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石竹茎段培养无菌芽及微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石竹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激素组合对4个香石竹品种无菌芽发生的影响,并以“玛丽”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种类及组合对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石竹茎段诱导无菌芽的培养基为:MS 6-BA 1 mg/L,诱导率为83.3%;试管苗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BA 0.2 mg/L IBA 0.05 mg/L,增殖系数可达7.57;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 IAA 0.1 mg/L,生根率为93.3%。试管苗移栽到珍珠岩和蛭石等比例配成的基质中,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将姜茎尖接种于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在含有不同铵盐浓度、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增殖和诱导生根以及在不同配比的基质中移栽试管苗,结果表明:MS+6-BA 2.0 mg/L+NAA 0.1 mg/L浓度配比为最佳诱导培养基;以含1/3 NH4NO3的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6-BA 1.5 mg/L+NAA 0.1 mg/L 配比时,增殖系数达到2.43且玻璃化率最低;6-BA 0.5~1.0 mg/L+NAA 0.2 mg/L的激素浓度配比最适合四川'竹根姜'生根,芽苗生根率达100%,根系健壮且有侧芽萌发;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为3:7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6.67%,且芽苗健壮,生长快.  相似文献   

3.
将姜茎尖接种于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在含有不同铵盐浓度、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增殖和诱导生根以及在不同配比的基质中移栽试管苗,结果表明:MS+6-BA2.0mg/L+NAA0.1mg/L浓度配比为最佳诱导培养基;以含1/3NH4NO3的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6-BA1.5mg/L+NAA0.1mg/L配比时,增殖系数达到2.43且玻璃化率最低;6-BA0.5~1.0mg/L+NAA0.2mg/L的激素浓度配比最适合四川‘竹根姜’生根,芽苗生根率达100%,根系健壮且有侧芽萌发;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为3∶7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6.67%,且芽苗健壮,生长快.  相似文献   

4.
荷花幼胚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花幼胚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S+6-BA 4 mg/L+NAA 0.4 mg/L可以有效诱导荷花幼胚产生增殖芽,在初代增殖培养中,MS+6-BA 4 mg/L+NAA 0.4 mg/L可以有效诱导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5~6;在高代增殖培养中,需要降低激素浓度,采用MS+6-BA3 mg/L+NAA 0.3 mg/L,可以保持芽正常生长、增殖,其增殖系数达到6~8;培养基MS+IBA 0.1 mg/L+NAA 0.025 mg/L可以诱导荷花试管苗生根,但是根数不是很多,根长较短。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姜茎尖成苗率及试管苗的增殖效率,以峨眉大黄姜为供试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峨眉大黄姜茎尖成芽率、试管苗增殖率、生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激素配比为MS+6-BA 0.1 mg/L+NAA 0.05 mg/L+GA30.3 mg/L时,诱导茎尖成芽效果最好,成芽率为83.3%。脱毒苗丛生芽诱导最佳激素配比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诱导率为92.5%,平均芽数为12.4个;生根效果激素配比以MS+IBA0.5 mg/L+NAA 0.1 mg/L为最佳,诱导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17.6条。  相似文献   

6.
为给芦笋全雄试管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途径,以大田芦笋茎段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建立芦笋全雄试管苗繁育技术.结果表明:0.1%升汞溶液消毒8 min最佳,外植体污染率为0,成活率达100%;以MS为基本培养基,6-BA浓度为0.4 mg/L时,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达100%;6-BA和NAA配合使用,继代增殖最佳,繁殖周期为30 d,增殖系数为5.88;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 mg/L IBA、0.1 mg/L NAA、1.0 mg/L PP333和15 mg/L Spm时,生根率为86.67%,根多、长、粗壮,且有须根,利于炼苗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7.
为给芦笋全雄试管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途径,以大田芦笋茎段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建立芦笋全雄试管苗繁育技术。结果表明:0.1%升汞溶液消毒8min最佳,外植体污染率为0,成活率达100%;以MS为基本培养基,6-BA浓度为0.4mg/L时,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达100%;6-BA和NAA配合使用,继代增殖最佳,繁殖周期为30d,增殖系数为5.88;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mg/L IBA、0.1mg/L NAA、1.0mg/L PP333和15mg/L Spm时,生根率为86.67%,根多、长、粗壮,且有须根,利于炼苗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8.
激素因子对大叶千斤拔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激素因子对大叶千斤拔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方法]以大叶千斤拔种子萌发的无菌试管苗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了6-BA和KT及其不同浓度对芽增殖的影响,并比较了NAAI、BA和IAA及其不同浓度诱导生根的效果。[结果]6-BA对大叶千斤拔芽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KT对芽的增殖效果不如6-BA。NAA抑制大叶千斤拔试管苗根的伸长,IAA对大叶千斤拔试管苗生根的影响不明显,而IBA能提高生根率,增加根粗,并且诱导大量的侧根产生。[结论]适合大叶千斤拔试管苗增殖的最佳激素及浓度为6-BA 1.0mg/L,适合大叶千斤拔试管苗生根的最佳激素及浓度为IBA 1.0 mg/L。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迷你凤梨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以小红星迷你凤梨的短缩茎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培养基、外源激素等对其短缩茎芽诱导和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迷你凤梨芽诱导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 3mg/L+NAA 0.2mg/L,诱导率最高为60%;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 1.0mg/L+NAA 0.2mg/L,增殖系数最高,为5.105倍。2)6-BA和NAA对迷你凤梨丛生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达极显著,培养基对其影响达显著,3个因素对迷你凤梨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大小顺序为6-BA>NAA>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以大蒜鳞芽基部、茎尖、根尖和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根尖和鳞芽基部比茎尖和试管苗叶片易于诱导愈伤组织,根尖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不同激素配比对4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不同,根尖在6-BA和2,4-D不同激素配比下全部诱导出愈伤组织;鳞芽基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激素组合为0.3 mg/L 6-BA+1.5 mg/L 2,4-D或0.5 mg/L6-BA+2.0 mg/L 2,4-D,诱导率为100%;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激素配比为0.7 mg/L 6-BA+1.5mg/L 2,4-D,诱导率为85.83%;试管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激素配比为0.3 mg/L 6-BA+2.0 mg/L2,4-D,诱导率为71.67%。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育桃新品种,丰富平谷地区桃栽培种类。【方法】该品种为自然条件下芽变选育,进行多点区域试验,与亲本进行性状比较。【结果】选育的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平圆,微凹,果形整齐;平均果重250g,大果重400g。果肉乳白色,近核处白色,肉质硬,离核;风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8%。自然坐果率高,丰产,平谷地区7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92d左右。【结论】‘谷丰’是‘大久保’的早熟芽变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用9个小麦叶锈菌菌系接种36个已知基因载体品种(系)、‘武农148’和‘西农928’进行抗叶锈基因苗期推导分析,在2014—2015和2015—2016连续两年两点对其进行成株抗叶锈性鉴定并结合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与系谱分析;利用9个与已知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标记进行标记检测,从而得出供试材料的抗性和携带的抗病基因。结果表明,‘西农928’中可能携带抗病基因Lr30、Lr42和携带有未知微效抗病基因,所检测的2个品种均不含抗病基因Lr1、Lr9、Lr10、Lr19、Lr20、Lr24、Lr26、Lr34和Lr46。针对西农928中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可作为小麦抗锈病育种中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金叶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Jinye’)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对外植体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叶紫穗槐组织培养最适宜的外植体是半木质化带芽茎段,以70%乙醇30 s+0.1%升汞(HgCl_2)消毒4~5 min为最好,外植体发芽率可达66.7%~70.0%。(2)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2 mg/L+NAA 0.01 m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3)生根试管苗适宜的开瓶炼苗时间为2~3 d,在一年中的3~5月,选择基径≥0.3 mm的试管苗移栽到蛭石培养基上能够获得93.3%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紫枝玫瑰全光雾嫩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紫枝玫瑰全光雾嫩枝扦插成活率,以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穗条,以全光雾插床为基础,对全光雾嫩枝扦插繁殖紫枝玫瑰的不同扦插时间对比试验、不同枝条类型对比试验和不同扦插基质对比试验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紫枝玫瑰全光雾嫩枝扦插技术。结果表明:紫枝玫瑰全光雾嫩枝扦插以7月扦插为最佳扦插时间,以蛭石为最佳扦插基质类型,以花下枝为最佳扦插枝条类型,扦插成活率可达到98.47%。另外扦插育苗生产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预防病害,采用几种杀菌剂轮换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史丹利纯硫基复合肥(N:P:K=20:10:21)与普通复合肥(N:P:K=15:15:15)在苹果上的施用效果,以13年生‘红富士’(Malus domestica‘Red Fuji’)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种施肥方式对苹果生长特性、果实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纯硫基复合肥的苹果新梢叶片数量、叶面积均最高,分别为23.5片和62.5 cm2;施用普通硫基复合肥的苹果果实糖酸比较对照低3.7%,而纯硫基复合肥较对照增加13.1%;纯硫基复合肥处理的苹果产量为56160 kg/hm2;比对照和普通硫基复合肥处理的分别增产13110、4620 kg/hm2,增产率分别达30.4%、8.9%。史丹利纯硫基复合肥能促进‘红富士’苹果枝条生长、增加叶面积、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滨海红海棠是从荷兰引进的优良园林应用新品种,对其进行引种鉴定。结果表明:落叶小乔木,树形开展,树冠塔形。春叶紫红色,有光泽。着花较密,着花满枝,花色略深于西府海棠。果幼时为深红色,熟时亮红色有光泽,径约2.5 cm;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是春观叶、夏观花、秋观果的优良园林树种。耐盐能力强,少有病害,适于在滨海中度盐碱地应用。作为行道树列植,株距3~4 m,群植以行距5m、株距3~4 m为宜,也可孤植。  相似文献   

17.
利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开展水稻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施用钾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最好;水稻最高产量每667m~2 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9.8kg、3.8kg、9.1kg;当水稻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时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7.2kg、3.0kg、5.9kg。  相似文献   

18.
2016年以荷兰15为主栽品种开展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总结了适宜当地种植的脱毒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莆豆11在福建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表现早熟、稳产、丰产等优点,适宜福建省春季种植。该文介绍莆豆11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并总结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进行泉花551不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氯化钾复合肥25~30kg,花生的主要性状较优,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