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蓝田斜纹夜蛾性诱剂应用技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不同诱芯种类、诱捕器类型及悬挂高度对斜纹夜蛾的诱捕效果,从而优化斜纹夜蛾性诱剂田间使用技术。结果表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诱芯的诱捕效果(7 d诱蛾量65.8头)稍高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9.9头),但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夜蛾类诱捕器显著优于新型飞蛾诱捕器,其7 d诱蛾量是新型飞蛾诱捕器的2.1~3.9倍;诱捕器悬挂在50 cm处的诱捕效果最好,诱蛾量分别是悬挂在20,100 cm处的1.5~2.7倍和1.2~1.7倍。基于此,建议在甘蓝田应用时使用宁波纽康诱芯、夜蛾类诱捕器以及诱捕器悬挂于50 cm处防治斜纹夜蛾。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3种不同诱捕器及2种不同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对茭白二化螟的诱蛾灵敏度、诱集量的最佳组合,进行了不同诱芯及诱捕器对二化螟的田间诱集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盆式诱捕器与粒状诱芯的组合,在诱蛾灵敏度、诱蛾总量上均较优异,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牛军强  马明 《西北农业学报》2017,(12):1877-1882
在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区12a生红富士苹果园中,研究性诱剂诱捕器不同方位、大小、高度和密度对金纹细蛾诱集量的影响及对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诱捕器方位对诱集量影响显著,行间挂置诱集量是株间挂置的1.33倍。诱捕器大小对诱集量也有显著影响,口径30cm和25cm诱捕器诱集量均显著高出20cm诱捕器37.3%和35.6%,单位面积诱集量25cm诱捕器显著高于30cm诱捕器。诱捕器高度对诱集量也有显著影响,离地面1.0m和1.5m处诱捕器诱集量显著高于离地面0.5m和2.0m处,其中1.0m和1.5m处诱捕器的诱集量分别较0.5m处高40.0%和42.5%,较2.0m处诱集量高38.1%和40.5%。性诱剂对金纹细蛾危害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每667m~2挂置3个诱捕器,全年防治效果可达70.1%。  相似文献   

4.
诱捕器与诱芯对小菜蛾的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诱杀小菜蛾的最佳诱捕器与诱芯组合,试验比较了4种诱捕器和2种诱芯的诱蛾效果。结果表明,诱捕器诱蛾效果差异显著(P<0.05),诱蛾数量为屋脊型诱捕器>漏斗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干式圆柱型诱捕器。诱芯的诱蛾效果受诱捕器的影响,屋脊型诱捕器中,2种诱芯诱蛾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诱捕器中,天然橡胶塞诱芯诱蛾效果显著优于塑料毛细管型诱芯(P<0.05)。综合来看,屋脊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或塑料毛细管型诱芯、漏斗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这3种组合的诱蛾效果最佳,适用于小菜蛾防治。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宁乡县“菜篮子”工程建设,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配套科技服务,特选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捷四方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蔬菜害虫性诱剂,运用UMT-B诱捕器、水盆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和自制的可乐瓶诱捕器,对诱杀蔬菜害虫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性诱剂防治蔬菜害虫的效果和成本都比药剂防治好;北京中捷四方性诱剂的总诱蛾量比宁波纽康性诱剂的总诱蛾量高20.7%;水盆诱捕器诱蛾量最大,UMT-B诱捕器次之,三角型诱捕器最差。  相似文献   

6.
不同性诱剂对棉铃虫诱集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烨  朱明华 《浙江农业科学》2012,(10):1435-1436
系统评价不同诱芯和诱捕方法对棉铃虫蛾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水盆诱捕器盆口固定一枚由宁波钮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毛细管性诱剂诱芯或灰色橡皮头性诱剂诱芯的诱蛾量高,诱蛾峰期、峰次明显,在棉铃虫蛾的测报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4种豆荚螟、豆野螟性诱剂和2种诱捕器组合对大豆豆荚螟、豆野螟的田间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豆荚螟、豆野螟性诱剂和粘胶型诱捕器组合的诱虫效果最好;大豆上豆野螟的数量整体高于豆荚螟的数量;使用粘胶型诱捕器的诱虫效果均明显好于使用蛾类通用诱捕器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巴彦淖尔地区亚洲玉米螟防治效果较好的性诱剂诱捕器类型和剂量。[方法]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4种类型和4种剂量的性诱剂诱捕器对亚洲玉米螟的诱蛾效果。[结果]不同类型性诱剂诱捕器的诱蛾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水盆式和三角式诱捕器的诱蛾效果显著优于瓶水式和飞翼式;不同剂量性诱剂诱捕器的诱蛾效果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一定范围内,诱捕器剂量越大,诱蛾效果越好。[结论]生产实践中应优先选用水盆式和三角式诱捕器,同时适当提高诱捕器剂量。  相似文献   

9.
合肥地区斜纹夜蛾群体动态及三种诱捕器诱蛾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斜纹夜蛾性诱捕剂诱集成虫,结果表明:合肥地区斜纹夜蛾成虫每年主要发生在9月中旬至11月上旬,6月份之前蛾量少,不同年份间发生轻重有较大差异.3种诱捕器的诱蛾效果比较表明:日均诱蛾量桶型诱捕器(223.89头)和筒型诱捕器(217.67头)诱捕效果极显著优于三角形诱捕器(5.22头),筒型诱捕器与桶型诱捕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3种配方性诱剂和3种形状诱捕器对沙蒿木蠹蛾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顺-5-十二碳烯乙酸酯的诱芯具有很高的诱蛾活性;船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最好;诱捕器放置高度为1.6~2.0 m的诱集效果最佳;晴天诱捕数量最多。3种性诱剂(器)的诱蛾时间动态表明:性诱剂Z5-12:Ac、船形诱捕器、放置高度为1.6~2.0 m、晴天诱捕为最佳组合,效果优于单项防治措施,该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性诱剂对沙蒿木蠹蛾进行种群动态监测和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性信息素诱集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干式诱捕器及与诱芯不同配置方式在稻田的应用效果的验证试验表明,干式诱捕器只放二化螟诱芯装置对二化螟诱集效果最好,诱蛾总量达到110.56头·个-1;在放置稻纵卷叶螟诱芯装置时,干式诱捕器和黏胶式诱捕器对稻纵卷叶螟的诱集能力基本相同,但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诱芯同时存在时,两者都失去诱集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斜纹夜蛾自动化性诱监测器与夜蛾类通用型性诱诱捕器、佳多虫情测报灯在棉田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斜纹夜蛾自动化性诱监测器反映斜纹夜蛾成虫发生情况与夜蛾类通用型性诱诱捕器基本一致,比佳多虫情测报灯更能明显地反映出成虫的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选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专用性诱剂、诱捕器与自制的水盆诱捕器诱集番茄潜叶蛾。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番茄潜叶蛾都有一定的诱集效果,使用性诱剂与未使用性诱剂诱集效果差异显著,其他处理诱集效果差异不显著。水盆+蓝板+性诱剂搭配诱虫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易,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稻纵卷叶螟新的测报方法和开展大面积性诱剂防治,笔者进行了性诱剂、不同诱捕器对稻纵卷叶螟成虫诱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诱蛾峰期明显,较田间赶蛾峰期迟1~6d,诱蛾量约为200W白炽灯虫量的25%。不同诱捕器的诱测效果比较表明,翅膀型诱捕器优于菱形粘胶型诱捕器。  相似文献   

15.
性信息素防治技术一直是我国防治亚洲玉米螟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测试不同干式性诱捕器与不同浓度性诱芯对亚洲玉米螟雄蛾的诱捕效果,开展了捕虫室固定或摇摆、进蛾口口径、不同诱捕器类型对田间玉米螟雄蛾的诱捕试验,并对搭配4种性诱芯的桶状诱捕器在不同试验田诱捕玉米螟雄蛾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捕虫室固定的诱捕器比摇摆的诱捕器诱捕玉米螟雄蛾效果更好;②不同口径的塑料诱捕器中,外口直径14 cm诱捕器诱捕雄蛾效果较好,且对于相同口径诱捕器,橡皮性诱芯诱捕雄蛾效果优于牙签性诱芯;③比较桶状诱捕器、塑料诱捕器和三角板诱捕器,桶状诱捕器的诱捕雄蛾效果最好;④在玉米田、水稻田中,搭配2.6∶1-XP性诱芯的诱捕器诱捕雄蛾数量较多;在大豆田,搭配1∶1性诱芯的诱捕器诱捕雄蛾数量较多。综上所述,捕虫室固定、诱捕器进蛾口越大,诱捕玉米螟雄蛾效果越好;相同诱捕器,配置橡皮性诱芯诱捕雄蛾效果更好,不同作物田地的最佳性诱芯不同。结果为合理使用性诱捕器及性诱芯防治亚洲玉米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在和县进行2种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大田诱捕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性诱剂诱虫效果差异显著。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斜纹夜蛾性诱剂的平均单诱捕器诱蛾量显著高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斜纹夜蛾性诱剂,而在甜菜夜蛾性诱剂的比较试验中,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诱芯优于北京中捷公司。  相似文献   

17.
吴凤云  吕智华 《农技服务》2010,27(2):225-226
为比较诱芯配比之间的差异,及粘胶诱捕器和夜蛾通用型诱捕器的差异,筛选和优化草地螟性信息素诱芯和诱捕器,进行了草地螟不同性诱监测工具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夜蛾通用型诱捕器诱不到草地螟成虫,PP纸粘胶诱捕器虽能诱到草地螟成虫,但不抗风刮,诱测效果不如佳多虫情测报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诱芯混用和诱捕器颜色对甜菜夜蛾性诱剂田间捕蛾效果的影响。诱芯混用试验结果表明,在16 d的诱捕试验中,甜菜夜蛾单诱芯诱捕器的总诱蛾量分别是甜菜夜蛾与小菜蛾双复合诱芯、甜菜夜蛾与小菜蛾和斜纹夜蛾三复合诱芯总诱蛾量的6.37倍和5.51倍,且在使用的前8d,甜菜夜蛾单诱芯诱捕器的日均诱蛾量显著高于两种复合诱芯诱捕器的诱蛾量,而两复合诱芯间的诱蛾量差异不显著。单、双控区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的各个时间段,单控区的甜菜夜蛾诱捕器单盆诱蛾量均显著高于双控区的。不同颜色诱捕试验结果表明,红、黄、绿3种诱捕器的日均诱蛾量、单日最高诱蛾量均无显著差异,说明颜色对甜菜夜蛾性诱器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性诱剂为代表的理化诱控技术已经成为目前防控棉铃虫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自研的湿式诱捕器QS-1和干式诱捕诱捕器QS-2为试验器具,比较二者诱蛾效果,结果表明:QS-1诱捕器诱捕到棉铃虫成虫的时间早于QS-2,诱蛾量是干式诱捕器的1倍以上,QS-1诱捕器的试验区棉铃虫百株卵量比干式诱捕器试验区降低16%。通过比较2种诱捕器综合效果,结果表明,QS-1用于监测棉铃虫越冬代成虫效果好,对2代棉铃虫诱集防治效果也好于QS-2;QS-1是湿式诱捕器5d左右,需要清理补充一次洗衣粉水,QS-2是干式诱捕器不存在补水环节,降低劳动量,简化栽培QS-2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林间诱蛾活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比较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不同配方的诱集效果,该文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组分顺7-十四碳烯乙酸酯(Z7-14:Ac)、反3-十四碳烯乙酸酯(E3-14:Ac) 和反7-十四碳烯乙酸酯(E7-14:Ac)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的4种配方进行了野外诱集试验.结果表明:4组不同配方的性信息素均具有较强的诱集效果,其中平均诱蛾量最高的达17头/诱捕器,日诱蛾量最高的为11头/d,持效期达26 d,不同配方的有效诱捕距离分别达100和150 m.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诱捕器的野外诱集效果发现:沙棘木蠹蛾实用新型诱捕器的诱蛾效果稍差于三角形诱捕器,但其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长时间使用等特点,诱捕器的最佳悬挂高度为1 m.用性信息素诱杀害虫作为一种高效、无毒、无污染的新方法为沙棘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