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两种灭菌方法对番茄种子灭菌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评价番茄种子经0.1%升汞和3%~4%次氯酸钠溶液灭菌的效果.方法:将番茄种子浸于3%~4%次氯酸钠溶液中充分振荡20min,以灭茵水充分漂洗种子3~4次.另将番茄种子浸于75%酒精1~2min,弃酒精后加入足量的0.1%升汞溶液充分振荡10~15 min,再以灭菌水充分漂洗种子4~5次.将种子点播于TMT 1固体培养基中.观察记录种子经两种灭茵法后的最早出芽时间、子叶形成时间和全部出芽时间.结果:经两种灭菌剂消毒后的番茄种子的最先出芽时间、子叶形成时间及全部出芽时问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番茄种子消毒以3%~4%次氯酸钠溶液为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广西野生金线莲为材料,对植株形态和授粉特性进行了观测,研究了蒴果成熟度、培养基无机盐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有机添加物对无菌播种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广西金线莲植株外形优美,人工授粉结实率达到84.8%;蒴果成熟度对灭菌消毒和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授粉后生长75~90 d的蒴果为最佳外植体材料;相较于MS和1/4 MS,1/2 MS培养基上种子萌发最快;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6-BA、ZT和KT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不明显,生长素NAA为0.3 mg/L时对种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添加香蕉汁对种子萌发及之后的生长具有显著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式对组织培养中高山羊齿孢子成活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方法]利用NaClO、NaClO+酒精、升汞、升汞+酒精、升汞+NaClO、酒精这6种不同灭菌方式研究其对高山羊齿孢子成活率的影响;考虑4因素基本培养基、蔗糖、NAA、6-BA进行L16 (44)正交设计,研究其对高山羊齿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6种灭菌处理中,NaClO+酒精的灭菌效果最好;酒精的灭菌效果最差;在正交实验中,以1/2 MS+3%蔗糖+1 mg/L 6-BA+0.1 mg/L NAA为高山羊齿孢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萌发率达63.69%,以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萌发率最低.[结论]2种不同的灭菌剂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灭菌剂的效果好;基本培养基对高山羊齿孢子萌发率的影响最大,影响顺序为:基本培养基>6-BA>蔗糖>NAA.  相似文献   

4.
金果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泉  薛艳霞  韦绍龙 《种子》2016,(3):122-125
以金果榄稍老茎节和嫩茎节为外植体,应用次氯酸钠和升汞对金果榄茎节进行单因素和两因素不同时间的处理,以优化外植体灭菌环节;通过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金果榄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果榄稍老茎节在15%次氯酸钠中灭菌20 min,再用0.1%升汞灭菌10 min,污染率为6.7%、死亡率3.3%、出芽率达93.5%;金果榄初代诱导较好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金果榄增殖培养较好的培养基为MS+TDZ 1.0 mg/L+6-BA 0.5 mg/L+NAA 0.2mg/L;在生根培养过程中,金果榄芽基部在IBA 100 mg/L+6-BA 10 mg/L溶液中浸泡10 min,再接入1/2 MS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根诱导率为80%,每株根条数为3.7条.  相似文献   

5.
不同消毒剂对毕氏海蓬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不同消毒剂,84消毒液、升汞和双氧水对毕氏海蓬子种子和幼苗在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上的长势、发芽率及抗污染率.结果表明,MS+BA 1.0mg/L+IAA 0.4mg/L培养基最适宜海蓬子下胚轴及种子的生长.在此培养基上,体积分数为20%的84消毒液处理10min对海蓬子下胚轴的消毒效果较好,其长势可达9mm,抗污染率可达93%;质量分数为0.1%的升汞处理15min对海蓬子种子的消毒效果较好,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可达90%,抗污染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6.
鹅观草属种子消毒及无菌播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消毒剂、处理时间对中间鹅观草种子(Roegneria sinica var.media)灭菌效果的影响和培养基对肃草(Roegneria stricta f.stricta)、偏穗鹅观草(Roegneria turczaninovii var.macrathera)、大芒鹅观草(Roegneria komarovii)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1%氯化汞处理3min,种子污染率为0,萌发率达96.67%;3种鹅观草种子在适合培养基中的萌发情况是偏穗鹅观草>肃草>大芒鹅观草,适合培养基分别是1/2MS、MS、MS.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细梗蔷薇(Rosa graciliflora)完整的植株并建立其组培快繁体系,试验研究了不同低温层积时间对细梗蔷薇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同时,选择其嫩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试剂、消毒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外植体腋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各阶段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低温沙藏9个月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5%;适宜茎段灭菌处理的组合为10%次氯酸钠溶液15 min+0.05%升汞10 min;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6-BA 2.0 mg/L;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WPM+IBA 0.3 mg/L,生根率达到90%。笔者研究了细梗蔷薇发芽所需的最佳低温层积时间,建立了细梗蔷薇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细梗蔷薇的大量繁殖、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影响小白菜子叶再生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小白菜“杭州油冬儿”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子叶不同部位、不同接种方式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且还筛选了种子表面消毒的最佳方法和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白菜种子表面消毒的最佳方法为用70%的乙醇浸泡30s,再用20%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或用0.1%升汞消毒10min;以完整的带柄子叶为最佳外植体,接种时将子叶背面朝上放置比正面朝上放置更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子叶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N+BA2mg/L+NAA0.5mg/L,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AA0.2mg/L。此研究为小白菜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65-5469
为了解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香石竹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影响,通过在基本培养基内添加不同浓度的IAA和IBA进行组织培养试验并观察其生根和生长情况,来探索促进香石竹组培苗生根的最佳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研究结果表明,10%次氯酸钠灭菌4 min时灭菌效果最佳;MS培养基中植株的根长与根数明显高于1/2MS和2MS培养基,而且生根较快,生根率高,植株长势好;1.0 mg/L的IAA和IBA都有利于根的伸长,并显著增加根数,其余浓度促进效果不显著,且浓度过高会抑制根的生长。各浓度IBA处理的植株长势均较好,其中1.0 mg/L的IBA处理的植株长势最好,最有利于香石竹组培苗生根培养。上述研究结果为香石竹切花离体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秤锤树外植体的最佳采集时间和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状况,以秤锤树的叶片为外植体,选择WPM+2,4-D 2.0 mg/L+6-BA 1.0 mg/L+蔗糖20 g/L+琼脂8 g/L作为培养基,研究不同月份取材和不同灭菌时间的处理对秤锤树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比较不同灭菌时间和盐胁迫条件下秤锤树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指标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秤锤树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取材月份是4月,该时期外植体的污染率最低;最佳灭菌方式为无菌水3次+75%酒精30 s+0.1%升汞1~5 min+无菌水3次。不同灭菌时间处理对愈伤组织生化指标影响明显,其中用升汞进行1 min、3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显著高于5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用升汞进行1 min、3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显著低于5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不同灭菌时间对SOD和POD的活性影响不显著;而用升汞进行3 min和5 min表面消毒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表现出更好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1.
鲁黎明  安影 《作物杂志》2012,28(3):141-143
为探索不同浓度次氯酸钠对烟草无菌苗生长的影响,分别用25%、30%及40%NaClO处理烟草种子30min,然后,测定了无菌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根冠比、根长和株高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处理30min的情况下,25%NaClO处理较为适宜,无菌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春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磊  贺筱蓉  郑立明  蔡谨 《种子》2003,104(6):40-41
对春兰种子进行了非共生萌发。培养基中使用葡萄糖时葫发率高于蔗糖;种皮经过手术刀片切割的种子5个月后萌发率达到22.4%;使用0.5%NaOCl溶液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在4~6min时得到了最高的葫发率。种子预处理是提高春兰萌发率的关键,种皮是抑制萌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几种化学药剂对烟草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张伟峰  孙渭  李斌  杨建雄 《种子》2004,23(12):20-23
本文比较了腺苷三磷酸(ATP)、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醇(PVA)处理烟草种子后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种子经ATP、PEG和PVA处理后,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有所提高,出苗时间缩短,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大幅度下降,过氧化物酶、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其中以4%浓度PVA处理烟草种子3 d,种子活力提高明显;而以20%浓度PEG处理3 d后烟草种子幼苗的整齐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对中国柽柳种质进行保存,以中国柽柳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采取75%酒精浸泡30 s、2%次氯酸钠浸泡3~5 min和升汞浸泡5 min为最适宜的灭菌方案。MS+蔗糖20 g/L+琼脂6.5 g/L为中国柽柳最适初代培养基,MS+蔗糖30 g/L+琼脂7 g/L+6-BA 0.5 mg/L+NAA 0.1 mg/L为其最适增殖培养基,1/2MS培养基为最适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黄连木种子组织培养不同消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连木是中国一种重要的木本能源植物,由于其种子存在内生菌,造成以种子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困难。为了高效获得可以用于组织培养研究的无菌种苗,笔者研究了各种消毒方法对其内生菌的抑制效果,以黄连木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分别测试了种子浸泡与否、20% NaClO、0.1% HgCl2、10% H2O2及20% NaClO溶液与超声波相结合等消毒处理对其抑菌和发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消毒之前,不经过预浸泡处理的消毒效果要远好于浸泡处理24 h的消毒效果;20% NaClO和0.1% HgCl2溶液对黄连木种子内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发芽率有明显影响,最高发芽率仅为46%。10% H2O2的除菌效果好于前2种方法,且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得到提高。而采用20% NaClO溶液与超声复合处理种子10 min,可以获得更好控制污染的效果,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发芽率可达79%。因此,NaClO溶液与超声复合处理为黄连木种子消毒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试验设置了不同温度、光照和PEG等梯度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作为测定指标,筛选牛心朴子种子的最优发芽条件并确定种子对干旱胁迫的忍耐能力。结果表明:1)牛心朴子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最适的萌发恒温范围为20~30℃,且萌发的起始温度较低,为10℃。光照条件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关键条件,但黑暗条件会影响种子的活力;2)低浓度(5%)的PEG对牛心朴子种子胚根的伸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胚芽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胚根/胚芽比值亦增大,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胁迫指数以及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牛心朴子种子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在15%浓度的PEG溶液胁迫下,种子可正常萌发;4)牛心朴子种子发芽较快,在置床后的第3天便有超过70%的种子萌发,故推荐该种子萌发的初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的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第8天。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裸花紫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种子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培养条件以及生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裸花紫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5%酒精预处理10 s,再用0.1% HgCl2浸泡10 min,效果最好;种子在MS基本培养基上萌发;丛生芽继代增殖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光照强度为1500 lx;培养基MS+ 6-BA 2.00 mg/L+ NAA 0.05 mg/L适宜继代增殖,30天的增殖系数为10.87;培养基MS+ NAA 0.50~0.75 mg/L适宜诱导生根,生根率100%;生根苗移栽于河沙、珍珠岩和表土(1: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96%,高生长量最大。运用该组培快繁技术,可以实现裸花紫珠的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18.
马梦雪  赵玲玲  唐思  陈贤军  覃瑞 《作物杂志》2018,34(6):162-3591
红花(Carthamus tinotorius L.)种子在发芽和组培中染菌情况严重,发芽率较低,针对这一现象,对供试红花种子进行消毒以降低染菌率并提高发芽率。选择种子预浸泡时间、消毒剂种类、消毒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 4)正交试验,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染菌率为考察指标,综合分析种子消毒效果。结果表明,消毒剂种类是影响红花种子消毒效果的最重要因素。红花种子最佳消毒方法为种子消毒前用无菌水预浸泡12h,再经2% NaClO消毒10min,染菌率仅为8%,发芽率高达90.67%。另外,对分离纯化消毒后种子所带的细菌16S rDNA(GenBank登录号:MH190221)进行了PCR扩增,序列Blast结果显示,该菌为阿耶波多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i),初步判断该菌可能为红花种子内生菌。该研究结果为快速获得生长良好的无菌苗、后续的组织培养以及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化学消毒剂对小桐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CuSO4、H2O2、NaClO和HgCl2四种化学消毒剂对小桐子种子进行表面消毒,探讨不同消毒剂对小桐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uSO4消毒不仅效果好,而且还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脂肪酶活性。相反,其它消毒剂则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脂肪酶活性和幼苗的生长。结果表明:CuSO4是一种较好的小桐子种子表面消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