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外行政公益诉讼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仍是一司法盲区。通过对国外行政公益诉讼的简要介绍,论证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应采用的行政公益诉讼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经济公益诉讼近年来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面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我国应该在国有资产监管中引入公益诉讼制度,为国有资产提供诉讼保障。本文通过对提起国有资产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分析,借鉴国外资产公益诉讼的发展经验并根据公益诉讼自身特性,提出在我国构建国有资产公益诉讼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例近年来不断出现,但目前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尚未被法律承认。很多学者已就西方法治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对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也进行了很多的分析,但是对于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最为关键的问题之——原告问题却缺乏充分的研究,也即行政公益诉讼可以由谁提起。  相似文献   

4.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入法,标志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制度层面。但我国当下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难以适应环境公益诉讼发展需要,导致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受阻。运用文献研究法具体分析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发现在诉讼费用征收标准、诉讼激励机制以及司法救助等方面存在若干不足。因此,建议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中制定关于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的原则性规定,并出台关于环境公益诉讼费用交纳规则的具体规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  相似文献   

5.
徐凤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09-11611
在传统法律不足以制止环境侵害的情况下,环境公益诉讼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和救济环境公益的重要法律手段。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提出从创设环境权、扩大原告的起诉资格、放宽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及设立中立的环境鉴定机构等方面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公益诉讼制度已被我国立法所确认,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也被主流学者和司法实践所认可,但目前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尚不完善,司法实践缺乏足够的程序性指引。公益诉讼可以有效的弥补行政监管的漏洞,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应居于辅助地位。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的先行者,必须明确自身定位,探索公益诉讼之程序构建。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纠纷日益增多,现行的诉讼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环境资源诉讼的要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期盼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环境公益诉讼也引起人们的关注。环境公益诉讼与传统的环境资源诉讼比较,诉权得到放宽,适合主体得到扩展,环境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为英美、大陆法系国家环境资源立法、司法广泛采用。而目前我国实行的仍然是传统的环境诉讼,其与环境现实要求、理论发展制度的完善极不协调。本文将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进行论述,介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以及美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损害公共利益的案件出现,造成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新民诉法和司法解释的公布,保护公共利益法律制度越发完善。近年来我国在公益诉讼这方面也陆续出台相关规定,而实践中有不少带有公益性质的案件,都是因为这些立法和制度规定让公益诉讼能够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有效解决和保护。我国当前的公益诉讼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为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文章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魏云 《甘肃农业》2006,(9):106-107
近年来,公益诉讼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关注。普通公民提起公益诉讼案件几乎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原告资格问题。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典型的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规定,结合我国的国情,认为我国应该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在原告的设计上修改对《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同时赋予检察机关部分案件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赋予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王黎 《北京农业》2007,(15):47-49
环境公益诉讼是适应现代环境保护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型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的法治化水平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我国公益诉讼制度法律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这一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数量激增、涉案范围扩大的背景,总结了我国目前的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赔偿金归属不明、赔偿计算标准不清、监督使用管理缺失等问题,认为应当以明确赔偿金的归属和赔偿计算标准以及完善监督管理机制3个方面为重点,构建我国的环境损害赔偿金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我国对环境公益诉讼作出了一系列探索,但实施效果与当初预期还有相当差距,动力不足是重要表现之一。深层原因主要有法律制度不健全、法院受理公益诉讼案件保守、法官排斥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案件成本制约公益诉讼、公众参与沦为空话等。因此,必须从完善实体法、构建系统的环境诉讼程序机制、改革环保法庭体系设置、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健全公益诉讼基本理论作为推动力,将司法实践上的松绑作为混合动力,将公众参与作为根本和持久动力,构建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动力机制,摆脱环境公益诉讼动力不足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公民个人享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依据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公民个人享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弊端方面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虚拟治理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对于公益诉讼案件中环境损害责任认定具有关键作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亟需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的专业审查,避免因案件证据质量存在瑕疵而影响司法公信力。本文以一起典型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为例,分析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重难点问题,从检察机关审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的角度,研究提出地表水污染类公益诉讼案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审查要点,对于提升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办案质效、推动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20年4月,生态环境部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高度重视环评文件质量问题。美国的NEPA并未规定一个专门机构负责监督环评,而是依据NEPA提起的环境诉讼构成对政府环评决策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司法监督有力地保护公共环境利益并约束政府有关环境的行政行为。我国应当在借鉴美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法院的监督作用,以防范行政机关实施环评时违法滥用行政权。具体而言,一是放宽环评诉讼当事人资格,二是严格环评审批诉讼的审查标准,三是赋予公民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资格。为建设环评制度的有效实施设立司法防线,减少因环评问题而引发的环境矛盾和纠纷。  相似文献   

16.
齐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12-8113
介绍了农业环境资源现状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基本内涵,指出环境诉讼是农业环境资源的重要保障,并就起诉人的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的分担、诉讼费用的分摊、救助额度与就济方式的确定问题建构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了学界对规制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的讨论,我国现行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的治理体系存在着保护理念需要转变、部门法衔接需要协调、公益诉讼制度需要革新等问题。因而,需尽快立法弱化“野生动物资源观”,引入“全面保护”“有限利用”等治理理念,加快填补部门法衔接处的立法空白,形成科学完整的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的治理体系。同时应拓宽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范围,将一般公民纳入适格原告,以此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并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赔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
证明商标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在保护农业地理标志方面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农业地理标志一经证明商标保护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假冒仿冒农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侵权行为也同时盛行,司法中维权诉讼显得步履维艰,尤其是提起诉讼主体单一、侵权行为认定标准不一、损害赔偿存在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保护好农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司法保护至关重要。扩宽起诉主体范围、引入公益诉讼、统一侵权行为判定标准、规范损害赔偿方式、提高赔偿数额等策略,可以完善农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