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发病情况 沈丘县一奶农户从山西引进奶牛6头,引进第一天就有一头奶牛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好,反刍减少。误以为是环境改变和路途运输引起的应激反应,用常规抗应激反应处理及前胃迟缓治疗无效,继而出现发热和瘤胃积食症状。  相似文献   

2.
我县某农户从山西引进奶牛6头,引进第1天就有1头奶牛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好,反刍减少。误以为是环境改变和路途运输引起的应激反应,用常规抗应激反应处理及前胃迟缓治疗无效,继而出现发热和瘤胃积食症状。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奶牛是一种怕热不怕冷的反刍动物,在5~20℃范围内是奶牛最适宜的生理活动温度,其消化、泌乳、繁殖等各种生理功能都能正常进行.当盛夏来临,气温超过25℃时,对奶牛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热应激反应,随着气温的升高应激反应也越强烈,可引起奶牛体温升高(39.5~41℃),致使奶牛精神不振,不愿运动、爬卧不起、呼吸加快、心律增速、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体况渐瘦、体重下降;泌乳量减少,乳品质量降低,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严重者可引起奶牛死亡.所以进入夏季后,必须引起各奶牛养殖场和奶牛养殖户高度重视,加强盛夏期间的奶牛饲养管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奶牛热应激反应,保障奶牛安全过夏,减少损失,增加奶牛养殖场、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4.
浅谈奶牛热应激反应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浅谈奶牛热应激反应与对策○陕西省西安市奶业科学研究所(710068)秦立虎奶牛热应激反应是指奶牛由于受到炎热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这是因为奶牛体内热量的散发主要是靠呼吸器官,而奶牛的呼吸器官对于热量的散发又较为缓慢,故而奶牛特别怕热,易于发生热应...  相似文献   

5.
所谓奶牛的热应激反应,指的就是奶牛由于受到炎热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的反应。这是因为奶牛体内热量的散发又较为缓慢,故而奶牛特别怕热,易于发生热应激反应。大量的饲养实践证明,在每年的6—8月间,由于环境气温的升高,奶牛自身肌体的热调节机能开始  相似文献   

6.
河北进入6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七、八月份最高气温可达35℃-36℃。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奶牛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安静发情,发情紊乱、日射病、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夏季对奶牛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对减少奶牛疾病的产生,提高或稳定奶牛的产奶性能等尤为重要。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7.
对于奶牛来说,理想的周围环境温度范围为-4—.5℃至+18—21℃。奶牛舒适温度范围要比我们给于它的温度低得多。饲养员或管理者认为舒适的温度,对奶牛就可能造成应激反应。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会造成泌乳奶牛的热应激.并减少采食量。  相似文献   

8.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饲养奶牛的适宜温度是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热应激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导致母牛泌乳量明显下降;还能影响公牛精子质量,延长母牛发情周期,缩短发情时间,造成母牛受胎率下降和出现死胎;还能使奶牛体内免疫球蛋白减少,机体抵抗力降低,使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发病率增高,对奶牛以后的繁殖力及各种生产性能影响极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奶牛热应激,对保持奶…  相似文献   

9.
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往往高达30℃以上,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在此高温环境条件下,奶牛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热应激反应,其主要表现在奶牛食欲下降,呼吸加快,体温升高,产奶量减少,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降低,疾病增加等,会给养牛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夏季采取有效的减轻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是确保炎夏实现奶牛高产、稳产和获取高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怎样预防奶牛热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引起机体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饲养奶牛的适宜温度是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热应激能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营养供应不足,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影响奶牛泌乳,导致产奶量下降;还能影响公牛精子质量,延长母牛发情周期,缩短发情时间,造成母牛受胎率下降和出现死胎;还能使奶牛体内免疫球蛋白减少,机体抵抗力降低,病原菌容易生长繁殖并侵害机体…  相似文献   

11.
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往往高达30℃以上,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在此高温环境条件下,奶牛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热应激反应,其主要表现在奶牛食欲下降,呼吸加快,体温升高,产奶量减少,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降低,疾病增加等,给养牛户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夏季采取有效的减轻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这是确保炎夏实现奶牛高产、稳产和获取高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炎热的夏季,当气温超过30℃时,奶牛即呈现热应激反应,采食量和泌乳量下降,尤其产乳高峰期热应激反应更明显。产乳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时以蒸发为主要散热方式增加了维持需要的能量,例如体重635kg日产乳27kg的奶牛在35℃时维持需要的能量比在20℃时约高20%;二是奶牛的采食量下降,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产乳的需要。为预防奶牛热应激反应,维持高水平的产乳量,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奶牛属于耐冷不耐热的动物,在4-18℃的环境中生产性能发挥最好。炎热的夏季.气温往往达到或超过30℃,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奶牛将会产生一系列热应激反应。造成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下降,繁殖率下降,甚至死亡。夏季如发现奶牛用嘴巴急速呼吸(呼吸次数超过80次/分),舌头向外伸出,唾液分泌量过多,奶牛无病症而体温上升时,表明奶牛已处于热应激状态,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奶牛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14.
进入每年6月份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到8月份在华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就会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夏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到炎热的夏天,奶牛经常发生热应激反应。据奶牛场反映,在7~9月间,由于热应激反应平均每头牛的产奶量将减少5~10磅,乳脂下降率为3~5个百分单位。一个饲养100头的奶牛场,将失13,500美元。此外,在热应激的冲激下,奶牛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反应。此时奶牛除了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奶牛的热应激反应是由于炎热的环境和气温对奶牛所造成的不良热刺激而引起的。为了避免热应激反应对奶牛业所造成的影响,保持正常的产奶量,饲养人员在奶业生产实践中应该采取以下几条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饲养奶牛的适宜温度是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热应激能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营养供应不足,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影响奶牛泌乳,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奶牛的热应激反应是由于炎热的环境和气温对奶牛所造成的不良热刺激而引起的。为了避免热应激反应对奶牛业所造成的影响,保持正常的产奶量,饲养人员在奶业生产实践中应该采取以下几条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1什么是热应激反应?70%以上的奶牛呼吸超过80次/分钟,直肠温度超过39℃,干物质采食量(DMI)降低10%以上,产奶量降低10%以上,定义为奶牛的热应激反应。2主要表现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干物质采食量(DMI)减少,饮水量增加,产奶量下降,牛奶品质下降。在热应激的情况下,奶牛要比平常多消耗能量以抵御高温,所以,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