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鹅的常见消化道寄生虫有鹅裂口线虫、绦虫、蛔虫、球虫等病,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产蛋,严重者极度消瘦,而且能使鹅死亡。无论是规模化养鹅或是散养鹅均易感染,特别是一家一户散养的鹅感染更加严重,必须要加以防治。1鹅裂口线虫鹅裂口线虫病是由鹅裂口线虫寄生于鹅的肌胃角膜层下引起的疾病。本病主要是以肌胃角膜的脱落和肌胃急性炎症与溃疡为特征。1.1流行特点鹅裂口线虫发育无需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2.
正鹅的常见消化道寄生虫有鹅裂口线虫、绦虫、蛔虫、球虫等病,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产蛋,严重者极度消瘦、而且能使鹅死亡。无论是规模化养鹅或是散养鹅均易感染,特别是一家一户散养的鹅感染更加严重,必须要加以防治。1鹅裂口线虫鹅裂口线虫病是由鹅裂口线虫寄生于鹅肌胃角膜层下引起的一种寄生病。此病可在各地流行。主要危害雏鹅,常造成大批死亡,损失较大。1.1流行特点患鹅和带虫者是主要传染源。其中成年鹅多为  相似文献   

3.
我场饲养良种鹅已有近10年历史,2000年10月首次爆发鹅裂口线虫病:种鹅零星死亡,病鹅体弱消瘦,增重缓慢,鹅裂口线虫寄生于鹅肌胃角膜层下,引起粘膜坏死、松弛、脱落,使病鹅消瘦,产蛋下降.由于诊断准确、治疗及时,未造成大的损失.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鹅裂口线虫病是一种裂口线虫寄生于鹅的肌胃而引起的疾病。该病对雏鹅和仔鹅危害大,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建阳潭城某鹅场,曾为培育种鹅,于初春期间从外省调入一批雏苗进行培育。为确保育雏质量,特从外省聘请了一位有育雏经验的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5.
鹅裂口线虫病是一种裂口线虫寄生于鹅的肌胃中而引起的疾病。不论大小鹅,夏天高温季节均易感染此病,我们应注重防治。寄生裂口线虫的病鹅为传播者,虫卵随其粪便排出,在30℃左右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下,1d内即形成第一期幼虫;再经过4d左右,变为感染期幼虫,然后脱离卵壳,进入外界环  相似文献   

6.
<正>鹅的生存能力和生命力都比较强,而且它的发病种类也明显比其它家禽要少。但是随着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密度也越来越大,这也就增大了鹅疾病的发生率,其中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寄生虫病。1 鹅常见寄生虫病1.1 鹅裂口线虫病鹅裂口线虫是寄生在鹅的肌胃角质层下并在里面形成虫道,从而引起溃疡,对于雏鹅来说感染鹅裂口线虫病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它会对鹅的生长和食欲造成严重影响,时间长了鹅就会变得瘦小,出现贫血、下痢,严重时就会死亡。从死鹅的解  相似文献   

7.
我区某种畜场,引进饲养有东北豁鹅240余只,1989年9月中旬鹅群陆续发病,相继死亡40余只,尤以雏鹅多发,主要症状是体弱消瘦,剖杀8只病鹅发现有大量裂口线虫寄生于肌胃,引起大面积溃疡坏死,另有棘口科、背孔科吸虫、绦虫,少数有毛细线虫和同剌线虫寄生。抽查78只鹅粪,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反复沉淀法,共检出棘口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8.
鹅裂口线虫Amidostomum anseris是家鹅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寄生于肌胃角质层下.可引起出血、发炎和溃疡,进而影响宿主食物消化.阻碍生长发育,大量感染时,雏鹅会发生成批死亡,给养鹅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选用有效的驱虫药显得十分必要,依佛菌素lvcrmectin是近年来研制的新型驱虫药,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微量等许多优点,几乎对所有线虫及外寄生虫有效,国内已研制成功,商品名为灭虫丁,但还未见应用于鹅裂口线虫感染的驱虫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灭虫丁由化工部上海生化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批号910123  相似文献   

9.
鹅裂口线虫病是由鹅裂口线虫寄生在鹅的肌胃角质膜下所引起。由于本病广为流行,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相当高,对养鹅生产的危害颇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病原形态虫体细长,淡红色。口囊呈杯状,底部有三个尖齿(背面一个大,腹面两个小)。雄虫长9.8~14毫米,尾部交合伞发达,伞叶上具有泡状花纹。雌虫长15~18毫米,阴门位于体后部呈  相似文献   

10.
鹅裂口线虫病是由寄生于鹅肌胃的鹅裂口线虫(Amidostomum anseris)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在广东各地广泛流行,某些地区的感染率可达90%以上,主要危害小鹅,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对成年鹅的危害不很显著。虫体形态本虫是毛圆科中的一种小线虫,新鲜虫体为红色。雄虫大小约10—17×0.25—0.35毫米,末端有交合伞,有一对等长的交合刺和一条细长的引器(图 B);雌虫比雄虫长,大小为12—24×0.2—0.4毫米,虫体在阴门处最宽,两端较细,阴门呈横裂,位于虫体后部。虫卵为椭圆形,卵壳薄,大小为50—82×85—110微米(图 C)。  相似文献   

11.
鹅裂口线虫病(Amidostomiasis)周金林(中国农科院上海寄生虫研究所)鹅裂口线虫病是由鹅裂口线虫(AnildoslomumanserisRaillietetHenry,1909)所引起鹅和鸭的一种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鹅裂口线虫寄生于鹅和鸭的...  相似文献   

12.
<正>鹅裂口线虫(Amidostomum anseris)是鹅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临床上病鹅主要以嗜睡、消瘦、生长缓慢等症状为特征,严重感染时衰竭死亡。2016年8月份,葫芦岛市某个体养鹅户送检10只死亡幼鹅(约1月龄),经实验室诊断为鹅裂口线虫感染,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一共饲养豁眼鹅近400只,平时以放牧为主。主述:2016年7月中旬,部分鹅出现了精神沉  相似文献   

13.
养鹅是广东地区的主要牧业之一。尤其在农村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之后,个体专业户的饲养数量剧增,呈现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但是,农村养鹅多采用放养形式,因而寄生虫的感染相当严重。除吸虫和绦虫之外,因某些线虫的感染而造成贫血消瘦、食欲不振、发育受阻,甚至引起死亡的亦有所报道。如某场饲养的鹅群,裂口线虫病引起的死亡达20%。足见防治鹅的寄生虫病害,对发展养鹅业的重要意义。我们近年来在广州、增城、肇庆以及海南岛的保亭、临高等地剖检一些鹅只搜集的线虫标本经鉴定有蛔虫、毛细线虫、四棱胃线虫、裂口线虫等四个种(其中鹅蛔虫在我省属首次发现,国内尚未见报道)。另据  相似文献   

14.
仔鹅草滩放牧注意的几个方面徐胜坤华本友(江苏省高邮市湖滨乡畜牧兽医站一、适时驱虫。我乡寄生虫病主要有矛形刺带绦虫和鹅裂口线虫,矛形刺带绦虫主要症状是消瘦,生长发育停滞,少食或不食,有神精症状,三十日龄仔鹅发病较为多见,严重时粪便中可见虫体。鹅裂口线虫...  相似文献   

15.
1.福建省家禽通过一年来的检查,家鸭200只,家鸽120只,家鸡60只和鹅50只的结果,检得线虫18种,分隶于8科12属,其中寄生于家鸡和家鸭的各有8种、家鸽3种、家鹅2种。2.福建省已知的家禽寄生线虫18种中、鸡蛔虫、鸡异刺线虫、异刺线虫、鹅裂口虫、钩唇饰带线虫、螺旋咽饰带线虫和膨尾毛细线虫等七种,是国内各地常见的家禽寄生虫。鸭裂口虫、鸟四辐射线虫、鸭瓣口虫、四棱线虫、钩状棘结线虫、厚尾束首线虫、孟氏眼虫、鹅毛细线虫和鸽毛细线虫等9种是我国首次的记录。3.福建省家禽寄生线虫,感染率较高而危害性严重的,有鸡蛔虫、家鸡感染率占36.6%,感染度为2—196个;鸡异刺线虫、家鸡感染率占76.6%,感染度为5—72个;鹅裂口虫、家鹅感染率占80%,感染度为12—94个;鸟四辐射线虫、家鸽感染率占75%、感染度为5—360个:台湾束首线虫、家鸭感染率占60%,感染度为2—26个。  相似文献   

16.
我县从1981年到1983年对本地区的鸡、鸭、鹅寄生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查到5纲19科26属38种,总感染率为99.1%。主要的虫种有鹅裂口线虫、卷棘口吸虫、膜壳科绦虫和鸡嗜眼吸虫等。其中鹅裂口线虫的感染率高达96.4%,最大感染强度达2283条。为了有效地防治此病,我们用国产丙氧咪唑和丙硫笨咪唑作了驱除鹅裂口线虫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厚尾扭头线虫雌虫和鹅裂口线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与比较,其中 尾扭头线虫雌虫是首次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厚尾扭头线虫雌虫口囊边缘具有4个乳突,从口囊底部伸出的角质齿呈棱形的利刃状;鹅裂口线虫雌虫口囊边缘无明显的乳突,但有阴门盖。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县鹅年饲养量达150万只,寄生虫感染十分严重,其中鹅裂口线虫感染率高达100%。灭虫丁是我国新研制的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抗寄生虫药,国内试验表明,该药对畜禽多种线虫和外寄生虫有较好的驱除作用,为此,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 禽的肌胃糜烂病多发生于肉用仔鸡。尚未见到有鹅患本病的报道,1990年9月下旬,锦州市小岭子机场养鹅场发生一起鹅的肌胃糜烂病。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该场共饲养2个月龄的鹅500只,一直采用散养方式,饲喂该场自行配制的混合料(其中  相似文献   

20.
线虫主要寄生于家禽的小肠,因其形态圆形线状而得名,放养家禽常普遍感染。主要导致幼雏发病,造成饲料报酬的下降。成禽是线虫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一般不发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下降。寄生在鸡体内的线虫主要有鸡蛔虫、比翼线虫、胃线虫、异刺线虫、毛细线虫等。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着重介绍鸡蛔虫病、家禽异刺线虫病和鹅裂口线虫病三种线虫病的防治,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