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转基因作物对作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影响的研究,其中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转基因作物对微生物和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对杂草群落的影响;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种植转基因作物后,除草剂和抗虫剂的使用等。基于上述情况分析,得到结论:转基因作物能够继续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推进转基因植物新品种选育同时,应把负面因素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续第3期)问:种植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会产生"超级杂草"吗?答:不会。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本身不会成为无法控制的杂草,种植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也不会使别的植物变成无法控制的杂草。问:我国的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哪些成绩?  相似文献   

3.
朱行 《世界农业》2003,(12):41-42
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长率已经连续6年达到2位数。2002年,世界共有16个国家的近600万农民种植了近5900万hm2的转基因作物。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获取服务机构预测,到200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市场价值将达到50亿美元。然而,当人们围绕转基因食用作物问题进行激烈争论之时,世界正悄悄地发生着另一场植物生物技术革命,即分子农业(Molecularfarming)的发展。1.分子农业发展现状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对植物分子农业做出的定义比较准确和实用,即“使用农业植物生产生物分子而不是食品、饲料和纤维。植入新型特性的植物可以生产出科学、医学、工业…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及其管理现状 自1983年首例转基因作物美国的延熟番茄问世以来,有45个国家2500例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涉及植物种类60多种。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170万公顷猛增到1999年400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良种的销售额近23亿美元。其中,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最大的种植王国,其面积占全球的64%。专家预测,全球转基因作物2000年将获利20亿~30亿美元,2005年达60亿美元,2010年达200亿美元。在未来10年,转基因作物增长10%~25%,将为全球提供营养丰富的安全食品、饲料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小麦中的转基因向它的近缘杂草转移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杂交后代的基因的转移,研究草甘磷抗性基因从转基因小麦向它的近缘杂草转移的三条可能途径。理论上分析,通过有性杂交基因小麦通过如下三条途径转移它的抗性基因,1杂种自交,形成抗性分离的含有四倍体和五倍体的转基因混合群体;2F1与四倍体杂草自发杂交;3F1与六倍体转基因小麦杂交。研究证实了确定存在基因小麦 基因与它的近缘杂草转移的风险,但是由于F1自交不育,第一条途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第二,第三条途径是基因转移的主要方式,它们的杂交后代是自交可育的,有可能成为抗性基因从转基因小麦转移到近缘杂草的桥梁,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杂草,即所谓“超级杂草”。根据研究结果,建议采用生物技术创造多抗基因系以延长转基因品种的使用,采用管理措施以避免交杂发生,从而避免或减轻基因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农业转基因生物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来自任何生物体的基因移植到目标改良生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产生的具有某种新特性的生物。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烟草在美国出现后,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并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林业、水产、食品、环保等行业和领域。全球抗虫、抗除草剂、抗病和品质改良的棉花、水稻、大豆、玉米等转基因植物已达120多种,2003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6770×104hm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之一,转基因研究及应用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世界上转基因农作物田间试验和商品化生产的第四大国。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技术与农产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诞生,目前全世界种植有大约4000多万hm^2的转基因作物以及利用动物生物反应器大量生产医用蛋白,人类将最新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医药、食品、农业领域以摆脱自然对传统作业的限制。利用转基因技术产生新的动植物种类品种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自然界时代沿袭的基因平衡,这一变化是否会给人类带来新的问题,其安全性如何评价,这些已经成为人们目益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越来越多转基因作物的出现,外源基因对普通栽培种和野生近缘种的基因污染以及通过自然杂交发生基因漂移的可能性都在增加.转基因大豆作为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2007年占据了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1%.中国野生大豆的种质资源丰富,且每年都要大量引入转基因大豆.这必将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风险.笔者综述了转基因大豆在中国发生基因逃逸并与野生近缘种杂交的可能性以及杂交后可能的生态效应.并提出了今后应开展工作的方向,以期为中国转基因大豆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绿色革命:转基因农作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大多数农业技术专家认为,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将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核心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改造农作物的遗传物质从而改造的农作物的农艺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使农作物的生产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从本质上说,转基因技术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都是利用优良基因改造农作物品种.目前农作物转基因的技术已是相当成熟,一个投资50万元的生物学实验室就可以利用公开的技术进行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并且获得转基因农作物.我国的高等农业学校、国家和省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基本上都能够从事农作物转基因的研究和开发.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转基因晚熟西红柿,而目前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是抗虫和抗除草剂的玉米、棉花和大豆.从1996年到2007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累计达到6.9亿公顷,12年间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67倍,推广应用速度之快出乎人们意料.目前全球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前四名分别是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和中国.这四个国家种植了全世界 99%的转基因作物.美国居于世界领跑地位,其已经普遍推广应用了转基因玉米、棉花和大豆.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农作物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害虫防治的成本,减少了农药造成的污染.在中国的进口转基因作物中,大约每年有1 400万吨转基因大豆来自美国和阿根廷,总数量相当于中国全部的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0.
纯粹的“天然食品”并不存在 转基因技术可以应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作物转基因是在常规育种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作物的遗传物质中去,使其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蛋白质或核酸),在产量、抗性、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方向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1.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应用面积只占世界的1%,并且只是转Bt基因抗虫棉,这是由于我国的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估研究相对滞后所致。转基因作物中可能存在一些人类不曾食用过的基因,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应用能否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是安全性评估的两个方面。生态评估是估测转基因作物的花粉及种子扩散能否形成遗传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转基因作物本身或近缘种能否成为超级杂草;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的风险。评估新产品能否导致食品的致敏性,以及转基因作物花粉的致敏性是转基因产品对人与动物健康是否有害评估的重要方面。应深入开展安全性研究,尽快完善适合中国实际的评估程序和手段,使转基因安全性将不再是制约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作物的利用与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应用面积只占世界的1%,并且只是转Bt基因抗虫棉。这是由于我国的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估研究相对滞后所致。转基因作物中可能存在一些人类不曾食用过的基因.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应用能否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是安全性评估的两个方面。生态评估是估测转基因作物的花粉及种子扩散能否形成遗传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转基因作物本身或近缘种能否成为超级杂草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的风险。评估新产品能否导致食品的致敏性,以及转基因作物花粉的致敏性是转基因产品对人与动物的健康是否有害评估的重要方面。应深入开展安全性研究,尽快完善适合中国实际的评估程序和手段,健转基因安全性将不再是制约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控制农田杂草是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配合施用相应的除草剂,可高效地控制杂草,是一种增加产量、降低种植成本的有效措施。本文在简述植物耐除草剂原理的基础上,对全球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应用范围、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环境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杂草作为农业生产的生物逆境之一,严重影响了全球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给全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产生抗性的杂草品种不断增加、杂草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而除草剂新的作用机理的研发又愈加艰难,转基因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2019年全球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已占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88%,复合抗除草剂和单一抗除草剂成为主要的转基因应用性状.在我国,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还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不过由于市场需求巨大、政策支持等,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生产将迎来利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4):864-864
2005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第十年。该年全球共有21个国家的850万农民种植了4亿公顷转基因作物。据Cropnosis估算,2005年转基因作物的全球市场价值为52.5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340.2亿美元)的15%,以及全球商业种子市场(300亿美元)的18%。自1996年生物技术作物首次商业性种植以来,10年间其种植面积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参与种植的国家从6个增至21个。转基因作物的全球种植面积增加了50多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反映出农民对农业生物技术的信任和信心。  相似文献   

16.
尽管伴随着持续不断的争议,近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却呈现直线上升趋势。据国际农业应用服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从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诞生,经过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大规模推广,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6亿公顷,比2010年增加了8%,大约占全球耕地面积的1O%。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由最初的6个增加到29个。其中,美国是绝对的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45%;中国排名第六,且主要集中在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上。  相似文献   

17.
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烟草在美国出现后,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并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林业、水产、食品、环保等行业和领域。全球抗虫、抗除草剂、抗病和品质改良的棉花、水稻、大豆、玉米等转基因植物已达120多种,2003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6770×104hm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之一,转基因研究及应用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世界上转基因农作物田间试验和商品化生产的第四大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转基因作物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转基因作物的遗传污染、转基因作物对靶标昆虫抗性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等5个方面。分析了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论述了转基因(GM)作物环境风险分析的概念、原则、参照物和研究进展。对基因漂流,GM作物是否会增加相关野生种的生存竞争性、入侵性和杂草性,是否会产生间接生态影响,是否会影响生物多样性,是否会产生“超级害虫”、“超级病害”,是否会通过基因的水平转移将转基因转至肠道和土壤微生物,以及GM作物的长期效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产业化应用迅猛发展,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逐年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分析了202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概况及主要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态势,2022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2%,同比增长3.3%,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数量增至29个,批准转基因产品商业化应用的国家和地区已达71个。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来看,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随着生物育种技术的迭代升级,转基因作物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必将持续提高,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将成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