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药剂注干施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吡虫啉、甲维盐、吡虫啉 + 阿维菌素和敌畏氧乐等4种注干液剂注干施药后对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均表现出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治效果与药剂种类、施药剂量及药后时间长短有关。其中40.0 g·L-1吡虫啉 + 1.5 g·L-1阿维菌素和300.0 g·L-1敌畏氧乐防治效果较好,根据悬铃木Platanus胸径大小,在0.10 L·m-1胸径处理剂量下,药后5 d,防治效果分别达95.33%和97.31%;药后20 d,分别达96.00%和94.70%。这2种药剂可用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表1参4  相似文献   

2.
参考了国家木材物理性能和造纸原料化学组分分析标准,对大麻Cannabis sativa秆芯的主要物理性能和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麻秆芯壁和秆芯的气干密度分别为0.240 g·cm-3和0.193 g·cm-3;大麻秆芯壁的弦向气干干缩率为5.68%,大麻秆芯的弦向气干干缩率为7.37%;大麻秆芯壁和秆芯的吸水率都随时间递增,12 d后基本达吸水平衡;大麻秆芯的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99.1 g·kg-1,酸不溶木质素质量分数为191.6 g·kg-1,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10 g·kg-1氢氧化钠抽提物质量分数分别为56.6,42.6,57.2,308.1 g·kg-1,灰分为14.8 g·kg-1,水分为95.8 g·kg-1。图2表5参7  相似文献   

3.
选用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对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和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藤材染色,研究4类染料对藤皮、藤材的上染性,及其影响藤材染色上染率的因素和工艺。结果表明:4类染料可对藤片上染;藤皮经打磨和酸、碱处理后,也不能使它们上染。各染料染色藤材最佳条件:①活性染料质量分数为5.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40 ℃。② 直接染料:直接耐酸大红4BS质量分数为9.0 g·kg-1,直接湖蓝5B为7.0 ~ 9.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40 ℃。③碱性染料:碱性品红质量分数为9.0 g·kg-1,碱性嫩黄O为5.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70 ℃;④酸性染料:酸性大红GR质量分数为7.0 g·kg-1,酸性嫩黄2G为9.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70 ℃。同类不同种染料间藤材上染率进行比较,酸性嫩黄2G>酸性大红GR;活性嫩黄X-6G>活性艳红X-3B;碱性品红>碱性嫩黄O;直接耐酸大红4B>直接湖蓝5B。图3参21  相似文献   

4.
20个菊花品种花瓣的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个菊花Dendranthema × grandiflorum品种花瓣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从观赏菊中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品种,以丰富食用菊品种群。选取中花型,瓣性高的17个观赏菊品种及3个食用菊品种,对盛花期花瓣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水分、维生素C、有机酸、粗纤维、15种氨基酸及6种矿质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测定的17个观赏菊品种与3个食用菊品种的营养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品种。20个菊花品种的花瓣中含有7种人体必须氨基酸,8种药用氨基酸和4种增香剂氨基酸。各品种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为47.7 ~ 84.4 g·kg-1,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为4.3 ~ 14.4 g·kg-1,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0.178 5 ~ 0.678 8 g·kg-1,水分为83.72% ~ 91.02%,粗纤维质量分数为7.5 ~ 34.1 g·kg-1,有机酸质量分数为0.7 ~ 4.4 g·kg-1。各矿质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锌18 ~ 74 mg·kg-1,铁118 ~ 1 144 mg·kg-1,镁1.3 ~ 2.0 g·kg-1,钙2.5 ~ 6.8 g·kg-1,钠58 ~ 322 mg·kg-1,钾20.1 ~ 42.7 g·kg-1。3个食用菊品种的营养品质存在很大差异,以‘精兴久映’最佳;观赏菊品种‘香槟紫’的营养品质好于‘精兴久映’,DF-6和‘秋韵’的营养品质也较高,可以作为优良的食用品种。表6参16  相似文献   

5.
茶花幼苗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茶花Camellia japonica 3个品种黑魔法C. japonica‘Black Magic’,新查理斯顿小姐C. japonica ‘Miss Charleston Variegated’,大海伦C. japonica ‘Helen Bower’的2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将珍珠岩、泥炭、椰糠、河沙、腐熟木屑和煤渣等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7个栽培基质配方,以菜园土为对照,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山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合基质理化性质分析,筛选茶花最佳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在珍珠岩 ∶ 泥炭 = 2 ∶ 1的基质上栽培的茶花品种株高、地径和冠幅等分别比对照高34.3% ~ 42.9%,17.2% ~ 26.0%,11.3% ~ 32.9%;根系活力、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叶绿素质量分数最高值分别为133.90 mg·g-1·h-1,22.7 g·kg-1和2.48 mg·g-1,均显著高于对照;其容重、总孔隙度、电导率和盐基交换量分别为0.20 g·mL-1,73.00%,67 mS·m-1和81.2 cmol·kg-1,均符合无土栽培要求,有效矿质养分质量分数较高,因此,可以作为茶花无土栽培基质应用推广。表5参15  相似文献   

6.
以重金属锌、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氮素营养对东南景天生长及对重金属锌、镉吸收、积累和转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氮素营养能够促进东南景天的生长,提高东南景天地上部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在供氮2.50 ~ 5.00 mmol·L-1时,东南景天地上部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积累最佳,锌和镉质量分数分别达12.00 g·kg-1和2.00 g·kg-1。在应用东南景天重金属超积累植物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时需要合理施用氮肥,从而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率。图1表4参15  相似文献   

7.
用15%甲维·除虫脲悬浮剂、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带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对杨小舟蛾进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甲维·除虫脲悬浮剂、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施药后3 d防效均达到80%以上,药后15 d防效均为100.0%,杀虫效果良好;20%除虫脲悬浮剂药后3 d防效为70.4%,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药后3 d防效为85.9%,施药后15 d防效分别为100.0%和56.6%。可见,通过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除虫脲2种农药复配,兼具2种农药的特性,扩大了杀虫谱,同时增效作用明显,可以达到互补的作用,对天敌安全,是比较理想的防治杨树舟蛾的仿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8.
ICP-OES法测定坛紫菜中重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一种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重金属元素的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方法测定坛紫菜中砷、镉、铬、汞、铅和锌等6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测试样品分别取自坛紫菜主要产地江苏启东,浙江象山和福建福鼎,采用两步消解法处理样本,先加入消解剂常温静置消化,后三梯度变温(100 ℃,180 ℃,100 ℃)微波消解。样品定量采用标准曲线法,消解剂作空白排除测定干扰。本法测定元素相对标准偏差为0.35% ~ 5.14%,砷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5.8% ~ 105.3%,镉为89.0% ~ 98.0%,铬为93.0% ~ 103.2%,汞为90.5% ~ 96.0%,铅为86.5% ~ 107.5%,锌为94.7% ~ 98.4%。研究中发现,江苏启东样品中镉质量分数为0.57 mg·kg-1,铅为2.15 mg·kg-1;浙江象山样品中汞为1.54 mg·kg-1;福建福鼎样品锌为161.12 mg·kg-1,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超标现象。表3参10  相似文献   

9.
云南红河流域麻疯树人工幼龄林碳密度与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均标准木法建立了云南红河流域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人工幼龄林不同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并采用VARIO EL元素分析仪测定了麻疯树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开展了麻疯树人工幼龄林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研究。结果表明:用y = 25.005(D2H)0.952方程测算出麻疯树人工幼龄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为26.03 t·hm-2。不同器官含碳率变幅范围为39.35%~56.74%,其中果实含碳率为56.74%,干枝含碳率为45.87%,根含碳率为45.12%,叶含碳率为39.35%,平均含碳率为47.27%。麻疯树幼龄林碳密度为5.54 t·hm-2,灌木和草本植物碳密度为3.78 t·hm-2,凋落物碳密度为2.59 t·hm-2。麻疯树幼龄林土壤表层0 ~ 10 cm有机碳质量分数最大,为16.61 g·kg-1。图2表3参25  相似文献   

10.
桉树Eucalyptus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广泛用于营造人工林,其中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以生长速度快和经济效益好而成为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桉树。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含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各15%的复合肥0,90,180,270 g·株-1)下巨桉的生长及生物固碳量。结果表明:施肥90 ~ 270 g·株-1与不施肥条件下相比,巨桉地径、冠径、树高、整株生物量和根冠比分别增加16.3% ~ 38.3%,17.1% ~ 44.5%,15.8% ~ 45.5%,21.8% ~ 59.5%和2.1% ~ 5.8%,且地径、冠径、整株生物量以及生物固碳量都显著大于不施肥处理;施肥180 g·株-1的地径和树高与270 g·株-1和90 g·株-1差异均不显著,但施肥270 g·株-1均显著高于90 g·株-1,施肥90 g·株-1的树高与不施肥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各施肥水平下的冠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地径、冠径和树高生长速度与施肥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在7月和8月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除施肥270 ·株-1外,其他施肥处理的根冠比与不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各施肥水平的整株生物量和生物固碳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试验地条件下0 ~ 270 g·株-1肥料用量范围内增加施肥量有利于促进巨桉生长,提高生物量和生物固碳量以及根冠比。这对巨桉林的科学施肥管理以及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图4参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