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江苏省太仓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的部分成果总结,主要是通过将2005年数据与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分析土壤pH、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和CEC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太仓市耕作土壤存在日趋酸化的趋势,有机质和全N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增加缓慢;虽然有效P含量增加趋势明显,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速效K含量处于缺乏状态,且呈现降低趋势;土壤保肥性和缓冲能力属于中等水平,且CEC存在降低的趋势。调查表明,应采取有效的对策缓解土壤酸化的趋势,改善施肥措施,减少化学N肥的施用,增加有机肥、P肥和K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寿光大棚菜地酸化与土壤养分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以露地土壤为对照,研究了寿光地区连作1,5,8,12年种植番茄的大棚土壤酸化状况、养分积累及其相互联系.结果表明:随着大棚连作年限增加,土壤酸化主要发生在0-20 cm的表层,20-40 cm及40-60 cm土层pH变化不大.大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非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而线性增加,而是呈抛物线型分布.其中土壤有机质处于中等至缺乏状态,碱解氮和速效磷处于很丰富水平,速效钾为丰富水平.土壤养分主要积累于表土层,速效钾有淋洗现象.微量元素Fe、Mn、Cu、Zn、B都随大棚连作年限延长而呈增加趋势,并由表土层向下减少.有效锰和有效锌为中等至较丰富,其余处于丰富水平.其中有效铜极为丰富,可能产生了铜的毒性效应.相关分析表明,大棚土壤pH与土壤养分变化呈现负的相关性,说明大量施肥是导致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土壤酸化可提高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但需注意其含量过高时带来的毒性效应和淋洗风险.实践中应增施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有机肥料,以提高有机质的积累率,增强土壤缓冲性.同时注意平衡施肥,减少氮、磷肥的施用量,适当提高钾肥比例.补充锰肥和锌肥,减少含铜农药的施用,确保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3.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菠萝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海南万宁市和琼海市菠萝主产区土壤养分现状,调查测定了240个土壤样品养分含量,分别进行单项养分指标等级评价和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调研区域土壤酸化现象严重,pH <4.5的强酸性土壤占比达78.33%;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有55.83%的调研地块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状态<2%;82%以上地块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缺乏;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处于中等及以上等级地块比例占82.92%;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普遍缺乏;微量元素有效锌、有效铜和有效硼在部分地块含量较低,分别有17.05%、46.25%、34.17%处于较缺乏及以下等级水平。因子分析表明,测定的10项养分指标可提取出4个公因子,其中因子1和因子2表征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pH、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是影响菠萝园土壤养分综合状况最主要的因素。进一步对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值IFI值进行聚类分析可知,万宁市菠萝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669~1.605,均值为0.104,其中仅有29.16%的土壤处于中等及以上肥力水平;琼海市菠萝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767~1.113,均值为-0.104,仅有17.50%的土壤处于中等及以上肥力水平;整体来说,万宁市菠萝园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状况优于琼海市菠萝园土壤。  相似文献   

4.
刘国华  杨林章  夏立忠  李运东  马力 《土壤》2011,43(4):600-604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三峡库区福罗斯特脐橙(Citrus.sinensis)体内营养元素(N、P、K、Ca、Mg、Zn、Mn、Cu、Fe)的分布特征及其农业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大量元素中,树干(枝)Ca含量最高,花器官中K含量最高,根系与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分布基本相同,大量元素在脐橙中的含量分配与土壤中的分配基本一致,均为脐橙强烈摄取元素;微量元素Zn、Mn、Cu为中等摄取元素,Fe为极微弱摄取元素,土壤背景为营养元素的主要控制因素。叶、花、根为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较为富集的器官,而树干、果实对各营养元素的富集程度较弱。该地区土壤具有缺N、少P、富K的特点,因此需合理调整有机、无机肥的比例,提高土壤N、P的供应量。  相似文献   

5.
山地酿酒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侍朋宝  陈海菊  张振文 《土壤》2009,41(3):495-499
对陕西省渭北高原山地3个不同海拔高度酿酒葡萄园0 ~ 6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葡萄园土壤pH均在8.0左右,属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和N、P、K等大量元素含量偏低,各种微量元素除了B含量很低以外,其他元素均含量丰富;各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很大,从整体上看海拔最低点的最好.土壤养分中速效N、P、K含量与黏粒(<0.002 mm)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粉粒(0.002 ~ 0.02 mm)含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福建烟区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福建烟区具有代表性的2266个土壤样品的物理化学性状分析测定表明:土壤的pH值平均为5.05,物理性黏粒(<0.01mm)36.56%,有机质22.99g/kg,全N 1.52g/kg,碱解氮144.41mg/kg,全P 0.52g/kg,速效磷28.41mg/kg,全K 19.50g/kg,速效钾79.50mg/kg,缓效钾259.61mg/kg。与第2次土壤普查比较,福建烟区土壤普遍酸化,有机质和全K含量下降,土壤全P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部分土壤N素积累。福建烟区应重视土壤酸度的调节和有机肥的施用,选择适宜的土壤质地类型,适当控制N肥的施用,适量施用P肥,重视K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7.
毛伟  姜义  徐桂红  程忠波  陈明 《土壤》2011,43(5):729-735
以宝应县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为基础,结合1984年、1989年、1994年、2000年土壤普查数据,分析了宝应县土壤养分(有机质、有效P、速效K)变化趋势。结果发现:20年来,土壤有机质、有效P、速效K含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属典型的“V”型变化结构,即1984—1994年土壤有机质、速效K含量呈下降趋势,有效P含量呈稳定趋势;1994—2005年土壤有机质、有效P、速效K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都达到或超过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水平。且土壤有机质、有效P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速效K空间分布稳定。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有机质、有效P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速效K含量呈稳定趋势。土壤养分上升幅度大小为:有效P>有机质>速效K。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日光温室栽培下陕西关中地区不同土壤养分累积及交换性养分含量及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下土壤有机质、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显著累积,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明显增加,而土壤pH却出现下降趋势。日光温室土壤交换性K^+含量显著增加;日光温室和大田土壤交换性Ca^2+含量相比无明显差异,而日光温室土壤交换性Mg^2+的含量及其离子饱和度有所提高。日光温室土壤钙饱和度、Ca/K和M g/K均明显低于大田土壤。认为日光温室栽培下大量施用钾肥,是土壤钙离子饱和度及Ca/K和M g/K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建议在评价日光温室土壤养分有效性时,应综合考虑交换性养分的含量、饱和度及离子间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9.
辽南葡萄主产区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红静  邢月华  刘艳  李波  蔡广兴 《土壤通报》2021,52(5):1149-1155
为了给辽南规模化葡萄园的养分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2016年在辽南葡萄主产区采集91个葡萄园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该葡萄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南葡萄主产区土壤pH平均值为6.2;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0 g kg?1,处于缺乏水平的样点占总样点的97.8%;土壤全氮、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为0.08 g kg?1和73.3 mg kg?1,处于缺乏水平的土壤样点分别占样本总数的85.8%和74.8%;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70.4 mg kg?1,90.1%样点属于丰富水平,但变异系数较大;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58.0 mg kg?1,总体含量属于中等以上,处于中等以上和缺乏水平的样点占总样点的比例分别为68.2%和31.8%。不同地区、不同树龄和不同产量水平的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李官镇葡萄园养分状况好于许屯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葡萄园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不同产量葡萄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为高产园 > 中产园 > 低产园。建议根据产量和树龄情况,分区域进行葡萄园养分管理,适当减少磷肥和钾肥、增加有机肥用量,以保证养分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福建省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掌握土壤养分肥力,是制定施肥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185个,福建省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25个,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N、P、K、Ca、Mg、S、Cu、Zn、B、Mo含量,评价荔枝果园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结果显示:广西和福建两省荔枝果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钼含量均为低水平,广西荔枝果园有效磷和有效锌为中下,福建为中上,有效铜中等,有效硫含量较高。整体上两省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较低且不平衡。不同荔枝主产区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差别很大,硼是广西荔枝园土壤最普遍缺乏的元素,镁、钼次之。而镁是福建荔枝园土壤最普遍缺乏的元素,硼、钙次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双季稻田控释尿素施用对养分在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与迁移的影响,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比较普通尿素(U)和控释尿素(CRU)减施稻田剖面的养分累积和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全氮、NO_3~-—N、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和全钾含量呈下降趋势,NH_4~+—N含量先下降后升高,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土壤pH升高且趋于稳定。施肥会降低0—20cm土层pH和速效钾含量。与U处理相比,0—20cm土层CRU处理全氮含量提高7.72%~19.45%,且随着施N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40—60cm土层CRU处理NH_4~+—N含量降低6.99%~19.23%。施用CRU可以有效降低土层NH_4~+—N向下淋溶,提高0—40cm土层全氮和NO_3~-—N含量,避免土壤N素流失。施用CRU对不同深度土层有机质、速效磷、全磷、速效钾、全钾和pH的影响不显著,但减量过大会导致有机质降低。CRU减量10%~20%处理显著提高双季稻成熟期N、P、K的吸收量。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用量控释尿素处理早、晚稻成熟期N、P、K吸收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总之,CRU处理有效地控制N素向下淋溶,减少因N肥施用带来的潜在面源污染,而CRU减施可更好地维持和提高土壤的养分水平和肥力,促进养分累积,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以纽荷尔脐橙为试材,于2002年测定了湖北省秭归县柑橘良种示范场、兴山县高阳镇宝坪村、巴东县东瀼口镇雷家坪村、长阳县渔峡口镇岩松坪村、公安县卷桥水库白云山园艺场、阳新县王英镇石港村、通城县园艺场、丹江口市蔡家渡果园场的纽荷尔脐橙园0~40cm土层的营养状况,分析了相应果园2003年纽荷尔脐橙果实的主要品质。结果表明:供试果园土壤pH值适宜柑橘的生长发育和品质表现,但碱解N普遍缺乏,而其他土壤养分指标差异明显,有机质含量除了秭归县和丹江口市处于低量水平、通城县处于偏低水平外,其他均属适宜范围;有效P含量除了兴山县、长阳县和通城县属于适宜范围外,其他均属缺乏范围;速效K含量表现极不平衡,秭归县处于极缺范围,丹江口市和通城县处于缺乏范围,巴东县处于适宜范围,而兴山县、长阳县、阳新县和公安县处于高量范围。在这种土壤背景下生产出的纽荷尔脐橙果实的主要品质产生很大差异。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对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有很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有效P和速效K含量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亮度值与土壤pH值、碱解N和速效K含量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黄土高原苹果园肥力状况,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GIS采集苹果主产区黄陵县的304个苹果园的土壤和叶片样品,测定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p H、速效磷、速效钾、CEC及有效铁、锰、铜、锌的含量和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根据土壤和叶片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其进行丰缺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72%的果园未达到绿色食品土壤肥力指标的正常值含量;土壤和叶片氮含量较低,磷和钾含量较高,其需肥顺序为氮钾磷;该地区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在以后的生产中需多施微肥。通过对土壤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知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有利于土壤中大量元素的有效养分增加。从土壤和叶片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得知,仅土壤钾和叶片钾呈负相关,而其余元素全部呈正相关,由此得出通过提升土壤中某元素的含量可以使得叶片中相应元素含量相应增加,而元素钾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云南省菠萝蜜主要种植园土壤和叶片养分状况,以期为菠萝蜜园合理施肥提供依据。调查分析了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15个种植园不同土层(0~20、20~40、40~60 cm)的土壤养分状况和叶片养分含量,结合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含量在0~20 cm土层含量最为丰富;不同土层间除土壤pH、有效硼之外,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元素均有含量变幅范围、变异系数较大的表现。(2)86.67%土壤pH值小于6.5,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及各种中、微量元素含量中上水平,磷素含量各种植园表现不一,差异明显。(3)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全磷含量与土壤速效钾、有效锌、交换性钙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效磷、有效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pH与土壤交换性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片氮、锰、锌、铜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钙与土壤交换性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云南省菠萝蜜种植园施用石灰或者土壤调理剂提高土壤pH,增施有机肥、磷肥、硼肥,适当控制氮肥、钾肥、钙镁中量元素肥及铁锰铜锌微量元素肥的施入量,以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德惠市农田黑土肥力评价及施肥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吉林省德惠市黑土农田土壤5项指标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处于良好级,速效磷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级,全N含量处于差级,pH在不同地块差异明显。土壤保肥、耐肥性能好,但土壤肥力严重退化。因此,在施肥上应遵循增施有机肥,增N、控P、保K,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的原则,保持黑土的持续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肃北高寒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肃北高寒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及 5 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高寒草原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对土壤养分及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②随着放牧强度的提高,0 ~ 10、10 ~ 20 cm 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则呈显著的递减趋势;③轻度放牧草地土壤有机质、土壤全 N 含量高于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草地;20 ~ 30 cm 土层有机质随放牧强度的增大呈明显下降趋势,即随放牧强度的增大深层土壤肥力呈退化趋势;肃北高寒草原的速效养分以多 N 少 P 富 K 为特点,土壤速效 N、P、K 含量在总体上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④肃北高寒草原 5 种微量元素的高低顺序依次是:Na>Fe>Mn>Cu>Zn,不同放牧强度下各微量元素的变化一致,顺序依次是:轻度放牧>对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⑤放牧强度对 10 ~ 20 cm 的土层影响最大,随放牧强度的增大,地表植物营养吸收层土壤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呈降低,导致地表植被生长能力降低,最终导致地表土壤沙化,最后使草地大面积退化。  相似文献   

17.
长期施用有机-无机肥对太湖流域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孙瑞娟  王德建  林静慧  刘勤  杨林章 《土壤》2009,41(3):384-388
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的有机无机肥施用对稻-麦轮作体系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影响.5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和施用化肥体系均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单施N肥和NPK配合施用在试验前2年系统生产力(水稻+小麦) 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有显著影响.施肥尤其是有机无机肥混施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土壤中N以NO3--N形式存在,有机肥的施入显著降低了土壤中NH4+-N的含量.土壤速效K与速效P含量呈极显著相关,说明这些速效养分的同源性,可能是由有机肥施用带入土壤中的.土壤中碱解N与NO3--N含量呈显著的相关,而与NH4+-N含量没有关系,土壤速效P与有效态Fe含量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郭义龙 《土壤》2004,36(6):667-671
51个低产香蕉园土样测试结果表明,漳州低产香蕉园土壤酸性较强,有机质、全N、碱解N、缓效K、速效K含量偏低,有效P、Zn、S含量较丰富,有效Ca、Mg、B含量较缺。51个叶片样品养分含量N、P、K元素平均值大部分都在适宜范围,Zn含量丰富,Ca、Mg、S、B含量多属低量水平。2年田间定位试验表明,N、K效应差异显著,提高N、K施用量对低产香蕉园香蕉产量影响明显,调节土壤酸度,补充Ca、Mg营养也是重要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东沟小流域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2002年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土壤养分测定,结合1982年长武县土壤普查中王东沟小流域养分普查数据及1993年CERN对王东沟小流域土壤养分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达到全国中等肥力水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呈上升的趋势,但是氮磷养分比例不协调,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该区域的土壤培肥途径是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养地作物的种植面积,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嘉祥县20年来土壤养分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嘉祥县10个乡镇土壤进行了复查。化验数据经系统整理,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质、碱解N、速效P含量呈增长趋势,其中速效P最为显著,而土壤中速效K含量呈减少趋势。在施肥上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应稳施N、P肥,增施有机肥和K肥,普施微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