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路驰驰 《南方农机》2024,(2):98-102
乡村整体空心化、乡村文化边缘化、乡土人情冷漠化使得乡土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难以有效发挥本位功能,正面审视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对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作用。基于此,笔者从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入手,详细分析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发现乡村文化面临着价值观被迫解构、文化资源浪费、文化组织纰漏浮现、文化生活活力减弱等问题。并针对乡村文化困境,提出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规范乡村政府治理、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农民的主体性等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破解之法。研究结果表明,探寻乡村文化振兴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凝聚乡村精神文明共识、激发乡村振兴内在驱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分"三步走",2020年是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的重要时期。山东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十百千工程,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的规划与非遗工艺的保护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的规划和非遗工艺保护两方面挖掘现存问题,探讨了二者协同关系,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应对措施和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都江堰乡村气象服务工作开展现状,根据都江堰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围绕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发展全域乡村旅游、修复都江堰精华灌区、保护修复川西林盘、建设田园综合体等重要战略计划发展领域与对气象服务工作提出的更高的需求,探索如何突破、提升、拓展气象服务产品,将把多元化、差异化和精细化的气象服务、气象科研工作融入都江堰市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中,努力助推建设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传统村落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农村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是广大农民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因此,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笔者以黔东茶园山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茶园山传统村落资源现状,提出了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其在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既能满足游客对一般优美自然风光的观赏需求,又能让游客体验东道主社会的"异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业的发展,助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以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的色达县为调查点,基于乡村振兴的理论视角,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等调查方法,结合文献资料的查找,分析了四川省色达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优势,探析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建设性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钰君 《南方农机》2024,(4):124-127
为了探究农文旅融合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助力作用,笔者研究了农文旅融合的关键要点,提出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重视农文旅融合发展,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建立资源整合和合作机制,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与培训,同时加大宣传和品牌推广力度,推动乡村振兴的顺利进行。结果表明,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具体对策应包括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资源的整合和合作机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与培训以及宣传与品牌推广等方面,这些对策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助推力量,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乡村文化振兴是穿插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中特殊的一环,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屏山县以打造文化振兴为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及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下功夫,实现屏山县乡村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文化软实力。本研究聚焦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情况,致力于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从而达到从不同角度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韩竹 《南方农机》2019,(3):182-182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外国人士中明确提出国际社会中既有你也有我,应当是命运共同体。结合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形势以及全球性问题,无论是哪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所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我国必须进一步开发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模式,才能够体现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我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与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本文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简要分析如何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以进一步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与拓展增强相关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在重视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加大了乡村建设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笔者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是经济层面,带给人们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包括了乡村文化,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对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的振兴。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文化,探究了乡村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作用,提出在乡村文化逐渐衰退的情况下借助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文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能够让游客感受大自然,享受田园生活,但是当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特色等,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概述了文化与旅游结合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以"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承德既是农业大市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区域内丰富的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把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将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是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承德市休闲农业与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现状,研究分析承德市休闲农业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强引导、完善政策激励、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搭建合作平台、提高融合意识,发挥科技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培养体系,强化品牌打造、加强政策宣传等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探讨休闲农业与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承德路径,打造具有承德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孙学智 《南方农机》2021,(7):160-161
本文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学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培养扩招学生创新能力。学院把非遗文化引入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程改革、思政教育、实践教育、二课堂、校企合作等方面有效结合,重视本地区区域文化的影响,突出非遗文化的育人作用。在校园中发掘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通过实地考察,辩证分析旅游开发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进而揭示其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旅游开发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方法、资金投入、客源市场、政策措施、经营理念、外来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加速四川藏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通过近年脱贫攻坚的大力扶持,丹巴县的180多个乡村在道路、住房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丹巴县嘉绒藏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为丹巴县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为此,笔者建议可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弘扬藏区民族文化,推进乡村全域旅游。  相似文献   

15.
雷丹玉 《南方农机》2024,(5):118-122
特色保护类村庄是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主体之一。山西省特色保护类村庄在生态、农业、人文资源方面优势较为明显,但也存在产业基础不牢固、空心化、老龄化等劣势。在乡村振兴战略、传统村落保护战略推进以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应从盘活资源、夯实产业、传承文化、健全设施、人才振兴等层面发力,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规划,以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马家荡湿地公园是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依托丰富的水域这一天然形态,集动植物保护、采摘体验、生态疗养、佛教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是阜宁当地观光旅游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打造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民宿产业体系,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之一,是助推地方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举措。节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举措,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林业建设不仅事关我国生态环境发展,而且还事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体系是新时代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技推广是促进生态林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助推巩固林业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以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作为切入点,剖析林业科技推广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快林业科技推广、提高生态林业建设水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饶箐 《湖南农机》2008,(1):52-53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积极进行试点和实践。本文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加以探究和思考,认为在重视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物”的同时,应兼顾其文化空间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黄旋 《南方农机》2019,(9):80-80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分析如何进行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衡山县乡村振兴萱洲示范片乡村旅游为主题,主要剖析了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业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谢强  周蕊 《南方农机》2024,(3):117-120
武陵山地区在实现脱贫攻坚后,正平稳过渡到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课题组针对该地区劳动力资源持续向城镇转移、小农经济占主导,乡村经济底子薄、公共服务基础和服务质量处于较低水平等现实困境,提出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实现乡村居业协同,扭转乡村“流人不留人”的态势。结果表明,武陵山地区独有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在数字化技术的助推下,通过建设居业协同的软硬件环境,一定能够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