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平阳县的竹类资源调查表明,该区域有竹类资源11属52种,其中原生竹种有10属30种,外引竹种有5属25种(含变种、变型);该区域竹类丛生竹种和乔木状竹种占相对优势地位,分布具有明显热带分布特点,兼有温带分布性质,显示竹类区系过渡性质,竹类区系更接近福建中北部区系类型;按竹子分布现状,该区竹子水平分布可划分为两小区,东南丛生竹区和西北散、混竹区。  相似文献   

2.
特大冰冻雪灾后长沙市竹类的冻害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遭受了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低温冰雪灾害.对冰雪灾害后长沙市75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竹类的冻害程度进行调查,并于同年4月调查气温回升后冻害竹类的恢复生长情况.依据竹类的冻害等级和竹类的3种地下茎类型,对不同地下茎类型中竹子的冻害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冻害程度为Ⅰ,Ⅱ,Ⅲ和Ⅳ级的竹子分别有2,10,24和34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未受冻害的竹种有茶秆竹、刚竹、红哺鸡竹、湘妃竹和爬地竹;2)所有Ⅰ级冻害的种类及70%的Ⅱ级冻害种类为合轴型,80%的未受冻害种类为单轴型;3)在合轴型的竹类中,属Ⅰ,Ⅱ和Ⅲ级冻害的种数分别为该类型总种数的10.5%,36.8%和47.4%,而复轴型与单轴型的竹类中均无Ⅰ级冻害的种类,前者以Ⅳ级冻害为主,后者以Ⅲ和Ⅳ级冻害为主,单轴型的竹类中无冻害的种类高达该类型总种数的11.8%,全市所有竹子中合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重,单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3.
富阳县的竹种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富阳县竹种资源调查,初步表明有10属61种7变种18变型(包括引种在内)。作者根据竹子利用现状,对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竹类是一种聚生性群丛植物,一般生长在潮湿落叶林、干旱落叶林和潮湿常绿林中。竹子分布很广,从温带到热带几乎到处都有竹类分布。全世界大约有80%的竹类分布在亚洲。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被发现的竹类植物约60属700余种(含变种),其面积约1400万公顷。近年来,由于温带的一些国家象中国、日本等对天然竹林大面积的开发利用和改造,绝  相似文献   

5.
我省通常把除楠竹、斑竹以外的竹子统称为“杂竹”。经调查并采制标本,现已鉴定定名的计有:大节竹属的2个种;方竹属7个种和1个变种;筇竹属3个种;悬竹属2个种;唐竹属、箭竹属和苦竹属各1个种;箬竹属3个种和1个变种。共计8属20种和2个变种,其中有4个新种和2个新变种。新种中的乳纹方竹、线叶方竹、多毛箬竹和光叶箬竹(新变种),已在1985年《竹子汇刊》第一期发表。为了资料完整,现我们把它归并在本文相应的属中。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中越沿边的8个县(市、区)的竹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自然分布的竹子有14属40种及6变种或变型,其中以箣竹属(Bambusa)居多,占自然分布竹种数量的39%;许多优良笋材两用竹和生态竹种可以开发利用,一些珍稀竹种需要保护;开展竹类繁殖与培育技术研究是利用和保护当地竹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福建竹亚科植物有17属,141种及变种、变型、栽培型;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竹子有49种及变种、变型、栽培型。文章主要阐述福建竹子的观赏特性、园林配置及应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林科所竹类植物园始建于1983年,面积2.4公顷,竹种引自全国各地,以及印度、美、德等国,现有竹类植物25个属223种(含变种)。另有竹子标本室250m~2,现有腊叶标本7000多号、竹杆标本1500号、竹笋标本90号、竹果标本32号、计44个属485种(含变种),其中模式标本123种。  相似文献   

9.
    
贵州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地质地貌复杂,生境类型多样,适宜多种竹类植物生长,已查明的竹种有20属80余种(包括变种),是我国竹种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贵州竹子成片面积达4万多公顷,这是山区有待开发利用(材用、笋用、纤维原料)的重要资源,也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用竹类多样性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子的药用功能是指竹类植物可以作为中药药材加以利用的属性,是中国竹类功能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药用竹类中,有的本身就是传统中药,历史上早有应用并沿用至今;有的具有保健作用,被竹子分布区及周边群众长期利用,用以养生保健。文章收集整理了中国具有药用功能的竹类植物种类,分析了其药用功能。结果表明,中国传统药用竹类有11属30种1变种4栽培品种,保健竹类有7属8种,共计涉及竹类15属43种及种下分类群。  相似文献   

11.
编码18-5.8-25S核糖体RNA的45S rDNA基因,是1个简单的多基因家族基因,一般以串联方式相连,对应于核仁组织区(NOR).首次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研究45S rDNA在散生竹类的毛竹和斑竹,混生竹类的茶秆竹、日本矮竹、菲白竹和铺地竹,以及丛生竹类的白绿竹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散生竹和混生竹的几个竹种,只观察到1对随体染色体的次缢痕区域有45S rDNA位点,而丛生竹类的白绿竹除随体染色体具有45S rDNA位点外,某些非随体染色体上也有不同拷贝数的45S rDNA位点存在.  相似文献   

12.
10种观赏竹秋季滞尘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时间、高度和方向3个方面对福州市江滨大道的10种观赏竹在秋季的滞尘效应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大小排序为银丝大眼竹>早园竹>绿槽毛竹>斑竹>唐竹>人面竹>泰竹>鼓节竹>青丝黄竹>黄金间碧竹,其中银丝大眼竹的滞尘量是黄金间碧竹的4.63倍,与竹种叶片大小、分枝方式和栽植形式相符合;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在距离地面150 cm处高于距离地面200 cm处,尤以银丝大眼竹、早园竹、绿槽毛竹和鼓节竹差异极显著,而在同一高度,银丝大眼竹滞尘效应最高,黄金间碧竹效应最低;各个竹种不同方向滞尘量存在差异,与秋季风向、竹种栽植位置和车辆行驶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永安市濒危珍稀竹种迁地保存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2007年福建省永安市大湖竹种园从广东、四川、云南、浙江、贵州、福建省等地迁移引种了中国特产的濒危竹类植物21属35种,结果表明:短穗竹、酸竹、橄榄竹、南峤滇竹、香竹、南川镰序竹、乳纹方竹、花叶箬竹、霞山坭竹、锦竹、藤枝竹、龙丹竹、撑篙竹、摆竹(黄白竹)、毛算盘竹(满山跑)、少穗竹、糙花少穗竹、长叶苦竹、斑苦竹、百毛暗竹(面杆竹)、早园竹、富阳乌脯鸡竹、花毛竹、巴山木竹、泰竹(条竹)、金丝慈竹等适宜永安市引种栽培,长势较好;笻竹、薄竹、爬竹、金佛山方竹、狭叶倭竹种植后长势稍慢;珍稀竹种香糯竹、吊罗坭竹、天鹅绒竹、荔波吊竹在永安表现不适宜。因此,濒危珍稀竹种迁地保存应尽可能地从竹种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上选择竹种进行迁移引种保存。  相似文献   

14.
利用Giemsa C-分带和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对龟甲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龟甲竹的核型公式为2n=48=26m+14sm+4st(2SAT)+4t,核型分类属ⅡB型;带型公式为2n=48=4CI+2CI+T+2CT++IOCT++4I+2I++6T++6C+8T+2IT+2I+T,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了可以明显区别的特征带,带纹强弱差异明显.以45S rDNA为探针对龟甲竹根尖染色体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杂交位点定位于1对染色体上.将染色体c-带带型和45S rDNA FISH带型相结合可以将龟甲竹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竹亚科植物在湖北省5个试验点和10个县市的适生性,选择毛竹、慈竹和孝顺竹等代表性竹种,对湖北混合竹区作进一步划分。结合竹类气候区划的3大界线,将隶属于2个中国竹区的湖北竹林分为4个竹区、8个亚区,形成完整的湖北竹类自然区划。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竹类科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概括论述了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竹类科学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包括竹类植物分类学,竹材及地下茎维管束解剖形态结构,竹类植物开花,笋期生长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等的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我国产主要经济竹种如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var.Pubescens、淡竹Ph.glauca、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等的育苗造林和速生丰产培育技术及丰产竹林群体结构等的研究,优良经济竹种的引种和竹类植物有性杂交育种的试验研究,竹林主要病虫害及竹材和竹制品的防腐防蛀技术的研究,竹材及竹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观察早竹、雷竹、红竹、高节竹、角竹、五月季竹6个竹种在笋期的出笋始末期限,出笋数量和质量,以系统地揭示和掌握它们的生长规律及各自的经济性状,为发展和选择笋用竹种以及笋用竹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南京地区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京地区城市绿化竹种要求,选择生长和抗性指标,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55个竹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丛生竹种中,金丝慈竹在南京地区生态适应较好;凤尾竹生态适应性差,小琴丝竹、孝顺竹竹种适应性中等。而散混生竹种中粽粑竹、四季竹、毛壳花哺鸡竹、衢县苦竹、宜兴苦竹、长叶苦竹、大明竹、矢竹、秋竹、翠竹、菲白竹、鹅毛竹等竹种生态适应性较好。黄皮绿筋竹、斑竹、白纹阴阳竹、平竹等竹种适应性较差,其他竹种适应性中等。  相似文献   

19.
竹亚科的几个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表了产于四川的竹亚科1新种,1重新拟名种,4新变型,1新组合。它们是波柄玉山竹 Yushania crispata Yi,冬竹Dendrocalamus factitius Yi,黑蓉城竹 Phyllostachys bissetiiMcClure f.denigrata Yi et H.R.Qi,金黄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sulfurea Yi et C.G.Chen,黄秆绿槽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speciosa Yi et C.G.Chen,绿秆黄槽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mirabilis Yi et C.Q.Shen,绿秆花黔竹 Dendrocalamus tsiangii(McClure)Chia et H.L.Fung f.striatus(Yi et H.R.Qi)Yi etH.R.Qi。补充记载了黔竹 D.tsiangii(McClure)Chia etH.L.Fung 的花、果形态特证。  相似文献   

20.
对11个竹种和不同竹龄、部位毛竹的竹材进行了自然和人工接种致霉菌试验。测定结果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竹种间的自然抗霉性顺序依次为:黄槽毛竹>毛竹>浙江淡竹>刚竹和石竹>红竹和毛金竹>签篌竹>苦竹>黄古竹>茶杆竹,前二种为抗霉竹种,后四种为霉竹种。竹材的抗霉性与竹材的预处理方法和贮存条件有相互作用,冬伐毛竹材的抗霉性随竹株年龄增长而增强,长至5-6度的毛竹,其竹材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2-4度的毛竹;毛竹杆材上部的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中、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