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超声波提取大花葵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大花葵(Malva sylvestris L.var.mauritiana Miller)为锦葵科锦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结花量大,花中含有大量的红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资源,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等行业。大花葵色素属于花青苷类色素,常规提取工艺容易使其发生降解、褪色。超声波提取技术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提取量高等特点,同时可防止提取物在长时间、高温条件下发生降解、褪色等变化。作者对超声波提取大花葵色素的各项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设计了工艺流程,研究了超声波提取的温度、时间和提取剂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在超声波频率为30kHz条件下,用质量分数为2%的稀H2SO4作提取剂,处理40min,温度50℃时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杜鹃红山茶花辦为材料,对其花色色素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色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20%的乙醇、料液比1:5、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1h;杜鹃红山茶花色色素具光、热不稳定性,在低pH时稳定,微酸近中性时变色;色素抗氧化、还原能力差,对整合剂、苯甲酸钠敏感;葡萄糖、蔗糖对色素无明显影响,食盐、柠檬酸、维生素C具增色作用;金属离子Co2+,Cu2+,Mg2+,Ca2+,Zn2+,Mn2+,K+,Al3+,Sn2+等具增色作用,Fe2+,Fe3+,Pb2+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木棉花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研究了木棉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用1:1的0.1mol/L盐酸-50%乙醇在60℃恒温浸取2h,提取效率较好。木棉花红色素属花青素类色素,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色泽稳定且具有热稳定性。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但与紫外光无关。金属离子Na^2 ,Mg^2 ,Ca^2 ,Al^3 ,Cu^2 ,Pb^2 ,Zn^2 对色素色泽无影响,而Fe^ ,Sn^2 有不良影响。色素的抗氧化还原能力较弱。蔗糖、葡萄糖和盐等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食用色素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如植物体中有黄酮、花色素、蒽醌、叶绿素以及多萜烯色素等。通常所指植物食用色素成份,主要是叶绿素和多萜烯色素。叶绿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如叶和果实中),是由甲、乙两种叶绿素组成,二者的比值为3:1,前者为绿色,后者为黄绿色。多萜烯色素是由4个~8个戊二烯分子组成的色素类,主要为多萜烯酮类的叶黄素,多萜烯烃类的α-胡萝卜素、δ-胡萝卜素以及多萜烯酸类等。叶绿素和多萜烯色素均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还有部分水溶性色素,常以溶解状态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因此,也被称为细胞色素。 食用色素的提取方法很多,可用硅胶、活性炭、氧化镁、碳酸钙、粘土等为吸附剂柱层析法提取,亦可粉碎后直接利用,还可用亲水性溶剂或亲脂性溶剂提取。用溶剂提取色素的方法,工艺简单、设备价廉、技术易掌握。此法适合乡镇企业提取植物食用色素,也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植物食用色素提取制备方法。 卫.水提法 植物水溶性食用色素,通常采用水提取法效果佳(如:山植红)。水廉价易得,最大优点是本身无毒性。提取液真空浓缩至干,便得色素成品。技术转让费3.8万元。 2.醇提法 植物所含的一些不溶于水的食用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高梁红色...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红地球葡萄为原料,探讨其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红地球葡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80%的乙醇作提取剂,pH值为3,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9。并对红地球葡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色素在pH为2~6时相对稳定,耐热性较好,耐光性也较好;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其中Cu2 、Fe3 、Fe2 对色素的色泽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但M g2 对红地球葡萄色素有稳定作用;氧化剂H2O2和还原剂N a2SO4对色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和新疆产葵秆为原料,对其进行化学分析并试制葵秆层积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葵秆原料主要化学成分与杨木相当,但抽提物含量高,酸碱缓冲容量大.对胶合有不利影响;葵秆层积材静曲强度较高。但内结合强度偏低。  相似文献   

7.
不同碳源对大花惠兰组培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碳源对大花惠兰繁殖系数的影响及蔗糖浓度对大花惠兰繁殖系数,萌芽和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花惠兰组织培养中,为提高繁殖系数,将蔗糖作为碳源为好,适宜浓度为2%。  相似文献   

8.
大花荚Mi是鸡树条荚Mi的自然变型,由原来的伞型花序变为球型花序,原来的两性花全部变不不孕大花,其观赏价值剧增,是园林绿化的优良品种。但不能产生种子,故无法有性繁殖。笔者在组培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嫩枝扦插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扦插时间对成活率有明显影响,6月下旬花后扦插成活率明显高于5月下旬花期扦插;插穗类型影响成活率,其中带拐插穗成活率最高;生长激素处理能扦插成活率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IBA处理以50-100mg/L浓度最佳,平均成活率可达87.2%;NAA处理以100-150mg/L浓度处理最佳,平均成活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9.
王玲  杨丽鹏  曲扬 《林业科技》2011,36(4):21-24,37
对石斛兰色素提取的最佳方法以及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石斛兰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5nm;提取最佳条件组合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h,提取浓度50%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5;色素在pH值为4左右较稳定,碳水化合物对色素有保护作用,金属离子Fe2+、有机酸、氧化剂H2O2和还原剂Na2SO3均对色素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0.
紫胶中含有溶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两类色素,可溶于水的色素叫紫胶色素。以往提制紫胶色素的方法,工艺较烦,用水量较大,操作费工费时,而且洗水和杂质带走部分色素,使得率难于提高。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推动下,为把虫胶工业尽快地搞上去,我们于1975年7月对提制色素的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找到了从虫尸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原胶中的色素绝大部分在胶虫的尸体中,而虫尸只占原胶重的1/10—1/5。从原胶中把  相似文献   

11.
山莓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从山莓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得到了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该工艺条件具有操作简单、产量高、无毒无污染、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皂角种子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氨基酸、矿质元素 ,含有丰富的脂肪油 (32 % ) ,其脂肪油中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含量达 6 0 4 % ,皂角种子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油桐根腐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守常  肖育贵 《林业科学》1989,25(2):113-119
油桐根腐病是油桐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形态学和培养性状研究表明,致病菌为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Mart.)Sacc.)。将该菌与国内供试8个腐皮镰孢专化型菌株比较可看出,菌落生长较快,大型分生孢子短而粗,是一种短粗类型。其次,人工接种试验得知,此菌不侵染6科7属7种供试的专化型寄主植物;又经8个专化型菌株接种油桐试验,也不发生侵染关系。此菌仅侵害大戟科油桐属的油桐,是一种专化性病菌。再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此菌与供试菌株的脂酶同工酶的谱带特征和相对迁移率均有明显的差异。由此,将油桐根腐病鉴定为腐皮镰孢一新的专化型,命名为油桐腐皮镰抱(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 f.sp.aleuritidis Chen et Xiao f.sp.nov.)  相似文献   

14.
干扰对天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罗菊春  王庆锁 《林业科学》1997,33(6):498-503
对长白山林区受不同程度干扰(择伐)的红松林与红松林被皆伐后形成白桦次生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桦群落及其下木层的多样性高于各类型的红松林。不同类型的红松林中,以轻度干扰的红松原始群落及其立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最大,这是群落长期演容、物种适应的结果。白哗群落处于演替的第二阶段,群落中侵入了较多的耐荫树种,加之林内光照条件好,故而有发达的下木层,致使树种的多样性很高。本文还分析了多样性与均匀度及生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米槠和苦槠LN2保存材料细胞膜代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米槠和苦槠两林木树种的保存材料进行IN2保存,采用不同含水量(MC)、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处理,并对保存后种子发芽率、电导率、S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跟踪测定.结果表明IN2保存的技术关健是在于减少保存材料在脱水过程中造成的脱水伤害,其次是采用适宜的冷冻和解冻方式.米槠种子和离体胚最适含水量均为12%MC,采用MF-QT方式较为适宜;苦槠种子最适含水量为15%MC,其离体胚保存时,可适当降低含水量到12%,MF-QT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发表牡竹属二新种——清甜竹、融安黄竹  相似文献   

17.
37种针阔树种抗火性能及其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陈存及  何宗明 《林业科学》1995,31(2):135-143
对福建37个针阔树种鲜叶含水率、粗脂肪、粗灰分、SiO2、挥发油含量和燃烧热、燃点、燃烧速度等10个因子进行测试,并应用A.I.D.方法将37个树种依因子的不同取值范围划分为6个抗火性能等级。其中棕榈、火力楠等4个树种为一级,抗火性能最强;毛栲、木荷等9个树种为二级,抗火性较强;格氏栲、丝栗栲等15个树种为三级;抗火性能最差的六级是马尾松、侧柏等3个树种。研究结果揭示了南方主要针阔树种抗火性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肥料等养分量施肥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闽南山地尾叶桉、巨桉施用等养分量不同肥料品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有效养分量相等的情况下 ,施用不同氮肥、磷肥品种对桉树生长、生物量积累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较大。磷肥选用钙镁磷肥作基肥 ,氮肥以尿素作追肥并多次施用 ,有利于促进林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协调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吸收平衡 ,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 ,提高林分生产力 ,经济效益显著。说明在闽南山地 ,利用以上施肥方式是培育桉树速生丰产林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联苯胺黄G(C.I.颜料黄12)为黄色有机颜料中最重要的代表性品种,通过歧化松香胺衍生的西佛碱的共偶合可对其着色力、透明度、吸油量等颜色性能予以显著的改进。改性晶型、颗粒状况借X-射线衍射、电镜照相与标准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德清真片胸叶蜂幼虫在竹林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测定了幼虫个体群大小,分析了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同时根据Iwao方法,制订了幼虫序贯抽样表,为林间抽样、密度估算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