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农业》2021,(4):63-64
正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冀中南平原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区域优势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水平,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作业,现以清河县为例,研究探索一套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技术模式。一、清河县主要农作物生产现状清河县域面积502平方公里,辖6镇322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2.
玉米全程机械化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耕整、种、管、收以及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技术环节,该技术的应用简化了传统生产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成本,实现了节本增收的目的。详细介绍了玉米全程机械化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内容及应用效果,同时分析了当地机械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现丘陵山区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稳粮、节本、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转变传统玉米在耕种收环节的生产方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基础。文章分析了当前制约师宗县丘陵山区玉米全程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农业机械化作业地理条件受限、农作物种植结构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农机装备不足、机具适用性差等问题。提出加强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玉米耕种收转型升级、协调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融合发展等对策,从而提高师宗县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从河北省全程机械化种植现场会议上获悉,该省计划到2020年创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谷子、花生、马铃薯、棉花机械化省级示范县50个,其中力争15个以上进入"全国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行列。现场会在任县永福庄村沃土农机服务合作社麦田举行,与会同志参观了高速收割、深松施肥播种、精量玉米播种、精准洒水施药等农业机具的作业。河北省农机局郭恒介绍,该合作社应用了"智慧  相似文献   

5.
通过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总结了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生产全过程应用机械作业系列轻简化配套栽培技术,旨在摸索农机与农艺在玉米生产上的最佳结合点,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国内外小麦联合收割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从割台智能调控、喂入量检测、智能脱粒分离与清选调控、损失率在线检测、智能测产、故障诊断、无人驾驶和自动导航等方面阐述了小麦机械化收获中涉及的信息感知与检测、决策与控制等技术应用。分析了小麦收获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通过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预测小麦成熟期并对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资源配置与调度,研发先进农业传感器实时检测联合收割机的作业参数以实现收获作业自主调控,借助信息感知和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联合收割机田间自动驾驶及机群协同作业等,为小麦收获智能化装备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能够进一步促进小麦绿色、低碳及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8月17日从农业部获悉,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部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80%以上。意见提出,将在全国部署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力争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其中三大粮食作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制种产业迅速壮大,全省的玉米生产逐步向优质化、专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015年,甘肃省将以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为目标,积极推进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加大新机具研发推广力度,大力实施农机深松整地增产措施,努力推动全省农业装备现代化. 本期专题特选取现代玉米制种全程农业机械及种植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评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河流域棉区是中国三大主要产棉区之一,改进栽培技术,对促进该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文中分析了当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栽培管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棉田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多样化对棉花轻简化和机械化生产的阻碍;棉花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获得规模效益;棉花管理复杂繁琐,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质量降低,难以支撑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精耕细作栽培,棉花生产投入大、效益低的问题成为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作者认为实行轻简化栽培是提高黄河流域棉花竞争力水平、促进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回顾了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形成和发展历程,对现行的棉花轻简化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性评述,重点论述了实现棉花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精准播种、轻简育苗、简化整枝、集中成铃、轻简施肥和节水灌溉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轻简化植棉技术,促进棉花轻简节本、提质增效的设想。为实现更高层次的轻简化栽培,应进一步突出播种和采收2个环节,减少并进一步简化管理环节;要优化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为推行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要提升精准播种技术水平,确保一播全苗;继续研制新型肥料及其施用技术,进一步简化施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快选育适宜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收获的棉花品种,因地制宜地发展棉花采收机械化。在继续创新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为棉花生产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智能控制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向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本文从水稻作业环节中的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四个方面概述分析了国内外水稻生产机具使用情况和机械化作业情况,着重阐述了智能化技术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应用研究,涵盖了耕深智能调节与自动平地技术、工厂化育秧移栽与精量直播技术、田间管理智能化技术(灌溉、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收获机在线监测和智能控制技术、自动导航与无人驾驶技术等.指出了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向智能化发展的技术难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智能化技术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小麦、玉米两大主要作物年平均种植面积约600余万公顷,占粮食种植面积的76%;年总产量200多亿千克,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75%以上。小麦和玉米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进行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与高产高效粮食作物生产相适应的机械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山东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将华北两熟制农田4种全程机械化循环生产模式及其相关配套的作业机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精量深松播种—玉米机收、秸秆条状堆放—小麦免耕播种机—小麦机械收获模式,可实现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具有省工、省时、省力、节能、节本增效的功能,各项作业指标均达到现代农艺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阜新市地处辽宁西部,农业气候条件较差,十年九春旱.玉米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4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目前,在玉米生产全程中,除收获环节之外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已成为制约阜新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也是农机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机具的合理配备与选型。以技术经济学中成本理论为基础,建立玉米机械化生产中整地、播种、收获作业机具的作业费用数学模型,进而分析其主要机具的工作效率、作业成本、最小和最大临界规模;并提出100hm2玉米机械化生产机具配备方案,实现免耕播种,联合收获同时秸秆还田,取代了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和秸秆粉碎还田机,可以节省机具费用345元·hm-2,既减少机组的数量,又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5.
玉米全程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黄羊河种业在制种玉米生产上已全面率先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本文通过对制种玉米生产过程中各种机械作业情况作了介绍,以期为制种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近几年,隆阳区水稻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水稻种植规模较小,机械化作业与轻简栽培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实行有效的配套。因此,需加强研究水稻生产中易于规模生产和适于机械化作业的低成本、高效的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机械化相配套的标准化种植技术,最终实现水稻生产作业流程指标化、规范化和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7.
宁夏南部山区粮食作物以覆膜播种玉米为主,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加快机械化作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效,特制定本技术操作规程。1适宜范围及机具选择本技术规程适宜于旱台地、梯田地及水浇地,要求地块疏松无杂草,田面平整无干硬土块。  相似文献   

18.
正又是一年麦收时。每年的芒种前后,我国从南到北开始小麦收割作业。记得去年新闻联播在小麦收获期间,有一期报道了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的场面,确实令人兴奋。今年河北省小麦机收"第一镰"在邯郸举行。今年小麦第一镰,已经不再是传统农业作业中的镰刀,而是大型小麦收割机,并且还是智能的收割机,也意味着在河北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千瑜 《农业展望》2008,4(10):40-43
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近几年,中国水稻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中国水稻种植规模较小,机械化作业与轻简栽培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实行有效的配套。因此,需加强研究水稻生产中易于规模生产和适于机械化作业的低成本、高效的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体系;与农机部门协作,开发适用农机具;研究与机械化相配套的标准化种植技术,最终实现水稻生产作业流程指标化、规范化和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20.
玉米作为我县两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5万亩左右,长期以来沿用传统的麦玉间作人工点种和收获,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是制约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提高的主要瓶颈之一。随着基层农民渴望有尊严的生活和有体面的劳动,在小麦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的同时,对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县农机管理部门审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