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以华美甜168和华美糯7号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在苗期、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进行淹水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淹水历时的延长,两个鲜食玉米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产量变化的幅度增大。华美甜168以拔节期淹水减产最为严重;华美糯7号以抽雄吐丝期淹水影响最大。不同生育时期淹水后,鲜食玉米的株高降低,叶片数减少,光合作用受阻,致使产量下降,每穗行粒数的减少是鲜食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不同生育时期遭遇淹水胁迫,其  相似文献   

2.
分别于2014、2015和2020年采用有底测坑试验模拟大田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各淹水天数的涝渍环境,分析不同生育期淹水天数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菜现蕾抽薹期,淹水天数的增加极显著影响株高生长;苗期淹水对前期株高影响较大,但经过后期补偿,差距逐步缩小;开花期淹水前期对株高有影响,但经过补偿影响已不大;开花期后因株高已基本定型,淹水对株高已无影响.开花期淹水天数对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现蕾抽薹期,且随着淹水天数的增加,LAI逐渐降低.开花期淹水超过2d、现蕾抽薹期和成熟期淹水超过4d、苗期淹水超过6d均会造成油菜显著减产,因此除油菜苗期外,其余生育期均为油菜防淹涝的关键时期,生产上应采取措施排水降渍.该研究可为油菜农田排水方案的合理制定、洪涝灾害损失的评估以及抗灾减灾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淹水对河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香颜  刘忠阳  李彤霄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49-19851
[目的]探求洪涝灾害对河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08和2009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和濮阳2个地区进行了以淹水时间和淹水时期为主要因子的淹水模拟试验,并初步探讨了淹水的玉米产量损失率评估模型。[结果]淹水对夏玉米植株死亡率、果穗成穗率、单株籽粒重影响明显;对株高、果穗长、果穗粗、百粒重和秃尖率影响较小。同一淹没天数、同一淹没时期对河南不同地区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别较大,总体上淹水1 d对玉米产量影响甚微,淹水3 d减产率均在30%以上,淹水5 d减产率均在50%以上,淹水7 d减产率均在70%以上。拔节期淹水7 d,夏玉米绝收;抽雄期淹水7 d,夏玉米基本绝收或者绝收。淹水对不同淹没时期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拔节期均重于抽雄期。拔节期淹没天数与玉米产量损失率的关系模型为:Y拔节=-0.347 5X拔节^3+2.829 2X拔节^2+10.162 0X拔节-2.375 5,R^2=0.895 8;抽雄期为:Y抽雄=-0.193 6X抽雄^3+2.077 2X抽雄^2+7.372 1X抽雄-2.266 2,R^2=0.949 7。[结论]为今后洪涝灾害监测以及灾损快速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选育抗旱玉米品种,以1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均会导致玉米减产,其中,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减产最重,拔节期次之。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导致穗长与穗粗大幅度减少,从而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拔节期干旱胁迫导致干物质积累减少、次生根条数和根体积减少、叶面积增长受阻严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玉米减产。在供试品种中,嫩单15、龙单38、垦单10号、京单28在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小,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以19个夏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各品种产量、光能利用率及抗倒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适宜江淮中部的夏玉米品种类型。结果表明:(1)供试玉米在苗期、抽雄期的生长期相差4 d,到拔节期、灌浆期扩至7 d,而全生育期则相差8 d。(2)穗长、穗粒数和穗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秃尖长、株高和百粒重则与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其中秋乐368等4品种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3)夏玉米在各生育阶段的光能利用率呈单峰趋势,最大光能利用率出现在拔节期,且拔节期、抽雄期、全生育期光能利用率与籽粒光能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4)拔节期出现中度倒伏,3 d后得到恢复,而抽雄吐丝期遭受重度倒伏后难以恢复;新单88等5个品种抗倒伏能力强。(5)综合产量、光能利用率和抗倒伏等因素,适宜江淮中部的夏玉米产量目标可达9 000 kg·hm-2的水平、籽粒光能利用率为1.2%、且在全生育中期抗倒伏能力强,19个品种中的较为适宜品种为秋乐368和裕丰303。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宁  刘云  程静 《现代农业科技》2010,(4):94-94,98
从品种选择、播种期管理、苗期管理、拔节期管理、抽雄吐丝期管理、成熟期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夏玉米"一增四改"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提高夏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干旱对玉米不同生长期的生长性状及果穗性状的影响,以QXH0121(耐盐碱型)、B73(野生型)、PHM57(盐碱敏感型)3种不同耐盐碱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分别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进行干旱处理。结果表明:相较于非胁迫处理,干旱胁迫下3种玉米品种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及抽雄期均表现为株高及产量构成要素降低,而茎粗则无显著差异。无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或者抽雄期胁迫,3个品种耐旱程度均表现为QXH0121>B73>PHM57。拔节期的干旱胁迫对玉米株高影响最大,株高低于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抽雄期的干旱胁迫对果穗性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玉米属于禾谷类作物,从播种到新生籽粒成熟,要经过播种期、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开花期、吐丝期和成熟期等阶段,每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即玉米的生育期。苗期是玉米生长的重要环节,因幼苗对环境的反应敏感,必须加强田间管理,以促进秧苗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9.
采用4个密度梯度,探讨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升高,不同玉米品种植株株高、穗位高均有所升高,但矮秆紧凑型品种表现不明显,而中高秆半紧凑型品种株高增高显著。密度对辽单565的穗粒数和百粒重影响相对较小,对辽单527影响相对较大。随着密度的升高,穗长穗粗降低,秃尖增大,植株个体产量降低,但群体产量增加。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在苗期到拔节期影响较小,在抽雄期开始至吐丝到成熟,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影响呈上升趋势,并且在抽雄期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氮肥与涝渍胁迫时间对抽雄期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选用裕丰333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施氮量设置3个水平处理,分别为0、180和300 kg·hm-2,记为N0、N1和N2。共设置3个胁迫时长处理,分别为3 d、5 d和7 d,记作S3、S5和S7;3个胁迫恢复时长2 d、4 d和6 d,记作R2、R4和R6。在涝渍胁迫-恢复期间分别测定夏玉米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丙二醛(MDA)以及叶绿素含量。研究表明,在涝渍胁迫期间,高氮素水平下,涝渍胁迫时长增加会减少SOD活性但会增加CAT活性。相同的施氮水平下,MDA和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说明涝渍胁迫对于玉米叶片MDA和叶绿素的含量影响较小。在涝渍胁迫与恢复期间,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大。在高氮素水平下,叶绿素含量在淹水3 d达到最大。高氮素水平有利于改善抽雄期夏玉米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1.
洪涝灾害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素琴  王成业 《农技服务》2009,26(12):115-115,120
进行了人工模拟拔节期和抽雄期田间洪涝灾害对夏玉米生长状况、产量构成因素和最终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洪涝灾害对夏玉米成株密度、果穗长、果穗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较明显,最终使产量降低;而对秃尖长、秃尖率和百粒重的影响不明显;对株高的影响拔节期较明显,抽雄期相对较轻,积水时间过长则影响明显。总体上,洪涝发生愈早对玉米最终产量影响愈重,因此早期田间积水时更应及早排水,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寒地黑土区节水型高产玉米生产技术,以玉米品种九龙12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春玉米筒测试验,在3种施氮水平条件下,研究了苗期、拔节期、抽雄期3个水分亏缺水平对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影响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调亏时期,植株经复水灌溉后有不同程度的补偿性生长。施氮量决定不同调亏时期的水分亏缺程度,苗期供应水分过高、氮肥过大会减少植株茎粗;拔节期水分亏缺时,植株茎粗受施氮量的影响较大,水分亏缺程度越重,氮肥施用量就应随之增高。当目标产量大于13 500kg·hm-2时,在95%的置信区间,苗期、拔节期和抽雄期的水分亏缺阈值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48%~66%、72%~84%和66%~81%,施纯氮肥160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苗期—灌浆期干物质积累过程的影响程度,选取鲁单981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双行交错种植、双行平行种植、单行平行种植3种种植方式,分别在玉米出苗后17 d、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散粉期、灌浆期取样,分析了根、茎、叶、叶鞘、全株的干物质积累过程,建立了大田条件下鲁单981全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数学方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全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程度差异很大,在相同生育时期,以双行交错种植的玉米干物质积累较多;对全株、根、茎、叶、叶鞘5个器官建立的数学模型,其方程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不同种植方式下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数学模型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玉米新品种漯玉16的最佳种植密度,研究密度对其叶面积、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漯玉16的株高、穗位高和棒三叶叶面积先增加后降低,茎粗先减少后略有增加.穗长逐渐变短,穗粗减小,秃尖长和空秆率显著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降低.抽雄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均有推后,生育期延长.综上所述,玉米新品种漯玉16在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株高和穗位适中,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洪涝灾害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人工模拟拔节期和抽雄期田间洪涝灾害,研究了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素和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洪涝灾害对夏玉米成株密度、果穗长、果穗粗、单株籽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较明显,最终使产量降低;而对秃尖长、秃尖率和百粒重的影响不明显;对拔节期株高的影响较明显,对抽雄期的影响相对较轻,积水时间过长则影响明显。总体上,洪涝发生愈早对玉米最终产量影响愈重,因此,早期田间积水时更应及早排水,以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施肥对夏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时期施肥对夏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底肥有利于壮苗的形成,较未施底肥处理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有所提前;追施氮肥能增加玉米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增加穗长、穗粗,减少秃尖长度,施用高氮复合肥更有利于植株的健壮生长,分次追肥,对玉米成熟有一定的延迟效果,利于产量提高;通过试验可以看出,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以尿素底肥施225 kg/hm2,追肥于大喇叭口期施225 kg/hm2、抽雄期施150 kg/hm2的处理最高,其次是处理以复合肥底肥施375 kg/hm2、追肥于大喇叭以期施225 kg/hm2、抽雄期施150 kg/hm2的处理,说明玉米施入底肥加2次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玉米敏感期内淹水临界值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淮海平原及江苏徐淮地区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常年7月中下旬降水集中,加之地势低平,夏玉米拔节期易受涝渍危害。而拔节期又是玉米一生中对涝害反应比较敏感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玉米这一时期淹水后的生理反应和淹水的临界持续时间,对及时排涝和制定灌排工程都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1987年在徐州铜山试验站水泥池中进行。水泥池规格为2×1米,每池播种玉米24株。6月12日播种,品种为苏玉1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水次数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通过防雨棚下测坑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夏玉米形态指标、产量、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随灌水次数的减少而降低;拔节期不灌水明显抑制株高和叶面积的增长.果穗长、果穗粗、穗粒数有随着灌水次数的减少而降低的趋势;灌4水的产量最高,在苗期和灌浆期灌水(2水)的处理产量最低,较灌4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品种洛玉4号为材料,在玉米拔节期(11片可见叶)喷施缩节短、恐高、黄金玉配和玉黄金4种化控药物,在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调查玉米株高、单株叶面积、茎粗、产量等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喷施化控药物后,玉米株高降低13.5~30.3厘米;在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单株叶面积减小273.62~2813.36平方厘米,在抽雄期和成熟期单株叶面积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种化控药物均使茎秆增粗0.06~0.21厘米,  相似文献   

20.
1987年和1988年试验,同是垄覆沟种玉米,施肥深度为0-10厘米与施肥深度为0-20厘米相比,1988年拔节期0-30厘米土层根干重多36.4%,穗期多153.97—66.6%。1987年拔节期茎粗增加0.13厘米,叶面积大25.3%。1988年穗期株高增加26—29厘米,抽雄提前1—3天,吐丝提前1—5天,增产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