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品种名称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二、品种来源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养殖新品种是以3个引进的凡纳滨对虾群体和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种虾为基础群体,以耐低温、耐低盐、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品系选育相结合的选择育种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获得的凡纳滨对虾选育品种。三、审定情况2017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GS-01-006-2017。  相似文献   

2.
<正>"先锋1号"鲌是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市先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混合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手段研发的一个养殖新品种。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成为国家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一、品种名称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二、品种来源以3个引进的凡纳滨对虾群体和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种虾为基础群体,以耐低温、耐低盐、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品系选育相结合的选择育种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获得的凡纳滨对虾选育品种。三、审定情况2017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1-006-2017)。  相似文献   

4.
正一、品种名称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二、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以广东湛江市和广西东兴市收集挑选的7个养殖群体(3880尾)为基础群体,采用家系选育方法,以养殖100日龄体质量和成活率为选育目标性状,基于动物模型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ULP)育种值评价技术,经连续4代家系选育获得。三、审定情况2018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GS-01-007-2017。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14,(10):47-48
<正>培育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八仙墩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5年审定的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扇贝为基础群体,采用家系选育结合个体选择技术,开展BLUP和全基因组育种值评  相似文献   

6.
<正>品种来源:该品种以国内4个养殖群体为基础选育种群,采用传统的选育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以生长速度为主要指标,经连续5代选育获得的大口黑鲈选育品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口黑鲈选育新品种。审定情况:通过第四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GS01-004-2010。特征特性:该品种生长快,体型  相似文献   

7.
正育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福建省莆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野生龙须菜为亲本,从2009年开始历经群体选育、单株杂交育种与紫外线诱变高温胁迫筛选、单株选育后获得优良品系,再经连续4代培养而成。  相似文献   

8.
<正>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翘嘴鳜"华康1号"等25个水产新品种,现予公告。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育种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清远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海洋与渔业》2014,(3):42-42
“先锋1号”鲌是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市先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混合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手段研发的一个养殖新品种。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成为国家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水产科技》1979,(4):30-30
人工诱变育种有幅射育种和化学诱变育种两个方法。它是通过电离幅射或化学的作用去影响鱼类组织内化学遗传物质(如核苷酸染色体),引起染色体的局部丧失或造成染色体易位、倒拉等染色体结构的变化。这些影响能使鱼类的性状产生变异,通常称为突变。这样,从突变的个体选出符合人们需要的鱼类进行培育,从而获得新的品种。这种方法就叫人工诱变育种。  相似文献   

11.
<正>由长沙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杂交鲫鱼新品种——"芙蓉鲤鲫",于2009年在第四届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9。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是运用近缘杂交、远缘杂交和系统选育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经20年研究培育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回顾了近些年来辐射诱变育种的现状,综述了各种现代诱变技术如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在水产生物育种中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诱变育种的预测,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标记辅助选择等.这些方法的应用为将来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高效而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与渔业》2011,(12):35-35
坛紫菜“申福1号”(审定编号:GS-01—003—2009)是利用现代细胞工程技术,从经过人工诱变处理的野生型坛紫菜体细胞克隆再生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紫菜(Pyropia/Porphyra)种质资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育种技术、育种目标和育种成果3个方面综述了紫菜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育种技术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为主,分子遗传育种在探索之中。育种目标在优质、高产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变化、不同海区环境,培育耐高温、耐低盐等抗逆性强的品种。目前,中国已培育出紫菜新品种6个,其中坛紫菜4个,条斑紫菜2个。最后,作者提出中国紫菜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期望良种选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为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开展紫菜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育种单位: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3年采自青岛的野生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为育种基础种质,经γ-射线人工诱变和强光胁迫处理后获得第1代品系丝状体,随后通过无性生殖途径获取纯系种质,以生长速度和色泽为主要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与普通条斑紫菜品种相比,产量提高10.0%以上,藻体紫褐色,色深具光泽,单孢  相似文献   

16.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桂建芳院士所在的鲫鱼育种团队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的第三代新品种,于2007年12月份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核。该品种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碘泡虫病发病率低,并且养殖技术简单易行,成活率高,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的可控水体推广养殖,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农业部第2515号公告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的14个水产新品种,包括了鱼、虾、蟹、贝等品种,都是育种单位多年研发的成果。良种是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海洋与渔业》杂志与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联合推出这  相似文献   

18.
白金丰产鲫     
正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白金丰产鲫等12个水产新品种,现予公告。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育种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佛山市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董在杰  罗明坤 《水产学报》2023,47(1):019604-019604
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是渔业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也是保障未来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水产业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我国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产育种也由传统的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发展至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和基因组编辑等精准设计育种。水产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基础研究及其遗传改良技术的创建驱动着我国水产种业的蓬勃发展,截止2022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就有266个,其中鲤新品种数量最多,为31个,表明鲤育种工作卓有成效。本文重点回顾了我国鲤的种质和基因组资源现状,鲤的主要品种及其育种方法;简要介绍了鲤生长、抗病、体色、饲料转化率等经济性状关联的遗传研究进展,并由此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鲤种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鱼类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的技术首次应用于长毛明对虾的遗传育种过程,初步探讨了长毛明对虾的亲体及幼体在^60Co-γ射线下不同诱变剂量的生物学效应,并通过产卵量、孵化率、存活率及亲虾的活力等数据,对辐射诱变剂量进行筛选,确定辐射诱变育种过程中辐射剂量的适宜范围。实验数据通过SPSS11.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诱变剂量同长毛明对虾幼体各性状指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2〉0.90),各个实验组的孵化率以及存活率都随着诱变剂量的增加而呈现出相应的下降趋势,长毛明对虾进行辐射诱变适宜剂量的范围应在1Gy-10Gy之间,而有关诱变个体的胚胎发育和遗传分析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