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绵麦367为对照,对8份诱变育种彩色小麦稳定新品系进行比较试验,鉴定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推荐品系参加四川省高原小麦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系19γ-z-24分蘖强、成穗率高,全生育期、株高适中,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穗部经济性状表现好,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小区产量8.35㎏、折合产量417.50kg/667m2,较相邻平均对照增产1.2%,产量位次第2位,结合四川省彩色小麦新品种审定标准,提供19γ-z-24参加四川省高原小麦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驻麦762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35大穗优质抗病抗倒广适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系,全生育期228 d。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平均株高73.7 cm,抗倒伏能力中等。株型松散,穗层整齐。耐热性中等,耐干热风能力较强。穗纺锤形,中大穗,结实性较好。白粒,籽粒角质,粒中等,饱满度较好,容重较高。平均亩穗数40.4万穗,穗粒数36.2粒,千粒重42.3 g。抗性(2018年/2019年):条锈病,近免疫/中感;纹枯病,高感;赤霉病,中感;白粉病,中感;叶锈病,高抗/免疫。  相似文献   

3.
正品种来源:08CA137/山农17。特征特性:冬性。全生育期226 d,熟期与周麦18相同。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片细长,深绿色,株高79.4 cm,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强。穗纺锤形,穗层整齐,熟相好,长芒,白壳,白粒,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40.1万,穗粒数37粒,千粒重46.0 g。籽粒容重803 g/L,粗蛋白14.57%,湿面筋35.1%,稳定时间5.2 min,吸水率60.9%。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产量表现:2016-2017年度中作小麦联合体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7.0 kg,比对照周麦18  相似文献   

4.
三、小麦 品种名称:云麦47(原编号3F6-12358)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78天,株高86.2cm,最高分蘖42.16万,有效穗20.29万,单株分蘖3.58个.穗长11.44m,每穗结实率56.6粒,千粒重50.4g,单穗重2.84g,属大穗大粒型品种.该品种耐肥抗倒,高抗白粉病和秆锈病,轻感叶锈病,中抗条锈病.  相似文献   

5.
为制定小麦新品种选育目标和策略,采集2008-2012年国家黄淮南片冬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数据,采用同异分析原理与方法,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间的综合同一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穗粒数(0.904 0)、千粒质量(0.890 5)、冬季冻害(0.887 2)、赤霉病(0.877 2)、全生育期(0.876 1)、体积质量(0.873 4)、公顷穗数(0.869 0)、叶枯病(0.868 3)、株高(0.832 5)、白粉病(0.801 2)、抗倒性(0.785 0)、熟相(0.410 1)、条锈病(0.383 6)。其中,穗粒数、千粒质量、冬季抗寒性和赤霉病等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在今后的育种或高产栽培研究工作中,应当重视对它们的选择和调控。对现有小麦品种群体与育种目标间的差异分析表明,株高性状整体上已达到育种目标要求,而熟相、条锈病抗性、白粉病抗性、抗倒性、公顷穗数等性状则与育种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宝鸡市生态条件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策略应当是在保持现有品种性状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对兼具耐寒、抗病(包括条锈病、白粉病,特别是抗赤霉病)等特性的穗重型品种(穗粒数多,千粒质量高)的选育。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适应湖北省等高降雨量区小麦新品系或中间育种材料,对引进的16份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高降雨量区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生育期和简单农艺性状的调查,并对其中的9份种质进行了多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与湖北省大面积主栽品种郑麦9023相比,供试种质的拔节期平均提前4d,抽穗期推迟8 d,成熟期推迟1 d,成穗率、穗粒重和千粒重较低,株高和穗粒数较高;供试种质对条锈病的抗性最好,其次是赤霉病和白粉病,赤霉病抗侵染性比抗扩展性好.筛选出免疫或高抗条锈病种质7份;4份赤霉病抗侵染种质中有1份高抗侵染、中抗扩展;1份种质高抗白粉病,没有发现纹枯病抗性种质.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新品系中梁9996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holdfast"为母本,"中梁22号"为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该品系株高105.7 cm,穗长7.18 cm,千粒重38.83 g,容重779.0 g/L;籽粒含粗蛋白130.8 g/kg(干基)、湿面筋294.0 g/kg,属中筋粉专用品系。该品系抗寒、抗旱性强,稳产性好,对条锈病表现高抗至中抗,轻感白粉病。经2006—2008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5 844.8 kg/hm2,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增产15.0%。适宜天水市及周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一、超级小麦——高粱穗一号 株高65厘米,半冬性,穗长14~16厘米,穗宽2~3厘米,千粒重45克,麦穗无芒,穗粒150~180粒,属于分枝性小麦.高粱穗一号麦穗像高粱,根系发达,抗性强,高抗小麦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并且高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50~750公斤.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6公斤,播种期以10月1日为宜.  相似文献   

9.
东昌7072是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良星99为父本、烟农15为母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白皮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19.0天,比对照济麦22早熟1.3天。幼苗半直立,叶片深绿色,春季返青拔节较快。分蘖力较强,幼苗长势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83.2cm,株型松散,旗叶斜上举,大小适中,穗层整齐,茎秆披腊粉中等,落黄及熟相好看。穗长方型,长芒,籽粒饱满度好,角质,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结果分别为亩穗数44.2/44.5万,穗粒数29.0/32.2粒,千粒重41.7/40.3g。2019-2020两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17.3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3.07%,2020-2021两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15.2千克,比对照济麦22品种增产5.72%。该品种栽培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下旬,基本苗14-16万/亩,底肥亩施纯氮16-18千克,氧化钾5-8千克,五氧化二磷7-9千克,注意防治蚜虫、赤霉病等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抗白粉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南农9918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以本所育成的高抗白粉病普通小麦-簇毛表6VS/6AL易位系与丰产适应性好的扬麦158杂交,再用扬麦158回交,通过连续多代抗白粉病鉴定、外源易位染色体分子、细胞遗传学追踪和农艺性状鉴定,选育出高抗白粉病的高产新品系南农99-18。经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该品系均表现高抗白粉病,具有穗大,粒重的特点,较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1.88%-2.20%。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南农9918。该品种较好地综合了簇毛麦高抗白粉病及扬表158的丰产适应性,适于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宁麦23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5品种名称:宁麦23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品种来源:宁9534/扬麦158//宁9534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3天,比对照扬麦158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苗叶细长、叶绿色。株高95cm,株型紧凑,抗倒性一般。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半硬质、较饱满。平均每667m2穗数31.9万穗,穗粒数40.6粒,千粒重40.8g。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中感纹枯病,中抗赤霉病。品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06。 特征特性:属半冬偏春性品种。株型松散,植株较高,分蘖力、成穗率一般。茎秆无蜡粉,叶片较宽大下披。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后期熟相较好。抗倒性一般。生育期195.8d。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 989.05kg,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2.12%。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专用小麦中筋标准。中感赤霉病和白粉病,中抗条锈病,高感纹枯病。适于湖北省北部小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郑麦103     
<正>审定编号豫审麦2014019申请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3.4~234.1天;幼苗匍匐,抗寒性较好;冬季分蘖力强,春季返青晚,两极分化慢,苗脚不利索,抽穗较早;穗下节短,旗叶偏窄长、上举,株高74~79厘米,抗倒性中等;穗纺锤形,穗小,码稀,短芒,白壳;子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千粒重43.1~48.2克;后期耐热性好,成熟落黄好。经鉴定,该品种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保障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持续发展,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育新品系酒9194为母本,引进(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选育)9913-1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5 a连续单株选择,2015年稳定出圃。2018 — 2019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 870.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4.24%。2020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组生产试验,6试点平均折合产量8 339.3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03%。生育期103 d,株高90.0 cm。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数649.2万穗/hm2,穗粒数41.06粒,千粒重46.3 g,容重787.4 g/L。该品种品质优良,中抗白粉病,中感条锈病。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地区水地品种类型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小麦新品种 一、绵麦228 1.选育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品种来源1275-1/内2938//99-1522. 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6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苗叶绿色,叶宽中等,叶耳无色.植株整齐,平均株高81cm左右.穗方长型,长芒,白壳,红粒,粉质,籽粒卵形、饱满.小穗密度中等,平均有效穗25.1万/亩,穗粒数38.7粒/穗,干粒重45.4g.2011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30g/L,粗蛋白(干基)含量13.9%,湿面筋含量30.3%,Zeleny沉降值27.2ml,稳定时间2.7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相似文献   

16.
苏种 《农家致富》2023,(15):40-41
<正>一、连麦11连麦11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半冬性小麦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半匍匐,长势好,分蘖力较强。株型较松散,穗层较整齐,成穗数较多,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 :全生育期229.6天。株高90.0厘米,每亩有效穗43.8万,每穗34.6粒,千粒重40.7克。中感赤霉病、条锈病、黄花叶病毒病,高感白粉病、纹枯病、叶锈病。  相似文献   

17.
襄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04。 特征特性:属弱春性品种。株型较紧凑,植株较高,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茎秆无腊粉,旗叶下披。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子粒长圆形。后期熟相较好。抗倒性一般。生育期193.9d。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6304.5kg,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4.94%。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专用小麦中筋标准。中感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适于湖北省小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小麦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8、2009年两年小麦品比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高的品种其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也相应较高,综合抗病性好的品种产量也较高;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扬花期>成熟期>赤霉病>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说明该地区与产量密切的主要农艺性状为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穗粒数。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近年来山西南部旱地小麦的育种趋势,对2015~2019年山西南部旱地小麦区域试验中共计65份品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区域试验小麦品系的产量变异系数最大,为12.12%;产量构成三要素的变异系数顺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不同年度间区域试验小麦品系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均在40 g以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株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三要素对产量的直接作用顺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但综合作用中株高的贡献较大.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影响旱地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在育种过程中应注重二者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扬麦23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6品种名称:扬麦23选育单位: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扬麦16/扬辐93-11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2天,与对照扬麦158熟期相当。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绿色,生长旺盛。株高84cm,株型紧凑,旗叶上举。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硬质、较饱满。平均每667m2穗数32.4万穗,穗粒数39.4粒,千粒重37.7g。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中感赤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79g/L,蛋白质含量13.6%,硬度指数63.2,面粉湿面筋含量30.2%,沉降值46.5ml,吸水率54.6%,面团稳定时间10.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638E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