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北京养蜂起源北京从古代养蜂始于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沿袭至今。20世纪初,中国引进西方蜜蜂并传入北京。1917年,北京农事试验场张德田引进意大利蜂(简称意蜂),并推广新法养蜂技术。其父张伯衡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北京开办兴农园蜂场,设立新林蜂具店,经营蜂具、蜂种和养蜂书籍等。张德田又在西郊建立西山养蜂场。1925年,黄子固创办了李林园养蜂场,于次年  相似文献   

2.
一、传统养蜂法所谓的传统养蜂法,就是我国养蜂界长期应用的养蜂法。由于地区不同,蜂种不同,自然形成了区域性的管理方法。为什么传统养蜂法能适用于各地呢?从各种书刊和养蜂生产实践中可以得出,传统养蜂法抗逆  相似文献   

3.
前言 养蜂场的经济效益决定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包括蜜源、气候、蜂种、开繁蜂数以及其他物质条件,主观因素包括养蜂者素质、经营管理、饲养技术等。养蜂有无效益,主观因素比客观因素重要。其中养蜂者素质是最重要的因素。“数控养蜂法”非常重视养蜂者素质,在《蜜蜂杂志》上发表的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中就有8篇是关于养蜂者素质的。《蜜蜂杂志》2002年第2期刊发了第六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重视养蜂者素质教育的简讯后,许多蜂友来信索要有关……  相似文献   

4.
名词术语的概念混淆 ,是根本性错误。它会造成思想观念上的混乱 ,使实践远远偏离真理。因此 ,明确名词术语的概念 ,正确使用术语 ,对养蜂生产至关重要。一个新的名词术语 ,常常意味着一种新思想、新理念的诞生。数控养蜂法是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 ,她含有大量的“传统养蜂法”所没有的术语。在第 6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上 ,福建农学院蜂学系毕业生、辽宁省喀左县养蜂管理站站长张文礼同志建议 :为了帮助广大蜂友尽快学好、用好数控养蜂法 ,应在蜂刊上刊出“数控养蜂法术语索引” ,这一建议获得了学习班全体学员的一致赞同。为了满足蜂友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养蜂要有良好的蜜源,这是不用置疑的常识。近几年,我做了一些尝试:用养猪法能否养好蜂?用自然生长法能否养好蜂?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养蜂,只有充分利用自然蜜源,才能育壮蜂子,蜂群才有采集力、繁殖力。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实践体会:一、用喂猪法养蜂上饶蜂友大都知道我养蜂  相似文献   

6.
喜讯     
<正>(此广告长期有效)应全国部分蜂农的一再要求,湖北省当阳市科技局、科技协会与当阳市养蜂研究所联合举办"李平速成养蜂法"技术培训班,并由所长李平亲自解答困扰我国养蜂行业的"八大技术难题"。培训内容:"李平速成养蜂法",主要包括:1、春季低产春衰;2、爬蜂病;3、白垩病;4、麻痹病;5、螨害;6、盗蜂;7、空飞;8、长途运输垮蜂。由当阳市养蜂研究所研探的"李平速成养蜂法",过去从未与全国蜂农见面,它的面世,定能使广  相似文献   

7.
中华蜜蜂分蜂性强,处理分蜂是中蜂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养蜂实践,在自然分蜂与远距离分蜂2种分蜂法的基础上提出5种定地分蜂方法与蜂友探讨,旨在推进中蜂分蜂人工化、可控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1,62(8)
辽西朝阳地区蜜源丰富,适合农村发展养蜂致富,但是养蜂技术相对落后。一直到5年前,部分养蜂户还是在年复一年使用早已退化的蜂种。产量低下,抗病力差,养蜂收入不高。近年来,辽宁兴城原种场把朝阳列为重点发展养蜂基地。连续5年,每年发放400只种蜂王帮助蜂农改良蜂种,并且每年对蜂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蜂农养蜂水平。新蜂种的抗病和高产的优势让蜂农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9.
教授学蜂记     
<正>自1995年标准化(数控)养蜂法培训班开班以来,已经举办了62届,学员4 000多人。对蜂友们积极学习标准化养蜂法我感触颇深,最令我震撼的是周景道教授。2001年,安徽省阜南县外贸局的曾昭俭蜂友,由于参加了第五届标准化养蜂培训班后养蜂效益大幅度提高,为了满足周围蜂友们渴望学习标准化养蜂法的需求,决定承办第七届标准化养蜂培训班。周景道老师是安徽淮北师范学院化学系教授,兼任安徽省养蜂学会秘书长。他虽然已经68岁了,但为了全省广大蜂农提高养蜂效益尽快脱贫致富,在老母亲病重期间仍然去阜南县参加  相似文献   

10.
李志勇  王进 《蜜蜂杂志》2007,27(9):26-27
浆蜂是经人工选育出来的新地方蜂种之一,因王浆特别高产,别的蜂种无法与之相比而得到养蜂界的共同认可,我国各地现在都在推广和引用浆蜂蜂种.国外养蜂者也肯定了该蜂种的王浆高产性能,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蜂场也向我们引去了浆蜂种王.我们定名的"浆蜂"这一名称得到了养蜂界的普遍承认,养蜂杂志和蜂业文章中都已习惯使用"浆蜂"名称.浆蜂的成功选育对蜜蜂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东渡瀛洲,飞到一衣带水的日本进行蜂业考察,受到蜂界著名人士的友好和隆重接待。日本是具有比较悠久养蜂历史的国家,这在公元643年(皇极天皇二年),就记录了百济太子余丰养蜂的故事。明治维新运动以后,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给古老原始的日本养蜂业带来了生机。明治8年(1876年)开始改良养蜂,明治10年,政府从美国引进了欧洲蜂种——意大利蜂,并随之极力推广现代养蜂法,即活框养蜂法。蜂种很快在这个群岛之国漫延开来,到大正2年(1913年),历35年时  相似文献   

12.
对蜂农来说如何避免蜂种的退化,一直保持蜂种(蜂群)优势,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及养蜂的效益,这是非常重要的。从遗传学角度上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利用蜂种的杂交优势。根据养蜂实践证明,在规模较小的蜂场要做到这点可采取以下三项措施:第一:要充分利用好种王。由于我国的蜂农蜂场规模较小,并且我们养蜂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蜂产品,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所以  相似文献   

13.
<正>蒙济川先生是广西桂林市人。1933年开始养蜂,是广西倡导饲养蜜蜂最早的首位人士。他的蜂种是由湖南的邵阳购买来的。和他同时养蜂的还有"三管养蜂合作社",其蜂种与他在同一个地区购买。但是广西的蜂种主要来源于广东,而不是湖南。那时因为刚开始养蜂,蜂种极为匮乏,蒙先生便专门从事分蜂售种,购买蜂种的人要提前预约或  相似文献   

14.
<正>各位蜂业同仁:为进一步加强养蜂机具及装备技术创新与交流,由中国养蜂学会蜂机具及装备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养蜂学会蜂机具装备专委会第一届第五次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9月18~20日在山西省运城市举行,欢迎各位蜂业同仁踊跃参加。一、会议主题蜂机具生产标准化与创新二、会议内容1.中国养蜂学会蜂机具装备学术讨论会2.现行养蜂车、车载蜂箱、配套蜂具实物展示及现场讨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蜂知识和西方蜂种的传入19世纪中叶以后,活框蜂箱、人工巢础、分蜜机、隔王板、脱蜂器等现代养蜂工具的发明,以及人工育王技术的发展,使古老的养蜂业摆脱了小生产状态;同时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可从异花授粉得到益处;科学家还发现,梨、苹果和其他一些植物具有自?..  相似文献   

16.
牛庆生 《蜜蜂杂志》2011,31(9):10-11
蜜蜂良种的广泛应用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和养蜂者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科学引进和使用优良蜂种关系到养蜂者的使用效果,而对蜂种的科学评价关乎蜂种在该地区的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养蜂要尽量开发蜂产品现在不少养蜂员因循守旧日,不订杂志,不讲科学技术,信息也不灵,养蜂只搞单打一(指光取蜜),加之蜂种退化,防治蜂病失策,故而年年养蜂不见收入。而我的胞弟孙继进订有《中国养蜂》、《蜜蜂杂志》。善于学习与实践,注意改良蜂种,尽量开发蜂产...  相似文献   

18.
《数控养蜂法》教材修改本读后感“数控养蜂法”在《蜜蜂杂志》连载以来,引起了我国蜂友的强烈反响,四万多封热情洋溢的求教信,报喜信均说明《数控养蜂法》的强大生命力。在我国及世界养蜂史上均具有前所未有的盛况,有哪一个国家,哪一种饲养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这...  相似文献   

19.
<正>各位蜂业同仁:为进一步加强养蜂机具及装备技术创新与交流,由中国养蜂学会蜂机具及装备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养蜂学会蜂机具装备专委会第一届第五次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9月18~20日在山西省运城市举行,欢迎各位蜂业同仁踊跃参加。一、会议主题蜂机具生产标准化与创新二、会议内容1.中国养蜂学会蜂机具装备学术讨论会2.现行养蜂车、车载蜂箱、配套蜂具实物展示及现场讨论  相似文献   

20.
养蜂成了一项投资小 ,见效快的致富好途径 ,养蜂的人逐渐多起来。我是1996年自费参加第二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的学员 ,在学习班里 ,我目睹了养蜂专家杨多福老师的风采。系统地学习了《数控养蜂法》。在家里又通读了《蜂群生物学》《蜂箱与蜜蜂》等养蜂书刊。做了大量的心得笔记 ,并能活学活用 ,因地制宜 ,取长补短 ,由30群蜂很快发展到100多群 ,年产值4万多元 ,养蜂走上了致富路。村里人看见养蜂能发财 ,便认为蜂好养 ,也纷纷养蜂 ,一度出现了“养蜂热”。特别是一些年轻人 ,养蜂热情很高信心很大 ,却不知蜂养好了是蜂养人 ,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