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冬季黄海暖流的浮游动物指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荣  高尚武  王克  左涛 《水产学报》2003,27(Z1):39-48
冬季,强劲的北风将中国和朝鲜沿岸的表层水由北向南吹送,从而驱动了作为补偿的沿黄海水槽北上的黄海暖流.黄海暖流从东海向南黄海输送高温高盐水,从而大大改变了冬季南黄海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同样,浮游动物的分布也可以作为黄海暖流的指示.为了解浮游动物暖水种分布与黄海暖流的关系,2001年11月末冬季季风开始之后,在南黄海进行了浮游动物样品的收集.共鉴定71种浮游动物.其中39种为热带种,占54.9%,比夏季发现的要多的多.在这些热带种当中有不少是黑潮水的典型种,如Eucalanus subtenuis,Rhincalanus cornutus,Pareuchaeta russelli,Lucicutia flavicornis和Euphausia diomedeae等.26种为暖温带种,占36.6%.6种为温带种,占8.5%.尽管如此,浮游动物群落中仍以温带种和暖温带种占优势.Calanus sinicus是绝对的优势种(优势度为0.4331).暖水种的分布格局清楚地显示,黄海暖流是从表层之下沿黄海水槽向北进入黄海的.从暖水种的水平分布看,黄海暖流所能到达的北限大致在35~36°N.暖水种的断面分布显示,暖水的入侵主要发生在中层.夏季,在黄海也可以发现许多暖水种,但种类数量远不如冬季多,而且少有黑潮水的典型种.夏季它们在黄海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水温升高、分布范围扩展所至,并非暖流的输送.  相似文献   

2.
黄海典型断面渔业资源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单秀娟 《水产学报》2013,37(3):425-435
为了解黄海渔业资源结构的动态变化,实验基于2006年9月(秋季)和12月(冬季)、2007年3月和5月(春季)对黄海南部三个典型断面(S1断面位于南黄海南部北部水域,S2断面位于黄海和东海交界处,S3断面位于黄海南部中部水域)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对黄海断面的渔业种类更替、生物量变动、多样性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调查共捕获渔业生物156种,其中鱼类109种,底层鱼类占89.0%.各季节前10位渔业种类的渔获量均占总渔获量的60%以上,且主要渔业种类组成变化不大,以小黄鱼、黄(鮟)(鱇)、细纹狮子鱼、鳀和脊腹褐虾等为主.各季节S2断面的主要渔业种类组成有显著变化,而S1和S3断面的主要渔业种类组成变化不大,但各种类渔获量在总渔获量中的比例变化很大;各断面渔业生物个体体质量一般都小于40 g.黄海南部海域从南向北各断面渔业种类多样性递减;各季节的渔业种类数与群落丰富度指数呈正相关.研究表明,黄海各断面渔业资源结构从北向南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与底层温度和盐度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黄海北部鱼类群落的摄食生态及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2010年5月和8月对黄海北部渔业资源的底拖网调查,分析了黄海北部鱼类群落的摄食生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黄海北部鱼类群落共有9种重要种类,与5月相比,8月没有游泳动物食性鱼类,广食性鱼类减少,浮游动物食性鱼类的比例大大增加.黄海北部鱼类群落在5月和8月总摄食量分别为0.5万t和19.6万t,细长脚虫戎、中华哲水蚤、脊腹褐虾、中华安乐虾、小黄鱼和鳀是黄海北部鱼类群落被摄食量最高的6种主要饵料种类.1985年至2010年的25年间,黄海北部鱼类群落的优势种更替,游泳动物食性鱼类减少,广食性鱼类增多;鱼类群落的平均营养级每10年下降0.24,尽管近10年的下降速度有所放慢,但仍远远高于渤海和黄海中南部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4.
<正> 在黄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的现状下,黄海鱿鱼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逐渐为我国渔业生产所重视.鱿鱼以名贵著称,近几年初步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专捕和兼捕渔业,渔获量逐渐上升.鉴于黄海鱿鱼具有生命周期短、世代更新快、性成熟早、个体大、生长迅速、分布面广、经济价值高、资源量波动大等特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提高我国的鱿鱼产量,增加其生产效益,是鱿鱼资源开发的关键,也是增加该海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黄海、东海蓝点马鲛群体的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采自黄海北部(东营、威海)、东海(舟山、宁波、温州)的5个蓝点马鲛群体(共157尾)和广州的1个斑点马鲛群体(20尾)的个体进行了形态特征测定,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黄海与东海的蓝点马鲛在吻至胸鳍起点/叉长(SP/FL)、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叉长(VA/FL)、胸鳍鳍条及鳃耙数上存在差异;斑点马鲛与蓝点马鲛所有的形态特征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黄海与东海的蓝点马鲛群体间差异系数均小于1.28,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其群体间差异仍属于种内不同地理群体的差异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2.32%、11.92%、7.67%,累计贡献率为51.91%.前两个主成分的分布图显示出黄海与东海的蓝点马鲛已经有所分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蓝点马鲛群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黄海与东海群体之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渤黄海污染对水产资源影响的调查研究》科研成果今年上半年已通过鉴定.该课题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辽宁、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河北省、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在鉴定会上,大家对这项科研成果进行了全面、认真、充分的讨论和审议,一致认为承担单位圆满地完成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达的科研任  相似文献   

7.
关于小黄鱼的种群划分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存在争议。以往研究海洋鱼类种群划分的方法主要有标记重捕法、渔获量分析法、寄生虫标记法、形态表型量度特征法、分子生物学法和钙质结构元素指纹法等,而这些方法在细节的表述方面有各自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分析了黄、渤海渔业资源调查中92尾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左矢耳石样品中δ13C和δ18O的值,并对每尾小黄鱼耳石δ13C和δ18O的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黄、渤海秋季小黄鱼早期补充群体可划分为4个种群,即渤海黄海北部种群、黄海中部种群、黄海南部离岸种群和黄海南部沿岸种群。其中,黄海南部离岸种群和其他3个种群没有站位交叉现象。对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判别分析,得出渤海黄海北部种群的判别成功率为75.9%,黄海中部种群的判别成功率为80.0%,黄海南部离岸种群判别成功率为81.0%,黄海南部沿岸种群判别成功率为95.5%,总体判别成功率为82.6%。首次将黄海南部种群细分为了黄海南部离岸种群和黄海南部沿岸种群,且2种群之间很少有站位的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学》2011,(1):10
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系采用群体、家系与多性状BLUP复合育种技术,经过10代连续选育获得的品种,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发病少的特点。为做好"黄海2号"健康养殖技术推广,2010年初,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并联合黄海水产研究所、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6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实施"黄海2号"健康养殖示范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9.
关于小黄鱼的种群划分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存在争议。以往研究海洋鱼类种群划分的方法主要有标记重捕法、渔获量分析法、寄生虫标记法、形态表型量度特征法、分子生物学法和钙质结构元素指纹法等,而这些方法在细节的表述方面有各自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分析了黄、渤海渔业资源调查中92尾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左矢耳石样品中δ^13C和δ^18O的值,并对每尾小黄鱼耳石δ^13C和δ^18O的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黄、渤海秋季小黄鱼早期补充群体可划分为4个种群,即渤海黄海北部种群、黄海中部种群、黄海南部离岸种群和黄海南部沿岸种群。其中,黄海南部离岸种群和其他3个种群没有站位交叉现象。对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判别分析,得出渤海黄海北部种群的判别成功率为75.9%,黄海中部种群的判别成功率为80.0%,黄海南部离岸种群判别成功率为81.0%,黄海南部沿岸种群判别成功率为95.5%,总体判别成功率为82.6%。首次将黄海南部种群细分为了黄海南部离岸种群和黄海南部沿岸种群,且2种群之间很少有站位的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 鯷鱼俗名叫离水烂,舟山将其幼鱼谓之"海蜒".鯷鱼是一种集群性很高的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东、黄海.据黄海水产研究所"北斗"号轮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东、黄海鯷鱼的现有资源量为300万吨,可捕量超过50万吨,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捕捞对象,开发利用鯷鱼资源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1.
科技之窗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耐盐碱鱼类的筛选培育及养殖示范研究"成果通过鉴定 2月8日,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完成的"耐盐碱鱼类的筛选培育及养殖示范研究"成果进行会议鉴定.鉴定委员会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东北林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鉴定会由黑龙江省科技厅成果处李福来主持,黄海水产研究所孔杰研究员担任鉴定专家组长,黑龙江省科技厅农村处闫志金副处长、黑龙江所石连玉副所长等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2.
王凤敏 《河北渔业》2008,(10):61-61
9月6日,在河北省水产局韩振久副局长、唐山市畜牧水产局闫升华副局长等陪同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王清印所长、李健副所长及育种室孔杰主任、病害研究室黄捷主任等一行来河北检查指导“黄海1号”、“黄海2号”中国对虾引进及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并就公益性行业专项“养殖对虾病毒病控制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待批)合作项目给予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3.
小黄鱼体长-体质量关系和肥满度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1960-2010年渤海和黄海南部春季(4-5月)1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采用体长对应平均体质量的方法和相对体质量法,按性别逐年拟合小黄鱼黄海北部-渤海群系和黄海南部群系雌雄群体的体长-体质量关系,计算肥满度,并分析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在多数年份内,小黄鱼雌雄个体间体长-体质量关系参数b无显著性差异(P>0.05);参数a和b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lga与b的比值受环境影响较小,可能与鱼体密度有关.小黄鱼黄海北部-渤海群系雌雄群体从1960年到2004年以等速生长为主,与1960年相比,参数b在资源严重衰退期和资源恢复初期(1982-1993年)有所增大;黄海南部群系雌雄群体从1960年到2010年以负异速生长为主,参数b在资源严重衰退期和资源恢复初期(1986-1994年)呈减小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升高.小黄鱼黄海北部-渤海群系雌雄群体的肥满度从1960年到2004年总体呈减小趋势;黄海南部群系雌雄群体1986年的肥满度极显著小于对应群体1960年的肥满度(P<0.01),此后略有升高,但年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析认为,在较好的饵料条件下,相对较低的捕捞压力是20世纪80-90年代初期小黄鱼黄海北部-渤海群系雌雄群体呈等速生长的主要原因:而持续的高捕捞压力引起群体中低龄鱼比例增加、体长生长速度加快是黄海南部群系呈负异速生长的主要原因.个体性成熟年龄减小是小黄鱼肥满度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但黄海伏季休渔管理和春季南黄海较高的水温,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小黄鱼黄海南部群系各群体肥满度略有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黄海中南部海域分布着石岛渔场、连青石渔场、大沙渔场等多个优质渔场,是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等鱼类的越冬场、索饵场,也是多种洄游性经济鱼类进入黄渤海沿岸产卵场的必由之路。特殊的地理、水文环境形成了黄海中南部丰富的渔业资源,也使黄海中南部海域成为了渔业开发利用的热点海域。近年来黄海中南部海洋捕捞业随着捕捞船只的增多,捕捞渔获量亦呈现超负荷势态,使得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迹象。虽然每年进行伏季休渔期对渔业资源起到一定的保护和恢复作用,但衰退迹象依旧明显[2]。以黄海中南部主要捕捞对象小黄鱼为例,过度捕捞作用下,黄海中南部小黄鱼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日益加剧,个体生长速度加快,性早熟提前,食物种类营养级逐渐降低,相对资源量、单位补充量减少,生长型捕捞过度的态势严峻[6]。黄海中南部高强度捕捞压力背景下,如何对生产船只科学管理,有效保护渔业资源,进而使渔业资源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一直是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和渔业科研部门所关注的问题。笔者分析辽宁省黄海中南部(图1)海洋捕捞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有关渔业管理部门在不断完善渔业管理制度,有效改善黄海中部渔业捕捞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参属温带海洋生物,喜营岩礁底栖浅海生活,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北部和渤海海域,黄海南部海域多为泥沙,刺参难以生存。本课题通过引进大连科洋公司刺参苗种,进行试验性研究,在池塘深度、池底设施、温度盐度、饵料利用等方面,与山东、辽宁等北部区域的传统养殖方式相比,作了相应的探索和改进,适宜于南黄海底质特征下的刺参养殖生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     
黄海所两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曲克明、梁萌青等人发明的分隔式网箱刺参养殖装置和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风味改良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关于鸭绿江下游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盛军 《河北渔业》2007,(10):47-48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在东港市汇入黄海.全长790 km,流域总面积64 000 km2,流入黄海的总径流量平均每年约为300亿立方米,是我国北方水量和渔业资源丰富、污染较轻的河流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东、黄海带鱼分种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林新濯  沈晓民 《水产学报》1986,10(4):339-350
1972年杨鸿嘉根据对下颌齿和关节骨的研究,将东、黄海的带度(Trichiurus leptu-rus)分为“枪型齿带鱼”(T.lepturus auriga)和“钩型齿带鱼”(T.lepturus lepturus)。1977年李信徹等人又把带鱼分为“瘦带鱼”(T.japonicus)和“肥带鱼”(T.lepturus)两种。为弄清东、黄海带鱼的分种问题,本文作者自1982年春至1984年夏,于28~33°N,123~126°E海区采集完好的带鱼标本586尾,重复了二人的工作,对鱼体量度进行了协方差分析,并对下颌齿型、关节骨、鳃耙等作了综合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东、黄海带鱼只有一个种,即T.lepturusLinnaeus 1768;杨、李二人所定的两个种,或两个亚种(型),就是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19.
黄海鲱鱼和黄海鲱鱼渔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本文中讨论了黄海鲱鱼的种群、移动、生长和死亡、数量变动和渔业预报渔业管理等问题。认为终年生活在黄海北纬34°以北海域的黄海鲱鱼是太平洋鲱鱼的一个族(种群)。黄海鲱鱼的生长特征可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用Delury讨论过的方法和渔捞死亡率估算两种方法概算了1970世代在1972年1月初的资源量。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差5%,平均值为2082×10~6尾。在70年代,种群数量最多的是1972年,最少的是1977年,两者约差10倍。黄海鲱鱼数量的这种剧烈变动,是自然现象,不是过度捕捞。此外还研究了黄海鲱鱼渔业的最适网目尺寸和相应的渔捞死亡,提出了对黄海鲱鱼渔业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6-2013年黄海秋季头足类资源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摸清中国黄海秋季头足类的资源状况,本研究根据2006–2013年秋季黄海渔业资源调查所取得的292个站位底拖网资料,以渔获率作为头足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分析黄海秋季头足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年度变化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海秋季分布的头足类有14种,隶属于3目6科8属,不同年度头足类的种类变化为(8±2)种/年,以温带种占优势,也有一定数量的暖水种,未出现冷水种,明显反映出暖温带海区的动物区系特征。黄海秋季头足类的优势种为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剑尖枪乌贼(L.edulis)、针乌贼(Sepia andreana)和双喙耳乌贼(Sepioda birostrata),年际间优势种稍有不同。更重要的是,此阶段调查捕获了3个黄海新记录种:罗氏乌贼(Sepia robsoni)、多钩钩腕乌贼(Abralia multihamata)和真蛸(Octopus vulgaris)。根据这3个暖水种在黄海其出现的位置、频率和数量,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头足类暖水种分布的纬度发生变化,导致其栖息范围扩大。调查还发现,柔鱼类和枪乌贼类为秋季黄海头足类优势类群,不同类群头足类的渔获量在年际间存在一定波动,且过去的十多年间黄海秋季头足类资源组成结构已有所变化。黄海不同区域间头足类资源量从北往南呈现递增趋势,黄海北部、中部、南部头足类的平均渔获率分别为0.55 kg/h、0.67 kg/h、0.98 kg/h。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海头足类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