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西南部,甘青川交界处,境内有天然草原40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草原鼠害是甘南州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不仅直接导致草原退化,草场减产,还恶化草原生态系统,削弱自然控害因素,为鼠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牧业》2014,(22):21-21
<正>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西南部,甘青川交界处,境内有天然草原40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草原鼠害是甘南州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不仅直接导致草原退化,草场减产,还恶化草原生态系统,削弱自然控害因素,为鼠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2014年,甘南州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减少牧民因灾损失"为目标,以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动力,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发动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甘肃草原鼠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肃草原啮齿类动物区系由68种组成,占全省啮齿动物总种数的75.6%,其中,大多数种的种群密度不超过经济损害水平,有一定的生态学价值;有18~26种的种群密度几乎经常维持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上,是不同草原类型的优势种害鼠。草原鼠害区划工作应遵循历史发展、生态适应和生产实践的原则。以草原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地带性生物气候和地带性植被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5个区;以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带性草原类型,具有代表性鼠类分布型和优势种害鼠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13个草原鼠害亚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鼠害面积在0.4亿hm2左右,因鼠害每年造成的牧草损失约30亿kg,是世界上鼠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为鼠害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9~1995年,新疆草原优势种鼠害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鼠害危害区总面积1090.2万hm2,鼠害危害面积900万hm2,草地优势种鼠害发生面积190.2万hm2,鼠害危害区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19.4%;据调查鉴定,新疆现有害鼠种类近80余种,在草原上形成危害发生的害鼠、蝗虫种类各有10多种。主要形成危害的鼠种有黄兔尾鼠、大砂鼠、子午砂鼠、草原兔尾鼠、赤颊黄鼠、印度地鼠、柽柳砂鼠、鼹形田鼠、小家鼠、褐家鼠、田鼠类、帕氏鼠兔等。它们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对草原鼠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历年来新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生物毒素灭鼠、鹰墩鹰架控制鼠害、人工野化训练狐狸控制鼠害等多种蝗虫鼠害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鼠害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今后新疆草原鼠害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突破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现代畜牧兽医》2010,(5):11-11
4月19日,农业部制定印发了《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抗震救灾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方案》要求,要将防治草原鼠害与防范地震灾区鼠疫结合起来,以保障人畜安全为核心,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努力把震区草原鼠害降到最低限度,避免草原鼠害波及到农区和村镇,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特别是内蒙古草原区,鼠害连年不断,甚至大面积发生,常给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那么草原鼠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草原鼠害?人类应如何来面对和治理?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一定的自然哲学思想对以上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同时提出草原生态建设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和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主要阐述草原鼠害对草原的影响及防控的过程,包括加大对草原鼠害防控的重视程度、加大草原鼠害防控的宣传力度、加大草原鼠害防控的资金投入、遵守草原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草原鼠害的灭鼠方案、草原鼠害的综合防控技术等几方面,为今后更深入研究草原灭鼠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草原鼠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技术与草原改良、植被恢复、天敌保护和利用等生态控鼠技术相结合的草原鼠害持续控制技术,并通过在阿坝州51 334 hm2草原鼠害的持续控制及5年来的鼠情和草原植被变化监测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草原鼠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技术与草原改良、植被恢复、天敌保护和利用等生态控鼠技术相结合的草原鼠害持续控制技术,并通过在阿坝州51 334 hm2草原鼠害的持续控制及5年来的鼠情和草原植被变化监测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鼠害历来是危害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灾害,鼠害不但会破坏草地生态环境,与家畜争夺粮食,而且老鼠群体挖掘活动,会大大减少草原面积,降低草原生产能力,引起水土流失,严重的还会导致草原发生荒漠化,阻碍地区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保护是目前草原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几年,随着乌拉特前旗草原畜牧产业不断发展,鼠害破坏草原,与家畜争草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草原鼠害防治工作。笔者分析了防治鼠害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及草原鼠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木里县有草原严重鼠害迹地12.7万公顷,占全县草原面积的18.4%.通过生物灭鼠、围栏、补播、施肥、灌溉等技术措施,综合治理严重鼠害迹地,既恢复了草原植被,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又提高了牧草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寒牧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病在甘南州时有发生,散在疫点不断出现,不但给广大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影响甘南州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实验对草原鼠害程度与甘南州高寒牧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病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与研究,为更好的防控甘南州高寒牧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农业部组织实施全国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以来,推动了我区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水平的提高。根据新疆草原鼠害发生的特点和危害情况,我区将无鼠害示范区建设工作重点安排在有一定工作基础,群众积极性高的伊犁州、昌吉州、哈密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州的23个县(市)。  相似文献   

14.
若尔盖县草原鼠害严重,长期高密度危害,加剧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对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连续2年采取以生物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大规模防治,并形成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监测结果显示,草原鼠害活动和密度呈显著下降趋势,与2015年相比,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平均密度下降41. 01%、27. 2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较防治前提高了3%~5%,每667m~2鲜草产量提高了约80kg。本文追踪调查后提出进一步做好草原鼠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甘南草原鼠害群落类型、危害区域入手,分析生物毒素、招鹰控鼠、弓箭捕捉、禁牧休牧、补播等技术组装集成的3种鼠害治理模式的方法和效果,结果成功解决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草原鼠害问题,并且将短期治理、长期防控以及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配套,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碌曲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1年,在实施“碌曲县草原鼠害综合防治——县级示范点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对该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已查明在碌曲县共有38种啮齿类动物,隶属于6科7亚科19属。碌曲县土地面积仅占甘南州土地面积的13.18%,但啮齿动物种数却占全州啮齿动物种数的74.51%,表明碌曲县的生境条件和鼠种类组成在甘南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草原啮齿动物(60.53%)和森林啮齿动物(26.32%)为主体是碌曲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中,采用综合防治和持续控制技术作为示范区建设的主体技术,本文在示范区建设中采用围栏封育、招鹰控鼠、草原改良等持续控制技术对鼠害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观测、分析和评价,为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以来,青海省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等草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在草原鼠害的防控中己全面形成生物防控的格局,生防防控面积累计达1 086.6×10~4hm~2。同时,积极推广应用了鹰架招鹰控鼠、鼠夹、鼠箭等物理防控技术和种草、围栏封育等生态调控综合治理技术,全省草原鼠害为害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危害程度有所下降。文章总结"十三五"期间草原鼠害治理成效,分析草原鼠害防控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提出了今后草地鼠害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草地鼠害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重的草原鼠害已成为引发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并威胁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人们身体健康。防治鼠害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不育剂应用及物理机械灭鼠。文章分析了各种防治方法的利弊,认为中草药植物源灭鼠剂在鼠害的综合治理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进一步研究并进行其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草原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加。为了实现对草原鼠害的科学防治,提高防治工作的技术含量,需要切实有效地研究防治措施。集合当前的形势变化及草原的应用状况,应重视对草原鼠害防治的研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完成好相应的防治工作计划,确保草原鼠害防治有效性。1鼠类对草原的危害1.1地上鼠的危害这类鼠会啃食嫩叶、幼苗等,对草原产生一定的危害,会使其质量水平有所下降,影响草原生产活动的开展。像田鼠、大沙鼠、子午沙鼠等都是草原地上鼠,这些草原地上鼠的增多,加大了对草原的危害,制约了牧草的生长和草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