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作物产量的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戈登,R.E.等著的《芽孢杆菌属》所提供的检索表,对98株增产与减产芽孢杆菌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占绝对优势的是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其次是短芽孢杆菌(B.brevis)和坚强芽孢杆菌(B.firmus)。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几种主要增产菌(除83-6外)都是蜡质芽孢杆菌,如83-10,a-47等。此外,作者还对这几种主要的增产菌及几种减产菌菌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观察,基本了解了它们生长适宜的碳源、氮源、pH值、温度及氨基酸需求等。  相似文献   

2.
井冈霉素对3种生防芽孢杆菌的生长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碟法测定了井冈霉素对12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6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及3株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离体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种以及同种不同菌株的芽孢杆菌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但从总体上看,井冈霉素A对大多数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对大多数蜡质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抑制活性较低,在1.00×10^5mg/L浓度下仅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甘薯增产菌是北京农业大学筛选、研制的有益细菌(以腊质芽孢杆菌为主)。1986~1988年在宿县地区7个点,进行了甘薯增产菌防治黑斑病的大面积示范推广。 方法:用甘苗专用增产菌(液剂),每亩50~100毫升,兑水1~1.5公斤稀释。然后将剪好的甘薯秧苗栽入地下部分,放在菌液中浸蘸2分钟,即可取出栽插;或边浸蘸秧苗边扦插。收获时考察处理出与发病田的发病情况。 结果:增产菌浸蘸薯秧,对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1986年为33.30~91.67%;1987年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杀菌剂及其混配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微生物杀菌剂及其混配剂对水稻纹枯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10亿/g可湿性粉剂、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12.5%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初期施药,枯草芽孢杆菌10亿/g可湿性粉剂1500g/hm2防效为75.4%,产量增幅21.5%;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12.5%可湿性粉剂2880g/hm2防效为83.89%。可以作为井冈霉素的替代产品,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进行田间试验以明确蜡质芽孢杆菌8亿个/克可湿性粉剂防治茄子青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蜡质芽孢杆菌8亿个/克可湿性粉剂能够很好的控制茄子青枯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且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6.
根结线虫是危害番茄安全生产的主要土传病虫害之一,为明确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和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用于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实际防效,本研究采用撒施法、灌根法分别评价了2种生物药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以及对番茄的安全性。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和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对番茄十分安全,安全系数分别为4.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和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试验剂量下防效均在70%左右。研究表明,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和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对根结线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推荐作为田间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药剂。  相似文献   

7.
我们证明了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 Neide(简称B·s)1593和MR—4菌株的生化特性和酯酶型相同,但其血清型分别属于球形芽孢杆菌血清型H5a5b和H25。这两个菌株在(Ⅰ、Ⅱ和Ⅲ)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用致乏库蚊Culex fatigans 2龄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1593和MR-4菌株对致乏库蚊幼虫的毒杀作用强于苏芸金杆菌以色列变种1897;于Ⅲ号培养基上的细菌制剂毒力高于其它培养基上的制剂,我们还证明这两个制剂能持续二天以上的杀蚊效果。本文还讨论了幼虫虫龄、喂食和冻融作用对B·s.毒力的影响。蚊类是疟疾、丝虫病、病毒性脑炎、黄热病和登革热等病的媒介,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有效地消灭或控制蚊类,开展微生物防治是很重要的。蚊类的病原菌——球形芽孢杆菌B·s.分布于世界各地(士山彬,1980;Singer,1980;Davidson等1981)。目前有关它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对各种蚊幼虫的毒力及引起蚊幼虫的病理变化均有研究。有的学者根据DNA同源现象将B.s.分为遗传学上的5个群。按噬菌体分型,有病原性的B.s.可分为4群。de Barjac证实鞭毛抗原分型与噬菌体分型有平行关系(Singer,1980;Davidson等,1981)。十余年来对B.s.1593菌株研究较多,但对B.s.MR—4菌株仅有零星报道,且所涉及的蚊种也很有限。我国蚊类为害严重,而对蚊类这一病原几乎未作系统的研究。作者对B.s.1593和MR—4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两菌在三种培养基中的发酵性能及其对致乏库蚊幼虫的毒力进行了对比,还观察了不同虫龄的敏感性和生物测定中添加饵料与否对其药效的影响。在我国蚊类的微生物防治中,对高毒力菌株及获得高毒效制剂的培养基的选择,对野外试验中某些应用技术的确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4种兼性厌氧微生物农药为材料,在不同培养基上用3种不同的培养方式进行芽孢含量检测以探究最佳的检测方法,为微生物农药质量检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除解淀粉芽孢杆菌外,营养琼脂(Nutrient agar,NA)是其他3种兼性厌氧微生物农药芽孢含量检测的最佳培养基,而解淀粉芽孢杆菌进行芽孢含量检测时推荐使用四号培养基。在最佳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对3种培养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和侧孢短芽孢杆菌,平皿夹层法和倒平皿法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较高,而多粘类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倒平皿法检测结果极显著高于平皿夹层法和涂平皿法(Duncan检验,P≤0. 01)。  相似文献   

9.
增产菌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生态病理学的发展,及综合防治措施的不断完善,从微生物世界寻找增产防病的有益生物,为防治植物病害开辟了新的途径。据美国加州大学植病系Klaepper,Schroth等人报道,用PGPR处理种子的增产效果,马铃薯增产率达100%,萝卜增产率144%,甜菜增产20-80%。北京农业大学植病生物防治研究室1979年开始这项工作,从小麦、甘薯、白菜萝卜等作物根际分离得芽孢杆菌,经过生物测定,筛选出的增产菌主要为蜡状芽孢杆菌,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分别调查了10%噻唑磷颗粒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2亿CFU/g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粒剂、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4种药剂和对照药剂15%阿维·丁硫微乳剂对温室芹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表现。以上5种药剂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0.73%、65.04%、13.24%、8.44%、21.68%,产量增幅分别为18.45%、14.24%、3.4%、-0.95%、8.01%。供试药剂中,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处理的防效和产量增幅均低于对照药剂阿维·丁硫;而噻唑磷、阿维菌素处理的防效和产量增幅均明显高于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11.
为指导蜡质芽孢杆菌AT31防治根结线虫的田间使用技术,采用不同剂量进行室内盆栽试验,15倍液防效达55.69%,显著高于低剂量防效。蜡质芽孢杆菌AT31产品在使用前进行二次发酵,48~72h的发酵液中菌体数和芽孢数均在1.3×109CFU/m L以上,达到产品原液有效成分含量水平。二次发酵液的不同剂量防治根结线虫盆栽试验显示450L/hm2为田间适宜剂量,对根结线虫防效为66.67%。大棚田间试验表明蜡质芽孢杆菌AT31产品在田间使用前利用二次发酵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根结线虫病害,防效达73.46%,与产品原液及噻唑膦10%颗粒剂防效相近。  相似文献   

12.
中文通用名称:杀线虫芽孢杆菌B16粉剂 英文通用名称:Bacillus nematocida B16 产品有效成分:杀线虫芽孢杆菌,隶属于细菌界、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杀线虫芽孢杆菌( Bacillus nematoci-da)、B16菌株.能在4 ~50℃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37℃...  相似文献   

13.
芽孢杆菌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重要的生防细菌。采用浊度测定法研究了生防细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多粘芽孢杆菌对烤烟专用复合肥[m(N)∶m(P2O5)∶m(K2O)=10∶10∶25]、生石灰、甲霜灵、代森锰锌及硫酸链霉素5种烟草生产上常用化学品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甲霜灵对3种芽孢杆菌的生长无影响,而烤烟专用复合肥和生石灰对3种生防细菌均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而代森锰锌和硫酸链霉素能显著抑制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多粘芽孢杆菌的生长,其EC50值分别为14.15、11.88、11.30μg/mL和5.20、5.69和2.64μg/mL。  相似文献   

14.
采用滤纸片法筛选出对核桃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核桃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核桃叶点霉(Phyllosticat juglandis)3种病原真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拮抗芽孢杆菌。用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液和两种化学诱抗剂(异烟酸、壳寡糖)对核桃叶片进行喷洒处理,测定处理不同时段后核桃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5种抗性酶的活性。结果表明,B3、B4两株芽孢杆菌对供试的3种核桃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拮抗效果,二者EC_(50)均小于2.0 mg/mL,其发酵液与两种化学诱导剂都能促进核桃叶片中抗性酶活性的升高。芽孢杆菌B3处理后,在第5天,核桃叶片中CAT、POD、PPO、活性比对照分别升高了3.60、1.60、4.56倍;在第4天,PAL活性比对照升高了2.64倍。B4处理后,在第5天,核桃叶片中CAT、PPO活性比对照分别升高了1.70、4.13倍;在第3天,POD活性比对照升高了1.94倍;在第4天,PAL活性比对照升高了2.64倍。  相似文献   

15.
说明     
正本期公告公布了2021年9月份农业农村部批准农药产品登记情况。共批准农药登记1409个,其中新批准登记723个,登记延续686个。新增农药登记中,包括634个大田用农药产品,83个卫生用农药产品,6个仅限出口农药产品。新批准农药登记中有14个新有效成分,分别是贝莱斯芽孢杆菌CGMCC No.14384、二氯异噁草酮、冠菌素、几丁寡糖素、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解淀粉芽孢杆菌ZY-9-13、硫虫酰胺、硫酸血根碱、杀线虫芽孢杆菌B16、四唑吡氨酯、苏云金杆菌HAN055、爪哇虫草菌Ij01、爪哇虫草菌JS001、酰氨寡糖素。  相似文献   

16.
一.B.t.杀虫剂的发展历史1901年日本细菌学家 S.Ishiwata 从患病的家蚕幼虫分离得到了一种芽孢杆菌,并在1905年发表的另一报告中称之为“猝倒芽孢杆菌”。但直到1911年 Berliner 从德国苏云金地区谷仓中的患病地中海粉螟幼虫上分离得到了另一株类似的细菌之后,1915才正式将此昆虫病原细菌命名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 B.t.。  相似文献   

17.
山西壶瓶枣缩果病病原菌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2008年山西壶瓶枣缩果病害发生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利用真菌ITSrDNA和细菌16S rDNA基因的通用引物,分别对分离自山西晋中的罹病壶瓶枣果实表面寄生真菌和细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Megablast同源性分析,确定壶瓶枣果实的主要寄生菌是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芽枝孢菌(Cladosporium tenuissimum)4种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4种细菌。回接试验证明链格孢菌、青霉菌、芽枝孢菌是壶瓶枣果实主要的致病真菌,而所分离的细菌没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海洋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分离鉴定抗菌活性产物,以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生物活性进行跟踪,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薄层层析和HPLC等技术,对海洋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L1-9抗菌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ESI-MS、1H NMR、13C NMR等波谱分析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活性组分的抑菌谱。得到了2种具有强抗菌作用的组分B1和B2;认为组分B1和B2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DBP和DEHP对供试的5种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抑制作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抑制作用高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西南烟区烟草青枯病愈发严重的问题,选取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tlis)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3种生防菌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3种生防菌剂对青枯病的田间控制效果及烟草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相比,哈茨木霉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较好,在团棵期、旺长期和打顶期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可达66.7%、62.5%和56.8%.另外,3种生防菌剂对烤烟前期株高和茎叶的生长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生物防治方法在烟草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初步研究了4种根围促生细菌(PGPR)对番茄植株生长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或芽孢杆菌菌株B697的番茄植株高度、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均显著大于对照,而巨大芽孢杆菌B. megaterium和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sp.菌株A135无促生作用。接种多粘芽孢杆菌+南方根结线虫和B697菌株+南方根结线虫两处理的二龄幼虫数、雌虫数、线虫总数、根上卵囊数、卵囊含卵量、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对照。多粘芽孢杆菌、B697菌株、巨大芽孢杆菌和A135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分别达65.4%、68.2%、53.8%和5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