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器识别木材的准确性,提出基于权重系数的木材图像增强方法。将采集的图像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分为4个不同的子带,对LL子带采用权重系数检测相似的像素点,对LH、HL和HH子带利用局部方差法进行定向筛选,对上述子带均采用傅里叶系数作差法,同时结合阈值进行混淆判断;对LL子带采用方向自适应滤波消除混淆,对LH、HL和HH子带采用自适应小波收缩消除混淆,最后经过小波逆变换得到增强后的重建图像。选取榆木木片和树皮为识别对象,对其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较传统的图像增强方法提高了榆木木片和树皮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CT和 MR医学图像的融合增强问题,基于小波变换方法,引入边缘检测和二值化处理的思想,对小波变换的融合规则进行改进,即在低频子带融合规则中引入边缘检测图像以保护图像轮廓信息,在高频子带融合规则中引入二值化图像以保护图像的细节信息。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融合图像中较好地保留边缘和细节信息,使得合成图像更加清晰完整。  相似文献   

3.
将RGB彩色图像分离为R、G、B分量图,使用小波变换将分量图分为不同分辨率的子图像,然后,分别用Huffman编码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再重构,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小波变换在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的过程中也对图像中存在的噪声做了同样的处理,在增强图像边缘细节的同时没有很好的进行图像消噪。针对这些不足,对传统的小波变换算法进行了改进。基于Mallat算法对小波分解和重构,在分解后保持低频信息的不变性,并利用小波系数的变换使图像信息得到增强,同时具有一定的图像消噪效果,该方法与传统的小波变换算法相比在图像增强处理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机器识别木材的准确性,从木材图像预处理的角度出发,以复原木材图像纹理细节为目标,提出了基于SCN-MSE的木材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将高分辨率图像经离散小波变换,把4个子带中相应位置、大小相同的碎片组成模块,再利用局部二值模式的邻域强度建立训练数据库;将低分辨率图像中的低频子带碎片,与数据库同类模块中的低频碎片进行比较,通过去除领域中心的均方差,寻找相似度最大的高频碎片,保留低分辨率图像的低频子带;再经小波逆变换得到超分辨率图像。选取樟子松及其树皮为识别对象,将基于SCN-MSE的超分辨率重建图像与经过传统预处理图像,利用SVM多项式核函数进行识别。识别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提高了樟子松及其树皮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利用实数9/7小波变换,对木材纹理进行多尺度分解,利用特征参数分析了木材纹理频率分布特征,比较了针叶材与阔叶材、径向与弦向切面的木材纹理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实数9/7小波变换,分析各子图像能量值的标准差,筛选出木材纹理最佳分解尺度为3,同时还发现小波能量分布比例和EHL/ELH值可作为木材纹理方向性参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图像能量分布特点及人眼对图像特殊区域敏感程度的不同,提出利用小波包对图像的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都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并充分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和不同子带间小波包系数的相关性对系数进行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优先编码视觉上最重要系数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复原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玉米种子机械裂纹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的数字图像融合方法:1)运用离散小波变换(DWT)、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分别对预处理后的玉米种子机械裂纹图像进行分解,得到各自的高低频子带;2)对高低频子带系数分别采用不同链接强度的改进空间频率激励的双通道PCNN模型进行融合操作,得到融合后的高低频子带系数;3)通过NSCT反变换得到最终的玉米种子机械裂纹图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通道PCNN模型检测玉米种子机械裂纹的准确率为97.2%;图像熵、相关熵、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511、1.7314、0.9835和0.5263,整体优于LoG、DWT、NSCT和PCNN方法;双通道PCNN方法的单张图像的执行时间为14.9007 s,运行时间最长,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目的就是综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所获取的图像信息,通过对多幅图像间冗余数据的处理提高图像的可靠性和可观察性,通过对多幅图像间互补信息的处理提高图像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的融合算法,该算法基于小波图像的能量集中在低频子带、细节体现在高频子带的特点,在低频部分对小波系数采用基于局部能量的加权融合方法处理,高频部分采用基于边缘信息的加权算法进行融合。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避免了图像融合过程中因平均化而出现的模糊现象,融合后的图像内容更加清晰,更容易识别。实践证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可以取得良好的结果和较快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当前数字农业在图像分析与处理方面中存在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而后通过小波变换时频局域局部性、连续小波变换、二进离散小波变换等理论研究与数学建模进行实例验证;表明通过小波变换后的图像在边缘检测、影像分析与处理、像素与质量有明显改善,同时能一定程度上消除噪声干扰对图像产生的畸变与误差。这将对保持图像原有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遥操作拖拉机驾驶机器人旋耕作业时,工作环境中作物行多样化、光照不均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导向滤波(Guided Image Filter)和剪切波变换(Shearlet Transform)的方法用于提取新旧土边界线以完成拖拉机视觉导航。首先,将图像快速转换到YCr Cb颜色空间,对灰度化的图像进行导向滤波,然后使用Shearlet-canny算子提取新旧土的边缘信息,最后经过Hough变换给出视觉导航线。结果表明,在YCr Cb颜色空间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与HSV、HIS、RGB颜色空间相比,效果最好,耗时最短,分别快94.0%、94.3%和25.4%;导向滤波处理图像的方法与Tarel中值滤波、MRetinex滤波、小波域Retinex滤波及同态滤波相比,算法耗时分别短87.5%、79.5%、88.8%和87.0%;采用Shearlet-Canny算子检测边缘并经过Hough变换后提取的导航线精确度最高,最大误差小于0.5°。研究表明,基于导向滤波和剪切波变换的新旧土边界线提取方法用于拖拉机智能导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木材节子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针对木材节子图像的边缘特征,以木材活节和死节图像为对象,研究小波变换与双三次插值融合的木材节子图像增强算法。结果表明,本方法增强后的木材活节和死节图像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分别为22.994 8、32.054 1和0.928 9、0.919 2,均显著高于直方图均衡化和双三次插值方法,这表明本增强方法具有更好的去除噪声效果和图像保真性能。此外,增强后的木材活节和死节图像的平滑指数为2.934 2、3.889 3,显著优于直方图均衡化和双三次插值方法,这表明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清晰度和对比度,而且具有更好的边缘细节信息保留功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同时含有脉冲噪声和高斯噪声的混合含噪图像特点,结合自适应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的阈值滤波的各自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阈值去噪相结合的图像去噪方法,即先对图像进行自适应中值滤波去除脉冲噪声,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去除剩余的高斯噪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有效去除混合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持边缘和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进制小波的森林遥感影像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信息,探讨了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与RGB特征融合相结合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在融合过程中,首先对高分辨率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进行M进制小波分解,再将高分辨率影像的高频分量分别与多光谱影像的R、G、B波段高频分量以区域能量为融合准则进行特征融合,形成新的高频分量;然后与多光谱影像的低频分量进行多进制小波逆变换,最后经RGB合成为彩色影像。结果表明,该方法既改善了影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同时也保留了原影像的光谱信息,利用融合后的影像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和偏微分方程方法进行图像处理是一个重要课题。小波变换去除图像噪声时虽然能保持图像的细节信息,但是图像的边缘信息被平滑了。使用偏微分方程对图像去噪,并与使用小波变换去除图像噪声后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偏微分方程对图像去噪在平滑噪声的同时可以使边缘得到保持,应用偏微分方程进行图像去噪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整体小波变换融合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对比度的局部特征选择加权小波变换影像融合方法,并以多光谱TM和高空间分辨率IRS-1C全色波段图像为例,与色彩空间变换HIS融合方法进行图像融合效果的比较分析试验。试验表明基于对比度的局部特征选择加权小波变换影像融合方法能在最大限度保持多光谱影像光谱信息的同时,增强了影像的纹理信息。  相似文献   

17.
选择覆盖内蒙古阿荣旗地区CBERS02-CCD数据,采用直方图匹配法、主成分分析法、矩匹配法、低通滤波法、小波变换法等空间域和频率域共5种方法,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法可以有效去除条带噪声,而且在细节突出方面也存在一定优势;矩匹配法容易改变地物本身的光谱信息,虽然条带去除效果较好,但不适宜CBERS-02影像数据图像与处理工作;主成分分析法不仅没有去除条带,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强了条带噪声。  相似文献   

18.
Early detection and counting of immature green citrus fruit using computer vision can help growers produce a predictive yield map which could be used to adjust management practices during the fruit maturing stages. However, such detecting and counting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varying illumination, random occlusion and color similarity with leaves. An immature fruit detection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with the aim of identifying and counting fruit in a citrus grove under varying illumination environments and random occlusions using images acquired by a regular red–green–blue (RGB) color camera. Acquired citrus images included front-lighting and back-lighting illumination conditions. The Retinex image enhancement algorithm and the two-dimensional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were used for image illumination normalization. Color-based K-means clustering and circular hough transform (CHT) were applied in order to detect potential fruit regions. A Local Binary Patterns feature-based Adaptive Boosting (AdaBoost) classifier was built for removing false positives. A sub-window was used to scan the difference image between the illumination-normalized image and the resulting image from CHT detection in order to detect small areas and partially occluded fruit. An overall accuracy of 85.6% was achieved for the validation set which showed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入境小麦腥黑穗病检验检疫中冬孢子区域计数问题,提出了小麦腥黑穗病图像处理的方法和流程.首先介绍了显微镜下腥黑穗病菌冬孢子图像的获取方法;在将冬孢子的彩色图像灰度化后,采用中值滤波抑制噪声,利用metric算法进行图像分割;为了从背景中准确提取冬孢子区域,流程中采用图像形态学方法来消除二值图像中冬孢子区域的背景噪声和孔洞,并剔除图像边界处不完整的冬孢子区域;最后采用区域标记的方法获得了冬孢子数目.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和流程能有效地改善图像的质量,并能够自动准确地提取并统计冬孢子区域,便于后续的识别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图像压缩是为适应特殊应用场合或为得到一个较好的视觉效果,例如突出某些细节,常常需要一种可以有效改变已有图像大小的方法,使图像压缩后仍然有较高的质量。本文采用一维小波变换和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将图像信息分解成低频和高频两部分,通过压缩算法,将图像数据重构成一幅信息完整的新图像。实验表明,采用本算法压缩后的新图像符合客观实际,图像数据信息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