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油萝卜(2n=18,9条染色体分别被称作a~i)具有抗甜菜胞囊线虫的基因。探索油萝卜携带的抗甜菜胞囊线虫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和外源的油萝卜染色体在油菜中的遗传稳定性。【方法】9个油菜附加系进行自花受粉,分别获得附加系的自交F2代。利用筛选的分子标记检测和原位杂交(FISH)检测附加染色体在F2代中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对9个油菜附加系F2代接种甜菜胞囊线虫的2龄幼虫,鉴定携带抗甜菜胞囊线虫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结果】9个附加系自交F2代中的附加染色体遗传表现不一,5个油菜附加系的F2代中均有2条附加染色体,能稳定遗传;4个附加系的自交后代中附加染色体的遗传表现不稳定,部分后代中无附加染色体。FISH检测9个附加系自交F2代中的附加染色体表明:与分子标记检测的结果相符,并且4个不稳定的附加系中,有的自交后代虽然有附加染色体,但有1或2条。接种甜菜胞囊线虫测定结果表明,含有油萝卜染色体DD的油菜附加系对甜菜胞囊线虫的抗性水平与附加染色体的供体油萝卜相当,而其它8个附加系的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抗性,与受体油菜相近。【结论】油萝卜的9条染色体分别附加到油菜中后,其遗传稳定性因附加的染色体而异,有的能稳定遗传,有的在自交后代中丢失1或2条;抗甜菜胞囊线虫的基因在d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2.
利用形态学、细胞学、A—PAGE和RAPD方法,对5个小麦-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双体异附加系Line5、Line6、Line11、Line12和Line13进行了鉴定。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它们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2Ⅱ,具有高度的细胞学稳定性;形态学鉴定和A—PAGE电泳分析证明,Line12和Line13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2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Line5和Line6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1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RAPD分析表明,在供试的80个随机引物中,有2个引物S20和S21能够在亲本中间偃麦草和双体异附加系中稳定扩增出特异带型,并可作为异附加系所附加染色体的特异RAPD标记。  相似文献   

3.
为加速油菜不育基因转育、提高育种选择效率,利用SRAP结合集群分离分析法,对甘蓝型油菜827AB核不育两用系的可育和不育基因池进行标记分析.结果表明:88对SRAP引物只筛选到1个与827AB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的标记,即me2em10-510;该标记的F2群体单株验证准确率为98.28%.该目的标记me2em10-51...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稳定遗传的大白菜-结球甘蓝二体异附加系。【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单体异附加系为材料,对其自交后代进行细胞学及SSR鉴定。【结果】37株自交后代中2n=22植株的比率为10.81%,通过对4个2n=22的植株进行核型分析及SSR鉴定,确定其为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后期Ⅰ虽然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但在后期Ⅱ中染色体的分裂方式以11-11-11-11为主,其比率为69.55%。【结论】获得了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其外源染色体与甘蓝07连锁群相对应;该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以附加1条的染色体为主(n=11),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二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为研究芸薹属A、C基因组的亲缘关系,以及向大白菜中导入结球甘蓝的优良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温海霞  蔡家利  张娅  邹姝姝  王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46-2246,2503
采用细胞学方法,对偏凸山羊草5MV染色体附加系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株系150415的核型公式为2n=6x=43=37(2SAT)+6sm(2SAT),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19.15Ⅱring+1.83Ⅱrod+0.87Ⅰ.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伊犁和塔城两地的241份野生油菜材料进行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统计分析表明,这些野生油菜是一个不同于黑芥的稳定物种,其体细胞染色体2n=18,未发现2n=16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以甘蓝型油菜-萝卜d染色体附加系为母本,甘蓝为父本对其进行种间有性杂交,通过子房培养克服杂交障碍,获得F1杂交后代.对F1植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RAPD及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F1植株为具有萝卜d染色体的真杂种.  相似文献   

8.
以白菜(Brassica rapaL.,2n=20,AA)为母本,芥蓝(B.oleraceaL.,2n=18,CC)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子房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新合成甘蓝型油菜(B.napusL.,2n=38,AACC)株系35个。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新合成甘蓝型油菜的花粉母细胞(PMCs)内染色体在早双线期聚集成两个染色体群,具有较为明显的界限;随后逐渐形成单个二价体,直至终变期产生全部19个二价体,或一些四价体和二价体;在个别PMCs内19个二价体呈9∶10的分开排列;在后期Ⅰ/末期Ⅰ以及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较为正常。在讨论中提出甘蓝型油菜的染色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构变异可能主要来自于A、C基因组内部染色体间交换的假说。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5个小麦-冰草附加系与中国春-杀配子染色体2C附加系杂交F2的减数分裂进行观察,分析杀配子染色体在小麦-冰草附加系背景下诱导染色体变异的有效性,为获得小麦-冰草染色体易位奠定基础。【方法】杂交F2植株幼穗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观察采用常规细胞学方法,冰草P染色质的检测采用GISH方法。【结果】杂交F2PMC减数分裂中期普遍观察到多个单价体、多价体以及落后染色体和断片,多数组合观察到染色体桥,个别组合出现单价环状染色体。杂交F2减数分裂染色体存在异常现象:平均36.5%的细胞中有多个单价体,15.8%的细胞含有多价体,31.6%和11.7%的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断片和桥,四分体时期存在微核、多裂和四分孢子退化现象。F2植株的自交结实率平均为31.47%。对部分F2植株的减数分裂细胞GISH检测表明,P染色体多为单体附加,有2.7%的植株可能产生染色体易位。【结论】较高频率的染色体断裂和部分配子致死是杀配子染色体诱导变异的典型特征,柱穗山羊草2C杀配子染色体在小麦-冰草附加系背景下能够有效诱导染色体产生结构变异,这种诱变作用和频率在不同附加系背景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结球甘蓝双单体异附加系的SSR鉴定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利用SSR标记鉴定附加的外源染色体,并对异附加系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AC)与二倍体大白菜(AA)回交一代的自交后代为试材,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甘蓝连锁群特异SSR标记等方法,筛选、鉴定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结果】在BC1F2中筛选到2n=22的植株;该植株对位于甘蓝01连锁群的3对SSR引物和08连锁群的2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异源三倍体杂交种是一致的,而对位于其它7个连锁群的20对特异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大白菜一致,表明该植株附加的外源染色体与甘蓝的01、08连锁群相对应,为双单体异附加系;该双单体异附加系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构型为10Ⅱ+2Ⅰ,后期Ⅰ以11-11、10-12分离方式为主,后期Ⅱ产生了n=11配子。【结论】利用甘蓝连锁群相对于大白菜特异的SSR标记可以准确鉴定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获得了附加甘蓝01、08连锁群的大白菜双单体异附加系,为进一步合成附加甘蓝01或08连锁群大白菜-结球甘蓝单体和双体异附加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Additional Notes     
《Science (New York, N.Y.)》1946,103(2670):269-270
  相似文献   

12.
《Science (New York, N.Y.)》1994,264(5166):1697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马铃薯增施钾肥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了增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增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不同处理增产效果不同,增施钾肥量低时随着钾肥量的提高增产提质效果逐渐提高,当增施钾肥到一定水平时(180kg·hm-2),继续提高钾肥量增产提质效果下降。根据增产提质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施肥量为:N110kg·hm-2、P2O575kg·hm-2、K2O180kg·hm-2、农家肥104kg·hm-2。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外源砷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外源砷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经驯化后的无污染土壤而言,低浓度外源砷对异养型微生物的生长有刺激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又表现为抑制作用;在相同的外源砷浓度下,砷对自养型微生物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微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高于受砷严重污染区土壤的;而当向其中加入外源砷后,微污染土壤中的微生...  相似文献   

20.
李清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0):140-142,145
对CNMARC中图书责任者附注项著录相关规定及其进行探讨,并提出合并或简化著录字段,使编目数据达到规范和统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