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您驱车或乘车沿着321国道前往广东肇庆途中,特别是在鼎湖区路段.就会看到巨幅写着“喜有此鲤”的广告牌,画面上品牌代言人笑呵呵地捧着一条金光灿灿的大鲤鱼,它向大家推介的就是肇庆名特水产品——金线文[山乃]鲤。  相似文献   

2.
1996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湖南师范大学时,对“工程鲫(鲤)”即湘云鲫(鲤)生产推广指示“要尽快增加苗种生产,满足生产需要”。近来,我刊又收到很多渔农来信(或来电),咨询有关“湘云鲫(鲤)养殖技术”问题,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家“863计划—...  相似文献   

3.
不同体色瓯江彩鲤生长率和存活率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要用同池比较法,研究了一龄和二龄阶段“全红”,“大花”,“麻花”,“粉玉”及“粉花”五种不同体色瓯江彩鲤生长率和存活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一,二龄阶段,麻花存活率均最高,分别是98.8%和96.3%,但各体色彩鲤间差异不显著(P<0.05),(2)不则体色彩鲤的生长率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一龄阶段,不同体色彩鲁的绝对增生率,瞬时增生率均依次为大花>麻花>粉花>全红>粉玉,差异极显著(P<0.01),二龄阶段,不同体色彩鲤的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重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次序和I龄阶段不完全相同。(3)一龄阶段,“大花”和“麻花”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二龄阶段,则是“粉玉”和“大花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多巴色素异构酶(dopachrome tautomerase,Dct)是酪氨酸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黑色素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的“粉花”体色类型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的基础上,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对瓯江彩鲤黑斑体色的影响。结果发现,瓯江彩鲤存在2个Dct1与在“粉花”体色瓯江彩鲤的黑斑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皮肤,而Dct1和基因突变对瓯江彩鲤黑斑体色存在重要影响,与在鲤的黑斑体色形成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颖鲤大面积推广养殖及经济效益分析胡德高,邹桂伟,潘光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颖鲤(鲤鲫移核鱼F2×散鳞镜鲤)是“七五”期间国家攻关重点科研成果,1988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98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颖...  相似文献   

6.
鲤鱼杂交一代(F1)优势利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杂交一代(F1)优势利用试验初报刘义新李书林肖祖国(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辽阳,111000)本课题是1996年省科委下达“鲤鱼杂交”项目的子课题,选用我国鲤鱼优良品种建鲤与高寒鲤进行正反杂交,利用杂交一代(F1)优势,筛选出优于亲本的新一代鲤鱼杂...  相似文献   

7.
红鲤四品系的形态差异和种系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思发 《水产学报》2005,29(5):606-611
综合传统形态学数据和框架测定数据,通过多元变量分析,研究了我国红鲤四个品系(兴国红鲤、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及瓯江彩鲤)的形态差异和种系关系。主要结果:(1)可数性状方面,4品系红鲤无显著差异(P〉0.05)。(2)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测定数据合在一起,4品系红鲤间有显著差异(P〈0.05);聚类分析表明,瓯江彩鲤、兴国红鲤及玻璃红鲤三者形态相近,而荷包红鲤与这三种红鲤的形态差异明显。在28项比例变量基础上所作判别分析表明,红鲤4品系问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用优选的8项比例变量判别,综合判别准确率达92%;主成分分析表明,4品系红鲤间形态差异主要系躯体前半部差异所致。(3)把传统可量性状数据和框架测定数据结合在一起,使用多种多元变量分析技术,可大大增强鱼类种内不同群体间差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渔业科技产业》2006,(2):41-41
日前,农业部发布公告确定5个品种获农业部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过。其中,“新吉富”罗非鱼为适宜推广的养殖品种,“蓬莱红”扇贝为适宜推广的杂交品种,乌克兰鳞鲤(俗称俄罗斯鲤)、高白鲑和小体鲟为适宜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长鳍鲤是广西特产的稀有鲤鱼品种,仅产于广西桂林桃花江,分类上隶属鲤科(Cyprinidae)、鲤属(Cyprinus),因其鳍条比普通鲤鱼长3-5倍而得名。长鳍鲤鳍条似飘带随波摆动。故又称“风尾鲤”。长鳍鲤有食用型和观赏型两种类型,以观赏型的价值较高,其色彩艳丽、花色繁多.宋朝时期是广西进贡朝廷十大贡品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养什么之我见江殿义(辽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111000)由于池塘养鲤的比较效益下降,探讨“1997年养什么”为渔业相关人士所关注。笔者结合辽阳地区的实际情况,提点建议供参考。就“养什么”来说,笔者认为,除建鲤及鲢鳙仍为主要品种之外,今年看好...  相似文献   

11.
锦鲤(Cryprinus carpiod)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动的艺术品”的美称。由于在育种的过程中为了稳定某个性状特征而多采用回交、侧交等近亲繁殖的技术,因而后代抵抗疾病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的鲤品种。  相似文献   

12.
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Tchang)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鲤属,通过近几年研究,岩原鲤规模化繁育技术进一步成熟,苗种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eus)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俗称“火烧鳊、黄排”,主要分布于长江及闽江水系,是珍稀特有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作为观赏鱼,该鱼容易饲养,色彩美观,形体优美,有“一帆风顺”之美称,深受消费者喜爱;作为食用鱼,  相似文献   

14.
巨脂鲤属(Colossoma)有三种。即大盖巨脂鲤(C.macropomum)、短盖巨脂鲤(C.brachypomum)和细鳞巨脂鲤(C.mitrei)。短盖巨脂鲤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害、肉质鲜、耐纸氧等特性,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  相似文献   

15.
瞭望塔     
长沙建成工程鲫(鲤)规模塑有基地由湖南师范大学和长沙市雨花区政府合作建立的工程鲫(鲤)长沙中试基地,日前在长沙市雨花区黎托乡建成,该基地是湖南省科委定点生产工程鲫(鲤)的最大苗种基地,现已具有年产1程的(鲤)鱼苗5000万尾的生产能力,到2000年将达到年产工程鲫(鲤)鱼苗1亿尾的规模。工程鲫、工程鲤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刘筠教授为主的协作组,经过多年研究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型养殖对象,其具有自身不育、生长速度快、食性广、抗病能力强,耐低氧低温、易起捕和肉质细嫩鲜美等特声、,最适宜在池塘、稻田管网…  相似文献   

16.
我国6个鲤群体的mtDNA D-loop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当前中国鲤(Cyprinus carpio)野生群体和育成品种的遗传结构及变异情况,以期丰富鲤种质资源的研究数据,为后期鲤的种质挖掘和遗传育种提供更多参考。收集了鲤的4个野生群体(清水江鲤、太湖鲤、黄河鲤和黑龙江鲤)和2个育成品种(福瑞鲤和松浦鲤)共计185尾个体,进行mtDNA D-loop序列测序分析。全长927~930bp的D-loop序列有36个变异位点。所有个体呈27个单倍型,其中清水江鲤和太湖鲤的单倍型数量较多(分别为18和9个),而福瑞鲤和松浦鲤各存在1个优势单倍型(占有率分别为93%和80%)。Fst值检验发现,松浦鲤与黑龙江鲤间遗传分化不显著(P>0.05),其余群体间均呈极显著遗传分化(P<0.01)。基于群体间K2P遗传距离(0.005 ~ 0.013)的NJ树显示,福瑞鲤和黄河鲤首先聚类,然后依次与清水江鲤和太湖鲤聚类;最后与松浦鲤和黑龙江鲤所在的另一支聚类。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群体间遗传变异极显著(P<0.01),占总变异的35.59%。研究表明,鲤的野生群体(清水江鲤和太湖鲤)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进一步选育利用的潜力;而2个育成品种(福瑞鲤和松浦鲤)在选育过程中积累了较高的遗传纯度。  相似文献   

17.
岩原鲤,这条来自长江上游的珍稀淡水鱼种,近年来,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刺而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消费市场的宠儿,其身价更是不菲。在网络上搜索“岩原鲤”关键词,可以搜索到2006年前西南地区媒体关于这条鱼的报道“岩原鲤一条600元(1000克左右)”。而事实上,2006年前后的岩原鲤量少价高。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18.
三种鲤对暴发性鱼病抗病力的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完其  孙佩芳 《水产学报》1994,18(4):290-296
本文报道三种鲤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暴发性鱼病的抗病力试验结果。当菌液浓度为6.0×10 ̄8CFU/ml,采用10 ̄0、10 ̄(-1)、10 ̄(-2)、10 ̄(-3)四个稀释度、0.3ml/尾注射剂量时,建鲤、野鲤和镜鲤的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10 ̄(-1.375)、10 ̄(-0.976)、10 ̄(-0.562)。这三种鲤的半数致死量差异显著(F>F_(0.05))。从四个方面研究了抗病机理:白细胞吞噬功能和补体替代途径(C_3旁路)杀菌能力,镜鲤较强于野鲤和建鲤,但无显著差异(F<F0.05);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和补体总量(单位/ml),是建鲤>野鲤>镜鲤,差异极显著(F>F0.01)。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建鲤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和补体总量稍高,但对暴发性鱼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较易感染。以上结果证明,不同品系鲤鱼对暴发性鱼病有种内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徐广宏  王军 《淡水渔业》1999,29(5):14-15
粘孢子虫(Myxosporidian)属于孢子纲,粘孢子目,其种类繁多分布广,鱼体的各器官组织都可寄生,且每个种类都有特定的寄生部位,粘孢子虫对鱼类的危害也日趋严重。辽宁地区最常见的种类有:鲤单极虫(Helohaneluscyprini)。鲤碘泡虫(...  相似文献   

20.
刘云华 《水产科学》1997,16(1):22-23
异育银鲫鱼种池套养建鲤养成试验刘云华(丹东市宽甸鱼种场,118200)异育银鲫是采用方正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应用“异精雌核发育效应”而获得的子代。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比方正鲫生长速度快34.7%,比普通鲫快2倍左右。而且肉味鲜美,是近几年国内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