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三全育人”的思路,以网页制作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特点将思政元素不动声色的融入课堂,探索育人方法,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2.
教师党员在“二级双线两段延伸式”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中,通过特色入学教育、特色培养模式、特色产教融合等途径,践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党员的政治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性问题。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探索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高校“三位一体”全课堂育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课堂育人是高校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实践探索和完善"十大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三位一体"全课堂育人模式是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促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互融、互补、互动,协同发挥各自的育人优势,从而实现全课堂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面对育人价值认知不足、功能定位偏差、育人活动层次失衡、育人评价标准单一等现实问题,高校要做好全课堂育人的总设计,守好第一课堂主渠道,抓好第二课堂主阵地,用好第三课堂主载体,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功能,实现三大课堂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同发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悄然而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如何积极主动应对"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是当前高校面临网络新环境育人工作的时代要求,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升的期待。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尚、网络技艺高超、业务能力高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亦是国家实施"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载体。在"三全育人"视域观照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日渐突出,如全员育人中全员参与不够、全程育人中各环节衔接不够、全方位育人中各因素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在凝聚广大师生和社会资源的价值共识前提下,高职院校从整合全员力量、优化过程环节、重组各方教育资源三个角度探索改进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期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新时期高等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和重要载体。但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育人合力没有形成、育人过程尚有空白、育人方位还不全面等问题。对此,建议在加强“三全育人”工作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强化育人主体,发挥“全员育人”优势;细化育人过程,完善“全程育人”路径;优化育人平台,夯实“全方位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三全育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它的科学方法和现实途径。宿舍是学校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场所,是学生修身立志的精神家园。宿舍文化是大学生在宿舍内经过日常互动形成的集体文化,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凝聚力和认同感,其育人功能愈加重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可以实现公共场所和相对私密场所的有效对接,实现学生日常管理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自我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有效融合,通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有效提升"三全育人"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复杂多元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社会工作视角下,辅导员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介入农业高职院校的思政政治工作,可以更好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优势。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代表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有大数据对师生关系的消解与重构,网络话语偏离引发师生对话分歧,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和对经典叙事的"污名化",以及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文章梳理了高校以"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实践;并进一步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把握新形势新特点,准确剖析新形态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建立常态化的网络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伦理教育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既要考量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规范,又要防范网络事件和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网络伦理教育需要专业教学层面和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共同应对。专业教学层面主要由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和其他专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的方式传授计算机专业伦理规范、网络资源使用规范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则由行政管理服务队伍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以隐性课程、认知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和服务学习等方式开展。两个层面形成合力将网络伦理教育贯穿至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形成"三全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三全育人"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多个维度,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此理念下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本文从纵向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在校三年的教学活动全过程,横向拓展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等全方位思政育人空间,同时构建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如何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特点,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起全方位全员全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党委广泛调研和潜心研究基础上探索出"一导二师三保障"育人模式,经过实践认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田青 《河南农业》2023,(18):25-26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全程化和个性化指导、与实践教育的结合程度不够等问题。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坚持全员参与,形成育人合力;坚持全过程指导,形成育人连续性;坚持全方位配合,构建全面育人环境,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实施路径,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高校德育应顺应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推动并发挥其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作用,鼓励学校全体教职工,参与高校德育教育;重视高校德育教育,将其融入学生各个成长阶段;抓住高校教育众环节,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是融合“课程思政”和网络技术的一种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具有特有的内在要义机理与教育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感、吸引力和有效性。应建立健全课程目标、网络平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建构起“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通过有效实施提高“课程思政”教育功效,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特性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分析,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确立现代信息观念,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观念,组建专兼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掌握信息化规律,适应教育发展;积极开发信息资源,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各种资源,网上网下紧密结合,扩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管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完善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方面。立足"三全育人"背景,从管理育人角度出发,通过科学界定管理育人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深刻分析管理育人协同作用发挥的现状,提出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管理育人协同机制的思路,切实发挥协同育人效应,真正将科学规范的管理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结合起来,大力营造"管理更精细、服务更精准、教育更精心"的育人环境,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已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亟需改革与创新,高校必须深入了解"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与革命性意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点与优势,通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理论智库建设、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提升大学生互联网素养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为切入点,着力构建与"互联网+"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