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工作在连续导通模式的Bridgeless-Boost和Halfbridge-Boost拓扑,省略了传统Boost-PFC前端的整流桥,减少了通态损耗,提高了电路的效率约1%。分析Bridgeless-Boost拓扑共模EMI干扰的产生机理,对Halfbridge-Boost拓扑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式,并作了仿真和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4—TPT与其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的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并联机构具体可行的变拓扑结构途径。以4—TPT并联机构为例,以其串联分支为基础,依据螺旋理论研究了其中一种变拓扑实现形式,得到了数量众多的对称型与非对称型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通过对该类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特性进行的分析、研究和对比,表明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与灵巧度性能指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基于EMS的拓扑五防系统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该系统在调度工作中系统拓扑、本站拓扑和调度模拟预演中的实际应用,体现了该系统安全、通用、节约、智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半挂车车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石琴  姚成  马恒永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1):10-12,17
用ANSYS软件对某集装箱半挂车车架进行了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探讨了拓扑优化设计过程中,基本结构建立、优化过程控制及优化结果分析与应用等问题,分析了ANSYS软件中有关拓扑优化函数的应用方法。实现了拓扑优化方法在汽车结构的初始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双碳”进程加快和能源转型深化,大量新能源并网接入会对农村低压配网结构的稳定性发起新一轮的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也会给农村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压力。低压配网拓扑监测与分析是配电网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实时监测分析能够提高配网运行的稳定性。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须要动态跟踪识别低压配电网的拓扑状态等,为设备管理等工作提供基础数字支撑。基于此,通过研究低压配电网拓扑监测及参数辨识关键技术,实现低压配电网精确建模;研究新型低压配电网拓扑分析算法,实现低压配电网拓扑变化自动识别;研制物理层设备样机,完成示范系统开发,实现包含物理层设备及服务器系统的低压配电网拓扑动态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6.
重型专用车车架的离散拓扑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对专用车车架进行离散拓扑优化的方法,给出了优化过程,并对典型重型专用车车架进行了离散拓扑优化,在不增加车架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车架的扭转刚度,降低了车架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POC)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设计了两种零耦合度且部分运动解耦的三自由度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它们具有相同运动副类型和数目,但在支链中的分布顺序不同;对这两种机构进行了方位特征、自由度及耦合度等主要拓扑特征分析,并给出其拓扑解析式;根据拓扑特征运动学建模原理,求解了这两种机构的符号式位置正反解,分别分析了两种机构的工作空间和机构发生奇异的条件及奇异位形;根据基于虚功原理的序单开链法对两种机构进行逆向动力学建模,分别求得两种机构的驱动力;对比两种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性能,并给出优选机型。给出了优选机型用于水果深加工中智能分拣、输送等应用场景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8.
以组串型光伏逆变器为背景,从系统构成出发,设计目标为导向,阐述了组串设计,排布设计,倾角设计,间距设计,电缆敷设设计,光伏子阵设计;然后通过分析单元电气拓扑与单元通信拓扑,得出单元系统成本和精细化设计价值,全过程阐述了基于组串型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的精细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降低某齿轮传动系统在不同扭矩工况下的传动误差,控制齿轮振动噪声。利用齿轮拓扑修形计算公式和Romax齿轮仿真两种方法进行齿面拓扑优化,其中Romax仿真优化提供了一种全新、快速的优化计算思路。使用两种方法综合确定拓扑修形的修形量后,对未加工齿轮和拓扑修形齿轮进行了振动试验。频谱对比结果显示,拓扑修形有效降低了振动和噪声,改善了各项传动性能,证实Romax优化结果的正确性及齿面拓扑修形对降低噪音的可行性。为后续变扭矩齿轮系齿面拓扑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庞勇  任化力 《农机化研究》2004,(4):120-121,123
拓扑理论在机构创新设计中应用广泛,正日益成为机构型综合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与综合的重要数学工具。为此,首次采用基于拓扑理论的机构型综合方法,对原始机构进行了分析。找到了相同构件数和运动副数全部平面机构的运动链图,并从中挑选出了适于可控压力机的机构,为可控压力机的机构型综合提出了一条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2年4月14—16日,笔者与巴中市府办、市农机局、通江县政府、县农机局的有关同志,赴通江县平溪镇,就公路村通工程(以下简称“村通工程”)进行了专题调研。平溪镇位于通江县西北部,属中高山区,地形复杂。全镇辖5乡l镇,48个村,264个社,总人口44775人,幅员面积547.34平方公里。目前全镇乡乡通公路,其中青浴乡、板桥口乡、平溪镇通水泥路,铁厂乡通柏油路。全镇已通公路的村34个,通车里程156公里。一、启示通过对干部、群众的走访和实地踏看,对实施村通工程笔者有以下启示:1、要科学界定村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并联机构从单一尺寸设计和拓扑设计向两者融合方向不断发展,基于拓扑叠加-再惩罚和全变量正交设计-再拓扑的同步设计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但两者存在设计效率低等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相似性的并联机构拓扑与尺寸同步设计方法,该方法拓扑优化时以相同质量保留此条件下尺寸参数小范围变化对拓扑结构微弱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拓扑结构参数化缩放和刚度-质量元模型构建,形成并联机构尺寸-拓扑同步高效设计流程。以典型3-P-RS并联机构为例开展算例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质量条件下,所提设计方法比尺寸设计方法得到的各向刚度更高,即拓扑优化使RS连杆的材料分布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4-TPT与其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并联机构具体可行的变拓扑结构途径.以4-TPT并联机构为例,以其串联分支为基础,依据螺旋理论研究了其中一种变拓扑实现形式,得到了数量众多的对称型与非对称型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通过对该类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特性进行的分析、研究和对比,表明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与灵巧度性能指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平移二转动并联稳定平台拓扑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方位特征集理论和单开链单元,研究了少自由度并联稳定平台拓扑结构设计方法。并以运动输出为一平移二转动并联稳定平台为例,阐述了少自由度并联稳定平台拓扑结构综合的详细步骤,对包含有一平移二转动输出的单开链支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选出符合条件的单开链进行排列组合,得到了多种符合条件的拓扑结构类型。设计人员可根据此方法得到支路结构和拓扑参数特征选择最优机型。  相似文献   

15.
连续体结构与支撑综合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标准结构拓扑优化时支撑边界条件预先给定不变的情况,将支撑作为设计变量参与优化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SIMP的结构与支撑综合拓扑优化设计方法.这种方法被应用到最小柔度的刚度拓扑优化设计中,进行了二维数值实验,并讨论了成本系数、弹簧原始刚度和中间支撑密度单元对结构拓扑优化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车架质量,同时保证车架的强度、刚度和动态性能,采用了多目标拓扑优化方法进行设计。首先进行了原车架有限元分析,并建立了车架拓扑优化模型,采用折衷规划方法构造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目标函数中各工况的权重系数。最后进行拓扑优化得到了车架拓扑结构,并根据拓扑结构对车架进行了二次设计。得到了新的车架结构,并与原框架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车架模型的静、动态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质量降低了12.13%。  相似文献   

17.
网络小词典     
网络结构(NetworkToplogy)网络节点和线路的连接模式。例如可以是集中式的或分布式的,也可以是星形的或环形的结构等。集中式拓扑结构(CentralizedTopology)在多用户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中,若多用户通过通信网络共享一个或多个相互连接的中心计算机的硬、软资源和数据,就是集中式的拓扑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用户之间的通信也必须通过中心计算机才能实现。集中式拓扑结构的多用户计算机系统是最早的多用户系统结构。目前大型计算机系统仍主要采用这类结构,它对资源管理比较简单、可靠.易于发挥大型计算机的潜力。且可以组成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8.
典型并联机构拓扑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方位特征(POC)和有序单开链(SOC)的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对Omni-Wrist III、PS+PRS+PSS、3-RRR球面、2-SPS+1-RPR,以及实现Schoenflies运动的3种3T1R机构(H4、4-R∥R∥R⊥R∥R、X4改进型)等7种具有较好实用价值的典型并联机构进行了拓扑结构具体分析,给出了它们的POC集、自由度、耦合度3个主要拓扑结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这些机构拓扑结构、运动学及动力学的基本性能,为其拓扑结构优化、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以及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揭示了一些有利于并联机构设计和应用参考的共性规律。  相似文献   

19.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一种零耦合度、含1条冗余支链的三自由度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并对该机构进行拓扑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具有符号式位置正解和部分运动解耦特性,其被动冗余支链能避免奇异位置,改善刚度;因机构耦合度为零,易求解出其符号式位置正解,并分析了机构可能产生的3种奇异位置;运用虚拟弹簧法建立了每条支链的刚度模型并进行求解,给出并分析了机构笛卡尔刚度矩阵中扭转刚度和线性刚度的变化趋势,讨论了冗余支链对整体刚度性能的影响,验证了冗余支链可使机构整体刚度性能提升约22%。  相似文献   

20.
以某款车身为研究对象,对已有焊点布置进行拓扑优化,在保证车身综合性能条件下进一步减少焊点数量。首先建立弯曲工况、扭转工况和模态工况,分析其刚度、强度以及模态,然后利用拓扑优化对焊点进行优化布置。焊点拓扑优化以车身焊点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以保证原有弯曲、扭转以及模态工况下的性能为约束条件,设计变量为焊点单元密度。最后,通过仿真对比验证基于拓扑优化车身焊点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车身焊点数量由3841降到3786,减少了55个焊点,基于拓扑优化后的车身综合性能基本保持不变,有效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