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文章在阐述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类型特点的基础上,从秋灌造林、高杆造林、滴灌节水造林、覆膜和根部注水造林等方面思考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治沙造林技术的应用的具体措施,旨在能够强化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治沙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2.
加大北票地区造林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在北票地区林业造林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问题,为此,本文具体分析了影响北票地区造林成活率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北票地区造林成活率的具体对策,希望对北票地区及同类地区开展林业造林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辽西地区造林过程中,造林工程成活率较低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该文对影响辽西地区造林成活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辽西地区造林成活率的具体对策,希望对辽西地区及同类地区开展林业造林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地在宁夏银北地区分布广泛,近年来,在盐碱地造林活动日益频繁。针对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立地条件,从造林树种选择、整地方式及盐碱土改良、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银北地区盐碱地造林技术,推荐了适合于银北地区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5.
对枣树营养袋育苗在流动沙漠覆膜造林技术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延长造林的时间,提高风沙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可为提高干旱风沙地区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东霞 《乡村科技》2023,(16):131-133
植树造林是改善地区气候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植树造林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树木栽植后成活率较低。甘肃省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大草滩林场公益林建设项目地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是影响当地造林成效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抗旱造林实践,总结大草滩林场抗旱造林中应用的造林技术和抗旱技术,旨在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提供参考,进而推动林业稳定、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吕梁山山脉以西为黄土连续分布的典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在该地区造林需要充分考虑水分胁迫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本文从造林树种选择、造林技术、养护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地区的造林方法,为该地区造林活动提供理论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杨华 《吉林农业》2013,(1):141-142
东川是干热河谷地区,为提高绿化造林和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整体水平,多年造林经验总结了较为适合东川干热河谷造林的树种及造林方法,提供干热河谷造林思路,为不同地区干热河谷造林提供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导致地区的造林存在成活率低、植物生长稳定性差、林业资源保存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将目前所采用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有效的搭配使用,这样可最大限度提升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10.
华山松营养袋百日苗造林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继斌 《农技服务》2010,27(2):253-254
介绍了2001年以来在贵州省威宁县冬春长旱相连、夏季温凉湿润的高海拔地区,采用了华山松营养袋百日苗育苗造林技术,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确保了造林质量;分析了营养袋育苗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最终降低了造林成本的原因。为自然、气候环境适应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造林绿化及封山禁牧项目深入实施,立地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均已绿化成林。本着见缝插绿的原则,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快人工促进造林绿化被提到日程,喀左县自2010年开始,尝试各种方法,很好的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为类似立地条件造林提供一套可行的技术措施,仅供类似立地条件地区造林绿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沙地樟子松小苗造林采用"套笼"技术,解决了"遮阴问题"和"兔害困扰"技术难题,此法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在生产实践中大面积推广,收到了良好效果。因此,探讨"套笼"技术在樟子松小苗造林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造林对辽西北地区困难立地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跃志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1):61-62,74
通过在北票市、凌源市设立对比试验,对困难立地造林后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造林后林地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与对照相比,没有增加;降雨量相同时,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随着造林时间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从树体水分保持和树体管理养护2个方面介绍提高新植大树成活率的养护方法,以供园林绿化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汉江旬阳段沿岸植树造林调查总结,针对旬阳县汉江沿岸造林难以成活的重点、难点地块,采取爆破整地、大穴大苗、客土栽植、引水浇灌等方式,可使造林成活率达到87%,其经验值得在汉江流域类似地段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提高造林质量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还有利于净化空气,减少社会成员疾病的产生。本研究通过对城市造林基本原则进行详细阐述,提出了一些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并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造林工人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干热河谷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造林十分困难。项目引进辣木(印度改良辣木品种)在攀枝花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造林试验,经过整地、育苗、移植、管抚等一系列措施,观察到辣木在干热河谷造林应用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定植1个月成活率达98.3%,1年期保存率达96.5%,植株最高达5.27m,平均株高4.16m,最大地径达15.6cm,平均地径11.3cm,平均冠幅2.7m×2.9m,基本实现一年成林。作为一多功能树种,辣木在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推广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深沟造林规格,为新疆干旱区风沙砾石戈壁区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深沟集水和覆盖造林效果指标,对4种规格的深沟集水效果、降雨后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及林木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60~80 cm为深沟造林的适宜深度,在此范围内,造林沟越深,集水和蓄水效果越好;60 cm深沟结合秸秆覆盖林木生长量达最大.[结论]适宜深度的开沟造林给林木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能有效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9.
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些年,我国的造林绿化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一些较易造林地区已基本上完成了造林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因此,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问胚就成了今后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石质山地由于生境恶劣及各种原因的破坏,历来造林困难很大,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一些林分生长缓慢,稳定性差,林分质量低,不能发挥出较高的效益。通过应用和推广多年在石质山地植被恢复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现有技术的优化整合和组装配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林分和群落质量、加速植被恢复建设,是改善我国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以往研究表明,固体水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特别在困难立地造林应用中已取得较好效果。为进一步选择应用固体水效果较好的树种,为今后困难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于2004年4月在北京市延庆县龙庆峡荒滩进行固体水多树种造林应用试验。通过分析树种成活率和相关生长指标,对比研究固体水多树种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荒滩造林绿化中,固体水能够提高各供试树种成活率和生长指标;银杏、旱柳、国槐、新疆杨、白榆、侧柏、刺槐、毛白杨和樟子松等9个树种应用固体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