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革胡子鲶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条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革胡子鲶全血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条件方法。[方法]革胡子鲶消毒后用含有肝素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采用RP-MI1640全培养基进行体外全血细胞培养。通过对革胡子鲶血液的细胞培养温度、秋水仙素浓度及加入时间、低渗时间及温度等各种条件的筛选,建立起较成熟的革胡子鲶全血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制备的试验方法。[结果]5 ml培养基中加入0.2 ml全血,26℃下培养72h,在结束培养前6 h加入终浓度0.1μg/ml秋水仙素,低渗35 min,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结论]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染色体的结构、遗传变异、基因定位、荧光原位杂交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ConA与PHA在猪染色体制备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3/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2n=36,XY或XX,rob(13;17)]、杂合子猪[2n=37,XY或XX,rob(13;17)]、正常猪为实验材料,用刀豆素A(ConA)和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两种不同的刺激源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来制备染色体,并对两种刺激源的最佳使用浓度进行了研究:ConA的最佳浓度为:0.2 mg/ml,PHA的最佳浓度为:1 mg/ml,二者同样在最佳浓度时,ConA的制片效果显著优于PHA,t检验结果为:t0.05(18)=2.101<t=2.135<t0.01(18)=2.878.  相似文献   

3.
鱼类染色体制备方法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远远优于PHA体内注射法,使用冻血省力省功。由于外周血培养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技术,该文就鲤鱼血液保存方法、细胞培养温度、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及滴加时间、低渗温度、固定处理次数等条件进行分析,得到较好的鲤鱼全血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可为鲤鱼分子细胞遗传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石鲽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成鱼为材料,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经Giemsa染色,拍照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石鲽的染色体核型为2n=48,48t,染色体臂数为NF=48,未发现多倍体现象,也未发现性染色体和随体。  相似文献   

5.
1985年,我们在进行牛外周淋巴细胞培养,核型分析实验中,偶然在我校实习用动物中发现一例1/29罗伯逊易位黄牛,经染色体计数2n=58,经核型分析初定为1/29罗伯逊易位纯合体,现报导如下:试牛雌性,五岁,实验用动物(外地购入,品种不详)。我们采用外周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参照吕群等方法略加改进,培养基成分4ml:RPMI—1640,小牛血清1ml,PHA3mg,肝素钠3IU,青链霉素适量,接全血0.2ml,在385℃温箱培养72小时,培养终止前4小时加入秋水仙素使最终浓度达0.01—0.02ug/ml,经低渗处理,固定,冰冻滴片,经1:9 Giemsa磷酸缓冲液染色20分、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50个分裂相,计数染色体并进行显微照像,按染色体的大小顺序依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微量全血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以植物血凝素(PHA)为刺激原,进行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确定本试验的最佳测定条件:采用含5%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刺激管中PHA浓度为100μg/ml,血量与培养液的比例为1:40,置41℃下培养64h,并在培养结束前16h加~3H-TdR。本法简单、方便,适于作鸭病病理发生的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最优条件,为鳗鲡的细胞免疫研究提供方法。通过对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小牛血清和刀豆蛋白A(ConA)浓度4个参数的测定,初步确定了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四甲基偶氮唑(MTT)法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60 h和68 h,培养温度为18.0℃、24.0℃、30.0℃,RPMI细胞培养液中小牛血清浓度为5%、10%和15%,ConA浓度为0μg/mL、2.5μg/mL、5μg/mL和10μg/mL的范围内,淋巴细胞于18.0℃、含10μg/mL ConA和15%小牛血清的营养液中培养68 h后可获得相对最好的淋巴细胞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筛选出具有增强鸡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硫酸化多糖复方。以前期筛选出的硫酸化黄芪多糖sAPS60、硫酸化淫羊藿多糖sEPS5和硫酸化香菇多糖sLNT2组成4个复方sPSP1、sPSP2、sPSP3和sPSP4,测定它们对鸡脾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后,取安全浓度范围内的各复方分别单独或与植物血凝素(PHA)、细菌脂多糖(LPS)或伴刀豆素球蛋白(ConA)加入到培养的鸡脾脏或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48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4种硫酸化多糖复方可以单独或协同PHA、LPS显著刺激鸡脾淋巴细胞增殖、协同ConA显著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且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综合评价以sPSP1、sPSP2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以半滑舌鳎为试验对象,对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条件如促分裂剂、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秋水仙素浓度及作用时间等进行探索,在建立一套基于半滑舌鳎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的染色体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对于半滑舌鳎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离心法收集淋巴细胞,培养基为含15%体积分数胎牛血清的L-15培养基,添加3μg.mL-1的PHA-P作促分裂剂,分裂指数可达2.6%±0.2%,6 d后收集细胞制作染色体,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鱼类染色体的制作方法最常用的是PHA体内培养肾细胞制片法,对野外没有良好设备的情况,此法尤为适用,但这种方法要求剖杀鱼,不利于鱼种的保存,尤其是对稀有鱼类和种鱼不太合适。因此建立一种一般实验室能够开展的方便稳定的染色体制片方法势在必行。大量研究证实采用鱼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的方法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本研究以罗非鱼为材料,对鱼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索,初步建立了能够制备优质染色体制片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基因定位、荧光原位杂交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最佳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培养温度、小牛血清及刀豆蛋白A(ConA)的浓度以及培养时间4个参数的研究,确定了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的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采用39.0℃、含10%小牛血清和5μg/mL ConA的 RPMI1640培养66h可获得最大的OD570nm光吸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紫锥菊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期妊娠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狭叶紫锥菊提取物(Polinacea^TM)(6.3、20.0、60.0、180.0μg/ml)体外结合刀豆蛋白A(ConA,1μg/ml)和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PWM,0.6μg/ml)对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Polinacea^TM均能促进正常奶牛PBMC增殖,180.0、6.3μg/ml Polinacea^TM刺激PBMC增殖的结果分别较对照高了近10和2倍;不同浓度Polinacea^TM结合ConA均可抑制PBMC增殖,其中180.0μg/ml Polinacea^TM结合ConA对PBMC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0.0、60.0μg/ml Polinacea^TM结合PWM可显著刺激PBMC增殖。[结论]紫锥菊提取物对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主要因素的正交试验对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栽培的最适培养基为大米培养基,最佳接种量为20 ml,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均为21℃,最佳光照时间为14 h/d。  相似文献   

14.
采用RPMI l640全培养基对梭鲈(Sander luciopercaLinnaeus)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经空气干燥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梭鲈染色体数目为48条,包括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0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2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24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对和随体。梭鲈核型公式为2n=48,2m+10sm+12st+24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60。  相似文献   

15.
高大环柄菇原生质体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大环柄菇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酶浓度、菌龄、渗透压稳定剂以及酶解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高大环柄菇原生质体产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第5 d的菌丝体,以0.5 mol/L NaC l作渗透压稳定剂,加入1.5 g/L混合酶(即纤维素酶与蜗牛酶按1∶1混合)在30℃下酶解3.5 h,制备原生质体效果最佳,原生质体产出量可达6.1×107个/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