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0~2003年,浙江省诸暨市累计试验示范推广“青菜—鲜食花生—晚稻”种植模式722.4hm^2,平均产值2713.10元/667m^2,成本875.90元/667m^2,净收入1837.20元/667m^2,比“早稻一晚稻”种植模式每667m^2增效1571.60元。  相似文献   

2.
测土配方施肥对黑龙江省讷河市大豆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针对我市多数农民大豆生产施肥存在重氮、轻磷忽视钾的现状,结合测土配方项目工程进行大豆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改善大豆主要经济性状、促进大豆健康生长、提高大豆产量和产值。扣除投入成本,测土配方施肥比当地习惯施肥净增产值76.8-118元/667m^2,平均98.65元/667m^2;较对照净增产值91.3-137.9元/667m^2,平均112.3元/667m^2。  相似文献   

3.
新型微孔矿物肥对芦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型微孔矿物肥和正常肥水管理对18年生芦柑树进行施肥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新型微孔矿物肥比正常施肥的树势较健壮,叶片浓绿增厚;果品等级率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比增0.28个百分点。施用新型微孔矿物肥增产638kg/667m^2;增加收入2138元/667m^2,扣除增加新型微孔矿物肥成本60元/667m^2,可净增纯收入2078元/667m^2。  相似文献   

4.
大豆单产327.2公斤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东北三省的大豆超高产“攻关”指标定为单产325kg/667m^2。2000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新品系“辽21051”,在海城市南台镇树林子村种植4.7/667m^2,选取长势较好地段,在除去边行净667m^2面积上,获得产量为327.2kg/667m^2,超过单产325kg/667m^2的攻关指标。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械插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满昌 《中国稻米》2006,12(4):37-38
引用软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应用优良品种、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科学用水等技术措施,将解决皖南山区水稻产量“不稳不高”的问题。2005年在安徽省广阳乡进行百亩试验示范生产,水稻产量达到524kg/667m^2,比前三年平均增产68kg/667m^2,增产14.16%,净增产值74.21元/667m^2。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求“平安福”生物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方法,2009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于孕穗期、灌浆初期叶面喷施“平安福”菌肥120ml/667m^2(500倍液)、100ml/667m^2(500倍液)的处理5产量最高,较常规对照增产6.70%,增效59.73元/667m^2,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结合本田基肥施用“平安福”生物有机肥5kg/667m^2的处理3次之,较常规对照增产4.95%。  相似文献   

7.
水稻应用“万兴”牌植物氨基酸液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喷施植物氨基酸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本田喷施植物氨基酸液肥三次.每667m^2施入量为225ml,稀释400倍喷施,效益最佳,增产稻谷40.3kg/667m^2,纯增收入37.11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3.29。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苎麻榨菜套作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榨菜、苎麻是重庆市特别是涪陵区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推产业。利用苎麻冬闲地套种榨菜,既有利于苎麻生长,又增收一季榨菜。研究表明:本市中高海拔区域苎麻地可收获鲜菜头1750kg/667m^2,可产原麻217.3kg/667m^2。比不种榨菜的对照区平均增产8.7%(其中头麻增产11.6%);低海拔区域收获鲜菜头2250kg/667m^2,产原麻265.5kg/667m^2,比对照区平均增产10.8%(其中头麻增产14.4%)。而且“麻菜”季节茬口衔接合适,当年麻菜总收入可达到2500元以上/667m^2.该种植模式目前已在重庆市三峡库区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了水稻与马铃薯的复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一般产量可达1200~1500kg/667m^2,下茬水稻产量可达500kg/667m^2,两茬合计总产值1500~1800元/667m^2,是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水稻田间生态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新病害问题,利用生物防治手段,研究优质水稻生产中病害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应用8%好米得颗粒剂防治稻瘟病、叶鞘腐败病等水稻病害,成本虽较高,15~20元/667m^2但防效在80%-100%,经济效益达147.52元/667m^2,效果居参试药剂第一位。2%加收米与多菌灵混合喷施,防病效果也较好,成本较8%好米得减少4.5~9.0元/667m^2。  相似文献   

11.
“水稻-虎纹蛙”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稻-蛙”模式中。经济效益达2163—4683元/667m^2,而对照单纯种植水稻的试验地中,经济效益仅607元/667m^2。“稻-蛙”模式是单纯种水稻经济效益的3.56—7.71倍。值得提出的是。“稻-蛙”种养模式栽培出的水稻由于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其稻谷的质量要比对照单纯种植水稻的稻谷更好。“稻-蛙”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大豆单产较低的问题,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1—2005年开展了大豆超高产技术研究,在五年的试验中,除2003年因气候原因没有达到300kg/667m^2外,其余4年均达300kg/667m^2以上,其中2001年309.7kg/667m^2;2002年324.7kg/667m^2;2004年313.2kg/667m^2:2005年398kg/667m^2。试验结果表明:春大豆300kg/667m^2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磷钾组合搭配对佛手茶产量效应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叶目标产量为基础,以氮磷钾肥料不同组合搭配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氮磷钾肥取2:1:1水平为最优化配方组合,处理4(A281C2)、处理6(A283C1)较接近最优化配方组合,但经经济效益分析,只有处理6(A283C1)单产582.00kg/667m^2,纯收入2973.59元/667m^2为最佳组合。由此认为在粘质红壤施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速效磷肥,即尿素32.60kg/667m^2、钙镁磷66.18kg/667m^2、氯化钾7.50kg/667m^2,纯N14.996kg/667m^2,N:P2O5:K2O=1:0.75:013为最佳组合较合理。佛手茶是大叶品种,适量增施氮磷肥,有利于促进新梢的生长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茶树平衡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衡施肥采用“3414”回归设计方法,对安溪县铁观音茶树高产栽培的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进行试验,初步建立茶叶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当地条件下,茶树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10.67kg/667m^2 N、2.96kg/667m^2 P2O5、3.81kg/667m^2 K2O,N:P2O5:K2O=1:0.28:0.36。茶叶最佳利润施肥量为11.46kg/667m^2 N、3.47kg/667m^2 P2O5、2.23kg/667m^2 K2O,N:P2O5:K2O:1:0.30:0.19。  相似文献   

15.
对引进的谷优596进行示范种植,同时配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35kg,667m^2,节省肥料成本5.3元/667m^2,增效89.4元/667m^2。增强了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大豆追施硝酸磷肥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初花期追施硝酸磷肥试验结果表明:硝酸磷肥增加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英数,提高光合强度,加快鼓粒速度,提高百粒重及产量。增产幅度为23.67-57.34kg/667m^2,纯收入增加5.34-43.34元/667m^2。生产上在底施纯氮2.1kg/667m^2的基础上,于初花期追施硝磷肥20kg/667m^2为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地神22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地神22号”在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属中熟偏早品种,抗旱性强,抗倒伏,抗病毒病、炭疽病、紫斑病和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其蛋白含量达48.16%,脂肪含量为16.25%。该品种在河南省经过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234.1lkg/667m^2,比对照增产12.7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11,密度以1.25~1.5万株/667m^2为宜。667m^2施有机肥2~3t,配合施碳酸二铵15~20kg,硫酸钾10kg。初花期追施尿素5~10kg/667m^2。  相似文献   

18.
4a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秋季还田比春季好。秋季将风干的稻草粉碎成长10cm左右的碎段后均匀地撒在稻田里(500kg/667m^2),再配施草量1.0%-1.3%的纯氮(尿素10.9-14.1kg/667m^2)以及适量的磷钾肥,然后将草、肥翻埋到耕层。可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增产10%左右,纯增经济效益35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施用钾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哈尔滨地区水稻土壤缺钾的生产实际,开展了增施钾肥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增加分蘖,减轻病害,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改善米质,增产稻谷18.4%-27.2%。增效117.20元/667m^2,效果显著。该地区,硫酸钾适宜用量在7.5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1997-1999年黑龙江省宝清县草甸黑土区对大豆大垅窄行密植栽培种肥磷酸二铵与钾肥(2:1)混施的最佳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30cm大垅6行种植密度44万株/hm^2条件下,667m^2施磷酸二铵与硫酸钾(2:1)的最大用量为19.5kg,产量为246.1kg,比其他处理增产8.9-22.8%,比不施肥的空白区增产59.6%,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7.2kg/667m^2(磷酸二铵与硫酸钾混合价2.1元/kg、大豆价2.1元/kg),获得最佳利润的施肥量为13.5-18kg/667m^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