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蚕线粒体基因组1.8kb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隆并测定了家蚕 (Bombyxmori)线粒体基因组 1781bp的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片段序列 ,根据序列同源性比较 ,推测该DNA片段包括 :ND1基因、16SrRNA基因 3′端、tRNALeu(UAG)基因和一个尚待确定的tRNA基因。家蚕与果蝇ND1基因序列同源性约为 81 85 % ,16SrRNA基因 3′端序列同源性约为 74 5 %。在家蚕、果蝇、蜜蜂、蝗虫、卤虫和人 6个物种中 ,线粒体ND1编码的疏水性氨基酸比例较稳定 ,显示了ND1基因的保守性。对上述 6个物种ND1基因序列和 16SrRNA基因 3′端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 ,构建了系统进化树。  相似文献   

2.
黄强  曾志将 《蜜蜂杂志》2009,29(10):6-7
蜜蜂是多雄性社会昆虫.在分蜂过程中它们主要通过信息素和蜂舞进行交流.不同种的蜜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以同群饲养的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观察在自然分蜂中意大利蜜蜂是否能解读并参与中华蜜蜂的自然分蜂.结果表明,意大利蜜蜂会参与中华蜜蜂的分蜂.说明意大利蜜蜂具有解读中华蜜蜂自然分蜂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克隆了二化性家蚕蛹体的线粒体DNAEcoRⅠ酶解 1 .9kb片段 ,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克隆片段中包含完整的线粒体赖氨酸转移RNA(tRNA Lys)基因、天冬氨酸转移RNA(tRNA Asp)基因、ATP合酶亚基Ⅷ基因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ATP合酶亚基Ⅵ基因的部分序列。并与果蝇线粒体DNA的同源性和参照果蝇线粒体DNA密码子翻译的氨基酸顺序进行了比较 ,由tRNA的一级结构推断出可能的二级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
巴克法斯特蜜蜂(Buckfastbee)是由英国蜜蜂育种学家亚当(BrotherAdam)培育出的蜜蜂杂交品系。亚当出生于德国比贝拉赫,1910年移居英国,入德文郡巴克法斯特(Buckfast)的圣·玛丽亚修道院。1914 ̄1915年冬季他患重病,在修道院院长的鼓励下决心以养蜂增强体质。1919年开始专门管理修道院的100群蜂,当时英国爆发壁虱病,他饲养的蜂群仅存活16群,英国黑蜂全部死亡,幸存的是意大利蜂与黑蜂的杂交品种,他认识到意大利蜂要比本地的英国黑蜂对壁虱病具有更强的抗性,便开始引进纯种意大利蜂王。1925年在修道院附近的达特莫尔(Dartm oor)建立了交尾隔…  相似文献   

5.
东北黑蜂作为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其抗寒性能突出,但关于东北黑蜂抗寒性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东北黑蜂抗寒能力的强弱以及抗寒机制等均不清楚。而蜜蜂体内的自由水含量和游离脂肪含量影响反映其抗寒性能,因此本研究对东北黑蜂和东北地区的意大利蜂的自由水和游离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抗寒相关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以期为东北黑蜂的抗寒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东北黑蜂的自由水含量与东北地区意大利蜂的自由水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东北黑蜂的游离脂肪含量与东北地区意大利蜂的游离脂肪含量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寒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东北黑蜂HSP60和Hsc70-4基因的表达量与东北地区的意大利蜂差异不显著。说明长期生存在东北地区的意大利蜂也形成了一定的抗寒能力,推测东北黑蜂的抗寒性是其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蜜蜂的抗寒能力可能受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工添加中华蜜蜂王浆技术来培育江山2号与法国意蜂的杂交蜂王,并测定江山2号、法国意蜂、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1代和子4代工蜂的微卫星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经过营养杂交,亲本蜜蜂与营养杂交子代的遗传距离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特有DNA条带发生了转移。说明通过蜂种之间的营养杂交可以改变其微卫星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在我国饲养的蜜蜂主要有:东方蜜蜂(主要是中华蜜蜂)、西方蜜蜂(有意大利蜜蜂、东北黑蜂、喀尼阿兰蜜蜂、高加索蜜蜂、安纳托利亚蜜蜂和新疆黑蜂等亚种)以及西方蜜蜂的一些杂交种。其中意大利蜜蜂、东北黑蜂及新疆黑蜂等在我国人工管理饲养近100年,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当家品种。意大利蜜蜂、喀意杂交蜜蜂除海拔3 500 m以上和沙漠戈壁以外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较寒冷的地方有东北黑蜂和新疆黑蜂分布。中蜂是中华蜜蜂的简称,是我国土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通过特殊的方法对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进行合群饲养,并对中意合群蜂中工蜂监督等行为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可以同群饲养,并且可以培育出中意合群蜂和意中合群蜂两种特殊的蜂群;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在24h内会清除将近一半的外源意蜂受精卵,但保留了将近90%的中意合群蜂受精卵,差异显著;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对外源中蜂受精卵辨认效果差异不显著,对外源意蜂雌性幼虫的辨认效果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西方蜜蜂种质资源,俗称西蜂,19世纪末引入我国,主要有意大利蜂、美国意大利蜂、澳大利亚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喀尔巴阡蜂、安纳托利亚蜂、塞浦路斯蜂、欧洲黑蜂、远东黑蜂等。因其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适应能力迅速在我国得以普及推广,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对西方蜜蜂种质资源利用最多、最充分。在引进、利用过程中,不仅保存了一些原种,还逐渐形成了东北黑蜂、新疆黑蜂等地方品种,并培育出喀(阡)黑环系蜜蜂品系、白山5号蜜蜂配套系、松丹蜜蜂配套系等一批新品系和配套系,促进我国养蜂生产和蜜蜂育种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蜂特性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分别隶属于蜜蜂属里的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两个独立的种,由于它们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殖杂交。因此,我们进行了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蜂人工育王营养杂交试验。蜜蜂营养杂交又称为"蜜蜂无性杂交",其定义是在蜜蜂个体或全体的生长期内,通过天然换脾或人工饲喂王浆等技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引进西方蜜蜂西方蜜蜂并非自然出现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曾经多次引进西方蜜蜂。1882年首次成功引进欧洲黑蜂,后来相继引入喀尔巴阡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塞浦路斯蜂、突尼斯蜂和意大利蜂。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意大利蜂(Italian Bee from America),由美国引入中国的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简称美国意蜂,俗称美意。主要用于蜂蜜生产。原产地美洲原来没有蜜蜂,美国饲养的蜜蜂是17世纪20年代开始,由欧洲移民带去的,至19世纪中叶,引入美国的都是欧洲黑蜂。1859年,首批意大利蜂被引入美国。为防止蜜蜂传染病的侵入和传播,1923年,美国立法禁止从其他国家进口蜜蜂。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21年8月,山东省参与授粉的蜜蜂共计206820群,占全省蜂群数量的39.43%;山东省授粉蜂种主要包括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熊蜂和壁蜂,意大利蜜蜂参与授粉范围较广,在各地市均有所分布;山东省授粉蜜蜂主要存在自有、购买、租赁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选用蜂种之我见牡丹江市蜜蜂原种场(157011)李增贵一、蜂种的概况我省饲养的蜜蜂品种,主要是西方蜜蜂,以意大利蜂、高加索蜂、东北黑蜂、喀尼阿兰蜂为优,其主要特点是:1.意大利蜂:性情温顺,蜂王产卵力强,繁殖力强,泌浆多,能维持大群。但分蜂性弱,采集...  相似文献   

15.
《蜜蜂杂志》2021,41(8)
为了探究云南省昌宁县中华蜜蜂的种群遗传结构,以线粒体DNA COX1基因片段为分子标记,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地区4个采样点共96群中华蜜蜂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了89条序列,所得线粒体DNA片段的序列长度为794bp。结果表明(1)序列碱基组成为:A+T74.3%,表现出显著的A+T偏倚性。(2)共发现23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变异位点21个,颠换变异位点2个。(3)共定义了16个线粒体单倍型,表现出昌宁地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单倍型多样度,显示出昌宁地区中华蜜蜂群体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结构,同时与华南地区中华蜜蜂种群存在有限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从事商品生产饲养的西方蜜蜂绝大多数是欧洲的蜜蜂亚种(品种)。欧洲蜜蜂包括欧洲黑蜂(简称黑蜂)、卡尼鄂拉蜂(简称卡蜂)、意大利蜂(简称意蜂)、高加索蜂(简称高蜂)四大名种,此外还有自然分布在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比利亚蜂(Apismellferaibirica)、分布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西西里蜂(A.m.sicula)、分布在希腊西北部的马其顿蜂(A.m.cecropia)等蜂种。欧洲国家养蜂很普遍,大都设有蜜蜂研究机构和养蜂组织,对于蜜蜂品种特性、特征,纯种选育、杂交育种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设立蜜蜂交配站及进行蜂王人工授精比较普遍。2002年7…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材料,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两蜂种工蜂3个生长阶段(初生蜂、哺育蜂、采集蜂)体质主要微量元素进行初步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初生蜂、哺育蜂及采集蜂体质中富含Fe、Ca、Ba、Li、K、Na等元素,其中Ca元素的相对含量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另外,同种蜜蜂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蜂种同一生长阶段中各元素的相对含量也不一样。因此,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能够用于检测蜜蜂体质中的微量元素,并具有快速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今分子生物学的广泛应用,蜜蜂分子生物学也开始起步。在美国、德国、瑞士,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已对蜜蜂分子生物学的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作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基因工程在蜜蜂生物学上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医学系的H.G.毫尔教授等用9种限制性酶和16对探针对欧洲蜜蜂和非洲化蜜蜂的核DN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6对不同的基因。德国弗里贝格大学动物系的弗雷格等人对西方蜜蜂胚胎期的基因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克隆的同位基因、“位点”杂交和抗体染色与对照的果蝇基因相比较,分离出以下的同源基因;变形基  相似文献   

19.
1970~1973年养蜂研究所研究了若干品种蜜蜂孢子虫病的发展与饲料因素的关系。试验确认蛋白质补充饲料——花粉和奶粉会促使蜜蜂孢子虫孢子数增加,碳水化合物饲料比蛋白质饲料对孢子发育的促进要小得多。获得花粉饲料的蜜蜂中,尤其是灰色高加索山地蜂和意大利蜂的孢子虫孢子数增加最多。在饲料中加进花粉和纯奶粉适当,会增长蜜蜂寿命。只喂糖浆的蜜蜂寿命较短。糖浆中配制纯奶粉浓度过高(超过20%),反而会对蜜蜂寿命起相反的作用,这与乳糖酶增加有关。蛋白质饲料刺激蜜蜂幼虫的发育。除了用纯奶粉浓度过高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CRISPR/Cas9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基因编辑物质注射到蜜蜂卵体内,然后再将其培育成蜂王得到基因编辑蜜蜂已经成为关键技术。尽管已有报道注射后的蜂卵孵化率可达到35%左右,但却未见将显微注射后的蜂卵培育成蜂王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摸索了将显微注射后的意大利蜜蜂蜂卵培育成蜂王的3种方法,并通过王台接受率来比较它们的效果。结果表明,将显微注射后的蜂卵在实验室培养孵化成幼虫,并继续培养12 h,然后再通过复移的方式培育王台,王台接受率最高,为38%。本研究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蜜蜂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配套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