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哈尼梯田水文化及其保护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哈尼族人世代所依的哈尼梯田,研究其所蕴含的水文化,对它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过实地调查、访谈和文献查阅,将哈尼梯田水文化归纳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科学合理的灌区规划与管理;针对目前哈尼梯田存在的水土流失、来水减少而灌溉水量不足、梯田崩塌、水文化面临破坏等问题,初步提出了要合理确定和调整哈尼梯田区林-寨-田的结构和面积、充分论证和研究梯田灌区建设对梯田水文化的影响、加大力度系统研究哈尼梯田文化区所蕴含的民族水文化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非遗文化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促进乡村创收,乡村振兴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文章选取三江县非遗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模式进行研究,从乡村振兴的“生产、生活、生态”角度,提出三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非遗旅游促进侗族汉语普及和文化凝聚、乡村软硬件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农业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阳哈尼梯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梯田区面临着森林植被减少、灌溉水量不足、梯田崩塌、保护和开发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等问题。为了实现哈尼梯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如下开发利用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维持其生态系统稳定性是保护的根本;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哈尼梯田生态旅游业,促进梯田的保护和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哈尼梯田的保护法规,加大哈尼梯田的研究力度,为哈尼梯田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根据元阳县1958-1996年各月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统计资料,运用回归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元阳哈尼梯田39a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哈尼梯田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年际降水量变化大,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发现哈尼梯...  相似文献   

5.
卫潇 《南方农机》2023,(13):40-42
【目的】对农村土改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是深化农村土改实践的现实需求和应有之义。【方法】笔者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CNKI数据库1993—2022年收录的主要核心期刊为基础,对662篇有效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农村土改的现状、热点和研究脉络等,建构了近30年来中国农村土改的年度发文量趋势、研究学者和网络合作关系脉络、关键词词频以及共现图谱等可视化结果。【结果】农村土地改革从时间可分为1993—2007年农村土改的稳固阶段、2008—2013年农村土改的动态稳定阶段、2014年至今农村土改的全面深化阶段;208位作者网络密度为0.001 3,学者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研究热点共出现461个关键词,802条连接线,表现出的密度是0.007 6,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土地流转”等关键词上。【结论】可视化分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和热点,便于学者抓住新兴的研究热潮和趋势,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深入研究,通过持续关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微观层面,结合现实政策,有助于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地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6.
柳鹏  安赛菲  张雪  姜伟东 《河北农机》2019,(9):14-15,18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耕文化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普遍而持久的影响。文章以陕南农耕生态文化资源和旅游小镇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陕南特色农耕生态文化和旅游小镇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陕南农耕文化旅游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着文化主题不突出、形象定位模糊、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不够、旅游产品单一以及功能区划分不明显、景区管理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通过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加大特色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法规等方法,有效促进陕南农耕古镇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更好地建设陕南特色文化旅游小镇。  相似文献   

7.
覃婷婷  蒋荣  潘斌  谢依玲 《南方农机》2023,(20):121-123+131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源泉。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存原始农耕文化的传承主体、话语体系、价值体系,传承优秀的农耕文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重塑民风民俗,建设特色生态村落等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课题组以怀化少数民族地区农耕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内在联系与互动条件,分析了怀化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怀化农耕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空间分布以及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都已形成初步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融合的可行性。在尊重农耕文化底色、遵循乡村旅游开发规律的基础上,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传承与群众多元需求持续对接。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末以来,国内学者开展了大量水文化相关研究。分析水文化研究热点,把握研究趋势,能够对我国水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指导作用。为此,基于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利用词频分析、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及突现词分析方法,对知网数据库中的水文化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地域性水文化是水文化文献的主要研究类别;文化遗产、生态文明、文化产业和水利工程是水文化研究的主要议题;水文化研究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内容紧跟“黄河文化”、“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等热点;水文化研究机构主要分为水利系统和海洋系统。未来有必要扩大研究规模,完善研究体系建设,丰富研究内容,以促使水文化研究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献计量的农业节水领域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节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为了能够在总体上把握国际有关农业节水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对1992-2019年发表的农业节水技术相关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国际尤其是中国在该领域发文量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②农业节水技术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但其载文期刊分布相对集中.③西班牙在农业节水技术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论文数量和质量均较高.中国和美国发文量分居第一和第二位,但论文篇均被引频次较低.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CSIC)在该领域表现突出,论文数量和质量均最高.中国4所机构发文量进入世界前10位,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河海大学,但4所机构发文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升.④灌溉方式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滴灌、喷灌、分根交替灌溉和加肥灌溉等.关于农业节水技术增产、增效机制方面的研究也是研究的热点,包括对碳氮代谢、水氮互作、植物激素等方面的研究.环境温度、温室气体排放等也是研究的热点.由此可以看出,有关农业节水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属于研究热点方向,中国在该领域的整体表现突出,但是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以CNKI数据库2010—2021年收录的1 363篇核心和CSSCI期刊文献为基础,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研究进展、热点及热点主题演变展开分析,进而提出研究展望。结果表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发文量呈现“前期相对平缓、后期数量突增”的总体趋势,作者与机构合作则表现出“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特点。农业现代化、农业绿色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4大研究热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热点呈现出“围绕农业现代化的经典主题向以农业高质量为核心的新兴主题”演化的阶段性特征。因此,未来应加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更多关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热点问题,注重多领域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1.
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作为珠江三角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搜集整理文献、现场调研考察和借鉴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的历史演变,分析和总结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显著的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并从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和农业景观等方面探索动态传承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行政部门管理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付佳 《农业工程》2019,9(5):141-143
休闲农业旅游是将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载体的旅游形式,主要目标客户群体是城市居民,在休闲农业旅游中一般可以突出农村特色优势,带给城市人亲近自然的享受,在当前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从农耕文化入手,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力求能够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成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2021年WoS数据库收录的3 687条农业灌溉用水价值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全球灌溉用水价值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国内外灌溉用水价值研究的发文量、作者、国家、期刊和机构分布情况、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1年,灌溉用水价值领域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核心作者和团队主要来自中国和美国;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德黑兰大学等机构贡献突出;灌溉水价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始终是研究的热点内容;从发展趋势看,灌溉用水价值的多维度评估以及灌溉用水价值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是未来研究关注的热点;多源时空数据源、结合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多种定价方法的融合及优化成为灌溉用水价值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刘佳音  孟祥彬 《农业工程》2022,12(9):155-160
“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农业正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农业景观的设计想法日渐获得人们青睐,在农业景观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新方式。基于以上背景,概括了农业景观的蓬勃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以及两者相互融合而表现出的良好景观效果和实用性价值等内容,并浅析其不足之处,提出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农业景观中及应遵循的原则,从而达到经济、适用、美观3者并存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16年发表的EI期刊论文为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农业机械领域的发文量、关键词、国家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该领域的论文产出规模变化趋势、热点研究主题、领先国家和领先机构。   相似文献   

16.
以农业装备物联网研究SCI论文为对象,综合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论文内容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通过分析论文产出趋势、热点研究主题、领先国家及重点研究内容等,揭示农业装备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国际竞争态势及热点方向,旨在为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优化研究布局和项目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7.
张芳 《农业工程》2018,8(4):151-152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高度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来看,加强环保、节能减排理念的推广,并且不断探寻低碳农业的发展途径是当务之急。该文对低碳农业旅游发展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器人作为新一代智能化农业机械,由于可以替代人力及提高劳动效率和综合生产力而受到各国重视,并成为国际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竞争焦点之一。本研究以与农业机器人研究相关的SCI论文为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对农业机器人的论文产出趋势、热点研究主题、国家竞争态势及研究前沿进行了分析,旨在把握该领域的国际总体竞争态势和研究前沿方向,以为科技布局和科技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2001年《农业机械学报》刊出论文的基础上,论述了农业机械学科发展的一些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