呼吸速率及乙烯释放量,维持果皮细胞膜的完整性,使果实货架期从8天延长至20天.  相似文献   

17.
以鸭梨为试材,经1-MCP处理后冷藏,研究不同采收期鸭梨在冷藏期间的生理与贮藏品质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MCP对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早采果实抑制呼吸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在冷藏期间具有乙烯释放高峰,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均于贮藏180天时达到峰值.1-MCP对减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消耗,以及对早采和稍晚采果实抑制硬度效果明显,也对适时采收和稍晚采收果实果皮相对电导率变化的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曹阳  郭忠建  邱丽华 《粮食储藏》2003,32(5):3-7,10
研究嗜虫书虱磷化氢敏感品系QLe - 3和抗性品系GLZLe - 1在 2 5℃、75 %RH条件、不同磷化氢浓度下的种群灭绝时间 ,结果表明 :在 10 0mL/m3、2 0 0mL/m3、4 0 0mL/m3、70 0mL/m3的磷化氢浓度时 ,抗性品系的种群灭绝时间分别为 13天、10天、7天、6天 ;在5 0mL/m3、10 0mL/m3、2 0 0mL/m3、4 0 0mL/m3、70 0mL/m3的磷化氢浓度下 ,敏感品系的种群灭绝时间分别为 6天、4天、3天、2天、2天。嗜虫书虱的卵不论是抗性还是敏感品系 ,对PH3的耐药性都强于成虫和若虫 ;用磷化氢熏蒸时 ,嗜虫书虱的卵孵化推迟 3~ 6天 ,增加了防治难度 ;磷化氢浓度和种群灭绝时间之间的关系可用CnT =K式表示 ,敏感品系QLe - 3的关系式为C0 .4 4TPE =4 2 .0 5 (mg·h/L) ,抗性品系GLZLe - 1为C0 .4 1TPE =138.5 5 (mg·h/L)。  相似文献   

19.
1-MCP处理对黄金梨采后生理及保藓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温(20℃)和冷藏(0℃)条件下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黄金梨采后贮藏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MCPO(1-Methylcyclopmpene)处理能显著地降低黄金梨果实呼吸强度,降低黄金梨果实冷藏期间的乙烯释放量.0~1℃贮藏180天+20℃7天或20℃30天,明显地延缓黄金梨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有利于果实外观、风味的保持和梨果柄保绿.1-MCP处理对黄金梨果实长期贮藏保鲜效果较为明显.1-MCP处理显著地降低果心褐变指数,可完全抑制黄金梨贮藏期间果实黑皮病的发生,但可能会增强果实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树冠不同方位果实由于所处的微域环境不同,抗氧化特性有很大差异.生长季晴天,无论套袋与否,均以树冠西南面果实氧化胁迫程度最重.其中,O2-含量相当于树冠其他方位1.23~1.37倍; MDA含量相当于树冠其他方位1.32~1.75倍; SOD活性相当于树冠其他方位1.40~1.69倍.一般情况下,套袋后致使果实经受的环境胁迫程度加大,因而果皮组织中O2-和MDA含量以及SOD活性都高于不套袋处理.由于套袋果实长期经受高温、弱光微域环境的驯化,除袋后果实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剧烈变化较为敏感.表现为果皮组织O2-含量增加,SOD活性明显提高,表明果实中迅速启动了环境胁迫下的应急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