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巨早李是盖州市发现的珍稀优良的早熟品种,又名盖县李。个大,果实平均果重135g,最大单果重可达270g。产量高,3年生灌负荷生长可株产27kg。早熟,胶东物候期,暑假前期即可成熟。质优,口感好,肉质细脆,果核极小,汁液多,极甜。耐贮藏,果实常温下可贮...  相似文献   

2.
大石早生李(Al 1403)是日本福岛县伊达郡大石俊从台湾李的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早熟品种。1991年河南肯林科所从辽宁熊岳“国家李杏资源圃”引进该品种,高接在济源市郊区果园3年生桃树上,经多年观察证明,该品种结果早、丰产、品质优良,是一个极好的特早熟品种。 该品种果实呈卵园形、果个大、外观美,平均单果重42.5g,最大单果重106g。果皮底色黄绿,着鲜红色,被有白色粉霜。果肉黄色,肉质细密,果汁多,粗纤维较多,叶甜酸,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1.5%,含糖量  相似文献   

3.
极早熟李新品种-特早红李特早红李是吉林省长春市邻区铁北园艺场1982年以早红袍李为母本,绥棱红李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个极早熟李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大,平均单果重76g。果实圆形。果皮底黄色,着鲜红色,外观十分美丽。果肉黄色,汁多,酸甜适口,香味浓,可溶性...  相似文献   

4.
李优良新品种介绍(一)黄鹏,罗秀均,刘占朝,马建平(河南省林科所经济林室)1蜜思李(Methley)原产新西兰,为中国李和樱桃李的杂交种。1987年从澳大利亚引进。果实6月底至7月初成熟,生育期90天左右,属极早熟品种。果实近园形,平均单果重50.7...  相似文献   

5.
大果型鲜食品种枣———大瓜枣、大白铃大瓜枣、大白铃枣是山东省果树所从全国地方良种枣中精选出来的两个鲜食品种枣树。其特点是果大、早实、丰产、质优。大瓜枣:果实近球形或短椭园形,纵径36cm,横径385cm,1年生枝系的单果平均重174g,多年生枝...  相似文献   

6.
张丽仙 《云南林业》1997,18(3):19-20
金沙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张丽仙金沙李是我省李子主栽品种之一,该果树于5月下旬至6月初成熟,果实圆形,中等大,平均单果重38g,最大单果重60g,成熟时为金黄色,易剥皮,汁多,味酸甜适口,含可溶性固形物9%~12%,可与水蜜桃媲美,故深受人们的喜爱。我省...  相似文献   

7.
早熟优质草莓新品种———明旭(1)果实经济性状:果实近圆形,果面红色、平整、光亮,着色均匀。最大果重38g,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重164g。果肉粉红色,肉质细,香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果皮韧性好,较耐贮运。货架期长。(2)生长结果习性:生...  相似文献   

8.
李抗寒优良新品种──长李15号长李15号抗寒、果实艳丽、品质上等、早果丰产,是目前北部寒冷地区最早熟的李品种。1.果实经济性状该品种平均单果重35克,最大达65克,平均纵径3.5厘米,横径4.3厘米,侧径4.3厘米,果实扁圆形,果顶略凹,缝合线深,片...  相似文献   

9.
1985年引进青Nai,同芙蓉李、玉皇李、金黄李进行比较试验,对物候期、生长量、结实力、果实性状等进行观察、测定,其结果表明,青Nai萌动早,落叶晚,生长期长,枝条生长量,冠幅均大于其它三个品种,三月上旬始花,三月下旬终花,结实早,平均单株产量是同龄玉皇李的1.33倍,金黄李的2.42倍、芙蓉李的9.68倍;青Nai最大单果重145.4g,平均单果重94.5g,分别高于玉皇李54.9%、芙蓉李50  相似文献   

10.
一、布朗李品种介绍 1.蜜思李:新西兰品种,特早熟。该品种植株长势中庸,树姿开张,枝条紧凑,成枝力强,早期丰产性极好,如 hm2每栽 2 084株(1.2 m × 4 m)的情况下,嫁接苗栽后第2年产4 059 kg,第3年产17 715 kg,盛产期产量更高。果实 6月中下旬成熟,单果重 50.7 g,最大 74 g,果实近圆形,果面紫红色,果肉鲜红,品质上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核极小,可食率97.4%,该品种成熟期早,市场竞争力强,是难得的精品水果。 2.美国布朗紫琥珀:美国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强旺…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葡萄新品种“红脸无核”品种特性:树势旺,枝条壮,结果枝率886%,双穗率747%。果实成熟一致。枝蔓成熟良好。抗病、抗寒中等。果实经济性状:平均穗重1000g,最大2150g,果穗圆锥形,松紧适度。果粒附着较牢固,不落粒,平均粒重38g...  相似文献   

12.
为给经济性状优良并适宜于川灌区推广的李良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以种植于沙地的黑宝石李等9个李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果质量、最大单果质量、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果实色泽、成熟期、果实风味、耐贮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9个李品种的经济性状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李品种经济性状的个体差异显著,其经济性状由优到劣依次为:巨王李>黑宝石李>红宝石李>美国蛇李>幸运李>日本早红李>月光李>绥李三号>大石早生,其中,巨王李、黑宝石李、红宝石李和美国蛇李等品种的表现均较优良。  相似文献   

13.
西村早生树势强,结果早,果形大,产量高。9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较富有和禅寺丸早30天左右。定植后第2年开始挂果,第3年株产1.12kg最高株产9.65kg,第4年平均株产4-5kg,第5年为13.25kg最高单株产量26.35kg,每667m2产量平均为742kg。西村早生为甜柿中特早熟品种。果实扁圆形,单果重平均138g,最大单果重220g。果皮呈橙黄——橙红色,授粉后果实内种子达4粒以上,果肉有褐斑而自然脱涩,风味甜脆,品质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常温下存放10天左右,不易软化,商品性好。特早熟甜柿西村早生栽培适应性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1优良品种(1)黑珍珠。晚熟品种,7月下旬果熟,适于加工和鲜食。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1.33 g,5年生平均单株产量2.08 kg,成熟较整齐。长势强,抗白粉病。(2)黑金星。晚熟品种,适于加工和鲜食。果大,平均单果重1.32 g,品质优良,丰产,5年生平均单株产量2.13 kg,成熟期与黑珍珠相近。抗白粉病。(3)密穗。中熟品种,适于加工。平均单果重0.85 g,自然授粉坐果率78%,结果枝可连年结果,5年生单株产量1.96 kg。免疫白粉病。(4)早生黑。早熟品种,适于加工和鲜食。果实  相似文献   

15.
1-MCP对'大石早生'李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石早生'李(Prunus salicina 'Oishiwase')是极早熟李品种,该李果上市早,品质高,效益良好,近年来在我国的栽培面积迅速增加.由于李果实的采收时值高温季节,采后呼吸代谢旺盛,果实在常温下很快成熟软化,货架期仅5~7天,严重影响了李果的流通.  相似文献   

16.
一、早熟品种1.斯塔克早:1982年从美国引入。果实为扁园形,平均单果重110克,果面乳黄色底,可全面着浓红霞色果肉乳白色,肉质松脆,汁液多,味浓,酸甜适口。品质上等,6月中旬成熟,树势生长强健,多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在我省表现结果早,丰产,采前落果轻,风味和品质好,市场上很受欢迎。2.贝拉:从美国引入。果实呈扁园形或近园形,平均单果  相似文献   

17.
大石早生李花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大石早生李的花芽分化过程和时期,以4a生大石早生李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于1996 ̄1997年对其花芽分化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大石早生李花芽形态分化自6月初开始至10月底结束,分化盛期集中在7 ̄9月份,花芽分化可分为分化初期,花蕾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6个时期,共需150d。  相似文献   

18.
1985年引进青,同芙蓉李、玉皇李、金黄李进行比较试验,对物候期、生长量、结实力、果实性状等进行观察、测定,其结果表明:青萌动早,落叶晚,生长期长,枝条生长量、冠幅均大于其它三个品种,三月上旬始花,三月下旬终花,结实早,平均单株产量是同龄玉皇李的1.33倍、金黄李的2.42倍、芙蓉李的9.68倍;青最大单果重145.4g,平均单果重94.5g,分别高于玉皇李54.9%、芙蓉李50.9%、金黄李253.30%,果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8.5%,含可溶性固形物13.27%,全糖3.32%,蛋白质0.493%,总酸度0.45%。  相似文献   

19.
“莫尔特尼”(Morettini)是临朐县于 1990年通过中科院植物所从意大利引进的李优良品种。该品种的特点是成熟期早、果形大、色泽艳丽香气浓、品种好。据测定 ,平均单果重75 .8g ,可溶性固形物 12 .5 %,单宁含量极少。在潍坊地区 ,盛花期 4月 10日前后 ,果实发育期 6 0天左右 ,6月上旬成熟 ,果紫红色、肉黄 ,是目前早熟李中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该品种栽培容易 ,易丰产。常规管理条件下 ,栽后第 2年结果株率达 40 %;3年生树平均株产 9.6kg ;4年生平均株产 42 .2kg ,折合每6 6 6 .7m2 产果 2 36 3.2kg。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20.
优良品种核桃介绍罗念贞,王玉龙早实核桃新品种晋丰坚果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1.34g,壳厚0.8mm。微露仁,取仁易,出仁率67%,仁色浅,早熟品种。陕核1号坚果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3.98g,壳厚1.09mm,可取整仁,出仁率58.5%,仁色中。中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