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丽梅  马力 《畜禽业》2008,(3):26-28
<正>特别提醒猪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和极易接触传染病,病原为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可感染所有偶蹄动物发病,猪以口腔粘膜、鼻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本病主要为接触性传播,也能通过空气传播。在集约猪场已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患猪的水泡液、水泡皮、排泄物,以及发病头几天病猪呼出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6,(11)
正猪气喘病是猪病中一大顽疾,猪场爆发该病时往往造成很大损失。根据自己多年预防治疗经验,浅谈一下实践体会。1猪喘气病病原体1.1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其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病猪和带菌猪是其主要传染源。本病多数是因为引种或外购隐性病猪而引起,本病一旦传入猪群,便很难彻底根除。本病潜伏期差异较大,短的1~3 d,一般为11~16 d,最长的可达一个月。  相似文献   

3.
高信钦 《畜禽业》2007,(8):38-38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所致的一种新的病毒病。该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易引发继发感染,已成为影响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其临床特征为病猪体质消瘦、皮肤苍白、黄疸、腹泻、呼吸困难、衰弱、皮炎等;病理特征为全身组织器官炎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5,(11)
<正>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或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病。病猪以持续干咳、气喘为特点。本病在各年龄段猪均易感,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程缓慢、治愈期漫长,造成病猪饲料利用率下降,长期生长发育不良,是导致猪场经济损失的一个重要疾病。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其寄生于病猪的呼吸道内,兼性厌氧,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由于患病母猪将猪肺炎支原体传染给仔猪使得猪群中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猪肉高质量的需求促使了我国养猪业的的发展。猪场饲养规模变大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传染病,因部分养殖人员缺少专业的技术知识,只是依靠自身的经验去养猪,导致传染性疾病出现,而猪圆环病毒病就是其中的一种。猪只在患猪圆环病毒后不会马上出现临床症状,普遍情况下会有一定潜伏期,所以养猪户很难发现,进而导致猪群内其他猪感染。根据猪圆环病毒的病学特点及传播途径,对其论断及防治要点加以分析,以为同行提供借鉴帮助。  相似文献   

6.
殷卫 《畜禽业》2010,(3):76-77
<正>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猪的水疱病病毒引起,发病率高,流行性强,以病猪发热,鼻镜和蹄部皮肤产生水疱为特征。猪的水疱病在临床上很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8)
正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慢性传染病。我州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湖北黄冈引进巴克夏种猪导致该病传人,形成地方流行。该病在我州的传播形式,一是母子传播,二是本交配种接触传播,三是在生猪交易市场接触传播。1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变化与诊断1.1临床症状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16 d,最短的潜伏期为3~5 d。病猪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在吃食、剧烈跑动、早  相似文献   

8.
猪流行性感冒为热性、急性、高度传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突然,蔓延迅速,主要症状为发热和上呼吸道炎症,如有并发症或继发感染可引起死亡。1病原与流行特点猪流行性感冒病最早在1918年发现于美国,后来很快蔓延至欧亚地区,现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其病原为猪流感病毒,属于粘病毒属,形态与人甲型流感病毒相似,具有亲神经性和肺源性,对干燥和冰冻抵抗力强,常用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单纯病毒引起的猪流感症状较轻,若与猪嗜血杆菌合并引起症状较重(猪嗜血杆菌是正常猪上呼吸道的常在菌)。病猪和带病毒(菌)猪是传染的主要来源,主要通过鼻液和呼…  相似文献   

9.
杜先海 《畜禽业》2013,(7):78-79
<正>猪流感是引起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是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传播快,并发或继发其他疫病较高,危害性大。传播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低(4%~10%)。病猪和带毒猪是猪流感的传染源,患病痊愈后猪带毒6~8周。1病原甲型(A型)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有15个H亚型,9个N型,在猪群  相似文献   

10.
李绍明 《畜禽业》2012,(9):80-81
<正>猪喘气病也称气喘病,病理学上称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喘气病对猪只的主要危害是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易继发其他疾病,病猪治愈后在不良的饲养环境下易复发,给养殖户带来严重  相似文献   

11.
猪传染性水泡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爽 《畜禽业》2008,(7):79-80
<正>此病又称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蹄部和乳房皮肤及口粘膜发生水泡为特征。不分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可感染,但  相似文献   

12.
汪腊发 《畜禽业》2011,(3):18-19
<正>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病原为猪瘟病毒,病猪及潜伏期猪是该病传染源。病毒通过粪便及其它分泌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再通过口腔粘膜及扁桃体侵入肌体引起发病。该病无明显发病季节,不同日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有发病史,致死率极高,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3.
四川猪场中,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喘气病是非常普遍、危害极大的一类疾病.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或猪地方流行性肺炎.其临诊特征是咳嗽、气喘;病猪初、中期能吃能喝,但生长慢,生长率减少12%,饲料利用率降低20%;在规模化猪场多易继发其它病菌如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HP)以及病毒如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1,(4)
部分养猪户缺乏系统的养猪技术,仅靠经验养猪,加上粗放的饲养管理模式,会导致多种传染性疾病发生的概率,猪圆环病毒病就是其中之一。该病毒可致猪只多系统功能障碍,临床上主要是引起新生仔猪先天震颤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病猪体质变差,皮肤苍白。该病在某些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潜伏期较长,造成猪群大面积感染,猪只淘汰率可达35%左右,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就一猪圆环病毒病例,通过该病例发生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确诊,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供养殖户和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5.
陈祥 《畜禽业》2013,(7):32
<正>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疫病,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霍乱。传染源主要来自病猪,而病后带毒猪、潜伏期带毒猪和隐性感染猪也均可成为传染源,被称为养猪业的"头号大敌",因其致病力、致死率高,且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很大。因此,加强猪瘟免疫防御已成为  相似文献   

16.
<正>猪水疱病(SVD)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猪的蹄部、鼻端、口腔粘膜甚至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牛、羊等家畜不发病。本病1966年首先在意大利发现,1971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0,(10)
猪疥螨病是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一旦患此病,病猪皮肤将出现剧烈瘙痒、脱毛、湿疹性炎症等症状,通过接触传播还会传染给其他健康的猪,因此严重影响着猪场的效益。介绍了该病的病原、症状和诊断方法,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江 《畜禽业》2005,(8):48-49
四川猪场中,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喘气病是非常普遍、危害极大的一类疾病。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ama hyopneumoniae,MH)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或猪地方流行性肺炎。其临诊特征是咳嗽、气喘;病猪初、中期能吃能喝,但生长慢,生长率减少12%,饲料利用率降低20%;在规模化猪场多易继发其它病菌如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HP)以及病毒如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9.
罗黛青 《畜禽业》2015,(1):12-13
<正>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是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单独的圆环病毒2型感染并不会引起猪出现临床症状,病毒只在环境应激、饲养管理不当或其他病原侵袭的情况下才会导致临床发病。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系列多种不同临床疾病的总称,是指群体病或与PCV-2相关的疾病,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猪皮炎肾病  相似文献   

20.
<正>猪水疱病(SVD)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的蹄部、口腔、鼻端和母猪乳头周围发生水疱。该病首次发现于1966年,是猪的一种比较新的传染病,由于其流行性强、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猪和猪产品的流通与国际贸易,所以国际兽疫局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年来,该病对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威胁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引起养殖企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