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开录 《甘肃农业》2003,(11):11-12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主要任务是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农业生产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已从增加农产品供给转向增加农民收入,从保障供给转向适应市场需求,但是当前农民增收的形势仍很严峻.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农业和农村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近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研究、分析新时期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农民收入变化态势和制约因素,对于指导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有着特殊和重要的意义。 概括起来,当前农民增收有“十难”: 主要农产品已成为买方市场, 依靠提高销售价格增加收入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农产品增产与农民增收不再是正相关关系,需求约束开始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市场因素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价格的涨落成为农民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于以粮棉生产为主的省份,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方面,1997年以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持续出现价格下跌。虽然2000年末国家提高了主要农产品的定购价格,每千克综合价比上年提高0.04元,增长3.7%,但仍比1997年、1998年减少0.22元和0.13元,分别下降16.4%和10.5%。以粮棉油为主的大宗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农民长期增收缓慢,不仅会严重挫伤生产积极性,进而会影响农产品的供给,使农民压缩消费支出,造成农村市场继续疲软,使国民经济失去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农民不富裕,农村难稳定,农业现代化也无从谈起,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正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当前农民收入的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当前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1.1 农民收入增幅急剧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1996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为1926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振奋和瞩目的成就,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全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总体已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新阶段,正在实现由农业大省向西部农业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一、把搞活农产品流通,作为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农民增收、发展县域经济的大事来抓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近些年来,农村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农产品供给由生产约束转为消费约束,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农产品消费由数量约束转为品种、质量约束。在这些“约束转换”中,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农业结构调整难,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而解开这两道难题,尽快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15年来,农民获益匪浅。 农民收入增加 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15年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跃上200元、400元、600元和800元四个台阶。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14.56元,到1980年就增加到210.23元,年均递增在30%以上。从200元增加到400元,用了5年的时间(1980~1985年)。从400元增加到600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全省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从1991年到199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0元增加到2086元,平均每年增加234元,年均递增20.5%。1997年,我省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许多农作物严重减产,再加上多种农产品低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92元,仍比上年增加206元,增长9.9%。  相似文献   

8.
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农产品生产快速增长及总量增加,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逐渐发展为供需基本平衡.但由于农业结构不合理,许多农产品品质低劣、效益低下及加工程度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了农产品卖难,出现局部性、结构性、暂时性的剩余,甚至是大量积压,影响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仍是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都着重强调了这个问题。近年来,山东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9.2元,比1995年增加了944.11元,5年间增长了54.5%。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民收入减缓的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广东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全省主要农作物实现生产稳定、产量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再创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创1983年以来新高,农村居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但广东农业农村发展依然存在农资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产品供给压力较大,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生产依然依赖物质投入,价格水平持续高位运行、民生成本增加等问题.亟待创新农业生产流通方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强省,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确保民生等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已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成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农民增产往往不能增收,甚至出现了谷贱伤农、果贱伤农、菜贱伤农等现象,单靠发展以土地为资源的种植业生产来增加农民收入困难重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则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阶段,农产品的数量问题基本解决,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一是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地区性相对过剩;二是农业发展由追求产量最大化转向追求效益最大化;三是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投入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四是农业经营形式由单纯的原料型生产逐步转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  相似文献   

13.
一、新阶段甘肃农业的形势 全面把握全省当前的农村形势,必须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认识.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甘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了几个大台阶,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部分产品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绝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河西、城郊和沿黄地区的多数农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尤其是去年,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全省干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略有增长,防止了滑坡和负增长,农村社会基本稳定.能够取得上述成绩,是十分不易的.甘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历史性变化,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各地各部门遵循市场规律、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农产品出口已成为山东省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000年,山东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35.2亿美元,居全国第一位,比上年增长30.5%。农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2.7%,成为山东的第二大类出口产品。农产品出口占当年农业增加值的23.1%。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2659元,比1999年增加109元,其中出口收入增加44元,所占比重为40.7%。因此,外向型农业已成为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从实际出口产品来看,2000年全省水产品出口51.4万吨,蔬菜出口74.2万吨,肉食品出口34万吨,花生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农业和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民收入问题,是农村问题的一个重心,收入上不去,不仅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农产品供求状况的变化,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出现的重要转机这样一个好形势会不会发生逆转.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市场打不开,国民经济的增长,国民经济的重要转机是不牢靠的.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据统计,1998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97元,比1997年增长27%;1999年人均纯收入2154元,比1998年增长2.7%;2000年人均纯收入1926元,比1999年下降10.6%,可见农民增收缓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多数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已经从增加农产品供给转向增加农民收入.客观地分析我国农民收入现状,积极探索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实现农村的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八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农村小康是当前一大要务。但是,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受长期落后因素制约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收入难以较快增长,畜牧业收入增长难度加大,农产品出口形势严峻,自然灾害和各类疫情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增加农民收入面临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农民增收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淄博市辖五区三县,总人口408万,其中农业人口270万,耕地总面积19.6万公顷。2001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乙元,比1998年增加27.5亿元,增长53.9%。全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14元,比1998年增加496元,增长16.8%,列全省第五位。农民收入构成特点:一是家庭经营收入增长较快。2001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2382元,比1998年增加185元,增长8.8%,其中,种植业收入1339元,增长6.9%;林业收入43元,增长3%;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广东省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200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的目标,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省农业厅提出如下主要措施: 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以农民自愿为原则,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示范引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在确保280万hm2基本农田和稳定175亿kg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粮食作物面积将在2000年调减23万hm2的基础上2001年再调减16.7万hm2,改种有广东特色和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进一步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粮食作物要大力发展优质稻,全省优质稻种植面积要占水稻面积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研究的提出和意义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变为进入小康的需要.但是现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还不牢固,特别是当前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是弱质产业和效益比较低的深层次问题,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协调稳步发展.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有效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