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时下,在我们兽药经营中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大多数企业都有业务员变成企业的“经销商”或经销商成了企业的“业务员”。这是一个正常的行业共性现象,所以很少有人去深究这个问题,但该“共性现象”则是利弊共存,实际运作的结果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兽药业滋生此现象呢?它对我们的经营有哪些影响?以后的趋向会如何?笔者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度过不平静的2005,走进动荡的2006,兽药市场的持续低速使得营销渠道变革更被关注,业务员大包、经销商员工化、员工经销商化、连锁等一系列渠道变革那真真是“乱花渐入迷人眼”。这些变化是由内而生?还是被动无奈?是传统保守?还是变革创新?到底孰好孰坏?让我们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仔细分辩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涛走云飞花开开谢好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兽药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市场越来越透明化,厂家的经营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有的企业为了避免风险,开始实行将公司业务员转变为经销商的策略。笔者以为这样的做法很是急切近利,弊端比较大,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营销中,一旦企业确定了目标市场.就要对可控变量加以组合.其中四个基本变量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被运用得最多。农业部通过GMP认证和其他政策性辅助手段抬高了兽药介入门槛,使厂家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目前,政策性规范与养殖业的强烈波动使大家面临同样的问题与困扰——产能的突然增大和销量的不成比例。于是许多企业开始在四个基本变量的营销组合上做文章和寻求突破,于是通过复合出现了经销商业务员化这一趋势或者称作是模式。那么这种趋势是怎么形成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相似文献   

5.
在公司化经营的兽药企业中,业务员是一个核心的群体,是企业市场的直接开发者和管理者,是企业销售业务的主要从业者,也是企业效益的主要创造者。他们处在企业销售市场的最前沿,是企业和客户连接的纽带,他们作用发挥的好,企业销售业绩就得到提升,企业的发展就有保证;否则,就会影响企业的效益。那么业务员应起到哪些作用,又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业务员的作用呢?就目前兽药企业的需要而言,业务员应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兽药经销商和其他任何行业的经销商一样,都是在某一个区域经销供货企业的产品。利润的来源就是进货和卖货中间的差价。兽药经销企业也和任何企业一样,建立企业的首要任务和目的是要通过自己的经营活动赚取利润。那么兽药经营企业如何更多地赚取利润呢?下面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兽药销售过程中,我们的业务员往往会面临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无论你在经销商那里做得有多好,总会听到他们的抱怨:产品、促销不到位啊、产品线缺位啊等等。面对这些抱怨,很多时候业务员会感到无所适从、无言以对,最终导致客户更多的不满甚至会失去这个客户。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深刻了解经销商的抱怨并及时地去面对和解决它,只有这样我们的销售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31日对整个兽药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成为中国兽药业的新起点,也因为这一天兽药市场的大门将永远对某些兽药企业关闭,而所有拿到“通行证”的企业将在规范的兽药市场里继续竞争,经营自己的百年名店!在企业达标与非达标之间,兽药市场存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诸多不规范操作的条件下,经销商如何做大做强,如何成功经销,如何成为优秀经销商渐成为经销商们关注的热点。故本期特刊登吴里明总经理的这篇稿件,意在给广大经销商以指导。  相似文献   

9.
“经销商”这个让我们既爱又恨的兽药经营中介,他们能给我们带来销量上的增长,但是.他们的全局意识又是我们的担优.在厂商的博弈中,厂家每每都是占据下风.那么厂家如何“反戈一击”,如何考量我们的经销商队伍.又如何对他们进行调整与建设呢?本刊编辑部谨希望广大读者在以下的系列文章中能找到问题的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厂家的业务人员驻扎到经销商那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和管理经销商。但往往业务人员与经销商“日久生情”,搞不好就会胳膊肘往外拐。另外,还有一些业务人员和经销商搞好关系后,就不再去专心作市场,而是在当地潇洒地作“甩手掌柜”,对市场不管不问等。一般情况下,厂家管理这些业务人员,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采取实时跟踪的方法,业务员每天的日报、周报、旬报、月报等,通过具体的工作来体现。二是实施电话跟踪系统。业务员每天要用当地经销商的电话给总部沟通,同时,公司通过定位系统对业务人员的电话进行跟踪,在工作时间内随时掌握业务人员的动向。  相似文献   

11.
《兽药市场指南》2010,(4):82-84
如今,兽药行业正逐渐向规范化轨道发展,也有专家预测兽药经营质量规范的正式实施,会使兽药行业春天提前到来。面对着市场环境的改善与转变,兽药经销商要想基业长青、事业永驻,就必须看到这些变化并慢慢将自己融入到变化中去。那么,经销商的发展环境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经销商又处于一种怎样的发展现状?面对变化与现状,我们又该如何提升自己?为此本刊特组织专题.邀请不同的经销商以及企业市场管理者共同探讨经销商发展话题,为经销商长期稳定发展注入加速度!  相似文献   

12.
《兽药市场指南》2010,(1):24-26
经销商栏目和12位兽药经销商一起走过了2009,其中有成功经营蛋鸡“一条龙”的刘顺奎,拒绝赊销的王唯,创新经营的丁军峰,专注于健康养殖方案的叶维民、成功开拓禽病专家门诊连锁的任春庆,执着于兽药经销的孙群超,“坐商”何翠蓉,中文系的禽病专家李雷,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养殖业总体呈现微利形势,兽药销售的赢利空间也降低了,尤其是规模化养殖与厂家渠道下沉,对经销商的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思路已经越来越不适合了,因此在面对如何进行战略调整、维持市场销量等一系列问题时,感到困惑与迷茫。然而如今的行情低速绝不是偶然和暂时,未来也不是靠行情的涨落来左右,作为兽药经销商,该怎样看待当今的兽药市场,又该怎样去应对,未来经销商如何应对复杂的情势?这是我们不得不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兽药的经营市场充满了很多变数,随着市场竞争重心下沉,甚至下沉至终端兽药经销,使得全国大部分兽药批发商纷纷改变经营策略和调整产品结构。随着兽药终端经销商的竞争加剧,使得本不是明朗的兽药市场又更加扑朔迷离,市场通路建设费用在增加,利润在变薄,起初的坐店待客发展到现在的送货上门等.诸多兽药经销商发出了“生意难做,钱难赚”感慨,一贯的思想模式、墨守成规的老套路、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已很难适应时时变化的兽药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业务员作为兽药营销活动中多重角色的扮演者,是联系厂家和经销商的纽带,是厂家的信息大使,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生产企业的形象、传递着生产企业的信息。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是影响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且这些细节通过换位思考并不难发现。所以关于兽药销售,厂家业务员有必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经销商的角度看看假如我是经销商会对厂家和业务员有何要求,二者关系该如何协调等等。  相似文献   

16.
很多兽药生产企业和代理商都有经销商客户,在短时间内这部分客户的进货量占企业总销售量的比例还很大。因此,提高他们进货量对于提高企业的销售量有很大帮助。以前我们曾经探讨过,影响兽药企业销售量的五大因素,即:人的因素、市场因素、客户因素、产品因素、销售方法。这是从广义上进行的讨论。现在我们具体讲一下业务员在整个销售过程中能提高客户进货量的一些具体思路和做法。1有明确思路首先,业务员要和客户达到相互间充分熟悉,建立感情,最好成为朋友。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人情社会,讲究交情,讲究关系,朋友的事情大家帮忙。  相似文献   

17.
<正>时常会有经销商抱怨说,某某业务员"对经销商和市场不负责任"、"从不顾客户的感受"、"始终站在厂家的一边"、"不诚实、不可靠"、"老是拖延不解决问题"、"高高在上"、"过多插手"等等这方面的抱怨。经销商喜欢哪一类业务员?很多业务员做了七、八年,也不明白,因此没办法自我提升;从业务员的层面说,很少业务员真正去研究怎么样做才能令经销商满意,让  相似文献   

18.
《兽药市场指南》2006,(5):66-67
在当今的兽药市场环境下,一些有规模、有实力、有品牌的兽药生产企业开始突破传统的营销模式,像其它行业一样越过销售公司和经销商,自己创建销售渠道、开发终端用户。作为兽药经销商的我们,就应该重新全面思考,分析兽药经营的变化规律,审视和确立自己的位置,创建新模式来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19.
《兽药市场指南》2009,(11):75-77
现如今市场上的兽药经营者主要有这样五种形态存在,批发商、以技术为主的零售商、使用与经营并存的养殖户、一条龙中的“龙头”和兼职型经销商。这五种经销商分别有各自的特点和经营模式,同样也在市场发展中存在着经营难点。  相似文献   

20.
《兽药市场指南》2008,(11):76-77,86
随着兽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经销商也逐渐被卷入到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来,早在几年前卖兽药的非常少,而且市场竞争也不像现在这样激烈,而如今在一个镇上,就有太多的兽药门市。因此现在的兽药经销商像原来那样去经营已远远不行了,如果让自己的经销事业能有再进一步的发展,那么经销商也要走一条向企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行。不是单纯地为了赚钱而做,而是要当成自己的一份事业去经营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