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贵学 《林业科技》2020,45(3):26-27
通过美国白蛾的选食试验和迫食试验,对欧黑抗虫杨N12的抗虫性能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对不同杨树品种叶片的取食情况不同。在选食试验中,抗虫杨N12较其它树种有较为显著的差异;美国白蛾的抗虫性强弱依次为欧黑抗虫杨N12、中绥12、欧美107、意大利214杨、欧美108、荷兰64和辽宁杨。对比栽培区虫口密度,欧黑抗虫杨N12的感虫几率较其它速生杨低。  相似文献   

2.
新民地区主要速生杨树品种及其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民地区速生杨树品种和病害的广泛普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栽植15种速生杨,其中栽植面积大、应用广的速生杨有8种;危害叶部的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灰斑病,黑斑病;危害干部的病害有烂皮病、溃疡病;危害根部的病害冠瘿病。病原由真菌性、细菌性、生理性3个类别组成;烂皮病危害最重是是荷兰64、107,锈病危害最重的是辽宁杨、辽育1号;破腹病最重的是辽宁杨。  相似文献   

3.
沈阳地区不同杨树品种对杨干象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沈阳地区选择对杨干象具有较强抗性的杨树品种,通过对国营新民市机械林场14个杨树品种的杨干象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按照平均抗虫性筛选出适宜在沈阳地区造林的抗杨干象品种,依次为中绥12杨、荷兰64杨、中黑防杨、欧美107杨、盖杨,并讨论了杨干象灾害可持续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几种杨树品种引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从北京、辽宁、赤峰等地引进14个杨树品种,并以呼和浩特本地新疆杨为对照进行栽培试验,得出结果为:中林46和欧美64不适宜内蒙古地区栽种;黑林1号、辽宁杨、山海关杨等综合适应性很好,可以作为平原区农田防护林或黄河流域护岸林进行大面积营造;中林2000、中林38、中林2—2、欧美107、107—94、8858—64、抗虫172、抗虫153、欧美48等可以在水源充足、小气候环境较好的地域作为纸浆材用材林营造。  相似文献   

5.
发展成片造林,是改善环境、治理雾霾、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农民增收的较好途径。天津市宝坻区牛道口镇被列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多年来当地绿化造林一直以欧美107速生杨为主。本次调查的是定植8年的片林,经过几年的管理目前已经采伐更新。现将不同密度下欧美107杨的效益情况总结如下,供同行分享、借鉴。  相似文献   

6.
辽宁杨树蛀干害虫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杨树主要栽植区杨树蛀干害虫发生情况、杨树品种、林龄、造林密度等林分因子的全面调查,研究了3种蛀干害虫的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主要的杨树蛀干害虫有3种,即杨干象、白杨透翅蛾和青杨天牛,其中普遍发生并危害严重的是杨干象。杨树品种不同蛀干害虫的发生程度也不同,其中107杨、108杨、127杨、N64、W120以及中林46受害较重。不同品种杨树的杨干象危害情况受林龄影响明显,林龄越小受害越严重;在受害程度一般的品种中杨干象的危害受种植密度影响明显,种植密度越大受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和调查测定基础上,研究了沙兰杨、波兰15号杨、欧美108号杨、中林46速生杨等4个易生根杨树品种在大荔县扦插造林技术及其与植苗造林技术在幼树生长、病虫害发生、造林成本等方面的差别,结果为扦插造林幼树生长旺盛,树形好,幼树溃疡病感染率和钻心虫危害率较低,造林成本降低,值得在大荔县及环境条件相近地区推广。提出了品种选择、造林密度、修枝等速生杨扦插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8.
不同杨树品种冠径比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个杨树品种冠幅与胸径比例关系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种冠径比存在极显著差异,107杨、鲁山杨、W46杨、95杨、895杨等5个品种具有生长快和冠径比小的优点。冠径比在品种选择和密度确定等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欧美107杨(Populus Xeuramericanacl."74/76’)是中国林科院从意大利引进的黑杨新品种,在意大利新名为"Neva"。该树种树体高大通直,树皮较粗糙,分叉角度较小,叶小而密,树冠窄,无性繁殖容易,生长量大,材质密,抗病虫害能力强,很适合在冀南平原地区栽植推广。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107杨苗期生长表现2001年春引种107杨种条5000根,分别在魏县苗圃场和新世纪林果花卉良种实验场繁育3.33hm2,进行苗期试验以中林-46杨为对照品种。定期对两品种进行生长量调查,现将两苗圃调查数据列表1。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兴城市大部分地区栽植的杨树发生死亡现象,直接威胁本地区的生态安全,影响林农的经济利益.该文从欧美107速生杨的发病症状、不同初植密度与死亡率的关系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致死原因是造林密度大、早春温差大、管理粗放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杨树品种区域性栽培试验,分析了新林1号杨的生长量和抗寒性。结果表明:新林1号杨生长量明显优于其他供试杨树品种,在材积生长量上与欧美108和欧美107属于相同显著水平,但抗寒能力上却优于欧美108和欧美107杨。新民以南平原地区可应用新林1号杨营造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  相似文献   

12.
河北平原速生杨根蘖林培育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针对河北平原速生杨采伐更新手段单一、成本高、采伐后复耕趋势增加的现状,选择河北省平原地区速生杨主栽品种107杨、中林46杨、廊坊杨进行根蘖林培育技术试验研究,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可能影响根蘖苗生长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确定了速生杨根蘖林留单株苗、苗高30~50cm时定苗、前2年进行农作物间作,第3年开始施肥、培土,冬季采伐覆土厚度5~10cm。填补了河北省平原地区利用速生杨伐根进行更新技术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3.
辽宁盘锦地区属海滨盐碱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速生杨。2000年,筛选出适合低洼盐碱地用于速生林培育的3个品种,即辽宁杨、辽育1号、2号杨等。这些品种在当地主要表现为树干通直,生长速度快,抗盐碱、抗水湿、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具有速生丰产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速生杨优良品种无性系胸径生长量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市引种了107杨、108杨、2025杨、2001杨,中林46杨等多种速生杨优良品种。为比较不同杨树品种在该区的生长情况,我们于2002年春季进行了107杨,108杨,2025杨、2001杨、中林46杨定植对比试验,2006年2月份进行了胸径生长量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15.
造林密度和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份胸径、树高、枝下高等,来分析造林密度及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欧美107杨’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即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2a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株行距3m×12m、5m×6m、3m×6m,而树高生长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修枝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树高生长和提高枝下高,有利于提高杨树木材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兴隆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累计栽植杨树达5万余亩,其中95%为欧美107、108等速生品种,栽植后,树高和胸径生长速度极快,是本地的北京杨和加杨不能比的。但从2006年春季开始,这些速生杨的枝干和树梢出现了严重的烂皮和干枯现象,导致速生杨的大面积死亡。为找出病因并积极进行防治,经过请教有关专家并对兴隆县20个乡镇死亡杨树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速生杨树均属黑杨派无性系,多是从美洲黑杨和欧洲黑杨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目前,在河北省内栽植的速生杨品种主要是欧美杨系列—107杨、108杨、中林杨系列—中林46杨等。近年来,河北省每年都有大量的速生杨进入采伐期,当前采用的多是  相似文献   

18.
辽阳地区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辽阳地区不同杨树人工进行胸径测量,观察林缘到林内方向上胸径的变化趋势,结合人工密度,计算其边缘深度,分析杨树人工林不同方向上边缘效应的大小、不同面积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大小以及同一林地不同杨树品种的边缘效应大小,从而为杨树人工林的合理栽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辽宁杨、9年生3930杨和8年生3930杨3个样地中,东部方向上表现出的边缘效应最大,北部次之。②面积最大(50hm^2)的3930杨树林边缘效应最显著。③同一林内行状混交的3个杨树品种中,108杨的边缘效应最显著,其次为107杨,最小为3930杨。  相似文献   

19.
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探讨不同造林密度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用材林的最佳采伐期,以期为河北省平原地区杨树经营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株行距为4 m×6m、4 m×5 m、3 m×5 m、3 m×4 m、3 m×3 m、2 m×3 m和2 m×2 m共7个不同的造林密度,然后对其进行了连续8年的生长情况调查,与此同时,对其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年均生长量以及林分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统计分析。(1)造林后8 a,各密度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单位面积蓄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2)各密度林分最佳采伐期一般为6~7 a;(3)就经济效益而言,各密度林分中,4 m×5 m林分造林后8年的总净收益和年均净收益最大,分别为71 480±6 036元·hm~(-2)和9 505±990元·hm~(-2)a~(-1),其中年均净收益最大值出现在造林后第7 a。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在进行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的欧美107杨造林时,应采用株行距为4 m×5 m的林分密度,并于造林7 a后采伐。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杨树品种在抗寒遗传特性上有一定的差异。为了筛选出抗寒能力相对更强的杨树品种,在锦州开展中央9杨、辽宁杨、沙拉杨、107杨等4个杨树无性系品种抗寒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杨树品种的抗寒遗传特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萌芽率以辽宁杨最高,达到89.3%,与中央9杨、107杨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平均生根数量以中央9杨最多,为4.1条,与其他3个杨树品种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成活率最高的杨树品种为辽宁杨(81.67%),与中央9杨达到了显著性差异,与沙拉杨、107杨之间也达到了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