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麦根际线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小麦不同生育期根际线虫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在小麦根际中,寄生线虫占线虫总数的54.4%,腐生线虫占36.69%。肉食性线虫占3.6%。矛线类线虫占5.28%。寄生线虫中共鉴定出七个属,其中以螺旋线虫属(Helicotvlenchus),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为最多,小麦根际线虫的水平分布,以近根处为最多,距根越远,线虫密度有所降低,垂直分布,以0~20cm深的耕作层内线虫密度最大,且寄生性线虫比例较高,腐生性线虫则以15~20cm上层内为最高,而捕食类线虫以20~30cm上层内比例最高,矛线类线虫多分布于30~40cm上层内,小麦生育期对根际线虫密度有影响,从灌浆到完熟,根际线虫密度趋向减少。  相似文献   

2.
太谷县玉米田植物寄生线虫种类及垂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宇  高俊明  李红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0):51-54,96
对山西省太谷县玉米田植物寄生线虫种类及分布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126份土壤样品中共鉴定出4个属5个种的植物寄生线虫,分别为米卡垫刃线虫(Miculenchus sp),马舒德矮化线虫(Tmashhoodi),燕麦真滑刃线虫(A avenae),普通丝尾线虫(F vulgaris)和裂片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spar-sus),其中,马舒德矮化线虫和普通丝尾线虫为山西省新记录种。这些线虫在0~50 cm土层内均有分布,但不同种类的线虫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有不同的趋向性。裂片真滑刃线虫在10~20 cm土层中最多;马舒德矮化线虫主要聚集于0~10 cm的表层土壤中;米卡垫刃线虫在各土层中分布较均匀,40~50 cm土层中稍多;普通丝尾线虫主要分布于0~20 cm土层中;燕麦真滑刃线虫在30~40 cm土层中分布最多。总的来说,玉米根际线虫主要集中于10~20 cm土层中,占0~50 cm土层线虫总数的22.9%。  相似文献   

3.
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台湾大叶罗汉松、金钻罗汉松和罗汉松的不同土层深度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分析罗汉松复杂的共生体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为罗汉松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种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在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指标中0~10 cm>10~20 cm>20~30 cm,其中罗汉松10~20 cm土层AWCD值最大,金钻罗汉松在20~30 cm土层中AWCD值最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同种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模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种罗汉松在10~20 cm土层下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模式差异显著,主要是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三大碳源。在同种不同土层深度下Shannon多样性指数10~20 cm明显高于0~10 cm、20~30cm土层,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各土层深度下差异不明显。说明10~20cm土层是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分布层,是微生物发挥根际效应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16省市葡萄根际的552个群落的生态分析表明,假壮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pseudorobustus)的分布频率、密度、优势度、生物量和重要值5个生态指标显著高于其他线虫,是我国葡萄根际线虫的优势种群。不同树龄根际寄生线虫呈4种群落构成:单种型、多种单优型、多种双优型和多种均衡型。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葡萄树种植年限、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雨量是影响一些种类线虫群体数量的重要因子。不同的种在0~60cm 土层内的垂直分布不同,水平方向上离根30 cm 处的线虫数量显著高于100 cm 处的数量。假壮螺旋线虫在田间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5.
以相邻的马尾松林地为对照,研究连栽桉树人工林地不同土层、不同代数非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数量变化及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数量差异。结果表明,连栽桉树林地不同土层非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以二代林20~60cm土层最多,其次是三代林20—60cm土层,一代林0~20cm土层最少;除了对照林0—20cm土层硅酸盐细菌数量大于20~60cm土层外,一代林、二代林、三代林和四代林均是20~60cm土层硅酸盐细菌数量大于0~20cm土层。连栽桉树林地不同代数非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数量以二代林最多,其次是三代林,四代林最少。连栽桉树林地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数量以二代林最多,其次是三代林,四代林最少;同代林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数量均大于非根际土壤;连栽桉树林地硅酸盐细菌R/S的大小依次为二代林〉三代林〉一代林〉四代林。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长年限茶树根际微生物分布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铜仁地区二年生和十年生茶园的茶树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分离.根据菌体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别对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鉴定和分类,以研究不同生长年限的茶树根际细菌在不同深度土层数量的变化、每个茶园不同季节根际细菌的变化以及根际放线菌数量、根际真菌的数量差别.结果表明,十年生茶园比二年生茶园土壤细菌多;相同生长年限的茶园,根际细菌在10 cm深度土壤中含量最多,20 cm次之,0 cm和30 cm较少;夏秋两季最多,春冬两季较少.二年生茶园根际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十年生茶园.十年生茶园根际真菌数量比二年生茶园多.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水分调控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线虫的影响,通过开展干旱模拟试验,研究了自然降水(CK)、减少自然降水30%(减水处理)和增加自然降水30%(增水处理)对土壤线虫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降水相比,减少自然降水30%处理可显著降低0~5 cm土层的土壤线虫数量,显著提高0~5 cm土层土壤线虫的皮洛均匀度以及0~10 cm土层土壤线虫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增加自然降水30%处理可略微增加土壤线虫的数量(4.45%),显著提高5~10 cm土层土壤线虫的皮洛均匀度和0~10 cm土层土壤线虫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10~15 cm土层土壤线虫的皮洛均匀度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本研究条件下,水分调控对土壤线虫的丰富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安宁区几种果树根际线虫种群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6-1998年对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周围4种果树的根际线虫种群进行了调查。从采。集的288份土样中共分离到7个属的寄生线虫,其中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的寄生线虫最多。线虫种群初步统计表明,寄生线虫占117%,腐生类占52.6%,捕食类占30.2%,矛线类占5.5%。线虫种群垂直分布以20~50cm土中数量最多。4种果树中,以苹果树根际线虫密度最大,梨树次之,桃树和葡萄根际线虫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肥力之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肥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茶园土壤改良和稳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对武夷山茗上缘茶业有限公司试验茶园不同土层不同种植年限(5、10、15年)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并与土壤肥力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层加深而减少;10年生茶树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最大,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的可培养真菌数量在不同土层表现出不一样的变化趋势。茶树根际土壤酸化严重,pH值为3.14~3.36;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各项肥力指标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0~15 cm土层的全磷和全钾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15~30 cm土层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他的指标则在连续种植5年或10年的时候出现最高值或最低值。冗余分析发现,可培养细菌数量主要受速效钾和全磷含量的影响,可培养真菌数量主要受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结论】采样点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部分肥力指标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缘2种深根植物疏叶骆驼刺、多枝柽柳不同土层深度根际土壤、根外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平板划线法研究根际土壤、跟外土壤微生物数量,并对其根际效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细菌占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中的绝大多数。每种植物根际细菌数量、微生物总数在不同土层有相同的波动变化规律。根际真菌、放线菌在不同植物不同土层也呈现差异性分布。根际细菌数量、微生物总数排序为疏叶骆驼刺>多枝柽柳。根际真菌、放线菌数量排序为疏叶骆驼刺>多枝柽柳。除多枝柽柳根际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在0~50 cm和200~250 cm土层呈现负效应,其余样本根际效应均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从上海郊区的西甜瓜种植棚取样,包括4个区6种土壤类型,即黄泥、青紫泥、青黄泥、黄小粉土、潮沙泥和沟干泥。结果表明,仅在青黄泥、青紫泥和黄小粉土中发现植物寄生性线虫,其中滑刃线虫在3种土壤中都有分布,且所占比例较高;对植物危害性较大的螺旋线虫和根结线虫,只在黄小粉土中有分布,所占总线虫量的比例都低于2%;青黄泥、黄泥和潮沙泥中线虫数较少,黄小粉土中线虫数相对较高;线虫的季节性波动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4~6和5~7月,且后一个高峰期比前一个要高;作物换茬轮作方式不仅可大幅降低线虫量,而且可抑制高峰期的出现;高温对线虫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壤含水量低有利于线虫生长。  相似文献   

12.
连续两年在上海地区的不同土壤类型进行多点系统取样、分离,初步探明该地区作物根围土壤线虫的优势种类及数量变化.调查显示,在21个取样点6种土壤类型中共发现5种植物寄生线虫,分别为丝尾垫刃属的辣椒丝尾垫刃线虫、圆筒形线丝尾垫刃线虫、平滑垫刃属的喜悦平滑垫刃线虫、根结线虫属的南方根结线虫及头线虫属等,其出现频率达61.9%,数量占调查总量的3.7%;土壤线虫数量随季节变化显著,线虫活动主要集中在4~7月份.通过人工接种,证实了植物寄生性线虫数量与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孙莉莉 《农学学报》2023,13(5):71-75
为有效防治西瓜根结线虫,选择2020年线虫危害98%造成西瓜绝产的春大棚,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战线+寡糖·噻唑膦(Nematode Killing+Oligosaccharides Fosthiazate, treatment 1)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富土抗线(Anti-Nemetode, treatment 2)2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与不施用任何杀线虫药剂进行对比,研究微生物菌剂对西瓜根结线虫的抑制效果,以及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微生物菌剂在西瓜生长及线虫防治上均优于对照。战线处理西瓜产量为60912.0 kg/hm2,富土抗线处理西瓜产量为60393.6 kg/hm2。战线处理西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为13.73%,富土抗线处理的为13.30%,均优于对照处理,且中心、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线虫虫口量远低于对照,同时全生育期植株根系均无线虫浸染,好于对照。说明微生物菌剂在防治西瓜根结线虫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4株环境有益菌的固体菌剂,在根结线虫危害严重,连作西瓜7年的日光玻璃温室进行土壤微生态修复以抑制瓜类根结线虫实验。实验材料为嫁接西瓜用的南瓜品种(16CN16),菌剂为自制的、由从环境中筛选出有益菌组成,并且符合国家菌剂标准的固体菌剂(T1~T4)。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南瓜根结线虫的抑制效果非常明显,并且对南瓜植株有很好的促长与提高产量的作用。其中,效果最好的T3和T4,即Y1+Y8、Y1菌株的固体菌剂,使南瓜根系上根结数比对照减少70%~80%,土壤中线虫数量比对照减少90%。当T3和T4菌剂中环境有益菌的发酵液直接作用于2日龄根结线虫24小时,使根结线虫的死亡率达100%。由此可见,T3和T4的环境有益菌微生物固体菌剂能很好地改善瓜类种植环境,修复土壤微生态系统,促进南瓜生长,有望进一步在保护地栽培瓜果、蔬菜生产上用于防治根结线虫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发生西瓜连作障碍的土壤上,将香葱、芹菜、大蒜三种作物分别与西瓜套作,对西瓜生长状况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套作处理均促进了西瓜生长,其株高增长明显,分别为对照的1.82、1.24和1.68倍,套作香葱对提高西瓜根系参数效果最好,根系活力为对照的2.67倍。套作香葱后土壤中细菌数量比套作前增加了154.83%,套作芹菜使放线菌数量增加48.00%,套作大蒜土壤真菌数量减少了75.01%,套作香葱土壤微生物总量比对照提高了1.80倍。套作香葱可有效提高连作西瓜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根系参数,能显著改善西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区系,从而缓解西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6.
沃特保水剂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开展了沃特和PAM保水剂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沃特和PAM降低了西瓜缓苗期的地表最高温度,提高了地表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10cm土层和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特别是开花坐瓜期0~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西瓜幼苗的成活率随沃特和PAM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沃特和PAM保水剂的施用促进了西瓜主蔓和根系的生长,增强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加了西瓜的生物量,使西瓜的成熟期提前,产量和产值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同施用量的沃特与PAM相比,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沃特和PAM在西瓜上的适宜使用量均为每株1.5~2.0 g,即16.67~22.22 kg/hm2。  相似文献   

17.
BGA土壤调理剂在缺水土壤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缓解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壤缺水问题,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BGA土壤调理剂对缺水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缺水土壤物理性质,促进了马铃薯、压砂瓜、红枣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压砂瓜和不覆膜条件下马铃薯产量,改善了红枣品质;与配方施肥处理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促进了压砂瓜、红枣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压砂瓜产量,改善了红枣品质。[结论]如果降低BGA土壤调理剂的生产成本或与化肥配合施用,那么BGA土壤调理剂改良缺水土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耐根结线虫瓜类砧木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8份南瓜及1份西瓜为试材,进行了耐根结线虫砧木的筛选。结果表明,砧木1号、砧木2号母本2份材料较耐根结线虫,栗南瓜易感根结线虫。根结线虫的侵染降低了砧木材料地上部的生物量,并对根系生长有影响。耐根结线虫材料根系SOD值在侵染后显现出升高趋势,表明其表达量与耐根结线虫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吴凤芝  安美君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2):4636-4644
 【目的】揭示不同枯萎病抗性西瓜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差异及嫁接提高抗病性的土壤微生物学基础。【方法】以抗枯萎病西瓜品种‘甜妞’和感枯萎病西瓜品种‘天使’为试材,以南瓜(博强1号)为嫁接砧木,采用平板计数及PCR-DGGE技术,研究抗感枯萎病西瓜品种自根苗、嫁接苗和砧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抗性品种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显著低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嫁接后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非嫁接处理,而镰孢菌除苗期外均低于非嫁接处理;PCR-DGGE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且随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对差异条带测序分析说明不同西瓜品种及嫁接砧木南瓜根际分布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群。【结论】西瓜抗病品种的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而真菌和镰孢菌数量显著低于感病品种,品种的抗性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密切相关;嫁接提高了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数量,抑制了枯萎病菌的积聚,改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植物基因型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而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不同将导致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差异及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20.
宁夏压砂地土壤水分动态及消耗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灌水条件下压砂农田土壤耗水及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压砂农田一次性灌水15 mm左右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可满足压砂瓜近10 d的水分需求;压砂瓜全生育期内存在4个较明显的需水关键期,其中以变瓤期和成熟前期对土壤水分需求最大;不同年限的压砂农田其土壤水分存在一定差异,通常老砂地(压砂10年以上)水分含量高于新砂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