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复方适乐时拌种防治玉米病害和地下害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及小区试验 ,研究了复方适乐时拌种对玉米幼苗茎枯病、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 (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 )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 :复方适乐时拌种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在 92 %以上 ;防治幼苗茎枯病(人工接菌 )效果为 76.5%~ 88.3% ,未接种区的防效达 69.3%~ 74 .5% ;对丝黑穗病的防效用人工接种方法时为 84 .3%~ 90 .2 % ,而对未接种区的防效达 97.2 %~ 1 0 0 % ,对玉米出苗及植株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芝麻茎点枯病的有效防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药剂拌土处理和开花结蒴期药剂喷施处理对芝麻茎点枯病的防病效果。结果显示:55%杜邦升可湿性粉剂拌土处理能在芝麻生长前期(如苗期、蕾期、初花期)对茎点枯病起较好的预防作用;开花结蒴期以喷施40%氟硅唑乳油10 000倍液的防效最好,且可增产40.95%。这表明结合2种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适宜在江西红壤旱地的芝麻茎点枯病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7种农药防治芝麻茎点枯病的药效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g/m2+菌虫三绝1.2g/m2进行土壤处理,苗期、始花期和盛花期用56%铜大师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分别进行喷雾对防治芝麻茎点枯病的效果最好,防效为64.94%。而25%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对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治效果虽较好,但对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苗期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4.
选用甲霜灵锰锌、叶枯宁等6种杀菌剂防治制种田甜玉米茎腐病。试验结果表明:叶枯宁和强氯精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达81.8%和72.7%,而且成本较低,可作为防治制种田甜玉米茎腐病用药。  相似文献   

5.
 1996~1997年研究了广枯灵对烟草猝倒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种子消毒、苗床消毒、病苗喷药及病株灌根均可有效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和青枯病.5%广枯灵500倍液对立枯病、猝倒病,药后7d防效达100%,对炭疽病药后9d防效达98%,对青枯病防效达93.8%,与对照药剂---甲基托布津、敌克松、波尔多液和抗枯宁比较,药效之间差异极显着.  相似文献   

6.
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进行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田间试验,治理措施包括大棚避雨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和品种抗性评价等。研究表明,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大棚避雨栽培对春、秋季芦笋茎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1.3%和65.1%。以不覆盖栽培为对照,在露地和大棚栽培条件下,白地膜、黑地膜覆盖对茎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35.3%、37.5%和37.3%、39.8%。在浙江主栽芦笋品种中,对茎枯病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太平阳早生、丰岛1号、绿龙;抗性一般的品种有格兰德、阿特拉斯、皇冠;抗性较差的品种有紫色激情、阿波罗、UC157。  相似文献   

7.
选用10种药剂,通过各药剂的复配进行种子包衣,研究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2%噻虫·咯菌·苯甲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效最好,防效达75%;其次是0.3%苯甲+0.1%途保利+0.2%吡虫啉,防效达到44.6%;灭菌唑0.2%+0.2%吡虫啉及0.1%戊唑醇+0.2%吡虫啉对茎基腐病没有防效,发病率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新克黄枯防治棉花枯萎病防效显著,防效达77.3%,并能显著提高棉花的成桃率、衣分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木霉菌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瓜类枯萎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甜瓜枯萎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绿色木霉菌T23、哈茨木霉菌Ta22及添加少量营养元素为增效剂的木霉菌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瓜类枯萎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温室盆栽甜瓜枯萎病防效达67.34%~76.59%;田间大棚甜瓜枯萎病防效达69.67%~88.06%,黄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为66.04%,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70.58%~89.75%。  相似文献   

10.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东、福建、海南等部分香蕉主产区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及采用14%百枯净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药后30天对粉蕉和香蕉根结线虫的防效分别达95.0%和98.5%,药后90天对香蕉和粉蕉枯萎病防效分别达98.3%和95.2%;施药3次后第一个产果期香蕉增产253%、粉蕉增产141%,第二个产果期香蕉和粉蕉分别增产370%和223%。  相似文献   

11.
用 2 0 %氨基寡糖素防治辣椒疫病、病毒病和枯萎病 ,结果表明 ,在疫病、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施 ,防治效果分别达到 6 9 0 3%~ 73 91%和 81 36 % ;枯萎病发病后喷施 ,病株率得到有效控制。防治疫病最佳使用浓度为 5 0 0~ 80 0倍液 ,防治病毒病、枯萎病最佳使用浓度为 5 0 0倍液  相似文献   

12.
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有效利用印楝渣废弃资源研制印楝渣生物药肥,并探讨其对香蕉Musa acuminata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方法】将耐药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与印楝渣混合发酵,制备印楝渣生物药肥;通过抑菌和盆栽试验,测定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生理小种(Foc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为72.1%。生防菌株HN-11与印楝渣具有良好相容性,制备的印楝渣生物药肥施用质量分数为5%和10%时,处理组香蕉的长势好于对照,鲜质量、干质量、株高和茎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差异显著;施用印楝渣生物药肥组香蕉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0和25,对香蕉枯萎病的防病率分别达到72.2%和77.8%;生防菌HN-11能降低土壤中病原菌Foc4孢子数,破坏菌丝形态结构。【结论】印楝渣与生防菌HN-11发酵腐熟施用可避免对香蕉产生药害,制成的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杀菌剂种子包衣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以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43%好力克乳油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较好,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成株期以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43%好力克乳油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较好;生产上建议使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3%好力克乳油作为防治蓖麻枯萎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茄子白绢病、猝倒病、根腐病、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并从农业措施、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各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福建温室黄瓜病害鉴定及其发病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2008年的调查及鉴定结果,发现福建超大黄山农场设施种植的黄瓜病害种类主要有白粉病(Oidiumsp.)、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incognita)、黄瓜蔓枯病(Mycosphaerella citrullina)、炭疽病(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红粉病(Trichothecium roseum)、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病毒病(cucumber virus)、煤污病(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黄瓜疫病(Phytophthora melonisKatsura),前6种为设施栽培黄瓜的主要病害,且黄瓜蔓枯病在福建省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6.
为选择适应湖北省等高降雨量区小麦新品系或中间育种材料,对引进的16份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高降雨量区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生育期和简单农艺性状的调查,并对其中的9份种质进行了多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与湖北省大面积主栽品种郑麦9023相比,供试种质的拔节期平均提前4d,抽穗期推迟8 d,成熟期推迟1 d,成穗率、穗粒重和千粒重较低,株高和穗粒数较高;供试种质对条锈病的抗性最好,其次是赤霉病和白粉病,赤霉病抗侵染性比抗扩展性好.筛选出免疫或高抗条锈病种质7份;4份赤霉病抗侵染种质中有1份高抗侵染、中抗扩展;1份种质高抗白粉病,没有发现纹枯病抗性种质.  相似文献   

17.
伽师甜瓜嫁接栽培的防病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籽南瓜为砧木,伽师甜瓜为接穗,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和育苗方法,研究了嫁接对伽师甜瓜幼苗和植株生物学特性及枯萎病抗性、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嫁接方法都有较强的亲和性,在无土育苗条件下,嫁接苗成活率均在77.7%以上,显著高于有土育苗的成活率(68.1%)。各嫁接伽师瓜幼苗根系比自根苗根系发达,嫁接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尤其是伽师瓜嫁接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地上干样质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田间防效达到95.4%以上,无土育苗嫁接效果比有土育苗好,嫁接伽师甜瓜比自根伽师甜瓜增产75.9%~112.3%,增产效果主要表现在后期产量上。  相似文献   

18.
一体化育苗营养基在西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为试材,对北京中农赛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体化育苗营养基进行了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体化育苗营养基育苗幼苗期立枯病发病率2.06%,在西瓜后期生长过程中,立枯病和枯萎病发病率仅为1.50%和5.88%,小区果实产量为88.2 kg,坐果率达100%。西瓜幼苗立枯病发病率较营养钵育苗降低4.5个百分点,枯萎病的发病率降低11.72个百分点、产量提高20%以上,同时可促进提前开花4~5 d,坐果率提高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粉蕉种植土镰刀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PA培养基对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描述与鉴定,并分析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群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粉蕉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31株镰刀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31株镰刀菌分属于茄病镰刀菌(Fus 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串珠镰刀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随着粉蕉生长,粉蕉根际土壤中可分离的镰刀菌种类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菌株种类逐渐稳定.在生殖生长期,由于受到枯萎病病原菌的影响,土壤中镰刀菌种类产生显著变化,菌株种类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3种芽孢杆菌菌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有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病土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巨大芽孢杆菌B213、多粘类芽孢杆菌B207和枯草芽孢杆菌B204单独或联合施用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3种芽孢杆菌单独或组合施用后均可有效抑制黄瓜枯萎病的发生,并显著增加黄瓜植株的生物量,且三菌剂联用双菌剂联用单菌剂施用。在黄瓜幼苗移栽后35 d,与对照组相比,三菌剂联用组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降低了79.99%;植株干质量提高了6.92倍;植株抗性酶如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0.02%、28.90%和108.60%;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下降了2个数量级。该防病促生效果可能与这3种芽孢杆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溶磷能力以及吲哚乙酸、蛋白酶、几丁质酶和嗜铁素的分泌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