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丘陵红壤茶园的镁营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朱永兴  陈福兴 《茶叶科学》2000,20(2):95-100
根据当前国内外茶树镁营养的研究成果 ,结合笔者在湘南和杭州的试验研究 ,对丘陵红壤茶园土壤镁含量及存在形态、茶树中镁的营养状况、茶树缺镁症、茶园施用镁肥的效果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并据此对丘陵红壤茶园镁肥施用技术和镁肥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茶树镁营养研究近年逐渐得到重视。苏联研究认为土壤有效镁含量5—6mg/100g 土时,绝大多数情况需要施用镁肥;茶园有效镁含量达到7—8mg/100g 土,每公顷施200kg的镁肥可以增产。日本研究认为茶树生育以土壤代换性镁含量占盐基总量的5%最理想,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氮、磷、钾肥的效  相似文献   

3.
钾镁对茶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洵  阮建云 《中国茶叶》1995,17(4):18-19
钾和镁是茶树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刻地影响着茶树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由于我国的茶园多分布于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的红壤地区,土壤中的钾、镁含量普遍较低,加上近年来有机肥用量减少而单一施用氮肥,加剧了茶园土壤中钾和镁的亏缺,茶树缺钾和缺镁时有报道,施用钾、镁肥正成为茶园生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了钾、镁对红壤地区茶树生理效应的研究,以期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镁肥,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树镁营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是植物叶绿素的中心原子,直接参与茶树茶氨酸合成等酶促反应,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形成的作用已被广泛证实.然而,我国茶园主要分布在普遍缺镁的酸性红壤区,且茶园镁肥投入相对偏低.因此,茶树镁营养机制研究和茶园镁营养管理对促进茶叶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茶园土壤镁供给、茶树镁营养需求、镁营养调控茶叶品质形成、镁素与其他养...  相似文献   

5.
钙、镁是茶树重要营养元素,茶树对钙的反应较敏感,土壤钙含量超过1g/kg土时,茶树出现不良症状,而茶园土壤中钙不足,将阻碍茶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镁是茶树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缺镁会导致分解加速,降低同化能力,适量的镁可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茶树内在品质的提高.阮建云等对我国茶园土壤镁供应状况进行统计,交换性镁低于40mg/kg的茶园(0 ~20cm土层)达57.9%,张亚莲等统计湖南茶区土壤(0~15cm土层)交换性镁含量低于30mg/kg的茶园达58.6%.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的分析和评价,了解茶园土壤中钙、镁、钾的平衡情况,研究茶园土壤钙、镁和钾的关系,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钙、镁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壤丘陵茶园镁营养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永兴  陈福兴 《茶叶科学》2003,23(Z1):34-37
对湘南红壤丘陵茶园土壤及茶叶中镁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得到土壤有效镁含量在6.29-25.98 mg/kg,平均为13.02 mg/kg,显示缺镁症叶片的有效镁含量为264.10 mg/kg。在缺镁茶园施用水溶性硫酸镁肥料后,缺镁症逐渐消失,产量比对照平均增长9.8%—13.6%。喷施含镁叶肥试验结果平均增产20.8%。施镁还能显著改善茶叶品质,氨基酸、咖啡碱及水浸出物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8%,9.2%、2.3%。文章还讨论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茶园镁营养的现状及今后镁肥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土壤理化性状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扦取武夷山不同产区即正岩产区、半岩产区、和洲地产区的土壤样品,对其进行理化性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正岩产区的速效钾和有效镁的含量较高,而且其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镁之间的比例也较为均衡,符合茶园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合理比例.提出施肥过程要注意磷肥、钾肥和镁肥的合理施用,以达到茶树全面营养的需要.文中还分析土壤物理性状对武夷岩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钾、镁营养供应对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阮建云  吴洵 《茶叶科学》2003,23(Z1):21-26
本文总结了茶园钾、镁肥使用效果及施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我国主要产茶省份红黄壤茶园土壤分析表明,茶园土壤有效钾、镁含量较低。施用钾、镁肥一方面显著增加茶叶产量,另一方面明显提高茶叶的品质,绿茶游离氨基酸含量、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和红茶的茶红素与茶黄素等品质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用钾肥还能提高茶树抗旱和抗病能力。适当施用氯化钾具有与硫酸钾类似的增产提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包含钾、镁肥的平衡施肥是提高我国茶叶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初步提出了根据茶园土壤有效钾、镁含量的推荐施肥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水稻缺镁病症、发生条件、施用镁肥防治效果进行研究探讨 ,结果表明 ,蛟洋乡水田土壤缺镁程度依次为 :沙质田 >潮沙田 >黄泥田 >冷烂田 >青泥田 >乌泥田 ,缺镁稻田施用镁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镁肥施用以每 667m2 施硫酸镁 5~9kg为宜 ,镁肥品种以钙镁磷肥和硫酸镁较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土壤缺镁状况日益突出,缺镁对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镁肥的施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植物镁素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光合生理功能、酶活化功能、植物镁素对植物活性氧代谢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植物镁素营养诊断与镁肥的施用,为植物镁素营养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茶树配方施肥和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九  潘根生 《茶叶》1991,17(2):17-21
在依据当前的生产水平所采用的氮磷钾比例、用量和施肥技术条件下,NK 和 NP 配方效果最好,能明显提高夏茶,秋茶芽叶的氮、磷含量:增产效果分别达124.4%和114.6%,比 N、K 或 N、P 分别单独施用时的总增产效果提高一倍左右.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越冬叶以及夏茶、秋茶芽叶的氨基氮含量能很好反映施肥和供氮状况:它们的氨基氮含量与全氮量的相关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此外,发现越冬叶和夏茶芽叶的氨基氮含量与茶叶产量也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越冬叶及夏、秋茶的芽叶氨基氮含量可以作为不同时期茶树氮素营养的诊断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夏茶和秋茶来说,它们的氨基氮含量低于600ppm 时茶树可能缺氮,低于250ppm 时表明茶树严重缺氮.试验结果还表明,夏、秋茶芽叶除氨基氮外,它们的全氮量也能反映施肥和氮营养状况,也可作为茶树氮营养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硫镁钙营养不同配比量对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98 年进行的早晚稻各两个品种(组合)、硫镁钙各3 个施用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硫缺乏,有效钙镁较丰富的土壤中(早稻),于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中量硫肥、镁肥和中低量的钙肥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和产量提高;在有效硫丰富,镁钙较缺的土壤中(晚稻),配施中水平的硫,中上水平的镁、钙有利于提高米质,并增加稻谷产量。在有效硫、镁、钙含量一般的稻田中,建议于常规施用氮、磷、钾的基础上,每公顷施用硫45 kg,镁225 kg,钙450 kg,有较好的高产优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名茶开发与茶园镁肥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洵 《茶叶通讯》1994,(3):11-13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不断发展,优化茶叶品质的栽培技术逐步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一些被称之为“质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更引起了广大茶农的关注。现就名优茶生产与镁肥施用提几点看法,以供生产中参考。 1 镁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镁是茶树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其含量一般为500~4000ppm,实际上它是属茶树生长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它不仅是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用量的钾镁肥在砖红壤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可为合理施用钾镁肥提供理论依据。供试土壤采自琼海市大路镇冬瓜种植地,在室内试验条件下,通过向砖红壤中加入不同用量的钾镁肥,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土壤中钾镁的有效含量。结果表明,施用钾镁肥是提高土壤中速效钾和交换性镁含量的有效方法;在不施钾肥时,无论施用镁肥与否,对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没有影响,当施钾量分别达到50、250 mg/kg时,施高镁肥(150 mg/kg)对钾有拮抗作用;在不施镁肥或施少量镁肥(30 mg/kg)时,无论施用钾肥与否,对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都没有影响,但当施高量镁肥时,钾对镁有拮抗作用,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拮抗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北京地区种植人参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石灰性中壤质潮褐土的培肥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除沙质土外,宜使用氮、磷为主的有机肥,其中以树叶和豆饼混合施用效果最好。参土适宜的养分含量是:土壤有机质为2.5%左右,土壤全氮在1%以上,土壤有效 P、K 分别为25和150ppm以上。  相似文献   

16.
继东亚地区和我国台湾省应用硅肥获得水稻大幅度增产的成功经验后 ,我国对硅肥的研究表明 :水稻是典型的需硅作物 ,每季每公顷吸收SiO2 量约为 2 2 5~ 12 75kg ,远超过水稻对氮、磷、钾吸收量的总和。福建省中低产稻田面积大 ,土壤有效硅含量普遍较低。随着稻区推广杂交水稻、产量与复种指数的提高 ,土壤中可溶硅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硅肥 (素 )营养不足已成为限制水稻高产和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硅肥有利于作物生长、促进光合作用 ,改善群体构态 ,提高抗病能力 ,并促进其对养分 ,特别是氮、磷的利用 ,对南方大量缺硅酸性土壤 ,施用硅…  相似文献   

17.
黄潮土区是豫东平原大麦主要生态类型区之一。由于黄潮土有机质含量较低,大多土壤氮磷俱缺,因此,在大麦生产中,常将有机肥与氮磷肥(即无机肥)配合施用,作为培肥地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来运用,但有机肥与氮磷肥的适宜配合比例尚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我们于1985~1988年度,就有机肥与氮磷肥不同配比对啤酒大麦产量、酿造工艺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定量定位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以期为优化啤酒大麦施肥提供依据。一、试验设计与方法田间试验设在商丘县农科所试验场,前茬玉米,壤质黄潮土,P H7.5。耕层(0~20cm)基础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31%、全氮0.081%、碱解氮32ppm、速效磷(P_2O_5)12ppm、速效钾(K_2O)58ppm。设7个处理:①对照(不施肥);②只施有机肥;③有  相似文献   

18.
在农作物的无机营养中,硼是一个必需的微量元素。土壤和农家肥料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硼。早些年份由于复种指数较低,农作物的肥料主要是施用农家肥,当时农作物施用硼肥较少。但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化学肥料施用水平大大增加,农家肥料却大大减少。从高山到平地,不仅氮、磷、钾有机质含量普遍减少,而且一些土壤中也表现缺硼。据石门县三十个土壤样品化验结果,土壤中有效硼一般只0.066—0.362ppm,平均  相似文献   

19.
镁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水稻施用镁肥及施用数量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缺镁稻田施用镁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镁肥施用以施硫酸镁7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从60年代开始研究N、P、K三要素在茶叶产量、品质和茶树生长上的作用,70年代研究茶园复合肥的选型及施用效果,80年代研究茶树营养配方,90年代研究茶园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开发茶树专用复混肥。长期以来对湖南省茶园进行土壤肥力的分析监测,推行茶园平衡施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茶园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茶树营养具有一般作物的共性,即土壤类型与肥力水平的差异,导致的茶树营养要求多样性;同时茶树营养还有显著的特性,即茶树是多年生作物需肥有连续性;茶树生长的季节性和节奏性使其需肥具有集中性和阶段性;收获对象是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