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文忠 《新农村》2015,(2):33-34
<正>杭州市康桥镇位于杭州郊区,水利条件良好,该镇农民充分利用河塘清洁水源,采用围拦方法精养成鱼,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养殖设施建设(1)拦鱼设施根据养殖河塘分段围拦需设置拦鱼设施,网栏或栅栏。拦鱼设施底栏(下纲)应埋入底泥1米以上,上栏高出常年最高水位1米以上,另设1米以上备用活动网拦,上栏确保到河边不留空隙。固定立柱(桩)材料可选用相应规格的钢管、有机钢化塑管、毛竹等。下桩深度在  相似文献   

2.
正1.稻田准备选择水源条件好、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强、便于管理的稻田。加高加固田埂,泥鳅种苗放养前施足有机肥,并用生石灰对稻田全面消毒。开挖鱼沟鱼凼,设置防逃设施。2.选用良种选择生长快、繁殖力强、健壮的泥鳅苗种。3.投饵投喂鱼粉、豆饼粉、玉米粉、麦麸、米糠、畜禽加工下脚料等,可将饲料加水捏成团投喂。水温25℃以上时,动植物饲料比例为7∶3;水温25℃以下时,动植物饲料比例为1∶1。放鳅第1周不投饵,7天后每隔3~4天投喂1次,饵料撒在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水库的天然饵料相对比较单一及水库管理的特殊性,因此利用水库养殖时应区别对待,以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水库养鱼应做到以下几点:拦鱼设施水库在放养经济鱼类之前,必须在水库所有的进、出水口建好拦鱼设施,并加强日常管理和保养维修,以防发生逃鱼事故。水库拦鱼设施,主要有网拦鱼设施、电拦鱼设施和竹、木栅拦鱼设施3种。放养种类及规格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鲢鳙鱼应该是主要养殖对象,还可放养以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  相似文献   

4.
(续第3期第32页)6.种养管理泥鳅的饵料有豆饼粉、玉米粉、麦麸、谷糠、瓜果、蔬菜和颗粒配合饵料等。饵料要青、粗、精结合,搭配投喂。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3%~5%。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每次投喂的饵料量,以1小时吃完为宜。超过1小时应减少投喂量。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不投喂。投喂地点选在鱼沟和鱼溜内,每天2次,上午和傍晚各1次。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相似文献   

5.
四、饲料与投喂:应选用大厂生产、质量上乘的高能量饲料作为养殖无公害大菱鲆的饲料.从鱼苗开始养殖8个月左右,即可达到500克左右的上市规格,饲料系数0.7~1.0.鱼苗入池后应及时驯饵,使鱼形成集中上浮抢食的习惯,并使投饲区由全池向一点缩小,使鱼形成定点摄食的习惯.投喂坚持"四定"原则,鱼养殖前期日投喂3~5次,后期日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1次,投喂时间为上午7~9时,下午16~18时,投喂时坚持"少-多-少"、"慢-快-慢"原则,即开始时少投慢投,以诱导鱼上浮摄食,待鱼纷纷向上层争食时,则多投快投,待70%~80%的鱼吃饱后散开或下沉时再减慢投饲节奏.  相似文献   

6.
一、加强投饵饲喂此时投饲要以精料为主,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同时要注意精粗及粗饲料营养充分全面,草鱼要适当投喂青草水草类,青鱼要投螺料等,鲢鳙鱼还要适当施肥.立秋后施肥少量勤施,且以无机肥为主,也要根据鱼的情况、水的肥度、天气等具体掌握.  相似文献   

7.
<正>1.注意投喂方法。蜗牛属昼栖夜出动物,投喂食物最好在傍晚,尤其在夏季,一些蔬菜、野菜、瓜果皮和植物叶子等水分容易蒸发;饲料存放时间过长易引起腐烂变质,傍晚投喂可缩短存放时间,保证饲料新鲜。投喂米糠、甘薯粉等精饲  相似文献   

8.
<正>三、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水库水域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库汊、库湾及空地较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增加多种经营收入。1.在水库中开展网箱、网拦养鱼,或利用库汊、库湾等养鱼水库水体较大,可在库中架设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鳜鱼、鲶鱼、黄颡鱼等名特优水产品种,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还能利用名优鱼的  相似文献   

9.
饥饿和再投喂对黄颡鱼肌肉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可控环境下对黄颡鱼进行了不同饥饿处理,然后再恢复投喂,通过分析黄颡鱼肌肉成分的变化,研究了饥饿对黄颡鱼肌肉成分的影响。饥饿和再投喂后对黄颡鱼肌肉成分的变化有明显影响。饥饿使鱼肌肉灰分含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水分、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恢复投喂后又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其中5,10 d处理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饥饿和再投喂对黄颡鱼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比较复杂。长期饥饿(>12 d)可导致黄颡鱼营养供给不足,代谢水平下降,因此在养殖生产中应合理投喂,避免长期饥饿。  相似文献   

10.
中秋以后,成鱼多已达到商品规格,精养鱼池载鱼量已达饱和状态,可以陆续拉捕上市销售。这样既可以稳定鱼市,赶上好市价,又能减轻池塘的载鱼负荷,有利于存塘鱼生长。由于秋季气温、水温仍然较高,鱼的活力强,此时拉捕“热水鱼”必须注意以下四点:1.掌握拉捕时间。选择在睛天、气温凉爽、鱼不浮头的黎明前后拉捕。这时拉捕对池鱼影响最小,又能及时将捕起的鲜鱼供应早市。阴天、闷热天气,以及池鱼有浮头现象或有鱼病发生时,不宜拉网捕鱼,以免引起大量死鱼。2.拉捕前要限饲。拉捕前一天应停食或减少投喂量,切忌为增加上市鲜鱼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稻鱼共作模式中投喂率对N2O、NH3排放以及饲料氮利用率的影响,采用模拟试验,设置不同投喂率(0、2%、4%、6%和8%)稻-黄颡鱼共作处理以及黄颡鱼单养处理(投喂率4%),研究投喂率对稻-黄颡鱼共作系统中N2O和NH3排放特征、水体和底泥氮含量、黄颡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黄颡鱼共作处理N2O累积排放量和水体总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随投喂率增加而增加,分别从未投喂处理的-0.01 kg·hm-2和0.60、0.22、0.25、0.02 mg·L-1增加到8%投喂率处理的0.72 kg·hm-2和4.61、1.75、2.50、0.16 mg·L-1。在相同投喂率下,稻-黄颡鱼共作处理N2O累积排放量、水体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分别比黄颡鱼单养处理降低32.10%、48.63%、31.43%、69.13%和69.23%。增加投喂率会削弱稻-黄颡鱼共作模式对N2O排放和水体氮污染的抑制效应。投喂率对稻-黄颡鱼共作处理NH3挥发无显著影响。黄颡鱼对饲料氮的利用率随投喂率增加呈下降趋势;特定生长率、粗蛋白含量和蛋白增加量随投喂率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稻-黄颡鱼共作处理中最大特定生长率、最高蛋白增加量和最低单位产量N2O排放量对应投喂率分别是5.49%、5.16%和1.00%。相同投喂率条件下,稻-黄颡鱼共作有利于促进黄颡鱼粗蛋白累积、降低N2O和NH3排放量以及水体和底泥氮养分含量。研究表明,稻-黄颡鱼共作系统中,水体氮含量和N2O排放量随投喂率的提高而增加,综合黄颡鱼生长和N2O排放情况,建议稻-黄颡鱼共作模式的投喂率不超过5.49%。  相似文献   

12.
<正> 1 饲料投喂。鲢、鳙鱼以池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草鱼、团头鲂以青饲料为食,鲫鱼以鳖、鱼的残饵等为食,并都辅以部分配合饲料,投喂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大致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存塘吃食性鱼体重的3%~5%,青饲料日投喂量为存塘草食性鱼体重的10%左右。鳖的饲料主要有螺蛳、鲜杂鱼以及配台饲料等,饲料投喂在食台上,每灭上午9时左右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浮游生物饵料资源和有机碎屑,在不投喂饲料的情况下网箱养殖鲢鳙鱼,属于生态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有4个特点:一是投入低,见效快,只需制作网箱、添置相应设施和购买鱼种等资金投入,不用投喂饲料,可减少大量饲料成本;二是养殖的商品鱼是无公害绿色产品,深受消费者喜  相似文献   

14.
回形鱼池是回形精养鱼池的简称,是以其平面形状象一“回”字而得名。它是一种新型的养鱼设施,从首次试验到初具规模的生产性试验推广不过十余年的历史。回形鱼池不同于普通人工精养鱼池,在池内四周开有一道接近闭合的沟槽作为养鱼基本水面,池中留一台地作为饲料地,用于鱼、草轮作,将养鱼与种植青饲料结合起来,实行自身供养循环,是把种青与养鱼结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型水产养殖的最佳模式之一。特别适用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后的低湖易涝田的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缩减饲料投喂量及清淤对养殖库湾水环境的影响,在鲢、鳙放养密度均为20 g/m~3的基础上,设置4个处理组库湾,分别为B1(不清淤、饵料投喂减半)、B2(清淤、不投饵)、B3(清淤、饵料投喂减半)和B4(不清淤、饵料投喂正常),实验周期为9个月。结果显示:4个库湾的总氮浓度、总磷浓度、高锰酸盐指数、藻类生物量从低到高分别为B2、B4、B1、B3,B2、B1、B4、B3,B2、B1、B4、B3,B2、B1、B3、B4(P0.05),浮游动物生物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B2无论是在营养盐的控制还是在藻类的控制方面均取得了最佳的效果。作为养殖库湾,其主要功能是得到更高的鱼产量。在达到养殖水质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得到更高的鱼产量,应合理地利用饵料。因此,对于养殖用水的处理,要根据具体的水质条件,采用合理的修复方式,实现水质改善和养殖生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通过网箱养殖实验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初始体质量为(137±1)g的点带石斑鱼生长,食物利用及饲料氮、磷排放的影响;实验分别按每天4次(4.00 meal.d-1)、每天2次(2.00 meal.d-1)、每天1次(1,00meal.d-1)、2天1次(0.50 meal.d-1)和4天1次(0.25 meal.d-1)的频率投喂冰鲜杂鱼.结果表明:将投喂频率从0.25 meal.d-1增加到1.00 meal.d-1,鱼摄食率,增质量,饲料系数和饲料氮、磷排放量升高,但饲料氯、磷储积效率下降;将投喂频率从1.00 meal.d-1增加到4.00 meal.d-1,鱼摄食率,增质量,饲料氮、磷储积效率和排放量无显著变化;改变投喂频率对条件系数、肝质量指数和鱼体组成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投喂杂鱼饲养点带石斑鱼适宜的投喂频率为1.00 meal.d-1,在此投喂频率下,经过109 d生长后增质量可达253 g,饲料系数为1.1,饲料氮、磷储积效率分别为22%和24%,每kg鱼产量饲料氮、磷废物排放量分别为108 g和24 g.  相似文献   

17.
1.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一台自动投饵机,可投喂面积达2.6~3.3公顷的精养池塘一个,每天节约1~1.5个劳动力,年节约成本2000元左右。2.提高出塘鱼的均匀度通过使用自动投饵机喂养的主养鲤、鲫鱼池塘,鱼的出塘规格、个体差异明显好于人工投饵的池塘。3.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由于投饵机投喂面积大,投喂均匀,颗粒料浪费少,投饵机投饵的池塘饲料系数明显降低,一般比人工投饵的池塘饲料系数低0.1~0.2。4.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池鱼发病率使用自动投饵机喂鱼的池塘,饲料利用率高,散失到水体中的饵料较少,同时鱼吃食均匀,减少鱼的暴食和吃食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投喂频率下黄颡鱼幼鱼的摄食节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对黄颡鱼幼鱼在日过量投喂8次和投喂1次条件下的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日过量投喂8次时黄颡鱼幼鱼表现出明显的摄食节律,摄食率高峰值出现在晚上20:00,低峰值出现在上午8:00。夜间时段摄食率显著高于白天时段摄食率,不同时间段的摄食率差异极显著。日不同时间段过量投喂1次时,高峰值出现在晚上23:00,低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但8个时间段的摄食率差异不显著。投喂8次组的日摄食率远高于1次组。结果表明黄颡鱼幼鱼为夜行性摄食,但投喂频率、投喂量等因素直接影响其摄食节律。  相似文献   

19.
鱼池(特别是精养鱼池)因水体富含营养,易滋生多种病原体,若不及时采取灭菌杀虫措施,则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在养殖生产中,如能利用一些中草药对鱼池水体进行消毒和杀灭鱼体内的寄生虫,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4.亲龟的饲养管理 (1)饲料与投喂 亲龟的饲料有动物性饲料:蚯蚓、鱼、虾、螺蛳、河蚌、蜗牛、黄粉虫、蚕蛹及动物内脏等;植物性饲料:豆饼、米糠、麦麸、米饭、瓜皮、稻谷及植物性的嫩叶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开春后至产卵前和产卵期间要投喂蛋白质高、维生素丰富、脂肪低的饲料,产卵后至入冬前要投喂蛋白质高、脂肪较高的饲料.乌龟投喂按"四定"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