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割胶制度与天然胶乳挥发脂肪酸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橡胶树新、旧割胶制度及不同刺激强度、不同割胶频率对其胶乳VFANo.和蔗糖含量的影响。探讨了6种割制所得田间胶乳在贮存过程中VFANo.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的自然贮存过程中,不同割制胶乳其VFANo.变异很大。新割制胶乳VFANo.升高较快;不同刺激强度胶乳明显呈现高强度高VFANo.的趋势;不同割胶频率胶乳明显呈现高频率高VFANo.的趋势;各种割制胶乳刚采集时其VFANo.无明显差异且均很低,随后VFA的生成随氨含量的增加而后滞。不同割制胶乳蔗糖浓度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诱导巴西橡胶树割面干涸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诱导的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 Muell.Arg.)割面干涸病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变化.实验树为无性系RRIM600,采用S/2 d/2割制每间隔15 d涂质量分数10%乙烯利,并增加割胶深度.结果表明:1.在实施过度刺激采胶的进程中,胶乳原位凝固的乳管开始出现在树皮外层,以后逐渐向树皮内层扩展.2.病树存活乳管中的细胞器加速衰老.很多黄色体破裂或一些黄色体成为残体,髓鞘状的结构出现,橡胶粒子的数量减少,F-W粒子成为电子致密体,核膜破裂,核的内含物最后被降解.3.原位胶乳凝固是病树失去功能乳管的重要特点.4.病树形成层刚分裂的乳管具有正常的结构.5.病树整个割面树皮组织加速衰老.讨论了没有褐斑的割面干涸病与有褐斑的割面干涸病在结构和发育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由于割胶技术差,会造成割面伤害.割胶时,当一部分形成层被割掉而曝露出木质部时,就使再生割面长木瘤和凹凸不平,使得下次割胶产生困难.另外,当伤害的因素是寄生真菌而不是胶刀时,由于真菌能严重损害割面,引起的效果更坏.如果环境条件适宜于它们生长时,就从一个侵染点开始生长并破坏大面积的再生皮.主要的致病真菌是橡胶割面霉腐病病原菌.(Ceratocyctis fim—briata)它引起割面霉烂,而疫霉菌(Phyto-phthora)引起条溃疡.比较次要的是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和褐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褐腐病菌病是最近记录的割面坏死的偶然因子.  相似文献   

4.
巴西橡胶树割胶树皮伤口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春晓  高政权  郝秉中  吴继林 《热带作物学报》2005,26(1):11-15,i0001,i0002
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割胶树皮伤口的变化,并测定了乳管中重要的防卫蛋白质几丁质酶在树皮伤口的积累和消失。结果表明,割胶诱导割口树皮组织产生伤害反应使割口得到保护。割口树皮依次出现3种防卫机制:(1)乳管预先形成的物理和化学防卫物质(橡胶粒子和包括几丁质酶在内的防卫蛋白质)在树皮伤口表面和乳管伤口末端的积累;(2)伤口周围的组织形成的化学防卫物质单宁、木质素和木栓质等;(3)在较长时间停止割胶(如冬季停割)时形成防卫结构创伤周皮。前两种防卫机制的作用是暂时的,只有最后创伤周形成时,树皮伤口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云南热作科技》2001,24(2):8-8
试验在期里兰卡1983年开割1993年停割的胶园进行,割胶10年后再生皮得以恢复,1994=1996年割胶,处理为:(1)割面B1-1在最初开割高度阳刀;(2)从距割面B1-115cm上方的原生皮向上阳刀;(3)割面B1-1上方原生皮向上阴刀;(4)高部位原生皮阳刀;(5)高部位原生皮针刺采胶,结果:处理1和3的产量头4年最高,处理5产量最低,割胶方式影响到胶乳产量。  相似文献   

6.
橡胶树由下往上的割面规划及割胶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由下往上的割面规划方法:当橡胶树茎干离地面100cm处的围径达到约50cm时,量取根颈处的围径,然后将该处围径等分为4个或8个割面(s/4、s/8),各个割面的割胶年序均由根颈处开始依次向上排列。该割面规划法的低割面采用阴刀割胶:在上倾45°~50°、割线面外斜的割线上用拉刀由下往上割胶。采用该法割胶3a的结果表明,低割面s/4↑的产量、干含和生长量等与对照(高100cm处s/2)相当。  相似文献   

7.
广东垦区巴西橡胶树条溃疡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溃疡病是几种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侵害橡胶树割面树皮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此病在海南岛4—12月割胶期间时有发生,其发生流行过程有4个阶段。此病的发生流行与气象因素和割胶因素关系密切,连续降雨3~5天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高湿度是病菌侵染的基本条件.低温(日平均21℃,最低16℃以下)高湿是病斑扩展的基本条件,而秋冬季树身不干时割胶或低温期加刀强割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溃疡净、敌菌丹、敌克松、7012、乙磷铝和瑞毒霉在田间都有一定的防病效果。根据本病发生流行规律,提出了以防病割胶措施为主,适时施用农药,加强林段管理和及时处理病树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气刺微割技术是应用在巴西橡胶树采胶生产上的一项新技术,核心是乙烯气体高效刺激技术,刺激强度为每周期施用30 mL乙烯,每月3个周期,进行高部位树皮短割线采胶。连续10 a的试验结果表明,气刺微割使得割胶效率大大提高,胶乳干胶含量保持正常水平,树皮产胶解剖结构、功能正常。长流胶是气刺微割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气刺微割是一种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橡胶树采胶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3割龄和6割龄RRIM600胶树为材料比较了多胺在割面、高割线与低割线上的分布差异,并讨论其与割胶的关系。胶乳中含有Put、Spd和Spm3种多胺,以Put含量为主。割面上的Put和总PAs含量高于非割面。割面上离割面口越低Put含量越高,其生物合成越活跃;非割面上的Put及其它多胺垂直变化不大。低割线上的各类多胺含量均高于高割线。割胶促进排胶,也促进多胺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0.
巴西橡胶树割面越冬涂剂防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巴西橡胶树割面越冬期间应用防寒涂剂进行了探讨.我们注意到;只有在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和合理割胶情况下,割面使用涂剂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全部用涂剂处理的割面中,以松香160克+蜂蜡40克+蓖麻油400毫升等组合剂,获得较良好的效果,可减轻寒害1.11~1.31级.  相似文献   

11.
橡胶幼龄芽接树的开割标准和割胶制度应因种制宜。对三个无性系三年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40、45、50厘米三种开割标准,对干胶含量无明显差异,隔两日割(d/3)的干胶含量略高于隔日割(d/2)。割胶对三个无性系的树围增长部有抑制作用,而海垦1在树围40~45厘米开割的,则严重抑制树围增长。从三年亩总产量和其他性状综合比较认为,海垦1无性系45和50厘米开割的,以隔两日割产量略高,而55厘米以上开割的,则以隔日割高产,开割标准应定为50厘米为宜;RRIM600可定为45厘米开割,开割头1~2年以隔两日割较好,以后改为隔日割,初割期采用2%浓度乙烯利刺激割胶,产量增加不多,而不良作用明显,出现死皮的较重;PR107可定为45厘米开割,用隔日割制,割胶2~3年后可试用低浓度乙烯利刺激割胶。  相似文献   

12.
对死皮停割橡胶树和在割2-4级死皮树进行不同处理试验的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死皮停割树均无效果;在2-4级死皮树试验中,(NH4)2Mo4O13、Na2[B4O5(OH)4]、ZnSO4组合处理防治有效率最高,为66.7%~83.3%;康丰518和BR的处理有效率分别为50.0%、50.0%~66.7%和33.3%~66.7%,说明在割胶树割胶部位树皮补充微量元素营养和适宜的生物激素对控制死皮病的发生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据马研胶树割胶,割胶和产量刺激教程摘要:不同割制的产量效应因无性系而异。一般说来,低频加或不加长割线割制提高了每个树位的产量。但长割线割制预料会增加长流胶,引起死皮、加厚再生皮、降低干含,抑制树围增粗,因此这种割制只能和低频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14.
PR107初产树对强割加刺激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采用s/2 d/1+3%乙稀利割胶诱导初产期(3割龄)的PR107胶树,割面发生干涸。经3次乙烯利刺激,在单株共净施2-氯乙基膦酸180mg,割胶第36割次时,其割面干涸达73%,且死皮发生部位均开始于割线的两端。与对照比较,处理树的排胶初速度,胶乳的干胶含量和总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胶乳无机磷含量则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没有观察到割面干涸发生后胶乳的胞液清除剂抗坏血酸含量减少;硫醇含量降  相似文献   

15.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淀粉合成起始的关键酶,利用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得到一条橡胶树AGPase大亚基的类似序列,再以木质部cDNA为模板通过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得到AGPase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HbLSUI(GenBank NO:KJ020930)。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GPase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具有AGPase大亚基保守结构域。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GPase基因在木质部和树皮中的表达量较高。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AGPase基因在不割胶、常规割胶和乙烯刺激割胶3种割胶强度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割胶和刺激割胶可导致该基因的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浅谈闽南橡胶树的死皮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割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胶树死皮问题,进行了观察和调查.证实闽南胶树死皮普遍发生,日趋严重,死皮率达10.0% ,死皮指数0.65,4—5级的病树占2.9%,影响着植胶经济效益.分析其发病因素:是与植胶林地、割胶强度、橡胶品系、管理水平、开割标准、产胶季节、割龄和刺激等有关.并对闽南橡胶死皮的防治措施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我们发现,从胶树高部位原刈面切刈的盘状树皮,是研究内源乙烯的最合适的材料.取盘状树皮与从割线刮下的树皮进行比较时,其结果是不同次抽提的乙烯变异较小,一致性较好.从创伤敏感的无性系切割的盘状树皮,其内源乙烯浓度显著地高过那些抗创伤品系.因此,创伤敏感的品系的树皮对针刺采胶、常规重割和胶舌刺伤的反应,看来很可能是因为树皮组织中存在高浓度的内源乙烯.  相似文献   

18.
乙烯利刺激割胶对巴西橡胶树树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施用乙烯利(在紧挨割线下)的胶树,在割线及其附近,树皮结构发生如下变化:(1)在若干植株中树皮外层乳管大量死亡导致排胶线变窄;(2)筛管层的厚度由于外层筛管破坏而减少;(3)在挨近形成层处形成石细胞;(4)含单宁细胞增加;(5)树皮发生肥肿;(6)伤口不易愈合。讨论了这些变化与割胶生产的关系,认为施用乙烯利促进了树皮局部的衰老,同时根据乙烯利对筛管层的影响,部分说明了施用乙烯利胶树必须适当浅割的原因,也表明了针刺采胶对筛管层的伤害不会象推测的那样轻微。  相似文献   

19.
1985-1991年,在云南省热作所及勐撒农场研究了白粉病严重及严重落叶后所采取的割胶措施对割面死皮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粉病严重落叶后,在保护好第二莲叶和次年白粉病中等程度以下的条件下,按期常规割胶对当年胶次年的死皮病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是探索在刺激条件下,对抗寒胶树低频割胶的可能性,供试材料为天任31—45。1979—1984年试验表明,每株次埋10克电石和涂0.2克乙烯利的胶树,采用s/2、d/3割制,改变了光合产物的分配率,提高了经济系数,干胶产量比常规刀割增产,经济效益显著;经五年刺激割胶后转为不刺激常规割胶,干胶产量仍然保持高产,而且干胶含量和茎围生长恢复也较快,每株次埋15克电石和涂0.3克乙烯利的胶树,副作用显著,转为不刺激常规割胶后,不仅产量低,而且干胶含量和茎围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因此,从适当降低割胶强度,又尽量减少副作用考虑,初步认为,闽南地区抗寒无性系天任31—45胶树采用低剂量的电石与乙烯利综合刺激。年割30—40刀为宜。 统计分析表明,刺激强度和割胶强度与乳清含糖量和细胞质透性呈负相关,与叶片的细胞汁浓度和某些无机离子含量呈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剂量与产量和干胶分配率呈正相关,而与干含和茎围增长呈负相关。胶树经过五年刺激割胶后转为不施药常规割胶,结果表明,这些胶树的生长和产胶均正常,副作用不显著,因此,采用低强度刺激和低频率割胶,是提高寒害地区低产树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