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日趋严重,养殖效益不稳定,以桃拉病毒病、红体病和白斑病等为主的对虾流行病的暴发已经成为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控是近年来国家虾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连云港市对虾综合试验站根据国家虾产业体系的有关要求,吸取别人的经验[1,2],在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多项生物防控南美白对虾病害试验[3,5-7],本文主要介绍内容是在南美白对虾混养池塘内投放不同规格的黄金鲫苗种,对池塘的养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日趋严重,以红体病和白斑病等为主的对虾流行病的暴发和流行已经成为发展养殖业的制约因素,采取科学的病害防控技术,尤其采用生物病害防控技术对于降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风险、减少病害、提高对虾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对虾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意义.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草鱼是吃草的,在现实中发现,草鱼也是杂食性鱼类,喜吃草,对动物性饵料也不拒绝.在201 1年国家虾产业体系工作总结会议上,草鱼可以吞食行动迟缓对虾或死虾,起到生物防控效果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及各试验站的认可.笔者在本文介绍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池塘搭配草鱼防控对虾病害的案例,搭配草鱼的虾塘取得了相当满意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滨对虾,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养殖产量较高的三大优良虾种,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在国内多个省份普遍展开的同时,病害也多有发生。在南美白对虾越来越难养的情况下,连云港市对虾综合试验站在试验示范基地,吸取别人的经验[1],先后开展了多项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示范[2,4,5],设置平行隔离网和设置"U"型隔离网分别混养南美白对虾与鲤鱼、黄金鲫,利用生物防控原理有效的控制了对虾的病害,增加了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介绍两种不同隔离网模式对鱼虾混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以来,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饱受"偷死病"的折磨。近日,本刊记者从国家对虾产业技术体系获悉,经过几年来的潜心调查、研究与试验,该体系已初步掌握"偷死病"发生的关键所在。虾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虾肝胰腺坏死症即是"偷死病","偷死病"主要是由养殖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所致。虾体系北方区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黄倢认为,"偷死野田村病毒"是导致对虾病毒性偷死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斑节对虾等养殖品种的病害问题未能根本获得解决,广大养虾人急于寻找新的出路,而南美白对虾的种苗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养成技术、养殖特性逐步被掌握,养殖南美白对虾在不少地方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2000年我省对虾养殖产量和单产创历史记录,南美白对是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开等 《科学养鱼》2014,(3):13-17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频发、排塘率高,导致养殖成功率低,亏本养殖户不计其数。如何防止病害再次发生成为养虾业面临的一个挑战。目前,养殖户大多尝试混养来预防病害,有草鱼与南美白对虾、革胡子鲶与南美白对虾、河豚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等,大多获得成功。国家虾产业首席科学家何建国称之为生物防控模式,并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防病手段。鉴于此,我们采访了相关人士,见仁见智,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借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今养殖规模最大的对虾品种是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养殖业最近几年遭遇的病害形势越来越严峻。对虾养殖产业的命运会如何演变?最近,《海洋与渔业》记者与广东省湛江市养殖研究会会长林继辉做了探讨。林继辉认为,“假如没病害,虾产业可能惨过罗非鱼。”  相似文献   

8.
对虾     
《海洋与渔业》2008,(8):31-31
【品种来源】我国对虾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等。1992年流行性虾病暴发前,以养殖中国对虾为主,目前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2006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占对虾养殖总产量的82%。1988年4月和1991年4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率先分别从美国和厄瓜多尔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全人工繁殖和虾苗培育的研究,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省、市从美洲国家引进南美白对虾,来进行人工育苗和大面积高产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9.
对虾【品种来源】我国对虾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等。1992年流行性虾病爆发前,以养殖中国对虾为主,目前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2006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占对虾养殖总产量的82%。1988年4月和1991年4月,  相似文献   

10.
正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是在国家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高产抗病型凡纳滨对虾新品种的选育"等项目资助下,由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选育获得的高产抗病南美白对虾新品种。(1)养殖产量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西的对虾养殖快速发展,养殖面积在大幅增加,南美白对虾养殖超常规发展,有超过斑节对虾养殖的趋势,新的养殖模式如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快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屡创新高等。做好对虾病害防治工作、保证养成收获是广大养殖户的迫切心愿。现就我们在养殖实践及技术服务中遇到的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经验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害发生简述去年广西对虾养殖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原虫性疾病等均有发生,如白斑病、红体病、丝状细菌病、黄鳃、黑鳃、纤毛虫、夜光虫、软壳等。其中以南美白对虾红体病表现尤其突出。对虾发病时间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虾、环境及病原体之间的关系变化较复杂,生产中对虾病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养虾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成了当前影响对虾养殖业的一大灾害。现将南美白对虾疾病暴发的特点、原因、综合防治措施及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江苏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及高温季节病害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之一,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养殖发展。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河网密布,水质优良,为养殖南美白对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江苏南美白对虾养殖不断开发新模式,发展迅猛,但病害频发,整体效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养殖成功者利润不菲,养殖失败者则血本无归。为此,我们邀请了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连云港综合试验站站长、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陈百尧研究员和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万夕和研究员,请他们谈谈江苏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养殖现状以及高温季节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是全国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由于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粗放型的养殖已经面临严峻考验,虾的产量不稳定,病害时有发生。宁波市鄞州区地处象山岗畔,是宁波市的特色养殖区,全区现有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6700亩,以单养为主。为了减少养殖风险,积极进行生态养殖模式探索,以求达到高效生态养殖的目的,我们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套养中华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胜国 《水利渔业》2001,21(3):27-27
中国素来是食虾大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虾类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而中国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病害 ,制约了虾产量的增加。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是当今生长速度最快的三大对虾之一 ,且体型和肉质与中国对虾相似 ,大力发展其养殖具有重要意义。1 场地选择南美白对虾自然状态生活在咸水中 ,现通过淡化后 ,可在淡水池塘中养殖。养殖一般虾的池塘基本都适应对虾的养殖 ,南美白对虾主要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 (如铜、铅、锌、铁、汞等 )和农药等有毒物质特别敏感 ,因此 ,应选择水源充足、清新 ,没有受…  相似文献   

16.
南美蓝对虾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美蓝对虾 ( Penaeus stylirostris)原产于拉丁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 ,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盐度范围广、人工繁殖较南美白对虾容易、抗病毒能力较强 ,易于集约化饲养等优点。 2 0 0 1年 4~ 5月 ,福建省漳州市出现了大规模的南美白对虾流行性虾病 ,其中海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发病率达60 %以上 ,兑淡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发病率也在30 %以上 ,严重制约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为了探索南美蓝对虾的兑淡养殖技术 ,我场于今年 6月 5日开始进行南美蓝对虾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 ,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平均单产为 2 34kg/1 0 0 0 m2。一、池塘条件利用…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之一。1994年我国取得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养成试验成功,随后陆续完成了南美白对虾育苗和养殖的一系列技术工作,并在我国南方进行规模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到2006年我国南北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宗东 《渔业现代化》2005,(3):25-26,28
南美白对虾在海南推广养殖已有七八年,近两年来海南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大部分养虾业出现亏损。主要因素是对虾养殖池塘老化,种质退化,近海的富营养化和养殖病害的猖獗,严重影响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笔者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的试验,结果表明,混养可以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9.
<正>对虾是河北省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2014年全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三大品种的养殖面积约1.57万hm2,产量约1.8万吨。近年来对虾养殖病害频发,使养虾生产蒙受严重损失。2014年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依托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开展了对虾病害监测与防控技术实验示范,有关情况总结如下。1监测方法1.1病害测报2014年河北省继续组织开展了全省水产养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是原产于中南美洲,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一起被世界公认为三大优良养殖对虾品种.由于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繁殖季节长、营养要求低、适应性强、离水存活时间长、加工出肉率等优良特点,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我国以来,养殖面积及产量逐年提高,现已成为我国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种苗是养殖产业技术的真正支撑,对虾种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