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薯新品种商薯6号是利用其亲本绵粉1号中产、高干、食味好的特性,为使其提高鲜产,保持其亲本优异特性,2002年将绵粉1号授粉获得杂交种子,2003年进行实生苗选择,从其后代中选育出了符合国家淀粉型鉴定标准的甘薯新品系商025—6。2009年3月通过国家甘薯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甘薯200905,并定名为商薯6号。  相似文献   

2.
通过5个高淀粉亲本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亲本的7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BB30-224属理想的高产高干亲本;8410-788属高产中干亲本;绵粉一号属高干中产亲本.BB30-224×川薯34、豫薯七号×川薯34、绵粉一号×BB30-224、绵粉一号×豫薯七号、8410-788×豫薯七号5个组合符合高淀粉育种的目的.广义遗传力以烘干率、绿叶数和蔓长较高,而鲜薯重、大中薯重和薯干重的广义遗传力较低.  相似文献   

3.
绵粉一号是一个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由于其突出的的高烘干率(39.5%)和高出粉率(29.3%),问世之后,除作为品种应用于生产之外,许多育种者纷纷作为亲本材料加以利用。经过近10年的应用证明,绵粉一号确是一个优良的育种亲本材料。主要表现在:1.后代块根3筱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高,特殊配合力方差也大。2.的代平均烘干率率高,在鲜薯与烘干率负相关不显著。3.后代中率高,经多年应用,已有一批后代品种问世  相似文献   

4.
泉薯84是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以金山57、岩粉1号、泉薯940、文城金瓜薯、American№7、日本薯和徐薯18等为亲本进行计划集团杂交,从金山57为母本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特性研究表明,泉薯84叶面合理、净同化率较高、中后期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增长率和经济系数是其丰产的主要生理特性。泉薯84具有优质、高干高淀粉、产量好等优良性状,可作为优质食用型和淀粉加工型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重庆市甘薯生产现状谈推广高淀粉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测定和调查了重庆市农业生产上应用的11个甘薯品种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和生产力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目前重庆市的甘薯推广新品种为:兼用型品种渝薯34和南薯88,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徐薯18,渝苏1号,苏薯2号和绵粉1号,重庆市甘薯生产的出中在于加工,在推广高淀粉品种的前提下,走农户或就地小规模初级加工淀粉,企业收购淀粉进行各类深度加工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漯徐薯8号是由徐薯18与徐781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淀粉抗病甘薯新品种,2008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鲜基薯块烘干率36.5%,淀粉率25.4%,薯干洁白平整,丰产稳产,抗根腐病、茎线虫病和蔓割病,中抗黑王证病,耐贮藏,萌芽性好,适宜淀粉加工、生产燃料乙醇等。  相似文献   

7.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洛96-6是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豫薯10号为母本,以抗病薯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高干率、高淀粉含量,适合淀粉加工.河南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汇总结果表明:洛96-6鲜薯产量与徐薯18相当;薯干产量8 593.5 kg/hm2,较徐薯18增产13.3%;淀粉产量5 806.5 kg/hm2,较徐薯18增产17.4%.烘干率33.4%,淀粉率22.69%,分别较徐薯18高3.9%、3.39%.抗黑斑病,抗旱性强,黄皮、白肉,结薯整齐,大薯率高,适合加工,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甘薯高淀粉品种选育指标.2002年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认定.洛96-6适合作春、夏薯栽种,加工成淀粉后,效益可达15 000元/hm2,加工成粉条后,效益又增加50%.由于种植技术简单,产后加工效益可观,该品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8.
商薯7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甘薯室以豫薯13号为母本、徐78-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从其后代中选育而成.原系号为商056—3。豫薯13号高产、高干、抗旱、蔓短、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徐78-1中产、高干、高抗茎线虫病。利用这两个亲本的目的是获得高产、高干、食味好等优异特性,  相似文献   

9.
阜阳市是安徽省甘薯种植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地区,占全省种植面积30%以上。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多是食用和兼用品种,而高干高淀粉品种较少。以甘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世界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育种人员调整了育种目标,将重点转移到高干高淀粉品种的选育上来。阜徐薯20具有高产、高干高淀粉特性,是目前少有的燃料乙醇用甘薯新品种,符合国民经济的需要、能源安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选育出适合广东省薯区推广种植的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并于2008年鉴定筛选出11个具有某种优良特性的品种组成集团杂交群体进行有性杂交,从‘普薯04-26’的杂交后代选出单株08-64-271,后定名为‘湛薯271’。2012~2013年参加广东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鲜薯平均产量31 020 kg/hm2,增产达极显著,干薯平均产量8 997 kg/hm2,增产达极显著。2016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鉴定编号为粤审薯2016001。该品种属高产、优质品种,具有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广东省各非薯瘟病秋冬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甘薯生产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系统介绍了陕西省甘薯生产的条件和引种栽培历史,总结了生产、科研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指出当前甘薯产业化开发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全面提升甘薯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必须采取措施促进甘薯加工业的发展,加强优质专用新品种的选育,研究推广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建立健全种苗繁育体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谭文芳  李明  王大一 《杂粮作物》2010,30(6):393-395
甘薯品系8410-788是从"南丰"×"徐薯18"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淀粉加工型品系,其综合农艺性状好,干物质含量高,中抗黑斑病。甘薯8410-788与牵牛和茑萝的嫁接亲和性好、成活率高,具有诱导开花效果好,结实率高,每果粒数多,单株种子数多,诱导开花性较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甘薯高淀粉育种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爱梅 《杂粮作物》2009,29(1):18-20
对甘薯高淀粉育种的紧迫性、相关性及技术方面进行了综合剖析,旨在促进甘薯高淀粉育种的研究,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70年代初开展新型栽培种筛选工作以来,已选育出150余份抗病、高产、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亲本材料,这些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的基因库.以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做母本、新型栽培种做父本是获得优良品种和高产实生薯群体的有效组合方式.新型栽培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不仅在产量上具有杂种优势,而且在品质上也较现有品种好,特别是在抗晚疫病和淀粉含量方面,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现有品种.  相似文献   

15.
特用甘薯的研究进展及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近年来我国特用甘薯的研究状况以及实际生产的需要,扼要地阐述了目前我国各类特用甘薯的育种进展、育种成果、综合利用及发展前景,为特用甘薯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小麦品质改良亲缘材料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从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改良与种质创新中获得抗奈锈病的后代材料,采用条中31、条中32、水源11—14、Hybrid46—7和Hybrid46—8等条锈菌多小种混合菌系,对18份由不同省份引进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63份云南地方小麦分别进行3年和2年的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并对其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丰优2号、鲁植79—1、辽春10号、新春5号、皖麦18、安农2号、小偃6号和中优16号等8个国内引进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表现出高度慢锈特性,可作为云南小麦育种与地方小麦品质改良的优异抗源亲缘材料;63份云南地方小麦中,33份表现免疫,1份表现高抗,1份表现中抗,27份表现高度慢锈,1份表现中度慢锈。  相似文献   

17.
肉甘薯新品种广紫薯1号空间诱变改良效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超亲的高淀粉或高秽素嚎的甘薯新品种甘薯品种广紫薯1号5个不同世代组培材料,于2006年9月9~24日搭载中国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进行空间诱变处理.2008年田间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经空间诱变处理,大中薯率显著提高,薯块有显著的增产趋势,特别是航1与航4两个株系比对照增产极显著或显著,而其它主要经济性状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谭文芳  王大一 《杂粮作物》2009,29(3):178-179
川薯2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岩薯5号为母本,红旗四号为父本,经多年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且有高产、食味佳、商品性好,抗病、耐贮等优良性状。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盐碱地适盐种植是目前发展盐碱地产业的重要模式。以3个酿酒高粱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并分析酿酒高粱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籽粒品质等指标,筛选出耐盐、优质高产的酿酒高粱品种以丰富河套灌区作物的种植结构,降低因长年种植葵花引起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并提供优质酿酒原料。研究结果表明:1)吉杂127的产量最高,为10 832.0 kg/hm^2,其次是辽杂19的10 429.8 kg/hm^2;2)辽杂19农艺性状、产量及籽粒淀粉、蛋白质含量和容重等指标优于其他品种,为最佳酿酒高粱品种;3)相比于种植葵花,种植高粱具有机械化程度高、便于轮作倒茬等优点,提高种植户的净收入约5070元/hm^2,并能提供优质酿酒原材料。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高油玉米种质利用已经进入实质应用阶段,高油玉米新品种层出不穷,已经通过审认定的高油玉米品种有高油115、春油1号、吉油1号等10多个品种,山西省在2003年有两个高油玉米新品种通过了审定。高油玉米种质利用技术也将随着高油玉米研究的深入,从单交种技术逐步发展为以不育行普通杂交种授以高油玉米花粉的遗传三利用技术。临高油1号的选育、不育型临高油1号转育及超油化生产技术研究,使山西省高油玉米种质利用研究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高油玉米商品粮的含油量超过10%的育种目标成为可能。该技术在今后农业产业化调整过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