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SRAP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8份洋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9个扩增效果较好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105条清晰的条带,其中有多态位点的条带数为10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9%;筛选出11个扩增效果较好的SRAP引物,共扩增出132条清晰的条带,其中有多态位点的条带数为11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7%,表明58份洋葱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2种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均可将58份洋葱种质资源明显分为4大类,二者的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SRA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的基因位点更多,是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最佳分子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2.
丝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与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和SRAP标记对30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别从52对SSR和48对SRAP引物中选取10对和12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其中1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2条多态性带,12对SRAP引物扩增出118条多态性带。30份种质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61,说明丝瓜间种质遗传背景比较狭隘。聚类分析显示,30份丝瓜种质被划分为普通丝瓜与有棱丝瓜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利用筛选出的多态性高、谱带清晰的8条ISSR引物和18对SRAP引物分别对海南省保存的69份红毛丹种质资源进行PCR扩增,8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425条多态性条带,其中品种(系)特异条带47个,平均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928,可鉴别的种质资源数25~67份;18对SRAP引物共检测到894条多态性条带,其中品种(系)特异条带69个,平均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936,可区分的种质资源数为17~63份。综合各项指标,利用ISSR16和ISSR5引物21个条带用于构建红毛丹种质DNA指纹图谱,该图谱可有效区分69份红毛丹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苦瓜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苦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从23个引物中筛选出13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79条带,其中58个为多态性条带,占总带数的73.4%,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4~10条,平均6.07条。对ISSR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份苦瓜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为0.025~0.520。在遗传距离为0.21处可将30份苦瓜种质划分成6个品种群,其亲缘关系与种质地理分布和植物学性状特征等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5.
以17份枸杞种质为试材,采用SCoT标记法,分析了17份枸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枸杞种质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从42条引物中筛选出7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2条条带,其中30条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3.47%;UPGMA聚类分析显示,17份枸杞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30~1.00,平均相似系数为0.8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2时,可将17份枸杞资源分成四大类。表明采用SCoT标记法能够揭示枸杞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西瓜核心种质枯萎病抗性与SRAP 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杏平  刘广  侯喜林  徐锦华  张曼 《园艺学报》2013,40(7):1298-1308
 对35 份西瓜核心种质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再采用SRAP 分子标记技术对35 份核心种质进行多态性分析。从63 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46 对多态性引物。SRAP 扩增共产生445 个条带,其中262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58.88%。平均每对引物产生9.67 个条带。在对供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ASSEL 软件对多态性标记与枯萎病抗性进行关联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35 份西瓜核心种质分为3 大群体:1 个野生西瓜群体和2 个栽培种群体。分析发现在2 个栽培种群体中存在基因渗透。聚类分析结果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一致,分为4 个类群,其中第2 类群又细分为5 个小类群。聚类分析结果说明具有相同抗性水平的材料倾向于聚在一起。关联分析发现有1 个标记位点与枯萎病抗性显著关联(P < 0.01),该位点对表型性状的解释率为0.2035。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RAP 标记可以有效地对西瓜种质资源进行群体结构的划分,且关联分析能够找到与西瓜枯萎病抗性相关联的SRAP 标记,为西瓜抗病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ISSR标记对32份安徽省地方枣种质资源及山东、河南等邻近省份的42份枣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6条引物在74份种质中共扩增出24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14个,多态性比率为88.8%。利用NTSYS软件计算得到DICE相似系数为0.5936 ~ 0.9353;32份安徽地方种质共扩增出219条电泳谱带,其中186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4.93%,32份样品遗传相似系数在0.6267 ~ 0.9353之间,表明安徽地方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采用UPGMA法对74份种质的ISSR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可分为8个类群,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较为密切,来自安徽的地方种质基本上都独立聚成不同的类群,表明安徽地方枣种质与周边其它省份枣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体细胞突变可能是推动安徽地方枣种质进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12份杧果种质为试材,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从36对引物中筛选出22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251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1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得到15.08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72.11%。UPGMA聚类表明,所有供试品种(系)之间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近,相似系数在0.77~0.89;如果以相似系数0.78为标准,可将供试的12个品种(系)分为3类。表明利用SRAP技术能较好的区分杧果的亲缘关系;SRAP分子标记适合杧果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作为杧果种质鉴定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明  胡霞  苗兴军  许正  赵忠 《园艺学报》2016,43(10):1980-1988
利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伊犁河谷14个野生杏种群,212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43条,其中122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5.31%。伊犁河谷野生杏仍然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0.2411,I=0.3708,PPB=85.31%),吐尔根乡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伊犁河谷野生杏存在较高水平的种群内遗传变异(76.42%)和较低水平的种群间遗传变异,种群间存在温和稳健的基因流(Nm=1.3680)。UPGMA系统聚类和遗传结构分析均显示,伊犁河谷野生杏可划分为以霍城样本为主的类群Ⅰ,以巩留和伊宁样本为主的类群Ⅱ和以新源样本为主的类群Ⅲ,种群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0.2634,P0.05)。  相似文献   

10.
利用SRAP标记研究了61份菠萝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从99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35对引物对61份菠萝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均得到了清晰指纹,且所有品种表现出多态性;供试菠萝品种的多态性比率均较小,在47.32%~68.90%;35对SRAP标记共获得567条带,多态性位点384个,多态条带比率为67.72%;61份菠萝种质其相互之间相似系数为0.8027~0.9510,表明61份菠萝品种之间遗传关系相对较近;应用UPGMA进行聚类,在大致相似系数0.8330的水平上,61份材料可分为5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