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乏情母猪不同处理的诱情产仔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合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分别结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产后乏情母猪进行诱情处理 ,结果表明 :PMSG处理后 5d内诱导发情率为 1 0 0 % ,第 1情期受胎率为83.3% ,比三合激素处理组高 76%。三合激素处理组受胎母猪的平均产仔数明显低于PMSG处理组 ,说明PMSG +HCG处理乏情母猪效果较好 ;三合激素处理组的未孕母猪返情受胎率高。 2种处理均对乏情母猪的繁殖机能有促进作用 ,且对处理后的母猪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激素组合处理乏情母猪产仔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合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分别结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产后乏情母猪进行诱情处理,结果表明:PMSG处理后5d内诱导发情率为100%,第1情期受胎率为83.3%,比三合激素处理组高76%。三合激素处理组受胎母猪的平均产仔数明显低于PMSG处理组,说明PMSG+HCG处理乏情母猪效果较好;三合激素处理组的未孕母猪返情受胎率高。2种处理均对乏情母猪的繁殖机能有促进作用,且对处理后的母猪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验用氯前列烯醇(PGF2a)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对后备乏情母猪进行处理,通过对促进母猪发情、窝产仔数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在用药后可以更好地提高后备乏情母猪的繁殖性能。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设在哈尔滨远大原种猪场,选择9月龄以上的、体况正常的、健康无  相似文献   

4.
对隐性发情和乏情母奶牛应用绒促性素、三合激素(丙酸睾丸素、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进行人工诱导发情,促进母牛排卵,有利于发情的观察判定,增加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提高隐性发情、乏情奶牛的受胎率。用以上药物分别对不同年龄段的隐性发情、乏情母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可使隐性发情奶牛明显表现发情征状,对发情判定和人工授精非常有利,能提高隐性发情、乏情奶牛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5.
选取胎次相近的乏情母猪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在断奶后20d各组分别注射PMSG、HCG、PMSG+HCG和PG600。结果表明乏情母猪经4种外源激素处理后发情率都能显著提高,其中PMSG+HCG和PG600能显著提高乏情母猪的受胎率;4种外源激素中PG600对乏情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影响效果最明显。可见PG600是较理想的外源催情激素。  相似文献   

6.
因为自然发情、配种及分娩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母猪出现乏情、分娩时间较长及仔猪体重存在不匀等问题会严重影响母猪的整体繁殖力,这也是生猪养殖场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为提升母猪同期发情率及受胎率,增加窝产仔数与年产仔窝数,需要为母猪注射外源生殖激素,进一步提升母猪的繁殖力,文中对发情调控、分娩调控中的激素生理作用、原理和应用进行介绍,确保生产低成本和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预防及治疗母猪乏情 (1)后备母猪预防乏情:6-7月龄肌肉注射绒促性泰1000国际单位。第一次发情时不要配种,在第三次发情期配种。治疗:超过8月龄还未发情,应  相似文献   

8.
目前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母猪产后乏情的情况,为明确产后乏情母猪血浆中促乳素水平是否异常,考察了卡麦角林诱导母猪发情的效果。结果表明:产后乏情母猪有50%以上血浆中促乳素水平过高;卡麦角林诱导产后乏情母猪的发情率为55%,促乳素过高母猪的诱导发情率为75%,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证实卡麦角林对由于促乳素过高而导致的乏情母猪有较好的诱导发情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催情促孕饲料添加剂(PEP)结合激素处理诱发乏情母牛发情。结果表明:饲喂PEP比对照组能极显著地提高发情率。饲喂PEP30d后,母牛总发情率为81 3%(P<0 05),总受胎率为91 6%(P<0 01),显著提高激素处理组的总发情率(P相似文献   

10.
旨在通过检测乏情期和发情期的发情绵羊外周血液中4种重要生殖激素孕酮(P4)、雌激素(E2)、促卵泡素(LH)和促黄体素(FSH)浓度,解析绵羊乏情期和发情期哈萨克绵羊发情时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以期阐明哈萨克绵羊发情时生殖激素变化规律,为调控绵羊的季节性发情提高激素方面的理论。采用ELISA方法测定4种生殖激素浓度,结果表明:哈萨克绵羊P4和E2在发情周期内呈现波动式变化,LH和FSH在发情周期内呈现脉冲式变化,且乏情期和发情期4种激素浓度变化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索定时输精技术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在温氏种猪公司华东某猪场,对杜洛克正常发情后备母猪、无情期后备母猪及断奶母猪使用定时输精技术后,测定其繁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定时输精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正常发情后备母猪以及断奶母猪的发情率、配种率、参繁受胎率、参繁分娩率以及繁殖效率,同时对无情期后备母猪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使其达到4.06头的繁殖效率。定时输精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杜洛克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2.
浅谈山羊同期发情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羊同期发情技术与人工授精(AI)和胚胎移植(ET)技术的紧密结合,为山羊育种、品种改良及山羊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本文就前列腺素(PGF2a)、阴道栓(CIDR)、孕马血清(PMSG)、促滤胞素(FSH)的不同处理方案对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加以陈述分析,以为此项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32只间情期超过8个月的母犬,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肌肉注射促卵泡素(FSH)总剂量100IU,第二组肌注FSH总剂量200IU,第三组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总剂量630-1200IU.当处理的犬出现外阴肿大,阴道内排出血性分泌物,与公犬有交配行为和阴道皮细胞角质化变松时,均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结果3组的发情率分别为37.5%、62.5%和87.5%,妊娠率分别为25%、37.5%和68.8%.用PMSG处理的母犬发情率与受胎率明显高于FSH处理的母犬,两者的差异显著(P<0.05).因此,应用PMSG结合HCG诱导乏情母犬发情是一种较为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靳国旺  蔡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68-2769
[目的]探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通过测定母猪情期受胎率、受胎母猪分娩率和平均窝产活仔数等生产指标,比较本交与人工授精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结果]采用人工授精共配种母猪323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为84.2%,受胎母猪分娩率为90.8%,平均窝产活仔数10.3头;对照组本交共配种母猪156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82.7%,受胎母猪分娩率91.0%,平均窝产活仔数10.2头。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授精技术的生产水平已达到或超过猪场本交配种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新疆褐牛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选择高效的同期发情方法。经直肠检查,具有功能性黄体的新疆褐牛母牛149头,采用CIDR+FSH+PG、孕酮海绵栓+PMSG+PG、1次肌肉注射PG、2次肌肉注射PG、GnRH+PG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同期发情的效果。结果表明:1次肌肉注射PG与CIDR+FSH+PG、孕酮海绵栓+PMSG+PG、2次肌肉注射PG、GnRH+PG方法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48.28%与80.65%、75.00%、75.00%、72.41%,差异显著(p0.01)。可见处理方法以2次肌肉注射PG法为好,同期发情率高,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16.
研究国产烯丙孕素内服溶液的临床药效和靶动物安全性,为其新兽药注册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通过发情间隔、发情率、发情集中度、妊娠率等指标评价烯丙孕素内服溶液调控母猪同期发情的临床效果;通过比较给药前后的临床体征、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烯丙孕素内服溶液对靶动物母猪的安全性。实验性临床试验中,国产烯丙孕素内服溶液高(25 mg·d-1)、中(20 mg·d-1)、低(10 mg·d-1)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的母猪从停药到出现发情反应的间隔时间分别为(3.45±0.81)(3.35±0.66)(5.21±2.65)和(11.71±5.39)d,发情率分别为100%(20/20)、100%(20/20)、95%(19/20)、70%(7/10)。扩大临床试验中,国产烯丙孕素内服溶液组和进口药物对照组的母猪在药物调控下均表现出良好的同期发情效果,发情间隔分别为(3.59±1.07)d和(3.75±1.22)d,发情率分别为96.72%(59/61)和98.33%(59/60)。靶动物安全性试验中,国产烯丙孕素内服溶液在5倍推荐剂量(100 mg·d-1)范围内对母猪的血液生理生化功能和主要脏器未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结果表明,国产烯丙孕素内服溶液调控母猪同期发情,一次量20 mg,连续给药18 d,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SMB对乏情母牛诱导发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SMB,氯前列烯醇和三合激素处理138头产后乏情母牛,以期诱导发情。结果表明,SMB及其辅助激素处理比未处理对照组极显著地提高发情率。处理后6,21,45d内的发情率分别为74.5%,80.4%和84.3%;但处理后6c的受胎率为23.7%,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产后乏情奶牛的诱导发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奶牛初乳、新斯的明、孕激素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处理产后乏情奶牛,测定处理后24头奶牛乳汁中孕酮(P4)和17β-雌二醇(17β-E2)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初乳对产后乏情奶牛的诱导发情作用,可能与处理后乳汁17β-E2/P4增加有关;注射初乳时,配合用新斯的明能提高发情率;产后乏情奶牛,用初乳十新斯的明+LRH-A2方法处理,可有效地诱导发情,且受胎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将地方黄牛分为补饲混合精料组、农户自由补饲组和不补饲组进行饲养,3个月后用氯前列烯醇分别按1次和2次注射氯前列烯醇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补饲混合精料组的发情率、受胎率及同期化程度都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而不补饲组最差;1次和2次注射比较,在补饲的两组中,2次用药的发情率、受胎率及同期化程度都显著高于1次用药组(p<0.01),而在不补饲组中,虽然2次用药高于1次,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应用CIDR加氯前列烯醇对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研究引进时间和不同的营养状况对受体牛同期发情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三个半月前引进的受体牛经过同期发情处理后,同期发情率93.75%,发情可用率90.69%;一个半月前引进的受体牛经过同期发情处理后,同期发情率77.21%,发情可用率77.05%。同期发情率和发情可用率介于两组受体牛之间差异为极显著(p<0.01);大部分受体牛在48h内表现发情,第一组发情牛所占比例为77.3%,第二组为77.2%;按饲养管理方法补充精料的受体牛平均发情率为80.37%,受体牛的平均发情可用率为79.23%,按当地饲养管理方法没有补充精料的受体牛的平均发情率为60.83%,平均可用率为60.30%,介于两个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受体牛群平均发情率和平均发情可用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可用受体牛中左侧黄体平均占31.36%,右侧黄体平均占68.64%,左侧黄体所占比例同右侧所占比例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营养水平高的更能提高受体牛右侧黄体所占比例。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证实受体牛在引进3.5个月后和处理前1.5个月进行补饲是获得较好同期发情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