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取南京市2015~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调查数据和相应的社会经济数据作为基础研究数据,基于信息熵模型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化特征,并找出影响信息熵波动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逐年增加,集中度逐年下降。运用Matlab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可知: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体现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大范围提升以及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地类型的减少。南京市土地利用绩效指数逐年上升,生态绩效先降后升。研究发现,与土地利用绩效有着最显著相关性的是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相似文献   

2.
以甘肃省庄浪县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庄浪县1997—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变化贡献率、年均变化强度指数、单一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及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方法,分析了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在空间尺度上,耕地、其他土地、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及牧草地在庄浪县分布较为均匀,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次之,园地分布极不均衡。  相似文献   

3.
利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借助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山西省怀仁县1989年第一次土地调查至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研究表明,怀仁县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草地为主;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大幅度增加,耕地、其他土地大幅度减少;同时,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综合分析表明,人口、经济、政策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谈兵  翟文侠  宋成舜  柯新利  陈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129-4130,4164
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TD)和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动态度(GTD)分析了西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同时结合Markov模型,分析了土地类型转换特点。结果表明,GTD为0.15%;UTD最大的是园地,最小是草地。耕地去向主要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来源主要是其他土地和草地;林地去向是建设用地,来源为耕地和其他土地、草地;草地的去向是耕地和林地,没有来源;建设用地只有农村居民点整理为耕地转出,来源主要是耕地,比重占78.49%。总之,2015~2020年间,耕地比重先增后减,总体减少614.97 hm2;草地不断较少,减少329.91 hm2;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增加567.63 hm2。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利用信息熵理论,对三穗县2009-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并构建 GM(1,1)模型,利用2009-2013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然后预测2014-2020年该县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结果表明:2009-2013年,三穗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园地、林地、草地的减少,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的增加,其中林地面积变化对信息熵的影响最大;三穗县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在2009-2013年期间呈上升,优势度呈下降趋势,表明三穗县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性降低,集中性减弱,向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构建的 GM(1,1)模型精度较高(c=0.10,p=1),预计2014-2020年三穗县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上升,均衡度增加,优势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金堂县2009 年、2012 年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表为依据,采用计量地理模型,选取8 个相关指标,从土地利用现状和动态变化2 个方面分析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该县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特征明显,土地利用集中化程度不高,以耕地- 林地-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组合类型,在耕地、林地、水域用地方面具有区位意义。(2)该县土地利用类型不突出,相对变化差异度不明显,土地利用结构趋于有序变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应加大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崇左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萍  周寅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79-4381,4383
以广西崇左市为例,对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过程和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0年前后崇左土地利用变化存在差异,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控制下,近年来耕地数量在减少,林地数量增加,交通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过程变化主要表现为未利用地向农用地转化和农业用地内部调整;预测建设用地比例2010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3.13%、3.69%。为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应科学规划、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调整农业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开发未利用地,发展生态用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土地环境的整治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金堂县2009年、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表为依据,采用计量地理模型,选取8个相关指标,从土地利用现状和动态变化2个方面分析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该县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特征明显,土地利用集中化程度不高,以耕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组合类型,在耕地、林地、水域用地方面具有区位意义。(2)该县土地利用类型不突出,相对变化差异度不明显,土地利用结构趋于有序变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应加大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4项指标,对研究区域1996~2007年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7年江苏省林地、园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和工矿用地5类土地面积不断增加,而耕地、水域和牧草地的面积则减少。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 H )的演变规律为1996~2002年为缓慢增长期, H值稳定增长;2002~2007年为快速上升期, H值增幅较大。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园地的空间差异性最大,牧草地次之,交通用地的空间差异性最小。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效益的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线性规划法,基于生态功能绿当量对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需要通过园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目标,牧草地、未利用土地减少幅度不大,建设用地中除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外其余用地均增加;为同时满足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目标,部分地类的面积有所减少(如耕地),在满足生态效益最大的同时兼顾社会和经济目标的实现;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开展提高耕地质量的土地开发整理、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挖掘非农建设用地的绿当量和生态服务价值是实现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效益优化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宏观角度研究新疆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二元相关分析方法,对2012年新疆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耕地比重与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呈正比;建设用地比重与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呈正比,与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成反比;园地比重与人口密度呈正比.牧草地比重与人均粮食产量呈正比.[结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有助于加强土地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崇州市2002~2013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数据,采用信息熵、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GM(1,1)灰色模型分析方法,借助灰色系统理论及应用软件,对崇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该市2018年、2023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崇州市各乡镇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熵值呈现变大的趋势,且其时间变化具有不稳定性,土地利用结构有向稳定方向发展的态势。崇州市园地、草地利用分布极不均衡,其他用地利用分布相对合理;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目前还未出现均衡分布的趋势,且在未来10年的利用分布会更加不均衡,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的分布会出现均衡趋势。崇州市土地利用信息熵与"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1996—2009年我国各省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掌握各类用地的变动趋势,为各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开发、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对全国31个省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我国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各地区自然资源特征和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其中,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整体"西增东减",林地、草地则整体由东向西增量逐渐增加,园地向西部和南部增加、黄渤海地区缩减,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由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增加量逐渐减少,交通运输用地南北激增,其他土地则由东向西减少量逐渐增加,且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各类用地的变化率都相对较大,同时,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变化还与各地自然资源分布特征关系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空间分布总体为熵值由东向西减少,且相较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时信息熵的变化总体表现为"东增西减"。[结论]我国土地利用结构有序度由西向东递减,且在这14年期间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系统有序度在进一步下降,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复杂,均衡度上升。  相似文献   

14.
渭南市临渭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渭南市临渭区1995~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依据,分析其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土地利用程度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未利用地、水域面积大量减少,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是引起其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15.
车鑫  李淑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82-9485
根据2008年扶余县完成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对扶余县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及分布进行统计,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发现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地域差异明显、土地产出水平相对较低、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比重偏低、林地比重较高、建制镇面积增加较多等特点,继而针对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扶余县未来土地发展趋势及合理利用土地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贵州省土地利用管理和省内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利用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贵州省9个市(州)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程度总体一般,区域差异较大;土地利用集中化程度较高,且得到洛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4个指标之间相互验证;组合类型则以林地+耕地为主;耕地、草地、其他农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具有区位意义的地区较多,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园地、未利用地具有区位意义的地区较少,林地、水域具有区位意义的地区最少;全省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为236.95,土地利用程度总体上不高。  相似文献   

17.
该文基于宝鸡市2009—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调查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强度指数方法,分析了宝鸡市2009—2014年土地利用的速率和程度的变化趋势,为宝鸡市土地利用科学布局及合理规划提供决策和支持。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趋势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动态度减少,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动态度增加,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动态度增加最快,而园地动态度减少最快。(2)宝鸡市土地利用利用强度指数呈波动变化趋势,且各年土地利用强度指数都大于平均值200。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区域的生态服务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土地的利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生态服务价值也随之改变.基于2005—2010年宁夏银川市各区县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变化情况,核算银川市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5—2010年银川市城区交通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生态服务价值不断下降;郊区林地、园地和建设用地增加,耕地、牧草地减少,生态服务价值也呈总体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类型决定生态服务价值,而生态服务价值则反映土地利用结构在生态方面的优劣,通过增加林地、牧草地等生态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9.
依据昆山市1994至200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马尔柯夫方法对其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进行了模拟,并对未来10年其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利用马尔柯夫过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预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未来10年昆山的土地利用结构将保持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的趋势,但其变动幅度将逐渐趋向平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依据昆山市1994至200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马尔柯夫方法对其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进行了模拟,并对未来10年其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利用马尔柯夫过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预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未来10年昆山的土地利用结构将保持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的趋势,但其变动幅度将逐渐趋向平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