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东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8):124-129
为有效解决随枣树规模化种植出现的枣树授粉过度依赖激素及病虫防控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的双重问题,通过建立示范区开展冬枣蜜蜂授粉与病虫绿色防控集成应用探索,集成了保护蜜蜂和果品安全,提高蜜蜂授粉效率的配套技术。同时,采取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蜜蜂授粉有效半径及蜜蜂授粉对枣树坐果、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足框蜂群有效授粉半径为150 m。与常规赤霉素授粉相比,通过蜜蜂授粉畸形果率降低了57.14%;幼果纵茎、纵向周长、单果质量,分别增加2.25 mm、6.72 mm和1.43 g。同时通过蜜蜂授粉可有效改善枣果品质、提高枣果商品率,较赤霉素授粉商品率提高7.1%,市场售价每千克增加1.5元。蜜蜂授粉可有效替代赤霉素授粉,保证枣树坐果,减少枣果畸形,提升枣果品质,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2.
张东霞 《农村科技》2011,(10):71-71
我是焉耆县七个星镇农业服务站的农业技术员。我县主栽作物是棉花、打瓜、色素辣椒。2010年年初,我在库尔勒市农资市场买了1瓶锦华种衣剂在打瓜上做拌种试验。  相似文献   
3.
一、主要防治对象1.主要病害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小麦病毒病。  相似文献   
4.
2012年9月20日-21日,由全国农技中心主办,山西省植保站承办的全国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工作暨技术培训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召开。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18个小麦主产省市植保站负责人,农业部种植业司、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农科院植保所有关领导、专家,以及部分植保企业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外,山西省小麦主产市、县农委主任、植保站长40余人列席了会议。山西省农业厅王高勇副厅长出席会议并对全省小麦秋播工作进行了动员安排部署,全国农技中心钟天润副主任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晋南地区枣树盲蝽蟓发生严重的实际,对枣树绿盲蝽危害特点及其在晋南地区发生规律进行了描述;以枣树生育期为主线,对枣树休眠期、萌芽期、花期、果实膨大期、采收后等5个时期,绿盲蝽蟓防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集成,文章最后对技术集成的特点与取得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鱼苗培育,就是将孵化出两三天的"水花"培育成夏花的水产养殖过程,俗称"发花".为了提高水花的成活率,采用生态培育技术,自2007年以来,在生态所试验基地进行了为期2年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7.
2008年山西省小地老虎暴发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虫源基数、气候条件、生态因素、耕作习惯等方面出发,对2008年山西省小地老虎暴发原因做了深入分析。同时结合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对小地老虎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芦笋产业的发展,芦笋木蠹蛾在山西省危害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日趋加重,已成为芦笋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为了确保山西省芦笋产业的正常发展,在连续3年观察研究,基本摸清芦笋木蠹蛾在山西的发生消长规律的基础上,对其加重发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以“扒茧灭蛹、捕捉诱杀成虫、刨土杀虫、留诱集作物”等为主的一套芦笋木蠹蛾无害化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发现:2013年7~8月份山西省阳高县草地蝗虫混合种群密度为7.6923~7.6941/m2,山地灌丛类草地和山地草原类草地虫口密度差异不显著,︳t︳=0.0049﹤t0.05;采用频数分布χ2拟合检验法研究证实:山地灌丛类草地蝗虫混合种群为核心分布型,山地草原类草地为随机分布型;在蝗虫种类组成、虫龄、虫态及主要行为习性基本相似的情况下,环境异质性及资源配置的差异性是形成两大类草地蝗虫混合种群分布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玉米螟是山西乃至全国玉米生产的第一大害虫,其发生具有范围广、危害重的特点。近年来,受品种、气候、生态等多种因素影响,玉米螟加重的发生趋势明显。目前生产上对玉米螟的防治仍依赖化学农药,既给环境和玉米产品带来污染,又难以达到理想防治效果。2012年以来,在有关项目的资助下,笔者联合有关市、县、区植保部门,以玉米螟为对象,开展了杀虫灯、性诱剂、赤眼蜂、白僵菌等单项防治技术研究,并将成熟的单项技术根据不同玉米产区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