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了解桂林市柑桔木虱周年发生动态,为柑桔木虱的预警及柑桔黄龙病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2007~2010年在失管柑桔园、柑桔木虱寄主植物九里香和正常管理柑桔园观察柑桔木虱周年发生动态及世代重叠情况、不同年份高峰期及种群走势,并分析其危害严重的原因.[结果]桂林市周年有柑桔木虱发生,失管柑桔树及九里香上柑桔木虱种群数量多,下半年高于上半年,且每年有多个峰期,世代重叠;失管柑桔园从21旬开始种群数量剧增,30旬后数量减小,成、若虫高峰期出现在25~29旬;九里香上柑桔木虱主要出现在12~33旬,20旬为最高峰期.正常管理柑桔园柑桔木虱种群数量低,高峰期的33~34旬仅监测到5~30头/100梢.[结论]在桂林市失管柑桔园和绿化植物九里香上周年有柑桔木虱发生,木虱种群数量大,下半年高于上半年,世代重叠;正常管理的柑桔园柑桔木虱种群数量低,管理良好的柑桔园全年未检测到柑桔木虱.  相似文献   

2.
柑桔木虱是柑桔嫩梢期的一种重要害虫,成虫在老叶和嫩叶上吸食,若虫群集柑桔嫩梢、幼叶和新芽上吸食危害。被害嫩梢幼芽干枯萎缩,新叶畸形扭曲易脱落。若虫排泄物撒布枝叶上,会引致煤烟病及影响光合作用。柑桔木虱是传播柑桔黄龙病的媒介昆虫,是引起柑桔黄龙病传播扩散的主要因素之一。若桔区果园内同时存有柑桔黄龙病病树和柑桔木虱,则木虱种群的数量多少,可决定黄龙病传播、扩散速度的快慢及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3.
柑桔黄龙病是毁灭性病害,本文就防治柑桔木虱在防控黄龙病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了实际的柑桔木虱监测点,采用定点的方法对柑桔木虱进行系统监测,同时对黄龙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得出了有关柑桔木虱消长的规律以及传播黄龙病的相关数据,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防控柑桔黄龙病,发展我市柑桔产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柑桔黄龙病在柑桔主产区呈蔓延势头,而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唯一自然虫媒,果园中如果没有木虱,即使有病树也不会造成传染,所以控制柑桔木虱是防控柑桔黄龙病扩散蔓延的关键,柑桔木虱也就上升为柑桔第一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5.
柑桔黄龙病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除原有的亚洲、非洲外,美国、巴西也已发现此病和其传播媒介-柑桔木虱。根据柑桔木虱是黄龙病唯一自然传播媒介和广西柑桔主产区无法实施隔离种植的特点以及柑桔黄龙病已成为广西柑桔发展最大障碍的实际和柑桔生产现状,提出在黄龙病区建立以柑桔黄龙病为第一重要病害,柑桔木虱为第一重要害虫的柑桔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实施以控制柑桔木虱为重点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措施。3年的大面积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验证区累计发病率为0.72%,对照Ⅰ区达9.42%,对照Ⅱ区达7.14%。  相似文献   

6.
柑桔木虱传播柑桔黄龙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柑桔木虱(Dtaphorina citri Kuwayama)传播柑桔黄龙病的试验,在柑枯木虱的主唾腺及滤室中观察到柑桔黄龙病的病原类细菌体,这些类细菌体与病株中的类细菌体相同,进一步证明了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媒介昆虫,并图示了柑桔木虱唾腺和消化道滤室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柑桔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其别称主要是依据发病症状描述的,属于类细菌性病害的一种。而虫媒木虱是黄龙病病原得以在田间传播的唯一媒介,只要果园中存在木虱,即使只有一株树苗感染了黄龙病,那么整个柑桔果园都将受到黄龙病的危害。因此,及时地发现和清除黄龙病感染病原的柑桔植株,阻断传播途径,消灭虫媒木虱,是保证柑桔生产效益,打赢柑桔黄龙病防控持久战的重要举措。防控柑桔黄龙病需要注意对黄龙病病症的掌握,了解病原的传播途径,以及防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柑桔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为类细菌性病害。在田间,传病昆虫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病原的唯一传播媒介。只要果园中没有木虱,即使有病树,黄龙病也不会传染。田间防控柑桔黄龙病,须掌握以下重点。  相似文献   

9.
黄龙病对于柑橘来说是毁灭性的病害,柑桔木虱是传播黄龙病的昆虫。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所总结的经验来看,控制黄龙病的关键措施就是防治柑桔木虱。为此应该要合理地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其他一些绿色生态的控制办法,尽量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进一步改善柑橘的生态系统,提高对柑桔木虱的自控能力,控制黄龙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柑桔木虱是传染黄龙病的唯一虫媒。植株感染黄龙病后未及时处理,会导致桔区病害的扩散和流行。本文从柑桔木虱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分析其在福建省永春县发生的消长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防治柑橘木虱,避免引发柑橘黄龙病,2015~2016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了有机磷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性杀虫剂和特拉姆酸衍生物等6类9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高效氟氯氰菊酯EW、100 g/L联苯菊酯EC、5%啶虫脒EC和21%噻虫嗪SC对柑橘木虱的速效性较好,药后3 d防治效果就达81%以上;而15%唑虫酰胺SC和22.4%螺虫乙酯SC对柑橘木虱的持效期最长,药后15 d防治效果仍在90%以上,其次为100 g/L吡丙醚EC和2.5%高效氟氯氰菊酯EW,药后15 d防治效果仍在88%左右;25%噻嗪酮WP和40%毒死蜱EW对柑橘木虱的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药后3~15 d防治效果均未超过87%。在柑橘生产实践中,建议轮换使用高效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唑虫酰胺和螺虫乙酯防治柑橘木虱。  相似文献   

12.
在黄龙病区,柑桔木虱已上升为柑桔上的第一重要害虫,但至今尚未有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和结果的报道。笔者于2008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6种农药对其成虫的室内毒力,活性最高的是丁硫克百威(LC50=4.1mg/kg),其次分别是稻丰散(LC50=44.3mg/kg)、联苯菊酯(LC50=44.4mg/kg)、吡虫啉(LC50=60.1mg/kg)和喹硫磷(LC50=73.5mg/kg),最差的是甲基嘧啶磷(LC50=192.8mg/kg)。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增效联苯菊酯EC 25.00 mg(a.i)/kg、16.67 mg(a.i)/kg、12.5 0mg(a.i)/kg 药后24h、3d、7d的防效达100%;喹硫磷EC 250mg(a.i)/kg、稻丰散EC 500mg(a.i)/kg、333mg(a.i)/kg、增效丁硫克百威EW 200 mg(a.i)/kg药后24h的防效>95%;甲基嘧啶磷500mg(a.i)/kg的防效低于80%。增效丁硫克百威EW 200 mg(a.i)/kg的防效高于丁硫克百威EC 250 mg(a.i)/kg的防效。  相似文献   

13.
用2种方法测定了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成虫对13个柑橘品种离体嫩梢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对不同品种进行两两组合的选择性试验,柑橘木虱停靠在处理组合早金和四季斑叶橘的虫量占总虫量的23%和1%,停靠在处理组合台湾玫瑰橙和纽荷尔脐橙上的虫量分别占总虫量的33%和20%,停靠在处理组合日辉和佩奇甜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死亡率和活动行为的影响,为亚洲柑橘木虱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高温环境,研究40、42、44、45和46℃高温条件下亚洲柑橘木虱的死亡率;研究36~46℃逐渐升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活动行为的影响;在45℃下,研究不同光照对亚洲柑橘木虱死亡率的影响,以及36与45℃循环变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在40、42、44、45和46℃高温条件下50%亚洲柑橘木虱死亡时间(LT50)分别为138.038、17.140.、11.695、10.593和0.337 h;95%亚洲柑橘木虱死亡时间(LT9s)分别为181.970、26.978、18.843、14.718和0.500 h:在36~46℃逐渐升温过程中,亚洲柑橘木虱的活动逐渐增强;高温(45℃)条件下暗处理的LT50和LT9s分别为6.353和8.913 h,均小于正常光照处理的10.593和14.718 h,而36与45℃循环变温的LT50和LT95分别为13.740和18.967 h,均大于恒温处理的10.593和14.718 h.[结论]高温导致木虱种群生存时间缩减是亚洲柑橘木虱在高温季节出现种群消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优势寄生蜂亮腹釉小蜂Tamarixia radiata的个体发育形态学及寄生行为,为柑橘黄龙病的生物防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方法】在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60%~80%的试验条件下,观察亮腹釉小蜂寄生行为及个体发育形态,并测量形态学指标。【结果】亮腹釉小蜂寄生柑橘木虱3~5龄若虫产卵;亮腹釉小蜂整个发育历程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室内条件下其世代发育历期约为13.40 d;雌虫个体明显大于雄虫;雄虫触角刚毛发达,几乎覆盖整个触角基节,而雌虫触角刚毛很短,触角基节清晰可见;雌虫腹部背面黄色区域明显大于雄虫。【结论】亮腹釉小蜂为柑橘木虱体外寄生蜂,雌、雄成虫形态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湘南地区柑橘黄龙病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湘南部分柑橘产区出现叶片黄化、果实畸形及全株矮化、橘树枯死等柑橘黄龙病疑似症状,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湘南8个柑橘产区的柑橘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6个柑橘产区有柑橘黄龙病为害.同时建立了一套快速、准确的柑橘黄龙病PCR检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回顾阐述2002—2017 年台州对柑橘黄龙病亚洲种和亚洲柑橘木虱防控研究结果。指出黄龙病在果园空间分布入侵初期呈均匀分布,后呈聚集分布,亚洲柑橘木虱在果园内也呈聚集分布状态;认为黄龙病对柑橘产量与品质影响是随着病级的上升增加。得出黄龙病疫情自然入侵扩散流行呈周期性变化规律,建立积年发病率(PI)与入侵年数(N)模型I=84.6740/[1+EXP(3.540-0.5838X)](n=14,r=0.9946**);检测发现黄龙病树体内和亚洲柑橘木虱带菌量在11 月和12 月最高,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同样以12 月最高。提出防治亚洲柑橘木虱除抓好春夏秋三梢期外,冬季和初春清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台州探索实践的“九坚持”和“三防五关”防控模式对黄龙病防控和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在相似柑橘生态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冠以“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癌症”之称的黄龙病暂被认为是由韧皮部难养细菌引起的对柑橘产业造成严重威胁的毁灭性病害,它给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鉴于柑橘黄龙病检测技术对柑橘黄龙病防治的重要性,文章对柑橘黄龙病及其病原、黄龙病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柑橘黄龙病的检测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琼中绿橙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摸清琼中绿橙的害虫、天敌种类及发生情况,为制定害虫防治策略提供依据。采用网捕、踏查、徒手采集、震落、灯诱及色板诱集相结合的方法,于2014年12月-2017年9月对琼中绿橙害虫及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琼中绿橙的害虫共有9目33科69种,其中柑橘木虱、柑橘潜叶蛾、螨类、天牛、尺蠖及凤蝶对其危害较重;琼中绿橙害虫天敌共有8目11科19种,主要以捕食性天敌蜘蛛、瓢虫及鳞翅目害虫寄生蜂为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套以应用适期统一放梢,抹芽控梢及生草覆盖等先进栽培技术压低病虫源、合理用药和保护天敌为主要内容的柑桔病虫综合防治措施,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这套措施对潜叶蛾、全爪螨、锈螨和溃疡病等主要病虫有显著的控制效果,并可把每年农药用量降低50%以上,同时对保护果园天敌有明显效果,因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