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熵视角下的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定时空特征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即时表现,既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结果,也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前提.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从乡村生产活动无序度和乡村生产空间承载力2个维度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量化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模型测度系统熵值,探析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并将该系统状态划分为3种类型.研究表明: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值为-0.431,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总体处于稳定状态,表现为各区(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的叠加;各区(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的稳定性在空间上以"T"字型为中心向四周递增,系统状态类型主要分为冲突矛盾型、临界警戒型与和谐共融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65个县市为研究实证单元,基于区域城乡一体的思想构建乡村性指数,对县域尺度上江苏省乡村性进行定量评价,以ArcGis 9.3、GeoDa 095、SPSS 16等软件平台为支撑,采用Jenks最佳断点分类、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县域尺度江苏省乡村性的空间分异进行定量地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县域尺度江苏省乡村性差异性不显著,但乡村性较强区域所占比重略大;从苏南到苏北呈现乡村性梯度递增的空间分异特征;全局上呈乡村性集聚分布态势,局部上在江阴、昆山等7县市和苏北灌云、阜宁等7县形成县域尺度的乡村性"冷点区"与"热点区"。  相似文献   

3.
发展乡村旅游是落实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因此越来越多的乡村依托资源与政策发展乡村旅游业。该文以滁州市腰铺镇范桥村和滁州市大柳镇皇甫村为例,选取2006年与2016年的遥感影像,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变化两个角度,研究乡村旅游业影响下的空间演变规律,以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皇甫村土地利用扩张规模速度快,土地流转程度大,乡村风貌格局变化大,土地利用规模由43679m~2扩展到81624m~2,容积率由0.23提高到0.45,高于依托生态园发展的范桥村,其容积率仅由0.28提高到0.31;在具体空间形态上,两个村落也呈现由传统村落向现代城镇转变的过渡特征,并对应形成"就地重建"和"飞地开发"两种空间重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乡村"三生空间"的协调发展和格局重构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以重庆市綦江区高庙村和团结村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生空间"转移矩阵、重心迁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等方法,对研究区2010~2018年"三生空间"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乡村"三生空间"格局的重构。结果表明:(1)从面积变化上来看,生产空间面积持续减少,生活空间面积有所增加,生态空间面积波动较大,主要是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2)从重心迁移的角度来看,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整体由西向东迁移,生活空间由东北向西南迁移,生活空间迁移距离较远。(3)研究区"三生空间"总体处于"磨合—基本协调"的水平。(4)生产空间重构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优化产业结构;生活空间重构着重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传统单一的生活空间向"生活—生产"复合空间转变;生态空间重构以划定山水林田湖草边界为主,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乡村"三生空间"的协调发展和格局重构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以重庆市綦江区高庙村和团结村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生空间"转移矩阵、重心迁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等方法,对研究区2010~2018年"三生空间"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乡村"三生空间"格局的重构.结果表明:(1)从面积变化上来看,生产空间面积持续减少,生活空间面积有所增加,生态空间面积波动较大,主要是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2)从重心迁移的角度来看,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整体由西向东迁移,生活空间由东北向西南迁移,生活空间迁移距离较远.(3)研究区"三生空间"总体处于"磨合—基本协调"的水平.(4)生产空间重构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优化产业结构;生活空间重构着重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传统单一的生活空间向"生活—生产"复合空间转变;生态空间重构以划定山水林田湖草边界为主,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渝水区16个乡镇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三生"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渝水区乡村"三生"空间进行了评价测算。基于测算结果及协调度分析,划分乡村空间功能类型,并提出了对应的乡村空间格局优化发展策略。结果表明:(1)渝水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用地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以东部平原区为主导的生产空间,环中心城区为主导的生活空间和南部山地丘陵为主导的生态空间分布特征。(2)渝水区各乡镇"三生"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且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平均分为0.42,生产空间评分>生活空间评分>生态空间评分;各乡镇耦合协调度差异不大,从空间分布上看,耦合协调度呈现"中心区高边缘低"的分布特征。(3)结合"三生"空间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协调度评等定级结果,将渝水区乡村空间划分为7种核心发展类型功能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乡村空间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渝水区乡村发展规划编制和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以江西省渝水区16个乡镇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三生"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渝水区乡村"三生"空间进行了评价测算.基于测算结果及协调度分析,划分乡村空间功能类型,并提出了对应的乡村空间格局优化发展策略.结果 表明:(1)渝水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用地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以东部平原区为主导的生产空间,环中心城区为主导的生活空间和南部山地丘陵为主导的生态空间分布特征.(2)渝水区各乡镇"三生"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且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平均分为0.42,生产空间评分>生活空间评分>生态空间评分;各乡镇耦合协调度差异不大,从空间分布上看,耦合协调度呈现"中心区高边缘低"的分布特征.(3)结合"三生"空间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协调度评等定级结果,将渝水区乡村空间划分为7种核心发展类型功能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乡村空间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渝水区乡村发展规划编制和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213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分析,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的因素.研究表明:①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地呈凝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②广西东南部以及中部地区呈现高度集聚特征,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③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空间分布较为密集.④受客源市场和陆路交通的影响较为明显,表现出空间距离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所辖118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构建基于土地利用的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空间数据统计和SPSS聚类分析方法,评价阿克苏市乡村性空间分异特征,基于评价结果,从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角度划分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研究单元乡村性指数受村域自然环境与区位条件影响,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差异性空间分布格局;乡村性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正相关性,部分村域空间分布趋于集聚,形成沿交通干线、乡(镇)中心分布的乡村性冷点区域和以多核心集中分布的乡村性热点区域;阿克苏市村域发展类型可划分为生产用地主导型、生活用地主导型和生态用地主导型3种类型。基于土地利用角度的村域乡村性评价研究,可以为阿克苏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指导乡村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乡村聚落是以古建筑为载体的人类集聚空间,也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与构成研究价值的基础上,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与构成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城镇化建设下,乡村聚落空间的发展趋势。期望有利于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11.
优化村镇空间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助于加快推进农业乡村现代化、有助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所以,有意识地对县域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实施人为引导与干预过程。本文基于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以成都市村镇空间优化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型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模式,即功能转型、功能整合、功能分区。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水网地区乡村空间的格局类型、演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乡村空间格局反映了乡村地区真实的人地关系。本文借鉴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探索保护和更新乡村空间的有效途径。将长三角水网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提炼乡村空间构成要素并分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水系网络为主导因素归纳出长三角水网地区典型的8种乡村空间类型,并通过其演变机制及进程的分析,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引导水网地区乡村空间在图底格局、城乡关系、聚落之间以及聚落内部关系等方面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基于巴渝民宿业态发展的乡村营造过程及机理,在实地调研总结巴渝民宿建设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研究发现:(1)巴渝民宿探索了"以房联营、以地入股、共建共享"的民宿发展模式,理顺资金、用地来源、利益分配及民宿产权等是其关键问题;(2)巴渝民宿发展通过乡村内外要素"输入、新增、留存、整合"等方式,活化乡村资源要素、增添乡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空间营造进程;(3)在乡村空间营造过程中,房屋外观得以加固和修缮,内部设施由落后向现代转变,空间功能由混杂模糊转向独立清晰,乡村生活空间逐渐品质化;耕地经流转整合由零散变集聚,畜牧养殖空间逐渐收缩至消失,旅游服务空间配套化开发建设,生产空间集约化;聚落生态空间经规划布局逐步规整有序,生态空间景观化;乡村生产-生活空间交互融合、生产-生态空间兼容转化、生活-生态空间相互交织,复合空间多样化;(4)巴渝民宿的建设发展在乡村空间重塑、业态发展、乡风文明传承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还存在对本土文化挖掘深度不够、后续发展资金不足、规划的有效指导缺乏等问题.未来应充分考虑各主体空间需求,统筹村庄国土空间规划与民宿发展规划,提升乡村文化的可视性、多元性与参与性,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乡村营造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衢州市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龙游县6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区域乡村特性,包含18项指标的区域乡村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对2004~2018年衢州市6个县级行政单元的乡村性演化进行了实证分析。以进一步量化区域乡村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为不同区域乡村性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研究表明:造成区域乡村性差异的要素可分为人口与农业因素、经济与社会因素、基建与产业因素。从时间角度看,2004年以来,各区县的乡村性指数均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对进一步加强区域乡村性保护迫在眉睫。从空间角度看,衢州市各区县乡村性指数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三个区块,其中柯城区为一类,江山市、常山县、龙游县为一类,开化县、衢江区为一类。区域乡村性呈现"南低北高"的空间格局;此外,区域乡村性与其离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距离成正比,且以各自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呈环状递增的空间分布。最后根据各区域乡村性特性与发展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水利工程遗产,由都江堰渠首工程、各级灌排渠系及控制性工程等构成,其中各级灌排渠系等级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5级,斗渠及以下渠系统称为末级渠系.都江堰末级渠系在成都平原覆盖范围广阔,多存在于乡村空间内,并与乡村"三生"功能密切相关.其作为乡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承担原有灌溉功能的同时,也应承载着该区域内生态、生产等复合功能.因此从乡村"三生"空间的视角出发,以末级渠系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三生"空间用地分类对贯穿成都平原的末级渠系段落进行功能识别,结合实地调研及文献研究对相关渠系的渠系空间分布、渠系特点、多功能构成等进行分析总结,以此构建由多个软件如ArcGIS、Fragstats耦合的末级渠系多功能属性识别的流程方法,并在中观及微观等多尺度视角下对末级渠系进行相应的多功能优化方法研究,从而更好地保证作为"活化石"的都江堰灌渠渠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依据分类将POI数据中的1793个乡村休闲旅游地分为自然风景类、历史与文化活动类、观光农场类和休闲度假类等4类.借助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其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整体和各类乡村休闲旅游地空间分布趋于集聚.乡村休闲旅游地以观光农场类和休闲度假类为主,二者共占62.87%,在古北口镇、石城镇等乡(镇)分布较集聚.依据最大空间集聚尺度的核密度带宽分析结果,整体和各类乡村休闲旅游地呈现"两条轴带,多个增长极"的集聚分布格局;自然风景类在白、潮河轴带沿线和古北口镇司马台村等增长极所在的村域集聚;观光农场类在已有白、潮河轴带的基础上,凸显了以司马台村为核心的增长极;休闲度假类在已有白、潮河轴带的基础上,呈现环绕古北口镇司马台村的安达木河轴带;历史与文化活动类主要集聚于古北口村、司马台村等增长极上.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格局主要受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发展规划等因素的影响.以期为村域等微观尺度乡村休闲旅游差异化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密云区乡村休闲旅游地选址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乡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盛行,乡村农业经营由自给自足转向集约高效,诱发乡村内部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发生转变。以合肥市凤桥社区为研究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访谈获取数据,从生产、生活和生态3个方面剖析土地流转推动乡村空间转型的实现路径及效益。结果表明:凤桥社区采取"政府组织+企业领头+农户参与"方式实现土地流转,耕地的经营权逐渐集中;偏远散户迁入规划的乡村社区,乡村生活风貌更加聚居化;美好乡村建设,乡村生态空间得到保护;凤桥社区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业及其他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保障,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研究旨在探寻凤桥社区土地流转引发的乡村空间转型及效应,为其他乡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课题,乡村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促进乡村延续与自立、遏制乡村衰落的重要举措。皖南传统村落文化底蕴浓厚,通过融于自然、适应社会等方式创造与传递村落社会价值。乡村交往空间是具有社会介质属性的互动空间,能促进乡村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缓解村民精神压力。皖南传统村落传统与现代文化和谐交融的乡村交往空间格局为现代乡村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具体途径包括保护及营造村落田园特色交往空间、构建多层次结构空间场所、提供和完善基础设施空间、激活地标性文化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19.
乡村聚落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乡村区域;从人口空间分布的角度来看,乡村聚落是指城市之外的乡村人口规模聚集的地域空间。聚落的分布格局是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发展的反映,是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表现。对聚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可揭示人类活动与景观形成和演化的机制,是探讨景观格局与人类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的重要途径。乡村聚落研究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杨凯健  黄耀志  徐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015-9017,9026
分析了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乡村空间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并以长三角水网地区为例,总结水网地区乡村空间格局的典型类型,提出其保护的必要性。尝试通过构建乡村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来诊断长三角水网地区乡村的健康发展程度,以便于指导乡村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